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82

华兰欣子
首页 > 学术期刊 > 全球贫富差距问题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个人淋着雨

已采纳

怎样正确看待我国现阶段的剥削和贫富分化问题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确实存在着剥削,剥削的发展产生了贫富分化。那么如何看待我国现阶段的剥削和贫富分化呢?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剥削也一样。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剥削将经历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发展轨迹。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剥削从无到有;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资本主义必将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取代,社会剥削经历从有到无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并不认为剥削绝对不好,例如认为有剥削的奴隶社会,取代没有剥削的原始社会,是一大进步。实行社会主义的目的,在于更快更高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展生产力是手段,其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剥削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目前,在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等领域中,还存在雇佣劳动关系,存在着剥削的现象。这一定范围内的剥削持续一段时间后,就产生了贫富分化。一般地,社会主义是不应该有剥削的,但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殊的社会主义,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我国的国情所决定,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允许剥削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社会生产力还比较落后。单靠国家有限的财力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难以完全解决如此众多的人口的就业和生计问题。因此,引进外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这样做,虽然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剥削,但是归根结底对社会主义有利,对人民有利,因为它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同志在谈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发展私营经济的时候说:“一个三资企业办起来,工人可以拿到工资,国家可以得到税收,合资合作的企业收入还有一部分归社会主义所有。更重要的是,从这些企业中,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好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技术,用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样做不会也不可能破坏社会主义经济。”这就告诉我们,我们只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来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现象,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简而言之,我国的国情情决定了我国要经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特殊阶段,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要求,多种所有制共存,在多种经济形式,为剥削现象提供了决定性的条件,而目前社会主义不具备消灭私有制的物质手段,客观上也为剥削现象留下了一席之地,加之现阶段,人们对劳动形式的不纯要求,以及思想道德的多层次性,使剥削现象的存在有了客观依只要次些条件存在,剥削现象就有其客观必然性,不管人们是否承认,作为经济现象,它总是顽固地以种种方式表现出来,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二、重庆市社科院院长蒋一苇在6月重庆市委举办的理论讲座上说,实行社会主义的目的,在于更快更高地发展社会生产力。马克思主义坚信人类要走向共产主义,这并不只是一种道义上的信念,而是总结社会发展必然规律作出的结论。马克思主义也并不认为剥削绝对不好,例如认为有剥削的奴隶社会,取代没有剥削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是一大进步,就说明了科学社会主义不是一种道义上的信念。我们走社主义道路而不走资本主义道路,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现象郭绍扬私有制是剥削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及基础。正因为如此,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宣布:“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消灭私有制和消灭剥削作为己任,并为之奋斗不息。建国以后,党力图在这方面有所前进,几十年来,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限制、改造私有制,限制、进而消灭剥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剥削这一经济现象却又出人意料地出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生活之中。对此,人们议论颇多,褒贬不一。显然,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出现的剥削,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间题,从理论与实线的结合上探讨这一现象,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拟就有关剥削的几个问题谈点肤浅的看法。[文秘资源-www,,找范文请到文秘资源网]一、剥削的内涵及现阶段剥削的主要形式1 .剥削的内涵:理论界将剥削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说”将平均主义及一些非劳动收入都界定为剥削。本文所要讨论的狭义的剥削,即剥削是指社会上一些人或集团凭借他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有对甚至是使用权)无偿地占有他人的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的行为,称为剥削。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的主要形式:根据以上对剥削的定义,我国现阶段的剥削现象,我认为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表现出来:( l )雇工:这是现阶段的主要形式。雇工经营实质上是雇主占有生产资料听有权(或使用权),通过雇工的方式以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为目的一种经营活动。(2)股金:在股份经济中,有些股东不从事企业的生产和管理,脱离企业经营活动,仅凭借股金分享高额利润。(3 )高利贷盘剥:特别是在私营借贷中,有些高利贷者以高出国家银行几倍、几十倍的利息借出。(4 )租赁:把生产资料承租给别人,从而占有他人剩余劳动。(5)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外国资本家凭借占有生产资料的权利而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有时甚至占有必要劳动。