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邦大学
(一)研究部的建立及主要工作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调整,各大学的民族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系都被撤销,于是,除原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及中山大学外,也有辅仁大学、北平研究院等单位的部分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及民族史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来到研究部。中央民族学院的研究部就成了民族学、社会学最后的大本营,也是新中国创建最早的民族学科教学与研究中心,是当时中国最著名的民族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民族史学家云集的地方,如潘光旦、吴文藻、闻宥、杨成志、翁独健、费孝通、林耀华、翦伯赞、吴泽霖、冯家升、王钟翰、程溯洛、陈永龄、宋蜀华等。当时,费孝通先生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主管研究部工作,同时也在研究部兼职。研究部主任由翁独健教授担任。研究部下设西北研究室(室主任冯家升)、东北内蒙研究室(室主任翁独健兼)、西南研究室(室主任翦伯赞)、藏族研究室(室主任林耀华)、中东南研究室(室主任潘光旦)和图书资料室(室主任汪明瑀),以后又设立了国内少数民族情况教研室(室主任吴文藻),原属中央民族学院院部的文物室后来也归并到研究部(室主任杨成志)。研究部成立后,协助政府组织并参与了一系列重大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参加民族识别20世纪50年代初,中央政府多次组织中央慰问团赴全国各少数民族地区慰问和调查。费孝通先生曾作为中央慰问团副团长赴各民族地区。自1953年起,针对我国一些民族状况不清的实际,开始由各单位抽调人员,对需要识别的民族进行实地调查。1953年8-10月,研究部的林耀华、傅乐焕、王辅仁、陈雪白、阿勇绰克图到呼伦贝尔进行达斡尔民族识别调查;1953年9月,汪明瑀、胡克瑾、杨自翘到湘西进行土家族识别调查;1954年5-10月,林耀华、施联朱、王辅仁、黄淑娉、陈凤贤、王晓义等到云南进行民族识别调查;1955年,费孝通、宋蜀华等到贵州进行穿青人、穿蓝人的识别调查工作。以上调查对于当时中国的民族识别工作起到了指导性和示范性作用。研究部的许多学者在实地调查之后提出了对于各民族识别的意见,发表了一些有影响的论著。如费孝通的《关于少数民族族别问题研究》、傅乐焕的《关于达呼尔的民族成份识别问题》、汪明瑀的《湘西土家概况》、潘光旦的《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巴人》及宋蜀华等人的《撒拉族的历史来源问题》、《青海互助土族的经济生活》等。2.参与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1956年,在全国人大民委组织下,开始进行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情况调查。调查之前,由研究部专家起草了《社会性质调查参考提纲》,并为参加调查的人员讲解了有关社会历史调查的基本知识。研究部的许多成员参加了具体的调查工作,成为社会历史调查队伍的中坚力量。3.编辑出版了《民族问题译丛》及《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1954年,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参事室开始编辑《民族问题译丛》,作为内部资料出版。1955年由研究部继续编辑,并改为公开发行。1958年,《民族问题译丛》更名《民族研究》,由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辑出版;自1955年9月,由研究部开始不定期出版《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刊登了多篇对于新中国民族研究和民族工作有影响的论文和调查报告。《民族问题译丛》与《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都是当时国内最主要的民族学和民族理论刊物,许多人接受民族学方面的初步熏陶就是从学习和阅读这两种刊物开始的。4.其他研究和社会工作研究部成立之后,为全面实施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疏通民族关系、顺利完成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做出了贡献,成为当时国家制订民族政策、处理民族事务的最重要的研究咨询机构之一。全国各地许多机关、团体和个人时常来信,询问有关民族问题,了解民族政策和民族知识。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也将各地有关信件转到研究部,请有关同志解答。在50年代初期全国规模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之前,研究部已经派出多人到民族地区调查,如陈永龄、宋蜀华等人1953年曾到甘肃、青海调查土族和藏传佛教寺院;胡庆均参加了访问凉山彝族的工作;刘尧汉在1953年对哀劳山地区民族进行了调查。除社会调查外,研究部学者还编印出版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著作,如翦伯赞和吴恒等翻阅大量资料,编纂了《历代各族传记会编》,由中华书局出版;石钟健、孙铖、刘尧汉、周汝诚、杨甲荣等编著了《有关中缅国境线上少数民族的专著及论文索引》,由研究部印行。此外,还出版了林耀华、李有义、宋蜀华、王辅仁合著的《西藏社会概况》,冯家升、程溯洛、穆广文合编的《维吾尔族史料简编》等。在从事研究工作的同时,研究部的学者也参加了国际交流活动。如林耀华1956年5月参加了苏联科学院召开的“全苏民族学会议”等。5.最早招收民族学专业研究生1956年,研究部分出部分人员组建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其中设立了新中国第一个民族学专业,并招收副博士学位研究生,这是新中国最早培养民族学专业研究生的单位。