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画画的兔子
Ⅰ 巴菲特的故事
巴菲特 姓名: 沃伦·巴菲特 职务: CEO 公司名称: 伯克希尔·哈斯维公司 出生日期: 个人简历: 1930年8月30日,沃伦.巴菲特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本科就读于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毕业后又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师从有金融分析的鼻祖之称的本·格雷厄姆教授。 1941年,11岁的他跃身股海,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 1962年,巴菲特与合伙人合开公司的资本达到了720万美元,其中有100万是属于巴菲特个人的。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历史上最好的成绩:增长了59%,而道·琼斯指数才增长了9%。巴菲特掌管的资金上升至1亿零400万美元。 1994年底巴菲特公司已发展成拥有230亿美元的伯克希尔工业王国,它早已不再是一家纺纱厂,它已变成巴菲特的庞大的投资金融集团。 从1965-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高出道.琼斯指数近17个百分点。如果谁在30年前选择了巴菲特,谁就坐上了发财的火箭。 2005年3月10日,美国《福布斯》杂志在纽约公布了2005全球富豪排名,巴菲特名列第二,仅次于比尔·盖茨。
Ⅱ 谁告诉我巴菲特少年投资的故事
1941年,刚刚跨入11周岁,他便跃身股海,并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 1947年,沃伦·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但他觉得教授们的空头理论不过瘾,两年后转学到尼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一年内获得了经济学士学位。 1950年巴菲特申请哈佛大学被拒之门外,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拜师于著名投资学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门下,巴菲特如鱼得水。格雷厄姆反对投机,主张通过分析企业的赢利情况、资产情况及未来前景等因素来评价股票,他传授给巴菲特丰富的知识和诀窍。 1951年,21周岁的巴菲特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硕士学位。学成毕业的时候,他获得最高A+。 1952年,巴菲特和苏珊·汤普森结婚,他们双方的父母是多年的老朋友。在西北大学读书时,苏珊和巴菲特的妹妹罗伯塔是住同一间宿舍的舍友。当巴菲特顺路拜访她并向她求婚时,苏珊离开了就读的大学和他结了婚。巴菲特夫人是在离巴菲特目前的家只有一大的。
Ⅲ 巴菲特定律的定律故事
巴菲来特定律是有美国“自股神”之称的巴菲特的至理名言,是他多年投资生涯后的经验结晶。 在其他人都投了资的地方去投资,你是不会发财的。 提出者:美国“股神”沃伦·爱德华·巴菲特 点评:善于走自己的路,才可望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巴菲特定律是有美国“股神”之称的巴菲特的至理名言,是他多年投资生涯后的经验结晶。从20世纪60年代以廉价收购了濒临破产的伯克希尔公司开始,巴菲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投资神话。有人计算过,如果在1956年,你的祖父母给你10000美元,并要求你和巴菲特共同投资,如果你非常走运或者说很有远见,你的资金就会获得27000多倍的惊人回报,而同期的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仅仅上升了大约11倍。无怪乎有些人把伯克希尔股票称为“人们拼命想要得到的一件礼物”。在美国,伯克希尔公司的净资产排名第五,位居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花旗集团、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和维亚康姆公司之后。 能取得如此疯狂的成就,得益于他自己所信奉的圣经,他后来将其总结为巴菲特定律:在其他人都投了资的地方去投资,你是不会发财的。无数投资人士的成功,无不或明或暗地遵从着这个定律。
Ⅳ 巴菲特事迹
1947年,16 岁的巴菲特中学毕业时,理想是成为一名股票经纪人。
16岁的巴菲特从高中毕业就已经积聚了6000 美元的财富,其中大部分来源于他的投递报纸所得。赚的钱比他老师的薪水还高。
1947 年,16岁的巴菲特从高中毕业。在他对股票市场研究还处在“绘制股市行情图”的阶段时,就已经积聚了一笔大约6000 美元的财富,其中大部分来源于他的投递报纸所得。这个年轻人赚的钱比他的老师的薪水还多。
1947 年至1949 年间,他住在宾夕法尼亚,在他大学三年级时转到了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商业管理学院,并于1950 年在此获取了他的理学学士学位。他非常轻松地读完了这两所大学,并且在短短3年的时间内拿到了学位。即使在他撰写毕业论文时,他依旧打桥牌,所学课程得A。巴菲特仍能挤出时间找一些赚钱的机会。
1950 年夏天,19岁的巴菲特用一年的时间完成14门课程的学习,从内布拉斯加大学毕业,然后向哈佛商学院提出申请。
巴菲特在1956 年成立了巴菲特合伙公司,他告诉股东们说:“我将像经营自己的钱一样经营这个公司。我会承担相应的损失,也应获得我相应的利润。我不会告诉你们我是怎样经营的。”
1965 年,巴菲特通过他自己的合伙公司,获取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多数股权,那是马萨诸塞州新贝德福德市一家拥有大约1400 万美元资产的纺织厂。
1969 年,巴菲特认为,他不会再发现真正的价值,即以大大低于其内在价值的价钱廉价购买一家公司或部分公司,他决定解散经营得非常成功的合伙公司。
(4)巴菲特专注做事的故事扩展阅读:
巴菲特表示将对中国进行更多投资
