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莫曲布嫫等:口头传统专业元数据标准定制:边界作业与数字共同体|论文[摘要]立足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专题数据库建设: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的工作实际,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多年来的田野研究实践与操作经验为依据,讨论利用...
[巴莫曲布嫫]叙事语境与演述场域——以诺苏彝族的口头论辩和史诗传统为例作者:巴莫曲布嫫|中国民俗学网发布日期:2010-10-29【内容提要】在四川凉山彝区流传的《勒俄特依》与在云南彝区流传的《阿细的先基》、《查姆》、《梅葛》一道,被学界视为彝族“四大创世史诗”。
【新闻中心讯】4月25日,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知名彝族教授巴莫曲布嫫来校做题为“口头传统研究:理论与方”的讲座。此次讲座由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系主任木乃热哈老师主持。讲座中,巴...
巴莫曲布嫫——凉山彝族文化孕育出的女儿,在少数民族文化日渐湮没于汉族文化的今天,毅然决然担负起了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重担。1978年,在得知安平(巴莫曲布嫫教授当时的汉名)被中央民族学院附中高中班(“”后首次恢复考试招生...
巴莫曲布嫫:中国史诗研究的学科化及其实践路径杨杰宏:纳西族口头传统特征刍论庄初升:濒危方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年画“守艺人”:雕刻时光记忆涌动“新国潮”甘肃武威:传统曲艺融合现代“说…
第一部分是关于口头传统作为一个学术论域的介绍性文字,以朝戈金、刘宗迪、尹虎彬、巴莫曲布嫫2003年在《读书》上刊发的《口头·无形·非物质遗产漫议》等四篇文章最有代表性。其他一些报刊文章在普及口头传统的内涵和特征方面,也发挥了很大作用。
4月26日13时30分,中国社会科学院巴莫曲布嫫研究员应邀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作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解读:理念与实践”的讲座。讲座由米彦青副院长主持,我院崔荣、孙书敏、马骐、冯文开等老师及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巴莫曲布嫫研究员基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宗旨...
巴莫曲布嫫(阿尕)女,彝族,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人,1964年4月出生于凉山州昭觉县,全名“巴莫阿尕曲布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口头传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少数
巴莫曲布嫫研究员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出发,结合她在“非遗”领域参作的实际,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公约的宗旨,运用“临界“这个概念,从国内外很多遗产之争所显示出的张力和压力来论证中国的申遗已经发展到了一个
原文发表于《读书》2003年第10期,注释已略去。作者简介巴莫曲布嫫(1964-),彝族,四川凉山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博士...
关键词:《虱案的原始》;少数民族文化危机;互文性;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巴莫曲布嫫,当代彝族女诗人,巴莫姊彝学小组成员,长期致力于对彝族传统文化的挖...
”这是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在她的一篇论文《倾听一种声音――当代少数民族女性诗歌的文化语境》中的一段话。巴莫老师写道:正是在这一连串问号...
巴莫曲布嫫的少数民族诗歌创作与彝族的地域、文化以及民族情感密切相关。她的民族志审美、文化“深描”及诗性道说,“复合”地呈现出当代少数民族女性诗人在文...
将西方史诗学术的深度省视转接为中国史诗研究的多向度思考;巴莫曲布嫫提炼的“格式化问题”、演述人和演述场域、文本性属与文本界限、叙事型构和叙事界域,以及...
巴莫曲布嫫博士是第四届国际彝学会的组织者,是彝学研究工作的泰斗,是巴莫姊彝学小组的中坚!是越西人与我是老乡.出版的学术专著很多,各种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更多...
[巴莫曲布嫫]口头传统·书写文化·电子传媒体【提要】哈佛大学的古典学者帕里和洛德对“荷马问题”的深入探究,可谓是在死寂无声的故纸堆里另辟蹊径,让隐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