研究部本身则继续从事民族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1957年,开始筹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民族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前身)。该研究所于1958年6月23日正式成立,其基本队伍即由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成员组成。6.反右运动与文革中的研究部1957年“反右派”运动开始后,研究部受到重大冲击。研究部民族学、社会学和人类学领域的第一代学术领袖吴文藻、潘光旦、杨成志及第二代学者中的费孝通、李有义都被打成右派。他们的研究成果被当成“资产阶级民族学”受到批判。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研究部的学者几乎都经历了“五七干校”的“洗礼”,民族学研究与教学工作被迫中断,特别是被打成右派的学者都遭到迫害,潘光旦先生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至“文化大革命”后期,为编写中国少数民族概况和编译有关边界和民族研究资料,将在干校劳动的研究部部分人员抽调回校,并建立中央民族学院研究室。吴文藻、费孝通、谢冰心、邝平章、李文瑾等负责编译工作,宋蜀华、施联朱、王辅仁、吴恒、陈风贤、朱宁、黄淑娉等负责编写各民族概况。1974年12月,以研究室名义印行《中国少数民族简况》(征求意见稿,共12册),编辑出版了内部刊物《民族问题资料摘译》(共出版13期)。(二)民族研究所与民族学系1980年,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改称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林耀华先生兼任所长,开始招收民族学专业的首届本科生;并于80年代初在全国第一个获得了民族学、民族史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开始招收民族学、民族史、世界民族等专业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为了进行学术交流并展示民族研究所的研究成果,自1981年起,民族研究所陆续出版《民族研究论文集》,共出版七集(第七集更名为《民族.宗教.历史.文化》)。1983年,在民族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民族学系。林耀华与王辅仁先生先后任系主任。1985年,配合国家创建民族博物馆的需求,民族学系增设民族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并招收该专业本科生。1986年,民族学系与民族研究所合并,建立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流动站的完备的四级人才培养体系。1988年,国家教委确认中央民族学院的民族学专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点,为当时中央民族学院也是全国民族院校中惟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点。(三)民族学研究院和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1993年,由国家民委批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民族研究所、藏学系、博物馆、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科部和岩画研究中心联合组成民族学研究院,1994年正式挂牌,研究院领导班子和沿革如下:1994-1996年院长:宋蜀华,副院长:马启成(常务),丹朱昂奔(校党委副书记兼)、杨圣敏分党委书记:白振声副书记:杨峰1996-2000年院长:杨圣敏副院长:丹朱昂奔(校党委副书记兼)、金炳镐党总支书记:马启成副书记:杨峰、武小燕2000-2011年(改称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杨圣敏副院长:金炳镐、陈长平(2000-2002)、张海洋(2002-2004)书记:武小燕副书记:刘明新(包智明曾于2004年任副院长)2011年-今院长:丁宏副院长:苏发祥、戴成萍书记:刘明新副书记:胡华征1997年,人类学硕士和博士点获得教育部批准,研究院开始招收该专业博士生。同年起,在教育部的网页上开始对全国高校的各专业进行评比,民族学专业被评为全国高校第一名,并保留至今。2000年,民族学研究院更名为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杨圣敏任院长,武小燕任党总支书记。同时建立社会学系,恢复社会学专业并于2001年开始招收该专业本科生。2005年,民族社会学专业博士点通过教育部学位办公室审批,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同时申报成功的还有社会学一级硕士学科点和社会工作本科专业。通过学科资源整合,民族学、社会学、博物馆学三个专业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实力。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拥有民族学、人类学、民族社会学三个博士点,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社会学、考古及博物馆学五个硕士点
我们从出生开始就接受 教育 ,良好的教育既能丰富我们自身的素质又能给社会带来安定。教育是我们一生中非常重要的经历。那么关于教育学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哪些?下面我
公共管理模式下中国新闻组织的定位与重构论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与新闻真实性研究从目的论角度看新闻英语中委婉语的汉译显著而隐蔽的新闻框架中国电视新闻连线节目发展研究新闻
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刍议有声语言创作中主持人个性化风格的建构引言:主持工作是有声的艺术创作形式,通过主持人对文字材料的感悟理解,以有声语言的形式传播给受众。在媒
1、互联网新闻聚合传播对版权的影响及其对策2、外国媒体在华官方微博传播研究3、电视民生新闻对文化共同体的建构4、新时期对日外宣期刊的报道研究5、新媒体背景下新华
我可以帮你的,需要的话见信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