2019年5月4日,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美国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会主席沃伦·巴菲特在2019年度股东大会开幕前回答记者提问。
一年一度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当天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召开。大会开始前,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公布了一季度财报。
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表示,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已在中国投入很多,但仍然不够;未来15年内,公司可能会在中国市场进行更大规模投资。新华社记者 杨承霖 摄
Ⅳ 有人知道有关巴菲特的小故事吗
一、巴菲特小故事 很多人都推崇法国产的葡萄酒是全世界最好的。巴菲特却表示怀疑。 “也许产自于法国一个只有8英亩大的小葡萄园里的葡萄酒确实是全世界最好的,但是我总是有一些怀疑,99%是吹出来的,只有1%是喝出来的。” 在一次晚宴聚会上,主人拿出一瓶红酒说:这是法国最名贵的葡萄酒,价格非常昂贵,特意请巴菲特先生品尝。巴菲特用手往杯子上一挡,回答说:“谢谢,不用给我倒酒了,你还是给我钱吧。” 巴菲特清醒地认识到,这些名贵葡萄酒之所以卖价高昂,近乎暴利,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凭借酒中的葡萄汁和水这些有形的东西,而是凭借品牌声誉这些无形的东西。 巴菲特在投资中也逐渐认识到,那些盈利能力非常高的公司,关键不在于公司拥有的有形资产,而是无形资产。 二、 巴菲特的父亲就是一家公司的老板,在巴菲特上大学的时候,他的父亲就让他到自己的公司去上班,而且决不能迟到,和其他员工一样. 巴菲特大学毕业以后打算接替父亲的公司,但遭到拒绝,他只能自己自谋生路,他离开了家. 他凭着自己在学校学的知识,开始在商海中打拼.他开了个小店,后来生意越做越大,他最后成了小公司的老板.但后来因为一个错误决策而倒闭. 他想重头再来,可是他的父亲找到他,并让他接替自己管理公司,他的父亲说:"经历了磨难,你会把公司管理得更好." 巴菲特不负父望,把他父亲的小公司发展成世界闻名的大公司,他的资产达350亿,仅仅次于比尔盖茨,而且他的公司负债率几乎为0,他被誉为美国股神. 三、 现在很多中国年轻人总想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繁华的大都市工作。这也很正常,美国很多年轻人也一 样,也想到纽约洛杉矶波士顿等繁华大都市工作。尤其是那些著名的美国金融投资企业,几乎全部都在纽约和波 士顿。 可是巴菲特却宁愿选择自己的老家:位于美国中部只有40万人口的奥马哈。 巴菲特曾经体验过大都市的繁华。他在位于费城的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读了两年本科,又到位于纽约的哥伦 比亚大学商学院读了研究生。他还在纽约他的导师格雷厄姆的投资公司工作了两年,但是在1956年初,只有25岁 的巴菲特回到家乡奥马哈,如今已经居住了55多年。 有人问巴菲特为什么放弃在纽约工作?如果他在纽约工作,就能更加靠近华尔街金融市场,也更能靠近市场 传言的源头。 巴菲特说:“我认为奥马哈是一个让人心智更加正常的地方。当我过去在纽约工作的时候,这个城市总是一 直会有太多的外部 *** ,不断冲击我的内心,让我分泌太多的肾上腺激素而过度兴奋,开始对这些外部 *** 作出 反应。过不了多久,可能就会导致我做出疯狂的举动。但是,呆在安静的奥马哈,要进行冷静地思考,就容易多 了。” 巴菲特在工作和生活中非常强调简单实用,他的选择正如道德经第12章所说:圣人为腹不为目。
Ⅵ 比尔盖茨与巴菲特的一个故事具体内容,是说巴菲特当时瞧不起这个只有30多岁的
开始并不是这样的。 比尔盖茨的母亲喜爱交际,把巴菲特一行人邀请到家里。之后又让比尔盖茨回来,说让他见见巴菲特。盖茨很不情愿,可他母亲强烈建议他回来见见他们,盖茨就回来了,就在盖茨刚下飞机时,还想着几个小时后就离开,还告诉飞行员不要走。巴菲特说:“刚见到盖茨时,它给人的印象就像一个中学生。”盖茨说:“我下飞机时,觉得巴菲特他们的打扮就像马戏团里的小丑。” 可是,当两人交谈了一阵子后,越来越有兴趣,因为两人在成功方面的见解很是相同,既成功者都需要“专注”。之后盖茨那一天都没走,一直和巴菲特交谈,两人成了好朋友。 这是两人的原话(视频中有人也问了同样的问题): //
Ⅶ 巴菲特的故事
巴菲特 姓名: 沃伦·巴菲特 职务: CEO 公司名称: 伯克希尔·哈斯维公司 出生日期: 个人简历: 1930年8月30日,沃伦.巴菲特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本科就读于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毕业后又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师从有金融分析的鼻祖之称的本·格雷厄姆教授。 1941年,11岁的他跃身股海,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 1962年,巴菲特与合伙人合开公司的资本达到了720万美元,其中有100万是属于巴菲特个人的。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历史上最好的成绩:增长了59%,而道·琼斯指数才增长了9%。巴菲特掌管的资金上升至1亿零400万美元。 1994年底巴菲特公司已发展成拥有230亿美元的伯克希尔工业王国,它早已不再是一家纺纱厂,它已变成巴菲特的庞大的投资金融集团。 从1965-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高出道.琼斯指数近17个百分点。如果谁在30年前选择了巴菲特,谁就坐上了发财的火箭。 2005年3月10日,美国《福布斯》杂志在纽约公布了2005全球富豪排名,巴菲特名列第二,仅次于比尔·盖茨。
Ⅷ 巴菲特详细创业历程