二、剥削是让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必然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马克思说:”凡是社会上一部分享有生产资料垄断权的地方,劳动者,无论是自由的或不自由的,都必须在维持自身生活所必须的劳动时间以外,追加超额劳动时间来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生产生活资料”(《资本论》,第一卷,第263 页).这里,明确地指出了剥削产生的经济条件是私人占有生产资料,这为我们分析现阶段存在剥期现象指明了方向。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经济形式,是“剥削”这一经济现象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我们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从我国国情来看,我们虽然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但是生产力仍没有达到社会化大生产的程度,而这样呈现出的生产力多层次性,就客观地、必然地导致了所有制的多层次性,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因此,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允许私人经济存在并鼓励其适当发展,是适应生产力水平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既然私人经济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那么,根据马克思的利余价值理论,作为私营经济的必然产物— 雇工以及因此产生的剥削,就有其存在客观依据。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未具备消灭一切私有制的物质手段,这是剥削现象存在的直接根源。因我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物质基础本来就十分薄弱,加上这些年来工作上的种种失误,在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才,难免会出现资金、找术设备短缺的困准.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在五十年代,毛泽东同志就说过:“现在的自由市场还有资本主义,虽然没有资本家。上海地下工厂也是对立物,因为社会有需要,就发展超来。要使他成为地上,合法,可以雇工。”( 1956 年犯月7 日约见民邀、工商联负责人谈话)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这种社会需要仍未充分满足,特别是贯彻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要坚持改革和开放,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为此,我们要采取种种措施,吸引国外资本.吸引华侨投资,大力吸收国内民众间的资本投资,这必然就会出现私营经济、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经济,雇佣关系和剥削现象的出现就是难免的了。3 .人们对劳动形式的不纯要求是剥削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成熟的、完全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由于缺乏生产力为客观基础而不能为生产者提供最好的生产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广大劳动者都希望以最适应本身特点的劳动方式创造能基本满足个人要求的物质财富。一方面,有的劳劝者在现行政策的允许下购买了部分生产资料,需要有劳动力为之生产;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力资源充裕,特别是广大农村相当一部分劳动力由于土地的有限性和劳动的季节性而不能与生产资料充分结合,暂时游离于社会之外,需要寻找生产资料以获得生活资料.因此,为了加快货币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的过程,把散在的生产要素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私营经济的雇佣关系也就应运而生。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道德的多层次性是剥削现象的思想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多种经济形式相适应的思想道德的要求也不可能是单一的。我国长期处在封建社会,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小农经济思想、道德还有较大的市场。现阶段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不尊重个人利益、不承认追求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只能是空想主义,实践己证明行不通。所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下,还要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其中包括非劳动收入。简言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多种经济形式,为剥削现象提供了决定性的条件,而目前社会主义不具备消灭私有制的物质手段,客观上也为剥削现象留下了一席之地,加之现阶段,人们对劳动形式的不纯要求,以及思想道德的多层次性,使剥削现象的存在有了客观依只要次些条件存在,剥削现象就有其客观必然性,不管人们是否承认,作为经济现象,它总是顽固地以种种方式表现出来,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三、坚持用生产力标准来评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现象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而且明确了我们“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是否有利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显然,我们也只有运用这一标准来评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现的剥削现象。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激励机制。这主要表现在:( l )为了获得较多的剩余价值,私营经济经营者愿意把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而不只是挥霍浪费.这种剩余价值资本化的结果,在客观上起到了将社会闲置的个人资金转化为生产资料的作用,可以进一步吸收闲余劳动力,优化生产要素的结合,促进整个社会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2 )私人经济经营者个人致富的内在冲动和市场竞争的外在压力,迫使经营者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选择经营方向、经营品种,根据竞争的需要,迅速调整本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这有助于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多方需要.( 3 )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经营者往往采取内含式扩大再生产的办法,就是必须提高资本技术构成,因而必须用较先进的技术装备代替原有设备,提高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这对公有制经济无疑是一种挑战,因而,有利于整个社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4 ) ‘在获取更多剩余价值的激励下,私营经济经营者有时要看准时机,采取资本集中的办法扩大经营规模,从而达到自已的目的。无论是大鱼吃小鱼,还是用和平的办法,收买股份组织股份公司,都有利于社会化大生产。上述可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现的剥削现象,对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有一定激励作用的。