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物的营养方式、专性寄生物、死体寄生物和兼性寄生物;生长素、细胞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等生长调节物质的致病作用。本章主要参考文献1、植物病理学报,2004,34(5):419-424。
梨黑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性观察3杨晓平胡红菊王友平33田瑞陈启亮张靖国(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武汉430209)摘要采用室内离体接种和室外孢子喷雾接种方法,对3株梨黑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进行了观察。
8月2日,我院2019级博士生王健所在的姚楠教授团队在微生物领域期刊FrontiersinMicrobiology(IF=5.64)上,在线发表了题为“FunctionsofSphingolipidsinPathogenesisDuringHost–PathogenInteractions”的综述型论文。该论文总结了近年来鞘脂...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说课设计论文摘要:说课是教师以语言为表述工具,系统而又概括地解说自己对所担任课程的把握,阐述课程地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资源使用、考核方法等的一项教学活动,其形式有课时说课、单元说课和课程说课3种[1]。
实验室PI,《微生物学和感染》杂志的副主编,上海市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从事细菌生物膜的研究,从基因及细胞水平研究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机制、致病机制及抗生物膜制剂。获得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资助。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承担多门病原微生物学
求助各位虫友:1.翻译(英译汉)病原微生物名字的软件或者网站,本人平时是做二代测序病原微生物报告的,经常会出现未翻译的英文病原微生物名字,比如Catabacter_hongkongensis,Bifidobacterium_stercoris等,用的比较多是必应词典、有道词典...
【摘要】:城市水体中病原微生物潜在生物污染风险,危害人群健康,已引起广泛关注,但是对城市水体中病原微生物的了解仍十分有限。本论文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细菌分离鉴定技术以及数学分析方法,对城市水体中的主要病原菌的生态学特征,包括病原微生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病原...
论文第一作者兼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英国约克大学生物学系新型农产品中心的FedericoSabbadin博士说,“这些新的酶似乎在所有植物致病性卵菌...
魔芋论文:岚皋县魔芋软腐病和白绢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生物防控初探【中文摘要】本文主要是对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蔺河乡光明村和立新村等不同自然村魔芋软腐病与白绢病病原微生物的分离纯化,致病性测试,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运用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其病原微生物。
近日我院果树病害病原生物学及综合防治研究团队在我校“双一流”学科群顶尖期刊NewPhytologist在线发表了题为“AdaptiveregulationofvirulencegenesbymicroRNA-likeRNAsinValsamali”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苹果树腐烂病菌microRNA-likeRNA(milRNA)适应性调控病菌致病性...
病原生物学实验设计论文论文题目:()研究内容摘要(200字以内)关键词(3-5个):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主要说明:进行研究的必要性、预期达到的目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学...
[硕博论文][病原生物学]粉螨生境的研究星级:62页[硕博论文][病原生物学]粉螨生境的研究星级:61页[硕博论文][病原生物学]粉螨生境的研究星级:62页...
内容提示: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溶血素A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姓名:亓春玲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病原生物学指导教师:张文卿20090606中...
《病原生物与感染性疾病I》和《病原生物与感染性疾病II》的实验教学部分也整一门实验课。医学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主要研究与医学相关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
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Ⅰ型菌毛FIMH基因的疫苗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性研究(病原生物学论文参考)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71页文档大小:0.0K文档热度:文档分类:...
精选了【100道】关于病原生物学论文选题范文供您后续的写作参考,在写病原生物学论文之前,很多大学生总是被病原生物学论文题目哪个好难倒怎么办?请阅读本文!一...
做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课题,从哪几个大的方面去说?首先要做许多关于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实验,掌握一些关键性的数据,然后看一下自己的课题。需要从几个方面去进行...
近年来,实验室致病性微生物感染的事故感染事件屡有报道,给社会以及师生健康带来危害,造成严重后果,也让相关主管部门充分认识到生物安全的重要性[4]。作为承担高...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医学生在病原生物实验中存在的生物安全问题,阐明了生物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人员生物安全意识教育、加强有关生物安...
通过对云南省水稻细菌性基腐病菌进行细菌学性状、致病性和温度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属于菊欧氏杆菌玉米致病变种(Erwiniachyrsanthemipv.zeae),其生长适宜温度范围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