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山摩崖造像群见证了清代藏传佛教在蒙东和辽西地区的传承、发展和繁荣。佛教石窟是分布在丝绸之路上的艺术明珠,从南亚印度的阿旃(zhān)陀石窟,经中亚阿富汗的巴米扬石窟,到中国新疆的克孜尔石窟,可以管见佛教文化流传的历程。
佛教石窟是分布在丝绸之路上的艺术明珠,从南亚印度的阿旃(zhān)陀石窟,经中亚阿富汗的巴米扬石窟,到中国新疆的克孜尔石窟,可以管见...
海棠山摩崖石刻中的关老爷像及其藏蒙文刻文_.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刊于霍巍、李永宪主编《西藏考古与艺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月),页427-452。.有图若干幅,此处省去;刊本没有“插图目录”和“引用书目”。.若引用请用原刊本。.2004月28日...
首届“一带一路与亚洲佛教文化论坛暨海棠山佛教专题论坛”在京顺利召开.2018年6月29日-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文化与艺术研究室和辽宁阜新海棠山普安寺承办的“首届一带一路与亚洲...
本次研讨会共收到学术论文七十余篇,内容涵盖“一带一路与宗教文化交流”、“蒙古地区佛教文化”、“佛教与文化交流”、“海棠山佛教文化与艺术”等诸多方面。大会主题报告环节,不同国家的学者纷纷…
摘要: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发展也在引领国际潮流,中国元素早已出现在国外电影中。同样,对于本土文化,中国电影业也在不断创新,中国动画电影已然走进国民视线,动画电影中对于中国元素的运用有着相同的规律和不同的特色。
100多名学者共聚一堂,讨论挖掘亚洲佛教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及海棠山摩崖造像的艺术意义。本书系首届亚洲佛教论坛文集,共收入一篇序言及24篇文章。论文集以“一带一路”与佛教文化的传播为主题,分为“一带一路”与亚洲佛教(6篇...
藏传佛教艺术东渐与汉藏艺术风格的形成.作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拥有独一无二的雪域风光;作为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其中以藏传佛教艺术为代表。.公元7世纪以来,藏传佛教艺术持续向内地延伸,与汉地...
2018年6月29日—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文化与艺术研究室和辽宁阜新海棠山普安寺承办的“首届一带一路与亚洲佛教文化论坛暨海棠山佛教专题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
海棠山摩崖造像群(“一带一路”文化)——丝绸之路上的佛教艺术瑰宝海棠山摩崖造像网络图片佛教石窟是分布在丝绸之路上的艺术明珠,从...
海棠山摩崖造像群—丝绸之路上的佛教艺术瑰宝(2018-08-0708:12:15)转载▼标签:国际民俗文化网林其仁丝绸之路海棠山摩崖造像群民俗文化分类:民俗文化-...
海棠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辽宁阜新东南20公里。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景区,国家深林公园。海棠山普安寺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历经六代转世活佛传...
本次研讨会共收到学术论文七十余篇,内容涵盖“一带一路与宗教文化交流”、“蒙古地区佛教文化”、“佛教与文化交流”、“海棠山佛教文化与艺术”等诸多方面。大会主题报告环节,不...
海棠山海拔高度715.5米,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典范。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海棠山都曾做过专题报道,誉之为“藏传佛教艺术名山”。海棠山是集自然景...
在辽宁阜新东南处,有一座藏传佛教艺术名山——海棠山。海棠山集藏传佛教、石刻艺术、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于一体,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旅游景区。坐落在海...
国内众多摩崖是以汉字书就,佛造像则以佛教中的显宗造型为普遍,特例是辽宁省阜新市海棠山普安寺的摩崖造像,这里的摩崖是用藏、蒙、满、汉4种文字书刻的,而造像...
石窟寺艺术在藏传佛教中也颇为兴盛。如被称为“吐蕃第一窟”的拉萨药王山查那路甫石窟,是重要的早期石窟寺遗存。在四川、青海等地,也有一些重要的藏传佛教造像。但在青藏高原之外,规...
李子尚未成熟,本想跟农家攀谈几句了解一下海棠山,可是屋门上锁无人,但还是很感慨这幽静的世外桃源般的农家庄园,很是羡慕。因为我们都不是拜佛之人,对佛教的...
海棠山摩崖造像网络图片佛教石窟是分布在丝绸之路上的艺术明珠,从南亚印度的阿旃(zhān)陀石窟,经中亚阿富汗的巴米扬石窟,到中国新疆的克孜尔石窟,可以管见佛...
国内众多摩崖是以汉字书就,佛造像则以佛教中的显宗造型为普遍,特例是辽宁省阜新市海棠山普安寺的摩崖造像,这里的摩崖是用藏、蒙、满、汉4种文字书刻的,而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