说一下巴菲特的创业故事和传奇经历 虽然巴菲特的父亲是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长,资产过亿,但是在大学毕业后, 巴菲特的父亲拒绝了他想接管父亲的公司的想法。父亲宁可慷慨地把大笔大笔的钱捐给了慈善机构,也不肯给巴菲特留一分钱。没办法,为了积累创业资金,巴菲特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巴菲特白手起家成为世界首富的创业故事就是这样开始了。我带你一起去了解巴菲特的创业故事和传奇经历。 一、巴菲特6岁时候的创业故事 第一次赚钱是倒卖可乐,据巴菲特的母亲回忆,当她的儿子第一次对自由企业产生兴趣时,还只是一个年仅六岁的孩子。他以每箱25美分的价钱在爷爷的杂货店购买一箱可乐,然后以每瓶5美分的价钱在附近兜售。因为那时每瓶百事可乐的容量是12盎司,而可口可乐却只有6盎司,但是,两种可乐的售价是相同的。大多数孩子都心满意足地喝着汽水,但他们从来不去多想什么,只有巴菲特捡起汽水机旁被人们丢弃的瓶盖,把它们分门别类并数一下各种瓶盖的个数,看看哪种牌子的汽水卖得快。 二、巴菲特10岁时候的创业故事 当巴菲特还在露丝黑尔学校读书的时候,就发表了一个名为"马童选集"的报告,告诉人们在赛马中如何设置障碍以及如何下注。他在他父母居所的地下室里完成了这本小册子的印刷工作,然后以每本25美分的价格出售。他和一个朋友运用数学原理开发出一套赛马中挑选谁是赢家的系统。但是,由于没有营业执照,他们的企业被有关当局关闭。10岁的巴菲特就开始阅读有关股票市场方面的书籍。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股票市场的痴迷有增无减,他开始绘制股票市场价格的升降的图表。10岁那年,他开始在他父亲的经纪人业务办公室里做些像张贴有价证券的价格,及填写有关股票及债券的文件等工作。 三、巴菲特11岁时候的创业故事 1942年4月,11岁的巴菲特开始小规模地购买股票:他以每股38美元的价格,购买了三股受欢迎的城市服务股票,当时,这就是他的资本净值。小巴菲特还说服他的姐姐多丽丝和他一起投资。他以每股40美元的价格抛出了他的股票,扣除佣金后,他赚了5美元。巴菲特一直关注着股票市场的变化,计算维持有利的平均价格而买进或卖出股票以维持高于平均的价格,并且,他已经意识到,他对股票市场的估计要比其他人敏锐、精明的多。1943年1月,他们全家搬到了维吉尼亚洲的弗雷德里克斯堡,不过对巴菲特来说,他一种好像是被连根拔起的感觉,心情非常郁闷。所以第二个月,巴菲特就回到了奥马哈,和爷爷、姑姑一起生活。 跟很多小孩离家出走不一样的是,他的离家出走是和商业有关。他跑到了宾夕法尼亚州的赫尔希,打算靠在高尔夫球场为球手找球、拾球赚点钱。同时,他还有个主意,那就是帮忙巡视好时巧克力工厂,并免费获取一块巧克力。 四、巴菲特15岁时候的创业故事: 15岁时候的巴菲特进入爱丽斯•迪尔中学读书,他每天要走5条线路递送500份报纸,主要是投送给公寓大楼内的住户。有几次,巴菲特病了,他的母亲不得不代替他去送报纸。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时间从顾客那里收费,他发明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出售杂志订阅的方案。他从被丢弃的杂志中撕下带有产品有效期的不干胶贴纸,把它们归类,然后在适当的时间请顾客从中选择要续订的刊物。巴菲特的老朋友卡罗尔说,少年时巴菲特就能把《赚1000美元的1000种方法》这本书背下来。他想象自己能从一台机器开始,使他的赢利渐增到几千美元以上。巴菲特和他的朋友唐纳德?丹利,花了25美元买零件组装了一台弹球机后,开始了他们的弹球生意,他们把弹球机安装在繁华的威斯康星大街的一家理发店里。开业一天后,这两个年轻的企业家发现盛满了五分镍币的盘子里有一张4美元的纸钞。 1945年,当巴菲特还在高中读书时,他就从父亲手里买下了一家农场,这是一个未曾耕种过的农场,占地面积为40英亩,售价是1200美元。然后,把农场租给了土地租用人。 五、巴菲特17岁时候的创业故事 1947年,17岁的巴菲特高中毕业。在他对股票市场研究还处在"绘制股市行情图"的阶段时,就已经积聚了一笔大约6000美元的财富,这个年轻人赚的钱比他的老师的薪水还多。他的父母负担起了他上大学的费用,尽管他自己有能力支付这些。 六、巴菲特19岁时候的经历 1950年夏天,19岁的巴菲特从内布拉斯加大学毕业,然后向哈佛商学院提出申请。他乘火车前往芝加哥,在那儿一个男士接见了他。巴菲特说,当时哈佛代表对他的印象是"19岁,由于身材消瘦,看起来像只有16岁的样子,相当于一个12岁少年的体重。" 当两个人的会面结束后,他进入哈佛大学的梦想也随之破灭了。被哈佛大学拒之门外给他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对他来讲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他很快就意识到,教授商业课的权威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巴菲特向哥伦比亚商学院提出申请,并且很快就收到了接受他入学的通知。他于1951年6月毕业于该校。 七、26岁的巴菲特就已经立志成为百万富翁 1956年,年少气盛的巴菲特决心一试身手。一次,他在一个朋友家里突然语惊四座,宣布自己要在30岁以前成为百万富翁。不久,一帮亲朋凑了万美元,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巴菲特有限公司"。创业之初巴菲特非常谨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已拥有了五家合伙人公司。当了老板的巴菲特竟然躲在家中埋头在资料堆里,每天只做一项工作,就是寻找低于其内在价值的廉价小股票,然后将其买进,等待价格攀生。这些股票果然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30万美元,但年末则升至50万美元。196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到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巴菲特兑现了他的"百万富翁"狂言。成为亿万富翁后的巴菲特不爱抛头露面,不喜欢张扬,生活保持低调。他把他的生活准则描述为:"简单、传统和节俭。" 1999年,为了向一家慈善机构奥马哈孤儿院捐款,他拍卖了他的裤带钱包,在此前的20年里,他一直使用这个破旧的钱包。