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战后的西域东延线与海上丝绸之路日本战败后的第二年,即1946年,日本东大寺的正仓院宝库对外开放,举办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正仓院宝物展”。“756年,圣武天皇崩御,光明皇后将先帝精心保管的来自丝路和大唐的珍品600余件交与东大寺正仓院宝库
丝绸之路形成了庞大的商业贸易网,在陆上联结了欧亚,在海上贯通了从中国太平洋沿岸至印度洋,地中海,非洲、欧洲大西洋的海域,成为华夏、印度、波斯、两河流域、希腊罗马、伊斯兰、非洲等文明交互碰撞、影响的重要通道。
摘要:“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海洋贸易渠道之一。我们看到,这不仅仅是发展了我国的海洋经济、推动了贸易,更重要的是它发挥了大国的辐射作用,对邻国起到…
33000字硕士毕业论文海上丝绸之路在沿海地区的宗教文化传播——基于14世纪海上旅行者的旅行.当前国内外对游记中记载南海区域部分的研究,重点为古地名和旅行家出行路线的考证,以及旅行家在中国的活动、游记中有关中国的记述和在世界文明交流中的作用...
丝绸之路对西汉文化经济及后期的影响.摘要:在汉武帝时期,一开始出于对军事的考虑,为了对抗匈奴,要与西域国家联合作战,所以派使臣张骞前往,经过十三年的往返交流,打通了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的一条贸易通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丝绸之路的...
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
广州传承弘扬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现状与创新方法.广州地处珠江入海口,濒临南海,珠江水系的西江、东江、北江在这里交汇,海路宽阔,河网交织。.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广州自古就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货物集散和经济贸易中心。.广州因港而立,因商而...
“一带一路”中海上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泉州是马可波罗眼中的“光明之城”从南宋到元朝,泉州有“东方第一港”之称,中外众多商船穿行于此,有“涨海声中万国商”之景象。
(华侨大学图书馆,福建厦门361021)泉州地区海上丝绸之路文献整理与利用研究泉州地区;海上丝绸之路;文献整理;开发利用结合华侨大学图书馆相关文献建设实践,对泉州地区海上丝绸之路文献的搜集、整理及开发利用情况进行研究,旨在提升图书馆自身价值,辅助学校教学科研工作...
【摘要】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外乃至东西方海上和平交往的大通道,也是之路。所带动的宗教文化、艺术、科技和物种的相互交流,其价值远过于商贸交往。文章拟以中国为重点,阐述无论在历史还是当代,海上丝绸之路也是之路,是中外文明大交流
我国是海陆兼备,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7000年的历史中,我国不仅发展了黄土文化,也发展了东夷文化和百越文化等海洋文化.沿着18000千米的海岸线和3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中华先人开辟...
本文为江陵中学2018年历史小论文评比一等奖作品在先秦时期,南方沿海地区由于地近海洋,造船技术水平高,已经开始了远洋迁徙,秦朝统一后,采取了一些开发岭南的措施,岭南发展很快,造船...
导读:本论文为您写海上丝绸之路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编者按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
关键词,泉州。找一下黄巢起义和泉州大食人大屠杀。明朝海贸中心在广州,唐朝在泉州。
关键词:海上运输-丝绸之路-福建省-漳州市-文集期刊报纸:中国海丝文化:漳州篇附注提要本书收录了《漳州海商文化之重建》、《宋代漳州海商略论》、《早期漳州商贸港口的...
王宇宁,闫少宏,张旭东,等.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短期影响[EB/OL].北京: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6-01-06].paper.edu/releasepaper/content...
海上丝绸之路,是指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海上交通的路线.中国的丝绸除通过横贯的陆上交通线大量输往中亚、西亚和非洲、欧洲国家外,也通过海上交通线源源不...
《漳州"海上丝绸之路"论文选》是中国海丝文化·漳州篇中的一册,为推动“海丝”申遗工作,2009年、2011年,漳州市政协先后组织召开了首届“漳州海商论坛”、“第二届海商论坛暨‘海上丝绸之路’申遗...
有陆路和海路两途,在经济交往过程中,中国丝与丝织品是最名贵、最畅销的商品之一,1877年普鲁士学者李希霍芬(FendinandVonRichthofen)将陆路通道称为"丝绸之路"(SilkRo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