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碑学书法笔法学术论文
晚清碑学思潮研究(1814-1911).【摘要】:本文以“艺术思潮”的研究方法和结构体例,对晚清碑学兴起的学术背景、逻辑起点和分期、理论观念、主要书法流派、代表书家以及碑学思潮的意义,进行了概括性的爬梳和阐释。.力求对复杂多变、波澜壮阔的晚清碑学...
《中国书法》杂志:文征明小楷书法研究专辑(176-208页),文征明的小楷书风及其书写情境研究,文征明传世小楷精品选(彩版),黄惇论文:书法史研究杂谈,“碑学与当代书法审美”专题(学术主持胡抗美),王镛访谈录(王镛书法作品选),平民文化转向与碑学兴起,何绍基碑学书论中的苏...
碑学帖学,自成营垒,在艺术追求上各标一帜,判然分明。临碑好还是临帖好?历史上有过争论,有人认为碑属于石刻,有刀凿痕迹,不如墨迹更易看清笔法,这当然没错。但并不能因此就得出学书临帖优于临碑的结论。
《龙藏寺碑》与楷书发展学术论坛论文,公示期为2017年1月13日—1月27日。方爱龙甘中流任平朱天曙《龙藏寺碑》与楷书发展学术论坛论文委员:闭理书郑培亮联系电话:010—59759583中国书法家协会首届怀素草书学术论坛论文评委会主任:方爱龙
为什么是我,因为我悟透了书法的本质,而他们没有。不信?看接下来的评论区!基本都是抨击我本人的,而不是从书法学术的角度来辩证我观点的。原因何在,他们不懂笔法,不懂从笔入眼,连他们祖师爷都不懂,再转几…
《龙藏寺碑》与楷书发展学术论坛论文评选工作于2016年12月28日—29日在北京评选结束,经过评委会、监委会认真有序的初评、复评、终评,评出入选论文22篇,现将评审结果予以公布。如发现入选论文已公开发表,或存在抄袭、剽窃、他人代...
碑学与帖学的天然对立,使碑学不可能在帖学最高发展阶段的大草领域有所拓展。因而在沈曾植、于右任的碑草书中,便表现出一种来自笔法上的窘迫和失步。它提示出碑学在帖学面前的局限、碑学向草书转化的破产。姜寿田书作草书是帖学内部发展的最高产物。
康有为碑学对徐悲鸿书法的影响孙同德此文发表于《2018康有为书学国际研讨会》学术论文集康有为(左)徐悲鸿(右)内容提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徐悲鸿与康有为的交往过程和徐悲鸿的书学实践、书学言论的考察,从美学观和方方面探讨了康有为碑学对徐悲鸿书法的影响作用,从而为解读...
全国第二届“邓石如与清代碑学书法”学术研讨会论文评选工作于2016年3月11日在合肥评选结束,经过评委会、监委会认真有序的初评、复评、终评,评出入选论文32篇。现将评审结果予以公布。如发现入选论文已公开发表,或存在抄袭、剽窃、代笔等情况者,自公布之日起,7日内请联系中国...
清代书法与前朝书法最大的不同在于书法家对金石的研究和学习.文人由访碑进而习碑,正是清代碑动的开始,一场持续数百年,影响至今的书法变革就这样悄然进行着,看似偶然其实...
摘要:十七世纪,碑学萌芽,中国书法品位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也是中国书法史由帖学转为碑学的重要时期。整个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转变,不仅包含社会文化底蕴,也涉...
4.“碑学”的中国书法之“法帖”,大多拓自篆隶、魏碑、楷体与行楷居多,而“帖学”的中国书法之“法帖”,则大多拓自行楷、行书与草书居多。5.中国书法艺术的...
包世臣笔法得失附及碑学笔法思考-通过对包世臣笔法的分析、溯源、考评,指...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阐述“碑学时代”遮蔽下清代帖学的发展状况。“抑帖扬碑”、“尊魏卑唐”在对“碑学”过度关注的背景下,“碑学书法”似乎成为清代...
如果以羊毫加生宣临习那个时代的作品,难以学到硬毫加“硬黄”造就的笔法。晋人书法这种用笔与纸的情况,在唐、宋、元、明一直延续了下来。虽然各个时代略有差别,但都大同小异,直到清...
由于审美追求的差别与书写工具材料的差别,带来了的笔法的差别。1、行笔速度疾相间,虽然为碑学与帖学之用笔所并用。但是,比较而言,碑学更趋于,帖学一路更趋于疾。清代人因为崇尚碑...
”赵之谦使得碑派技法体系进一步趋向完善,他在篆、隶、真、行诸体上全面践行了碑派书风的典范,从而给后辈书家以全新的启迪,推动了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关键词:赵之谦碑...
【摘要】:正清代是碑学发展的兴盛时期,能在以二王为道统的书学之外另辟蹊径,形成与之颉颃的书学体系,除了独特的审美观念,也离不开特有的技法手段。书法的技法表现无外乎笔法...
学校编码:10384学号:18620091153076分类号___密级___UDC___硕士学位论文当前环境下碑学书法的发展探究TheexplorationofthedevelopmentoftheSteleStudyCallig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