正如巴菲特所解释的那样:"这个钱包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1930年8月30日,沃伦·巴菲特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沃伦·巴菲特从小就极具投资意识,他钟情于股票和数字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家族中的任何人。他满肚子都是挣钱的道儿,五岁时就在家中摆地摊兜售口香糖。稍大后他带领小伙伴到球场捡大款用过的高尔夫球,然后转手倒卖,生意颇为经火。上中学时,除利用课余做报童外,他还与伙伴合伙将弹子球游戏机出租 给理发店老板们,挣取外快。 1941年,刚刚跨入11岁,他便跃身股海,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 1947年,沃伦·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但他学得教授们的空头理论不过瘾,两年后便不辞而别,辗转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拜师于著名投资学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门下,巴菲特如鱼得水。格雷厄姆反投机,主张通过分析企业的赢利情况、资产情况及未来前景等因素来评价股票。他教授给巴菲特丰富的知识和决窍。富有天才的巴菲特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门生。 1950年巴菲特申请哈佛大学被拒之门外。 1951年,21岁的巴菲特学成毕业的时候,他获得最高A+。 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30万美元,但年末则升至50万美元。 1962年,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资本达到了720万美元,其中有100万是属于巴菲特个人的。当时他将几个合伙人企业合并成一个“巴菲特合伙人有限公司”。最小投资额扩大到10万美元。情况有点像现在中国的私募基金或私人投资公司。 196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到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 1966年春,美国股市牛气冲天,但巴菲特却坐立不安尽管他的股票都在飞涨,但却发现很难再找到符合他的标准的廉价股票了。虽然股市上疯行的投机给投机家带来了横财,但巴菲特却不为所动,因为他认为股票的价格应建立在企业业绩成长而不是投机的基础之上。 1967年10月,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6500万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历史上最好的成绩:增长了59%,而道·琼斯指数才增长了9%。巴菲特掌管的资金上升至1亿零400万美元,其中属于巴菲特的有2500万美元。 1968年5月,当股市一片凯歌的时候,巴菲特却通知合伙人,他要隐退了。随后,他逐渐清算了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几乎所有的股票。 1969年6月,股市直下,渐渐演变成了股灾,到1970年5月,每种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 1970年-1974年间,美国股市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没有一丝生气,持续的通货膨胀和低增长使美国经济进入了“滞胀”时期。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却暗自欣喜异常因为他看到了财源即将滚滚而来──他发现了太多的便宜股票。 1972年,巴菲特又盯上了报刊业,因为他发现拥有一家名牌报刊,就好似拥有一座收费桥梁,任何过客都必须留下买路钱。1973年开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蚕食《波士顿环球》和《华盛顿邮报》,他的介入使《华盛顿邮报》利润大增,每年平均增长35%。10年之后,巴菲特投入的1000万美元升值为两个亿。 1980年,他用亿美元、以每股美元的单价,买进可口可乐7 %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乐改变了经营策略,开始抽回资金,投入饮料生产。其股票单价已涨至美元,翻了5倍。至于赚了多少,其数目可以让全世界的投资家咋舌。 1992年中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购下435万股美国高技术国防工业公司——通用动力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价上升到113元。巴菲特在半年前拥有的32,200万美元的股票已值49,100万美元了 1994年底已发展成拥有230亿美元的伯克希尔工业王国,它早已不再是一家纺纱厂,它已变成巴菲特的庞大的投资金融集团。从1965-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高出道·琼斯指数近17个百分点。如果谁在1965年投资巴菲特的公司10000美元的话,到1994年,他就可得到1130万美元的回报,也就是说,谁若在30年前选择了巴菲特,谁就坐上了发财的火箭。 2000年3月11日,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的网站上公开了年度信件——一封沉重的信。数字显示,巴菲特任主席的投资基金集团伯克希尔公司,去年纯收益下降了45%,从亿美元下降到亿美元。伯克希尔公司的A股价格去年下跌20%,是90年代的唯一一次下跌;同时伯克希尔的账面利润只增长,远远低于同期标准普尔21%的增长,是1980年以来的首次落后. 2007年3月1日晚间,“股神”沃伦·巴菲特麾下的投资旗舰公司——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公布了其2006财政年度的业绩,数据显示,得益于飓风“爽约”,公司主营的保险业务获利颇丰,伯克希尔公司去年利润增长了,盈利达亿美元(高于2005年同期的亿美元);每股盈利7144美元(2005年为5338美元)。
Ⅸ 喜欢炒股,求股神巴菲特的传奇故事!
