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灼的期待———白居易忠州心态如前所述,白居易被贬江州和任忠州刺史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行在兼济,志在独善”是白居易的人生志向,这就决定了在他的思想观念和行动中,经世济民、洁己修身的儒家所提倡的积极用世之志始终...
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经过这个打击之后,白居易的人生似乎就发生了一个转变。在江州任上接到被授予忠州刺史的任命后,白居易到了忠州,不久就在忠州刺史任上被调回京城。回到京城的白居易,仕途进入了快速上升期。
唐宪宗元和十三年,即公元818年,宦海失意的大诗人白居易被贬任忠州刺史。忠州即是今日重庆忠县,他在此居住了二十个月。白居易从繁华的...
白居易,从小学开始,我们就接触到了这位唐代大诗人,作为语文课本中的常驻嘉宾我们对他的很多诗歌都如雷贯耳。在忠州为官的20个月里,白居易公正廉明,深受百姓爱戴。历史作家、微博文化…
在忠州不到两年,820年夏,白居易被召回长安,任尚书司门员外郎。在江州忠州这几年,白居易思想上已不复从前,他说自己“面上减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心理上逐渐通透淡然了。司门员外郎当了几个月,820年冬,转任主客郎中、知制诰。
在《白居易》一书中提到,白居易被贬江州三年后又改任过忠州刺史,仕途在此时有了转机。也就是在这段任期内,他“一方面率州民西涧植柳,东坡种果,深得百姓拥戴;另一方面则继续采取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的处世态度”。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琵琶行》是在他被贬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期间写成的,而他这次被贬和当时发生的一宗惊天血案有着直接的联系。那么,导致白居易被贬的惊天血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被害者是谁?行凶者又是谁呢?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被贬到忠州的时候,写诗经常吟咏“东坡”。苏轼这时候的人生态度,也如白居易名字的出处所蕴含的道理一样,处变如常,听天由命。白居易的名字出自《礼记·中庸》的一句话:“君子居易以俟命。
元和十年(815)白居易被贬为江州,这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白居易被贬的表面原因是他越职奏事,率先上书请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了当朝权贵,实际上真正的根源在于他平日所作的讽喻诗招致当权者的嫉恨,故借此机会打击报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被誉为“诗魔”和“诗王”,他与元稹共同倡导了唐代中期的“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并称“刘白”,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官至翰林学…
内容提示: 【标题】白居易忠州诗解读【作者】谭华祥【关键词】白居易;忠州;诗歌;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指导老师】李金荣【专业】汉语言文学【...
白居易的忠州之任,对其政治生活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影响,不仅终结了其三年半的屈辱贬谪生涯,预示着其政治生态的向善转好,而且也为检验其施政能力和践行其早年施...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确找到相对永恒的事物作为精神持久寄寓的支撑。白居易在忠州的寻常生活里找到永恒的依靠,从今往后,即使际遇再变迁,因为有了颠扑不破的生活哲学,便不再会发生剧...
白居易一生几经贬谪,出任忠州刺史是第二次外放,虽只有一年多,但是这次外放却使他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变革。建功立业的愿望不再强烈,独善其身、知足保和逐渐成了其思...
“香山居士”白居易一生以仕途为意,其中忠州遭际深刻影响白居易的精神。在此期间,被动的视角转换,引起白居易对自己的思考。在苦闷中,他自我安慰、自我反思,加之...
一、关于自居易忠州诗的研究概况范昌灼先生的《自居易移忠州刺史诗》目前所能找到的第一篇近人研究自居易忠州时期作品的是专门性学术论文。其...
此次为官忠州,白居易的心情虽是喜悦的,但不免还是要为自己今后的人生和仕途思虑一番。两次被贬的他在官场中看到了一幕幕触目惊心的场面后,学会了任何时候都要懂得自保。如今的他早...
所以,即便白居易在忠州的诗歌与他其他时期的诗歌存在一定距离,但仍得到学人的称道:“情感深沉,风格清新,语句平易,是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向民歌学习的一个极好证明。”融入竹枝词的过...
唐宪宗元和十三年,即公元818年,宦海失意的大诗人白居易被贬任忠州刺史。忠州即是今日重庆忠县,他在此居住了二十个月。白居易从繁华的京城被贬至此,起初心情不畅。一段时间后,他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