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铓鼓舞”是哈尼族代表性舞蹈,上世纪70年代前,铓鼓是不能随意敲响的,更不能抬出村外,只有在重大祭日或村内发生大事时才能敲响,并且还要经过寨老祭拜后才能敲响。哈尼族认为,铓鼓声可以与神灵沟通,即所谓“鼓语通神”。
哈尼族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喜好舞蹈的民族,直到现在哈尼族中仍然保留着最原始的文化艺术特质,其古老的民间艺术最贴切人们的生活,因此也能最好的反应出人们的生活状态。比如,木雀舞、棕扇舞、铓鼓舞等原生态舞蹈艺术传说印证了哈尼族原生态
铓鼓舞产生于哈尼族以狩措为生的古代。人们为了在时进行联络和邀约猎手,由无意中发现打击山中空心树会发出响声,于是他们用原木凿空绷上牛皮,做成了鼓。鼓声除进行联络和邀约猎手外,有时也可以轻轻地敲击起到吸引猎物的作用,若是单身或人少而碰到猛兽时,急
文/南方柒玥哈尼族的铓鼓舞只有男人跳,台上二十几个阳刚的舞者,在他们踮起脚尖的那一刻,在他们打起硭鼓的那一刻,已经注定,他们是跳舞最男人的舞者。潘旭东,国家二级编导,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文化工作团创作室主任。
将棕扇舞作为哈尼族的一种文化写入其风俗习惯或宗教的论著有《哈尼族文化大观》、《哈尼族丧葬礼俗中的扇子舞》等,将棕扇舞作为舞蹈艺术研究的论著有《云南民族舞蹈史》、《哈尼族民间舞蹈》、《哈尼族舞蹈——从阿腊搓到铓鼓舞与棕扇舞》等,其中
华灯璀璨,人潮涌动,6月8日晚的蒙自市南湖广场舞台上,激昂的铓鼓声响起,古朴的哈尼汉子用雄浑豪放、质朴劲健的舞姿,在一动一静间,将我州国家级“非遗”项目——哈尼族《铓鼓舞》独特的风格韵律完美展现,随…
云南红河州哈尼族民俗舞蹈----扇子舞现状分析摘要:摘要:人类的发展与舞蹈息息相关,从早期人类开始产生情感之后,舞蹈就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当中。我国是一个56个民族的国家,其中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各自传承着本民族的文化历史以及传统。
陶钰;哈尼族丧葬仪式中的舞蹈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4年6汪涛;“昂玛突”民俗活动中的哈尼族铓鼓舞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6年7左代楠;哈尼族民歌“哈巴”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8杨丹霞;红河县哈尼族“阿茨”多元情境论[D];云南艺术学院;2014年9
如为父亲送葬时的棕扇舞、女孩俏皮可爱的木屐舞、展示男性力量的铓鼓舞、祈求岁岁丰收的碗舞、骁勇无畏的战舞等,这些舞蹈既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现,更让“舞份”和“戏份”完美结合,丰富了舞剧的内涵和可看性,使整部剧更具视觉冲击力和观赏性。
24.建水哈尼族铓鼓舞,源于哈尼族农耕习俗的一种舞蹈,摄影师@戴云良哈尼人相信:“人的命根子是田,田的命根子是水,水的命根子是森林和树木”。比梯田稍高之处是哈尼人的村寨,与梯田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