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1]从和平外交到革命外交——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外交战略大转变国际原因探析[J].潘正祥,李宇征.安徽史学.2003(05)[2]试论影响中美关系转折的“苏越”因素[J].党庆兰.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4)
新中国的外交一、新中国的外交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50年代开拓外交新局面时期。形势:①美国确立霸权地位,拒绝承认新中国,中国实行、禁运、包围;②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先后承认新中国并与之建立了外交关系;③战后世界成两大阵营,出现冷战对峙局面。
【精品PPT】50年代开拓外交新局面年代,外交,外交新局面,50年代,年代外交70单元结构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中国唯一合法,按照国际惯例,理应取得在联合国的代表权。
50年代,安全威胁来自美国;60年代,来自两个超级大国;70年代,来自苏联。到了80年代,由于和苏联关系的改善,来自苏联的威胁也降低了。结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中国第一次享受一个没有主要敌人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并通过的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中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
(1)发展历程:①20世纪50年代:“一边倒”。鉴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中国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保卫和平、维护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中国形势与外交政策论文中国形势与外交政策论文2009年中国形势与外交政策论文(摘)2009-06-1411:59一、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外交政策调整的内部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
杜勒斯与5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约翰·福斯特·杜勒斯是艾森豪威尔对华政策以至整个对外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执行者。沃尔特·李普曼曾经这样评论道:“没有一个总统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给予他的...
1、前言拿铁作坊:【论文翻译】战后国际政治理论的发展和国际环境: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均衡的局势敏感性(1997)【前言】2、40-50年代:冷战的开始、发展与现实主义范式的绝对统治地位拿铁作坊:【论文翻译】战后国…
有关“新中国外交成就并说明原因”的论文1000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多边外交能力,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一、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中期
对此本文将从20世纪50年代末的中印边界分歧入手,探究双方发生边界争端的原因、影响以及对我们的启示,并就我国面临的边界分歧问题提出自己的若干联想和思考。下载论文网关键词:中国外交;中印关系;边界争端;思考
50年代开拓外交新局面60开拓新局面文档格式:.ppt文档页数:79页文档大小:5.79M文档热度:文档分类:论文--毕业论文文档标签:开拓新局面更多>>...
了挑战性的课题.如果不深入研究战后中日关系史,便不能确知历史事实以及历史留下了怎样的遗产和问题,更不可能为外交决策提供知识和思想的学术支持;而且,特别是关于中日友好构...
内容提示:一、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中国外交战略1、“一边倒”外交的理论与实践(1)坚决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2)积极发展对外关系()积极发展对外关系(...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中国外交战略.doc,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中国外交战略一、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中国外交战略1、“一边倒”外交的理论与实践(1)坚决...
50年代初期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打破了美国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日内瓦会议,是中国首次以...
1953年,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打开中国外交关系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它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广泛认为是解决国与国之...
50年代外交的相关内容,呈现于《纲要》(上)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一课中的“开创自主的和平外交”子目,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
1、过去20年的历史说明二者同时存在。2、第二章叙述了北元时期蒙古女*的事迹,并阐明了史书作者的著史立场、观点,社会背景等。3、时至今日,学术论文不仅仅用于...
美国对新中国长期奉行一种僵硬的孤立和遏制政策,对新中国50年代中期缓和双边关系的努力无动于衷。面对美国顽固的、反华政策,50年代后期,毛泽东逐渐放弃了对美国的缓...
50年与苏联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53年接见印度代表团提出五项基本条约;54参加日内瓦会议;55参加万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