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现象与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具有质的不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只是一种经济现象,是在一定对间、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存在的。这与传统的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中的剥削从其生产的条件和作用来看,有质的区别.具体反映在:( 1 )制约它们的经济规律不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现象,是私营经济的产物。而私营经济是作为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出现的,它必然要与公有制经济发生种种联系,它的发展方向、规模必然要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有计划按比例规律的制约。而传统的剥削是以私有制制度为基础的,它受剩余价值规律和资本积累规律制约。( 2 )两者的资金来源和用途不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人占用生产资金,来源于经营者的劳动,雇主以自已的劳动所得的财产所有权为根据,获取部分剩余价值,实际上包含了他们牺牲现期消费,而为社会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的贡献,这是他们追求利润的一个主要动力。资本主义剥削者的资本来源于剥削,‘资本来到世间,就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脏肮的东西”,这就是资本的本质。资本家迫逐剩余价值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已的私欲。资本主义生产中的高额利润,基本上归资本家。( 3 ).两者存在的范围和程度不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剥削现象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有关国民经济命脉的铁路、银行、邮电等部门,目前王没有出现私营经济.在私营经济中,剥削量也受到政策和社会道德的限制。资本主义剥削是无听不包、无所不有的,它在全社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榨取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其欲望是无止境的。( 4 )两者体现的关系不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是在社会主义法律的允许的范国内,雇佣的双方是在政治平等的前提下,经过协商约定,体现的是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雇主与雇工的矛盾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资本主义剥削是资产阶级对无产资级的剥削,体现了两大阶级的根本对立,正如恩格思指出的那样,”只有在本人完全不必劳动时,这个雇佣劳动的人才成为真正的资本家。”(《马克思恩格思全集》第16 卷,第307 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私营经济经营者,一般都从事劳动或管理,因此与资本主义的资本家是有区别的,两者体现的关系也显然不同。( 5 )两者的发展前途不同。从本质上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种剥削现象,与社会主义制度是相悖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这种剥削见象将在社会主义社会消失。资本主义的剥削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且是政治制度的直接反映,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它就将存在,只有消灭了资本主义制度,才能消灭资本主义剥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现象,与资本主义剥削有以上五个方面质的区别,这种质的区别,主要反映在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占有状况上,即私有经济的经营者占有部分生产资料,是从属于公有制经济的,而资本主义社会是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我们决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更不用担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会导致社会主义性质的改变。四、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私营经济中出现的剥削观象,大力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存在剥削,这是由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必然经济现象。尽管社会主义的建立是以消灭剥削为出发点的,但三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已证明,一定范围内的剥削现象,实际上从未中断过。“文化大革命”前对民族资产阶级土商业的改造,以及实行赎买政策,“文化大革革”中自发出现的地下工厂,都充分证明了要人为地消灭和以法令的形式禁止这种经济现象,是不可能的。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发展私营经济所走的路,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在现阶段,不是允许或不允许剥削现象存在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须正电、如何正确对待的问题。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毫无疑义的。因此,我们承认剥削现象是一个必然的客观存在,并不等于让这种剥削现象任其发展,我们也要充分认识这种剥削的消极因素,采取必要的经济手段和经济杠杆,因势利导,使其循着繁荣社会主义经济的轨道发展。只有善于运用政策对私营经济加以引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现象,对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才能产生促进作用。我们也只有充分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为最后消灭剥削创造必要的物质基础。初级阶段的剥削现象是社会主义道义所诅咒的,但为了取得消灭剥削的最后胜利,在经济生活中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其合法性,我认为这是我们对待现阶段剥削现象的应有的基本态度.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展生产力是手段,其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关于公平的思考,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仍存在剥削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确立,标志着剥削制度在我国的消灭。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现象仍然存在。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由于我国生产力落后,且具有多层次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我们不能搞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而只能实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和鼓励其他经济成份并存和共同发展,只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这种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的存在意味着我国要彻底消灭剥削现象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我们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允许这些经济成份中剥削现象的存在,并非是鼓励剥削现象,重新建立剥削制度,而是通过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采用资本主义的一些方法(是当作方法来用的),目的就是要加速发展生产力”⑷,为将来彻底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本质的“消除两极分化”与“消灭剥削”是在实现社会主义目标同一过程中的两手方面,其核心内容是相通的。