巴菲特说:“我们喜欢简单的企业”。在伯克希尔公司下属那些获取巨额利润的企业中,没有哪个企业是从事研究和开发工作的。关于简单企业的解释就是“我们公司生产浓缩糖浆,在某些情况下直接制成饮料,我们把它卖给那些获得授权的批发商和少数零售商进行瓶装和罐装”。这就是可口可乐公司1999年年报中关于公司主营业务的解说词,一个多世纪以来,这句解说词一直出现在它的每份年报当中。简单和永恒正是巴菲特从一家企业里挖掘出来并珍藏的东西。作为一名矢志不渝的公司收购者,巴菲特喜欢收购企业,不喜欢出售企业,对那些拥有大型工厂、技术变化很快的企业通常退避三舍。 巴菲特也不喜欢雇员跳槽。伯克希尔公司在过去的35年里很少有哪个企业的经理离职,除非他病故或者退休。同样地,巴菲特本人也没有太大的变化,衣食住行依然如故。1999年,为了向一家慈善机构 奥马哈孤儿院捐款,他拍卖了他的裤后袋钱包,在此前的20年里,他一直使用这个破旧的钱包。正如巴菲特所解释的那样:“这个钱包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我的西服是旧的,我的钱包是旧的,我的汽车也是旧的。1958年以来,我就一直住在这栋旧房子里,因此,我保有这些东西”。这位全球最富有的人在他的钱包里到底装了多少钱?“我来看看”,他一边说,一边打开钱包,大约数了8张100美元的钞票。他说:“我一般在钱包里放1000美元左右。”在2001年之前,伯克希尔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从未出现过负值,并且创造了一个的综合收益率。可是,这种年年好运因9·11恐怖分子的袭击而消失。公司大量持有的可口可乐股票和美国运通股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亏损。公司自身的股票实际上只获得大约7%的收益,公司的账面价值下降了,但仍好于跌幅达的标准普尔指数。2001年伯克希尔公司年报开头这样写道:“2001年,伯克希尔公司的净资产损失达亿美元,我们的A类股票和B类股票的每股价值双双下降”。 巴菲特通过一些重大而又成功的投资决策创造了伯克希尔公司。公司一半以上的净资产归功于10次左右的重大投资行动。巴菲特几乎总是在经济困难时期以低廉的价格收购企业,然后长期持有。在某些投资季报当中,长期是指截至下一季度收益的结算日或公布日。然而,巴菲特现在持有的许多投资品种时间长达数年、数十年,经历了经济景气和不景气时期,直至迎来辉煌灿烂的那一天。巴菲特是一位马拉松式的投资健将,投资机会来临时,他四处出击,力求收购到一个更大的企业。
安吉拉pig
对于投资大师的一些想法,我们需要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巴菲特和索罗斯们到底教会了我们什么?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新的感悟。
1、投资大师的共同点:活的很长
下面这张图非常经典,里面涵盖了一些比较重要投资大师的长期回报收益率。里面涵盖了巴菲特基本面选股,宏观对冲,量化,交易等不同风格的投资大师。但是我们看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活的很长。
我们看到基本上平均可追溯业绩在30年左右,最少的也有10年以上的可追溯业绩,最长的就是我们的巴菲特,超过了55年的可追溯业绩。这一点是最近思考中给我启发最大的。无论什么投资风格,方法,甚至性格,能够成为真正影响到后人的投资大师必须有一个特点;活得足够长。
巴菲特
巴菲特是真正践行“活得足够长”这个真理的。一方面,他自己本人的寿命,身体状况也非常好。在接近90岁的高龄依然思维活跃,亲力亲为做投资。而巴菲特的个人财富,也通过时间的玫瑰发扬光大。在他30岁之前,他的财富“只有”100万美元。越到后期,他财富的积累就越惊人。
