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博士论文影响因子之和
(3)影响因子之和大于20。6.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SCI论文影响因子累计大于等于6.0,且其中至少有一篇影响因子大于等于3.0。7.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需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之一:
(1)偏基础研究博士生发表论文要求应满足以下两项要求之一:①在本学科领域重要学术刊物(SCI检索)上发表学术论文的影响因子之和≥3.0。②发表SCI检索论文总数大于3篇(含3篇)。(2)偏工程博士生发表论文要求应满足以下三项要求:
(1)偏基础研究博士生发表论文要求要求在本学科领域重要学术刊物(SCI检索且不包括综述类文章)上发表学术论文的影响因子之和≥3.0。(2)偏工程博士生发表论文要求应满足以下三项要求:①在核心及核心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总数大于3篇(含3
本人通信博士,研究方向LTE及5G。在JCR一区IEEEcommunicationsmagazine和JCR一区IEEEwirelesscommunications各发文章一篇,影响因子之和都超过10了,可是都是第二作者,这样能毕业…
发表论文的影响因子之和大于2.0(含2.0)。对一些确实难以发表高水平论文的专业方向,要求如下:在EI源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含2篇)以上。本规定自2002级春季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物理…
网友争议的点主要集中在邓博士发表的文章类型和文章质量。根据2019年公布的影响因子,计算Nature、Science、Cell三大顶级期刊杂志影响因子总和为:43.07+41.037+36.216=120.323也就是说邓博士三年发表论文影响因子达到了CNS之和。
而论文选择发表在没有人知晓的期刊(低影响因子)和发表在广受关注的国际期刊(高影响因子)的区别是明显的。「当然,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对于有些不便发文章的专业,可以通过研究报告、发明专利、实验样机来评价博士水平,特别是以任务导向的高技术研究」。
一位知名学者讲了个他不久前参加一场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的故事。答辩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了4篇高影响因子(俗称“分数”)论文,被一位已“位列仙班”的“大牛”评委猛批“写得太多了”。“大牛”谆谆教导博士生要做最重要的工作,读博期间发表一篇论文就足够了,甚至不文也没关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时,须发表两篇SCI收录论文(本人为第一作者,须出具文章的检索证明),并且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两篇均为英文文章。.2.一篇为英文文章,且发表学术论文所在期刊累计影响因子之和大于2.0。.15级直博生、16...
(1)偏基础研究博士生发表论文要求要求在本学科领域重要学术刊物(SCI检索且不包括综述类文章)上发表学术论文的影响因子之和≥3.0。(2)偏工程博士生发表论文要求应满足以下三项要求:①在核心及核心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总数大于3篇(含3
我们学院硕士生毕业是要求有一篇3以上的才能毕业,硕博连读是3篇,也就是说其实3以上就算不错了。因为化学是个大门类,一般二级学科的专门杂志IF都不会太高,最好... .new-pmd.c-abstractbr{display:none;}更多关于博士论文影响因子之和的问题>>
本人通信博士,研究方向LTE及5G。在JCR一区IEEEcommunicationsmagazine和JCR一区IEEEwirelesscommunications各发文章一篇,影响因子之和都超过10了,可是都是第二作...
导读:尽管她以一名在读博士生的身份,在国际顶尖期刊《Science》上发表了两篇封面文章;尽管她的科研成就被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称作“超过了我过去25年科学成果的总和”。但在杭婧眼...
浙江大学某学部的博士论文答辩要求也多了一条“以学科领域JCR影响因子前15%的重要SCI刊物上发表”与3分及以上文章效力相同。不看影响因子,该看什么呢?今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工程研...
假设一个博士生一作/共一论文总IF为100,如果发表篇数<10,那么这对一个博士生来说已经是很大的工作...
就算拿到博士学位,但..就算拿到博士学位,但是发表论文的期刊没有评影响因子,毕业后有可能当大学老师么?影响因子有多重要?求教
浙江大学某学部的博士论文答辩要求也多了一条“以学科领域JCR影响因子前15%的重要SCI刊物上发表”与3分及以上文章效力相同。不看影响因子,该看什么呢?今年,教...
「博士课堂开讲啦」是由博士一对一开办的学术干货分享课堂,致力于帮助学生增加学术相关知识储备,构建系统化的学术论文知识框架。第一讲丨影响因子LectureOne丨ImpactFactor01...
他为什么博士期间可以文影响因子大于50?来源:李旭宁生物学术编辑:Gemini首先说明下,文章数量和IF并不能直接反应科研能力,且比我优秀的博士不胜枚举(在大化所就随处可见)。在...
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2007年8月,进入清华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张希院士。博士期间他发表被SCI收录的高质量论文7篇,其中以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