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兴与中国现代文艺学,美学的建设[J].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2008.[6]陈丽虹.赋比兴的现代阐释[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
浅论比、兴之心物关系蔡静薇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摘要:比、兴是中国诗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其起源甚早、溶于《诗经》、义无定解。后世有相当多关于比、兴的论说,各有见地。本文主要以刘勰、贾岛、李仲蒙、李东阳之论说为主要探讨对象,并采集当代
贾文毓:比、兴、赋,学术论文写作之法.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
比兴法是我国传统诗歌的一种创作技巧,也是一种写作手法。最早起源于《诗经》和《离》。朱熹在《诗集传》中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毛诗训诂传》说,“兴”,包括两层意义。一层意义是指“发端”作用。
论《诗经》比兴的联想方式及其与四言体式的关系(1)_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内容提要】本文试图将诗人的联想方式和《诗经》的体式联系起来考察比兴的内在原理,认为比兴在《诗经》里作为最基本的两种构思方式出现,与初民的思维方式及四...
浅析《离》对《诗经》比兴手法的发展诗经比兴,诗经赋比兴,比兴手法,赋比兴手法,诗经离频道豆丁首页社区企业工具...有实的艺术境界诗人先自叙身世并直述与党人群小但我们同时又在缤纷香草的涌现和男女关系的纠葛中产生了...
一、中国抒情传统“中国抒情传统”这一提法,从学术史研究的角度专指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在国际比较文学学科研究方法影响下,缘起于海外华人学者,后延伸到港台的一个从整体文学层面考察中国古典文学传
xslcl@126.关于《诗经》赋比兴毕业论文开题报告?.xslcl@126100.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热议#00后是否面临着比90后更严峻的就业危机?.从毛传所标兴体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类句法相...
比、兴”的穿凿曲解,是有直接关系的。所以后来孔颖达就不同意郑玄把“比兴”分属“美刺”的说法,指出:“其实美刺俱有比兴者也。”(《毛诗正义》不过,郑玄把“比兴”提到美刺讽谕的高度来看…
题5:试述诗经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写成论文2500字[语文科目]“赋比兴”的观念在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不断积累,先由《周礼·春官·大师》总结:“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1]汉代《毛诗序》的作者...
富于幻想、联想;天才,多用比也。”这也就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抒情诗的美学原则与规范问题,在钟嵘看来,“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
(论文)浅谈比兴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下载积分:3000内容提示:困·课堂教学与研究●己几1日.q新课哥薹导孥浅谈比兴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山东省蒙阴县第...
收稿日期:2006-09-15基金项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KYF111503028)作者简介:吴小英(1972-),女,浙江金华人,副教授,古代文学.摘要:中国诗歌艺术...
扩大了田园诗的表现范围,丰富了田园诗的美学意蕴.同时,以田园生活抒情言志,开创了比兴体的田园诗格.储光羲与王维,孟浩然在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中的地位应当是鼎足而三...李金坤...
比兴手法的使用,不仅便于诗人抒情达意,而且为作品本身增添了一种含蓄隽永的美,既大大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也丰富了意蕴,使其具有悠长的韵味,让人回味,让人深思。在议论文写作中,恰到...
“比兴”作为《诗经》独具特色的表现手法,与诗篇中“意象”的复合性特征存在十分密切的内在关联。诗歌的抒情性与“比兴”体本身独有的逻辑性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
赋比兴手法与《诗经》传统的关系分析南宋的朱熹在《诗集传》中讲到: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关于赋比兴...
5.景物与抒情、说理的关系这篇文章成功地描写了清风、明月、江水三种景物,对理。如“江上之秋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
而比兴手法作为诗歌的古老表现手法,将抒情诗的意境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兴手法最通俗的解释就是运用比喻和寄托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此种表达方法让情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