活得足够长,是我过去半年对于投资大师最深刻的启发。表面上,这是一句废话,但背后却是所有伟大的投资者之所以伟大的原因。我们不会记得那些一两年做的很优秀的人,甚至彼得林奇接班人比尔米勒也逐渐被大家遗忘,因为他在金融危机中的滑铁卢。无论你是什么投资风格,什么投资理念,最核心和共同的一点就是要在市场中活得足够长。
2、活得长靠什么?对于风险的剥离
过去我们一直拘泥于去对比索罗斯和巴菲特。这两位投资大师年龄一样,投资方法完全不同,的确有许多可以对比的地方:巴菲特出生国会议员之家,索罗斯是为了躲避战争去的美国。巴菲特生活朴素,甚至抠门,索罗斯喜欢捐款,致力于开放社会的伟大目标。巴菲特依靠股票投资赚钱,索罗斯擅长外汇期货。但其实我们忽视了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在投资中其实他们都是很“胆小”的,做的都是确定性投资。
我举几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大家对于索罗斯津津乐道的就是阻击英格兰银行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其实背后的逻辑都是基于定价机制的非市场化。索罗斯相信的是market economy,当他看到planned economy和market economy发生冲突的时候,市场经济最终会大概率取胜。而且他熟读历史和哲学,从历史,哲学,人性的角度看,最终都会按照市场经济的方向去走。本质上索罗斯做的是一种低风险投资。像当年英镑和泰铢的贬值,连其央行内部的成员都承认自己货币会贬值。索罗斯让人敬佩的是,在低风险投资的时候他敢重仓出击。
我们再看看巴菲特。关于巴菲特的投资案例非常非常多,其本质也是低风险投资,或者我们说的,去获取剥离风险后的收益。在金融危机的时候,巴菲特说了一句话:Buy AmeriCAn, I am。那我们看看巴菲特买了什么?那时候巴菲特重仓了高盛,他曾经说过,如果美国最终只有一家投资银行活下来,那必然是高盛。但是我们看,巴菲特买的其实是高盛的优先股,而不是正股。如果看过《大而不倒》就能理解巴菲特的投资策略。即使在金融危机这种大甩卖的时候,他做的也是低风险投资。不追求最大的回报,而是确保守住本金的前提下能有收益。
3、对冲基金的发展史,就是寻找“风险剥离后的收益”
我们再回到《富可敌国》这本书,从第一章的对冲基金创始人,到后面的James Simons,其演变就是不断寻找风险剥离后的收益。. Jones是对冲基金模式的创始人,虽然不是他开创了做空和杠杆,但却是最早运营这种对冲基金模式的。而这两个工具正是在纯多头思维的市场,有效剥离了部分风险,获取收益。
书中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假设两个投资者都从10000美元开始做。一个运用做空和杠杆工具。那么首先,他的杠杆就让他拥有20000美元的投资。他做多美元,放空70000美元。这样他暴露在市场的风险只有60000美元。而另一位投资做多80000美元,保留20000现金,在市场也暴露80000美元的风险。假设市场上涨20%,由于他们的选股能力一样强,看多的股票涨了30%,跑赢大市,而另一个做空的股票也只下跌了10%。那么运用杠杆的投资者的利润就是32000美元,而且市场风险还小。而普通投资者的利润只有24000美元,而且暴露了更多风险在市场上。
加杠杆不是赌博,核心逻辑也是基于更小风险暴露的投资,放大收益率。
在此之后,我们看到每一位投资大师都在通过研究方法,投资工具的创新,来获取剥离风险后的收益。比如第二章的Michael Steinhardt,其最核心的赚钱方法是通过大众交易来持续拿到打折的股票。因为大家都不懂怎么做大宗交易,应该给多少的折价。Steinhardt从中赚取了巨额的,没有风险的利润!再比如后面的老虎基金罗伯逊,他最初的成功也是来自于对于小市值股票的基本面挖掘。因为大部分券商那时候主要覆盖大市值,流动性好的股票。小市值股票本来估值就折价,风险很低。而一旦挖掘到好公司,收益率就会很高。再到最后的James Simons,通过程序化交易,量化模式来剥离风险,获得真正的alpha.
