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博士论文江村经济是谁写
名为《江村经济》,这本书也多置于经济学的书架上,而其实这是费老取得人类学博士的论文,同时也被认为是费老的“微型社会学”之作。这种跨学科的写作之所以可能,首先是这几门同属“社会科学”的学科研究目的在江村这个案例是有相通...
二、书籍简介《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分为三部分,包括“江村经济”、“重访江村”、“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生活”。.其中《江村经济》这一部分是费孝通在英国留学时的博士论文,同时也是费孝通教授的第一本书和成名之作,论文的指导老师是...
第二篇:《江村经济》读后感2015《江村经济》读后感《江村经济》一书是费孝通博士1938年写的博士论文。在世界的舞台浮浮沉沉了近一个世纪,如今,仍被认为是一本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中的一个里程碑,是无数研究中国社会学者参考的书籍。
江村,不特指一个村子,这点其实在《江村经济》的英文名中是有体现的——AFieldStudyofCountryLifeintheYangtzeValley。江村,就是长江流域的村子,费孝通笔下的江村是江南农村的缩影。用现在的话来说,江村已经成为一个品牌,就像阳澄湖大闸蟹
很早就闻得费孝通先生所著的《江村经济》的大名,却因为各种懒惰以及执行力缺乏等恶习缠身,迟迟未能入手阅读。最近因为陪伴大学舍友暮春悠游江南,而三入苏州吴县东山岛,有着对洞庭村的调研,以及自己从事散改集相关课题研究,同时对1958年的关注,觉得确有必要获得社会学方面经典...
原标题:大城市崛起+农村空心化,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在21世纪失败了吗?.对乡土的关注和思考贯穿了费孝通的一生。.上世纪30年代,费孝通远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求学,依据自己在吴江开弦弓村的调查,写成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一书,获得人类学...
对乡土的关注和思考贯穿了费孝通的一生。上世纪30年代,费孝通远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求学,依据自己在吴江开弦弓村的调查,写成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一书,获得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盛赞。这部书是一位东方学者对自身社会的观察...
《江村经济》读后感400字:有的时候你不得不承认读书是需要心境的。也很少看到有中国的作家献书给自己妻子的。开始看费孝通的《江村经济》,看到书本的作者和翻译者有些吃惊,原本以为这本书最开始是费孝通用中文写成的,其实不然。
进而,费孝通将其应用到对家乡吴江开弦弓村的实地调查。因此,才会有他在博士论文《江村经济》一书开篇所述及的家的观念以及从家庭关系开始的细密的田野调查。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着手研究因改革开放而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
好大学考试网费孝通以调查资料为基础所撰写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被认为是我国社会人类学实地调查研究的一个里程碑。答案及解析。
《江村经济》是费孝通先生于1936年以江苏省吴江县的开弦弓村为调查地点,经过开展实地考察工作,取得丰硕研究成果的社会人类学著作。英国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曾对这项研究做出了...
这本薄薄的小册子用英文写成,译成中文后仅有65000余字,是2016年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发现的、从未向大众公开的费孝通作品。1938年夏天,费孝通在等待博士论文《江村经济》答辩期间,...
《江村经济》是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在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时撰写的博士论文,在英国出版时叫《中国农民的…
合格的博士论文,但是缺乏深度分析边界评论江村经济2020-02-0621:39:03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作者以开弦弓村为例,从经济,劳动,亲属关系,贸易及其相...
名为《江村经济》,这本书也多置于经济学的书架上,而其实这是费老取得人类学博士的论文,同时也被认为是费老的“微型社会学”之作。这种跨学科的写作之所以可能,...
《江村经济》是费孝通的博士论文,论文原题为《开弦弓,一个中国农村的经济生活》。论文通过后,其导师马林诺夫斯推荐给书局出版,编辑建议改为PeasantLifeinChi...
村庄是研究社会变迁的基本的分析单位,江南农村的江村则构成中国乡村社会生活的运行和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费孝通的《江村经济》是对社会调查方法的优秀应用,是...
材料1938年春,28岁的中国学生费孝通在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并在第二年以《江村经济》为名出版。费孝通是世界上第一个指出乡村也能发展工业...
一九三八年,费孝通的一篇关于开弦弓村的博士论文在马林诺斯基的学生中引起了不小的讨论,导师马林诺斯基更是想要将费孝通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交给书局出版,可让些在费孝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