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扁桃体菌群扁桃体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扁桃体炎的咽拭子菌群特征。方法以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137例急性扁桃体炎病例为研究对象,20例体检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每个病例于左侧扁桃体采集口咽拭子,利用16SrRNA测序技术进行宏基因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咽拭子进行菌培养。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慢性扁桃体炎致病菌群的差异及其药敏学结果,探讨此类临床治疗和预防用药方案。方法:选取临床确诊为慢性扁桃体炎,待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的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儿童组、青少年组和成人组,术中取各组扁桃体隐窝内分泌物或干酪样物标本即时...
儿童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细菌学分析属于2009年第24卷第3期栏目,主要讲述了【摘要】目的探讨扁桃体、腺样体肥大病儿扁桃体、腺样体表面和实体组织内的菌群种类、分布情况及药物敏感程度。方法随机选取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并拟行手术的病儿60例,分别于术前用咽拭子取扁桃体、腺样体表面...
儿童急性扁桃体炎咽拭子培养结果研究.罗冲.【摘要】:目的:研究儿童急性扁桃体炎咽拭子培养结果及药物敏感情况,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4例急性扁桃体炎住院患儿和18例门诊未使用抗生素急性扁桃体炎患儿咽拭子培养结果,416例非急性...
(2)舌背的微生物菌群与从咽喉和腭扁桃体采集的微生物菌群相似,而颊黏膜、牙龈和上颚的微生物菌群(颊粘膜、角化牙龈和硬腭)相似。因此,口腔内的不同部位可以根据微生物菌群特征来区分,并大致分为三类组:牙菌斑;舌头和相关部位;以及牙龈、颊黏膜和硬腭。
题主扁桃体长期肿大是慢性扁桃体炎,同时还有咽部滤泡。建议观察是否存在咽喉异物感、痰,以及鼻腔内是否有鼻涕、鼻屎、分泌物等异物。为什么扁桃体和咽喉问题要观察鼻腔内是否有鼻涕、…
本次研究具体分析低温等离子技术支持下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14年5月-2015年6月收治扁桃体炎合并腺样体肥大的4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9例,平均年龄(11.23±2.37)岁;女21例,平均年龄(10.98±2.82...
扁桃体是帮助我们抗病毒抗细菌的免疫器官,如果免疫力下降了,它也很容易因为遭受病原体的侵袭而发炎。孩子如果总是反复扁桃体发炎,发烧、咽痛,爸爸妈妈就会很担心,不知如何是好:是自己买点药给孩子吃,还是…
目前,人们对引起慢性扁桃体炎微生物的认识是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造成的,通过长期抗生素治疗而抑制细菌生长,造成诸如菌群失调、耐药菌株增多、病毒或真菌二次感染。孔维佳等报道,发慢性扁桃体炎病人的扁桃体实质可培养出革兰阳性、革兰阴性细菌及
本论文以益生菌L.plantarumP-8为试验菌株,从鸡肠道菌群、肠道免疫和生产性能三个方面评价L.plantarumP-8替代抗生素的可行性。并深入剖析肠道菌群与肠道免疫和肠道菌群与生产性能间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以期揭示益生乳酸菌调控肠道菌群发挥益生作用的
(共100只),于一般麻醉下用小刷子在扁桃体表面充分擦摩后作细菌培养;并以剥离法切除该侧扁桃体,取其深部之数小块组织研成液糊状,亦作同样条件的细菌培养,两者之全过程皆以无菌...
慢性扁桃体炎细菌学培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分析_专业资料。慢性扁桃体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因对其致病菌缺乏足够的了解,从而导致临床上药物治疗效果不...
急性扁桃体炎1星级:28页咽科学屡发急性扁桃体炎的扁桃体表面及其深部菌群的对比下载积分:1500内容提示:处填塞物与弃甲间测温,取出填塞物后30分钟...
白色念珠菌9例,热带念珠菌2例,光滑念珠菌1白色葡萄球菌3例,链球菌4例,流感嗜血杄菌1例;拍胸片4例,肺炎3例,气管炎1例;检查免疫球蛋白3例,正常2例,低IgG...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慢性扁桃体炎致病菌群的差异及其药敏学结果,探讨此类临床治疗和预防用药方案。方法:选取临床确诊为慢性扁桃体炎,待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
【摘要】慢性扁桃体炎为腭扁桃体的非特异性炎症。多因急性扁桃体炎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反复急性发作,久而久之即可转为慢性扁桃体炎,并可产生局部及全身并发症。严...
【摘要】:扁桃体是免疫系统中的一个二级淋巴器官,位于上消化道、呼吸道共同入口处。扁桃体起源内胚层的第二咽囊,是一个进化晚期才出现的器官。胚胎第12周第二咽囊壁被淋巴...
本组所有在切开排脓静脉滴注头孢唑林(除2例特殊感染的按药敏结果用药)后均获得痊愈结论:扁桃体周围脓肿的致病菌以对第一代头孢菌素敏感的革兰氏阳性菌感染...
放线菌与扁桃体炎的关系研究(原版论文).pdf,分类号:R766.49学校代码:10392学科专业代码:105112学号:1210306041福建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放线菌与扁...
嗜热链球菌SY-66)可在宝宝体内定殖生长,并能有效黏附到咽上皮细胞,通过调节口腔微生态环境稳定增殖口腔内有益菌群,拮抗有害菌(化脓性链球菌等),增强黏膜屏障,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