大奖章基金的数学模型主要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统计,找出金融产品价格、宏观经济、市场指标、技术指标等各种指标间变化的数学关系,发现市场目前存在的微小获利机会,并通过杠杆比率进行快速而大规模的交易获利。
4、滚雪球的最核心要素:低风险投资
以前看巴菲特的滚雪球,仅仅理解表面因素,要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事实上,巴菲特能够滚雪球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低风险投资。
今天如果我随便买入一个股票,其上涨和下跌的概率可能都是50%。很多时候高收益伴随着的就是高风险。一个股票有上涨100%的可能,往往也会有下跌50%的可能。许多人在做投资时,就是不断追求高风险回报。比如去赌短期催化剂,去押宝某条赛道,或者去获取别人不知道的信息。这些方式都伴随着极大不确定性,最后逐渐会回归到50%的抛硬币概率,甚至很多时候因为人性的弱点,概率连50%也不到。那么长期来看,收益率就是均值回归。而巴菲特就是找到一种能够持续低风险,可持续的投资模式。
所以这么多年,其实巴菲特真正买入过的十倍股不是那么多,他也从来不推崇tenbegGEr.他的核心模式就是不断获取风险剥离后的收益,每年哪怕就那么一点点,但是这种模式可以持续,可以滚很多年。那么时间越长,巴菲特的雪球就越大。
以前有个朋友跟我说过一句话:坚信长期的力量。我认为背后也是这种思路,寻找长期可持续的模式,让时间成为我们的朋友。时间越长,大家看到的差距越大。
5、可持续性,是所有投资方法最重要的一条
在看了那么多书,学习了那么多投资大师的理念后,我开始真正意识到:
个方法可能短期无法抓住最牛的股票,但是能够长期带来回报,而且是有效的。
最近债券市场波动很大,有人说了一句很深刻的话:做投资一年三倍不难,但是三年一倍却很难。背后也是反映了投资的可持续性有多么不容易。短期决定投资回报的是技能和运气,如果有足够的运气,一年要翻倍甚至几倍都是可能的。每一年,我们都能找到这样的人(抛硬币大赛冠军)。但是长期,决定投资回报的就是一个因素:技能。这个技能包括自身能力,包括投资方法的进化等。
巴菲特和索罗斯本质上在做同样的事情,低风险,可持续的投资。而且巴菲特一直强调一件事情“保住你的本金”。而索罗斯是基于人性的不变,从boom to burst,人性的贪婪和欲望是永远可持续的弱点。他在外汇市场的交易也是不断抓住高胜算,低风险的投资机会。
世界是不可预测的,而要相信我们个人能持续预测未来的可能性是很低很低的。所以许多人的错误来自于对自己过于自信,认为自己有持续预知未来的水晶球。这一点也是过去半年我自己进化的认知。过去我一直认为,挖掘牛股的核心能力是看到未来。但今天,我越来越发现世界是不可预测的。我们应该基于未知的世界,做风险剥离后的收益。
写在最后:我对奥马哈朝圣的一些感悟
每年的巴菲特股东大会,都是全球投资者的一次奥马哈朝圣。可惜由于各种原因,我一次也没去过。好在巴菲特是十分开明的人,每一个他的智慧都会展现在其致股东的信件中,他在奥马哈年会的发言也都会有公开的纪录。这些年也通过读书,学习他的投资理念,对于巴菲特,甚至对于许多海外投资大师的方法有了更加深一层次的理解。
投资越是到最后,对于风险的敬畏之心就越强。那些伟大投资者在每做一次投资的时候都会思考风险在哪里,巴菲特是最厌恶风险的。他总是希望能够不断获得剥离风险之后的收益。对于风险的厌恶,并不等于巴菲特不出手,而是耐心寻找最确定,风险最低的时候,再运用金融工具,做低风险确定性投资。他的搭档芒格说过,人一辈子不能富有两次。真正能够滚雪球的就是可持续的,剥离风险之后的收益。这些收益通过时间积累后,就变成了大雪球。时间会成为我们的朋友。
既然时间对于长期投资那么重要,这也是伟大投资者都在坚持的追求长期正确价值观。
来源:财经记者圈作者:朱昂,内容仅供参考。
半调子810
如果问任何一个人,投资领域你第一个就会想到谁,毫无疑问肯定是“股神”巴菲特,既然被称作为神,那么每年朝拜朝拜也是理所应当的。
5月6日,第52届巴菲特股东大会将在巴菲特的家乡奥马哈召开。这个位于美国中西部的小城市将迎来超过4万从全球各地赶来参加第52届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的金融精英。
按照之前的惯例,依旧是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巴菲特和他的搭档芒格这两位投资大师将通过长达近6个小时的现场高能问答,目前来看,是否将加强与中国合作,是否继续增持科技股,谁将成为继任者以及对未来经济的预判,这四点将成为今天讨论的热点。
今年人数肯定会比往年更多一些,毕竟巴菲特与芒格已分别是87岁和93岁高龄,这很有可能是巴菲特亲自参加的最后一届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
参会的每个人,似乎都梦想着成为巴菲特,但世界上却只有一个巴菲特!
巴菲特天生就会投资?
按照中国的传统观念,这伟人的童年肯定与众不同,应该从小就表现出一定的天赋的,巴菲特也不例外。5岁的时候他就尝试在家门口摆摊兜售口香糖,9岁的时候与邻居小孩拉塞尔进行市场调查,以期发现哪种饮料最受欢迎。10岁左右,巴菲特开始做起了报童工作,11岁第一次买股票。
而在15岁的时候,巴菲特利用送报的工作已经积累了1600美元左右的收入,他还与好友丹利一起成立了威尔逊弹子球公司,该公司每周净利润50美元,大获成功。高中毕业时,巴菲特已经有了5000多美元的积蓄,相当于现在的5万美元左右。
以上的种种不同寻常的经历,似乎看得出,巴菲特确实有投资的天赋,但是仔细分析,与其说其有天赋,不如说他少年的磨砺,得到了超乎常人的经验。
就拿11岁时,第一次买股票这件事,当时他以每股38美元为自己买入3股城市设施优先股,为自己的姐姐多丽丝也买了3股。但不幸的是,随后股票价格就开始下跌,最低到27美元,在姐姐的不断提醒之下,巴菲特感到了极大的压力,在股价反弹回40美元的时候卖掉了。
事情还没结束,这只股票随后涨到了200美元。巴菲特事后并没有纠结自己赚了多少,而是通过这次投资总结了经验,使他认识到了两点:一是炒股需要与众不同的耐心;二是,意识到投资坚持自己的观点,不受外部干扰的重要性。
“股神”巴菲特不是靠炒股成为世界首富的
在中国多数人总是习惯将巴菲特称为“股神”,何为股神?对于多数中国股民脑中的概念,就是在二级市场上靠买卖股票赚取差价,而且一直能看得准,一直能挣钱。而事实上,巴菲特却不赞成炒股,也反对用“空手套白狼”的方式去赚钱,更不同意使用高杠杆借钱投资。
在中国,股市发展的不成熟,上市公司每年一般很少去进行现金分红,甚至有许多公司根本就没分过红,股民投资股市只能靠买卖价差去获取利润,造成股市就是一个短线投机的市场,价值投资无从谈起。
而在美国,多数投资者利润来源是上市公司的年终分红,很少靠价差获取收益。而巴菲特本身不是炒股的,而是投资家,他收购和投资的企业基本上都属于传统产业,大量持有优质公司股票,获取收益。
巴菲特与索罗斯,谁更厉害?
