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李玉
服务民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落脚点。在实验室,在田间地头,在工厂车间,我国科技工作者正以实际行动惠及百姓。田间地头,干事创业出成果“菌类是一个天然的粮仓,种植食用菌虽然技术含量较高,但农民好跟
习近平讲话原文: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习近平治国理政“100句话”之:把...
“这稻子不一般啊,扛住了夏季持续高温干旱的打击,还能结出这样沉甸甸的大穗。”金秋时节,富阳场口镇洪家塘村种粮大户汪金昌在新垦梯田里...
新华社北京5月30日电题: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中国农业大学46年扎根河北曲周服务乡村振兴纪实新华社记者孙杰、胡浩、于文静、范世辉初夏温热的风吹过,河北曲周县麦浪翻滚,丰收在望。难以想象,如今生机盎然的田野,曾是一片白茫茫的盐碱滩。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人才赖之以强。46年来,曲周实验站先后走出两任农大校长、3位院士,培养出50多名教授、500多名研究生,也为当地贡献了500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
李晓红: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李晓红2020年09月21日08:21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作者为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重要时刻。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国家勋章和...
2月20日,中国教育报以《“蘑菇院士”李玉:食用菌强国不是梦》为题,对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教授李玉进行了采访报道。他是以中国人名字命名黏菌种名第一人他是我国食用菌领域唯一的院士他建成了中国第一个食用菌多组学数据库他带动数万农户依靠食用菌脱贫致富在今年2月公示的全国...
2004年,李金新入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成为一名教师。.“做了这么多年的工程,自己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我想把我的通信工程实践知识教给学生,而自己呢,边做研究边继续把论文写在大地上。.”.2019年,李金新主持研发超级无人机低空转发系统,该系统的...
“听说我们长期扎根这里,总书记肯定我们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件事做得很好。总书记很重视盐碱地利用情况。我们将组织全院力量,强化科技...
【学习进行时】2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考察调研,在谈到发展抗盐碱作物时,他勉励农技人员:“论文写在大地...
就像网友评价的那样,“这样真正带动农民致富增收的良心主播,做到了把知识带给农民、把收获留给农民、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知识只有落到实处、用之于民,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在...
请看吉林台记者赵孟秋采写的系列报道:《李玉: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第一篇《产业发展的“拓荒牛”》。在和龙市八家子镇桑黄种植基地,一栋栋现代化大棚整齐排列,桑...
多年来,李玉团队先后筛选并培育出45个成活率高、易培育的食用菌新品种,集成创新了6个北方主要食用菌标准技术体系,为食用菌产业化发展铺平道路。“不要在黑...
田间地头,干事创业出成果“菌类是一个天然的粮仓,种植食用菌虽然技术含量较高,但农民好跟进、易操作。”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说,培植菌类还...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人物·故事》20201207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李玉
团队的带头人正是我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菌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追寻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实干精神,多年来,团队探索形成了“一株菌、一只蜂、一棵...
中国科协与央视联合打造脱贫攻坚科技人物专题节目《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前五集将于12月7日-11日,在CCTV10科教频道《人物•故事》栏目播出,敬请关注!播出时间首播:周一至周五1...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李玉请在手机上视频简介:中国工程院院士菌类研究专家李玉作为我国食用菌领域唯一的院士,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在吉林省蛟河市黄松甸镇开...
12月8日,中央电视台10套科教频道《人物·故事》栏目以《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李玉》为题,对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教授李玉进行了专访。来源:中央电视台责编:胡...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丨李玉来源:吉林省科协中国科协与央视联合打造脱贫攻坚科技人物专题节目《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前五集于12月7日-11日每晚19:42在CCTV10科教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