靶向治疗对于脑瘤而言更具挑战性,这是因为脑部手术非常危险。微型机器人的应用或许提供了一种更安全的治疗手段。2021年3月24日,哈工大微纳米技术研究中心贺强、吴志光教授团队在ScienceRobotics发表了一篇论文,通过设计一种游动微纳米机器人将药物输送至小鼠的组织,从而治愈…
哈工大这项研究成果,有望用于精准治疗脑胶质瘤.我校微纳米技术研究中心贺强教授和吴志光教授研究团队首次实现游动微纳米机器人对脑胶质瘤...
他们首次实现了游动微纳米机器人对脑胶质瘤的主动靶向治疗。贺强与吴志光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哈工大2016级博士生张红玥为论文第一作者。...
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中性粒细胞治疗的胶质瘤小鼠可延长其存活周期一倍以上,这为以后纳米机器人的靶向药物运输提供了研究基础。这也是首次实现游动微纳米机器人对脑胶质瘤的主动靶向治疗。中性粒细胞微机器人向术后胶质瘤主动递送。
巨噬细胞靶向的纳米药物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与治疗.2021年11月10日,自然旗下权威综述杂志NatureReviewsCardiology(影响因子32.42)在线发表了美国...
巨噬细胞靶向的纳米药物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与治疗。陶伟教授团队的博士后陈纬博士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IraTabas教授团队的MaaikeSchilperoort博士为该论文的第二作者。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曹义海院士作为共同作者参与、指导了本项工作。
哈工大报讯(张艺芳/文)我校微纳米技术研究中心贺强教授和吴志光教授研究团队首次实现游动微纳米机器人对脑胶质瘤的主动靶向治疗,研究成果以“双响应生物杂化中性粒细胞机器人用于主动靶向递送”(Dual-responsivebiohybridneutrobotsforactive...
专访|哈工大团队详解微纳机器人如何首次主动靶向脑胶质瘤.“常规的药物递送手段,比如打针或者吃药等方法,都是药物分子或药物载体在血液或其他生物流体中扩散完成的,这会导致药物在病患区域的有效剂量低,而且毒副作用大。.”近日,哈尔滨工业...
黄志伟也是不负众望,在加入哈工大不满两年的时候,作为通讯作者2014年1月发表了一篇Nature论文,该篇论文成功揭示了艾滋病毒力因子Vif结构,为艾滋病的靶向性治疗提供了结构基础。
专访|哈工大团队详解微纳机器人如何首次主动靶向治疗脑胶质瘤.“常规的药物递送手段,比如打针或者吃药等方法,都是药物分子或药物载体在血液或其他生物流体中扩散完成的,这会导致药物在病患区域的有效剂量低,而且毒副作用大。.”近日,哈尔滨...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中心高明辉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杂志《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SignalTransductionandTargetedTherapy)发表题为《LKB1-AMPK信号通路通...
哈工大在《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杂志发表论文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中心高明辉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杂志《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SignalTransductionandTar...
哈工大在《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杂志发表论文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中心高明辉课题组在国际学术杂志《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SignalTransductionandTa...
哈工大报讯(生命/文)近日,哈工大生命科学中心高明辉课题组在著名国际学术杂志《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SignalTransductionandTargetedTherapy)发表题为《LKB1-AMPK信号通路通过抑...
贺强与吴志光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哈工大2016级博士生张红玥为论文第一作者。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等项目资助。贺强于2010年加入哈尔滨工业大...
对于和癌症而言,靶向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靶向治疗对于脑瘤而言更具挑战性,这是因为脑部手术非常危险。微型机器人的应用或许提供了一种更安全的治疗手段。 2021年3月24日...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曹曦)哈尔滨工业大学微纳米技术研究中心贺强教授和吴志光教授研究团队首次实现游动微纳米机器人对脑胶质瘤的主动靶向治疗...
日前,哈尔滨工业大学微纳米技术研究中心贺强教授和吴志光教授研究团队首次实现游动微纳米机器人对脑胶质瘤的主动靶向治疗,研究成果以“双响应生物杂化中性粒细...
贺强与吴志光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哈工大2016级博士生张红玥为论文第一作者。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等项目资助。贺强于2010年加入哈尔滨工业大学...
“目前运用纳米递药系统对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治疗成为研究的热点,但传统的纳米递药系统存在循环寿命短、缺乏特异靶向性、药物释放可控性差等问题。”论文通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