当今世上,与巴菲特一决高下的似乎只有索罗斯一人,外界来看,大有既生瑜何生亮之意,于是两人谁更厉害,谁的能力更强,谁更伟大,似乎成为金融媒体争论不断地话题。
其实两人确实没有可比性,出身不同,起点不同,投资方式的不同等等,确实无法比较。本质上,巴菲特是作为股东,用经营企业的方法来投资,而索罗斯则是基金经理,通过拿提成和管理费来投资。这两种企业组织形式,当然巴菲特更容易积累钱。说白了,巴菲特更接近企业家,而索罗斯更充满金融投资家的色彩。
但是从投资理念上考虑,似乎索罗斯更胜一筹。
巴菲特信奉的是价值投资,结合其他非常规化的投资方法,比如套利、可转债、期货、外汇、债券等投资。他曾讲过,仅仅固守一种特定的投资类型或投资风格,投资者不可能获得超常的利润。只能通过认真评估实际情况并不断训练获得这种利润。
而索罗斯投资理念,融合哲学的思维,因此很庞杂,晦涩难懂,很容易产生歧义。他的投资思想是建立在一个基石上,这个基石是错误、可错性、彻底的可错性,市场总是错的,谁都会犯错。
这就形成了他对股市的独特的判断:股市风险第一,不确定第一,所以要想在股市生存必须时刻学会逃跑,因为投资本质上是在冒险。
从目前看,最高级的思维依旧是哲学,任何领域能将哲学的观点运用上,那么似乎是无敌的,典型的例子就是毛主席军事才能,李小龙极致的功夫。
有吃瓜群众会问,我玩游戏怎么用哲学玩到极致?呃……骚年,你还是先考虑下有没有时间看书再说吧!
漂萍过客123
最近我也看了这本书,书中的历史事例,全部都是有实有据的,而关于巴非特以及盖茨等等的资本家来说,如果你真的仔细思考了这本书,你会发现,作者不是凭空写来的,也都是根据了真实的资料和信息得来得,并且通过对事情的分析来证明了种种说法。还有,你要是买的是正版书,书后面有很多编写书时的参考文献,以及一些出版社和为这本书出版以及编写进行帮助的人,这些人不是高校教授就是研究员已经中国社科院成员,他们的加入就是对本书内容真实性的验证。对于作者余国治来说,他的资力书中有介绍,你也可以详细查阅。其实仅仅从书中对巴的身世揭密就已经可以看出,这本书是真实的,因为早在以前,巴非特的身世已经被媒体公布,巴本人也在一些节目中谈及自己的出身显赫。说实在的,也许是你对美国的了解还不够,现实的美国和媒体暴料的美国确实不一样,同时,我也有身边的朋友看了这本书,他们有的人也对此迷惑,其实,如果你真正的懂得一些金融知识,你就会明白作者在书中所计算的,100美元无论如何也不会在正当途径下成为现在的600+亿美元。要知道,巨大财富的背后都隐藏着罪恶!说了这些,总之就一句话《巴菲特阴谋:股神为什么这么神》里面的内容都是有依有据,的确是可信的!我可不是在这贬低侮辱某些人心中的股神,只是说些事情而已,哥们你要是还不信,你可以自己经过很多途径调查,毕竟你想想,开头奥巴马对华尔街的评价,这都是事实!投机,欺等手段榨取高额利润,你可以从华尔街的发展史入手,就明白了这本书的价值
摘要 毕达哥拉斯发现,拨琴弦所发出的声音与琴弦的长度有关,音高与弦长成反比,建立了“五度相生律”。巴赫的作品既具有高度的逻辑性,结构严密,又具有内在的哲理性
1.每一次巴菲特出手的时候,总是会等待一家公司股价在最低的时候,或者说是在一家公司陷入困境的时候,这个时候公司股价往往非常低,而账面资金确还有很多,通常都可以用
1、毕业论文格式的写作顺序是:标题、作者班级、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2、毕业论文中附表的表头应写
参考文献的标准格式如下: 1、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2、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3、报纸作者.题
阿里巴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商务交流社群和网上交易市场。下面是我整理了,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阿里巴巴集团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