因为消灭了剥削和剥削制度,也就消灭了资本积累与贫困积累的对立,当然也就消除了两极分化。先富政策放眼世界,只有经济落后和经济特别发达的国家,它们的贫富差距水平都很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中国是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因此贫富差距出现并扩大是正常的,只有当经济继续发展,经济水平达到一个顶点后,我国的贫富差距就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慢慢缩小改革开放以来,实行让一部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政策。这一政策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手段,对发展生产力也确实有益。但如何实现先富带动后富?现阶段贫富差巨不断拉大,是否已经超过一定的限度呢?一般人的新三座大山”的教育、医疗、住房问题,看来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们的贫富差巨已经相当明显了。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1.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1984年为,1997年为,1998年为,1999年为,2000年为,2001年为,2002年为,2003年为,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1。2.地区收入差距拉大。2005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四个省市上海、北京、浙江、广东,比最低的四个省区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高7000~10000元左右,而2000年,四个最高省市比四个最低省区高4000~6000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四个省市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比最低的四个省市贵州、甘肃、云南、陕西高3700~6000元左右,而2000年,最高的四省市比最低的四省高4000~6000元左右。3.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明显拉大。1978年,我国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的行业的工资之比是∶1,1998年则上升为∶1。2000年,行业最高人均工资水平是行业最低人均工资水平的倍,2005年增加到倍。垄断行业、新兴产业部门等行业的收人增长很快,而一些传统产业部门如冶金、煤炭、纺织等行业的收入增长缓慢。4. 非法致富现象较为严重。有一些社会成员利用非法手段,如偷税漏税、敲诈勒索、贪污受贿、走私贩私、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以及各种形式的寻租、内部人控制等非法收入现象相当普遍。其中社会反映最为强烈、影响最突出的是利用职权谋取不义之财的腐败行为,从索贿受贿到权钱交易到与不法分子狼狈为奸,腐败问题相当严重和突出。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现阶段贫富差巨不断拉大,是否已经超过一定的限度呢?我国的基尼系数这一指标从1978年的,迅速上升至2000年的,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的警戒线。但是,目前基尼系数最高的国家和地区有:巴西、香港、智利、新加坡等,即使达到的南非,也不曾听说产生什么动荡。可见, 的警戒线只具吓人的作用。再看基尼系数低的国家:如阿尔巴尼亚,与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挪威和瑞典的等,都属于一个档次,都表明收入达到接近绝对平均的程度。但曾经作为过欧洲社会主义明灯的阿尔巴尼亚,在欧洲是一个穷得滴卤的国家,它的只能说明是一个均贫指标;与比利时等那些西欧国家相比,后者代表的则是均富指标。两者大相迳廷,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可见基尼系数没有想想的那么可靠。贫富差异加大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发展我国经济,片面地强调效率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对外优惠政策,同时也存在一些疏漏,在某种程度上拉大了我国的贫富差距水平。(一)法律制度不健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一些人钻了法律的空子,为了致富而不择手段。很多人通过各种非法手段“剥削”,大量侵吞公有财产,在短时间内暴富,使中国在短短的20年内产生了很大的贫富差距。因为频繁的对外交易和国际资金流动极大地便利了违法致富的资金出逃,而且这种频繁的对外经济交易本身就提供了大量的非法致富机会。最典型的例子是为了推行所谓的走出去战略而让私人以私营公司名义用国家资金在国外注册企业,这极大地方便了许多见利忘义之徒侵吞国有财产——在国外注册私营企业的老板可以翻脸不认帐,不承认国家在自己注册企业中所拥有的财产,而中国政府甚至连向外国政府控告这种人的法律依据都没有。(二)出口退税政策为刺激出口所实行的不惜代价的出口退税政策是造成两极分化的又一大源泉。出口退税给予的暴富机会是如此之大,以致假造出口单据以取出口退税本身成了某些“模范外向型地区”的一大赚钱机会。(三)对加工贸易的优惠政策这样一种政策鼓励了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切断与其国内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者的联系,它虽然有利于广东等少数沿海地区发展加工出口经济,却使广东的出口产业发展不再能带动内地的相关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由此而加剧了直接生产出口产品的行业和地区与其它行业与地区之间的贫富分化,使广东的富裕与全国的经济发展失去了关联。(四)“鲶鱼效应”的观念这种观念认为,进口的压力会使面向国内市场的企业活得更好,就象在长途贩运的活鱼中放入吃鱼的鲶鱼会激活贩运的鱼那样。而近几年的许多政策都是按照这种思路设计的。实际上即便是那些在开放进口的压力下生存下来的企业和个人,他们的生存境遇和福利也往往会大幅度下降,这会使贫者进一步贫穷,从而加大社会中的贫富分化。(五)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市场经济是从无到有,是一个逐步建立的过程。在市场经济建立的各个具体阶段,不同社会群体的获益程度很不相同。换言之,在市场化不同的具体阶段会形成不同的、与之对应的相对富裕的社会群体。这些群体不可避免地同依旧在计划经济体制内的社会群体在收入上拉大差距。比如,在金融领域市场化的初期阶段,许多人靠投资外汇、债券、原始股票而一举跻身富裕阶层。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谁与市场化过程能保持着同步的关系,谁就有可能率先富裕起来。(六)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引进外资,发展我国经济,实行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这种制造贫富两极分化的政策偏向主要表现在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上。当今中国收入最高的群体之一,是在外资企业工作的高薪阶层。对中国企业,超过一定数额的员工工资不能计入成本,而应当视为利润的一部分,从而不仅员工应当缴纳相应的个人所得税,企业还要为此缴纳相应的企业所得税。但是这种作法却没有适用于外资企业给其员工的工资,外资企业的员工工资就都可以不视为企业利润,从而不必缴纳相应的企业所得税。在这种不平等的税收待遇下,中国企业由于税负过重而难以提高职工工资,外资企业却由于税负较轻而乐于给其员工高薪。实际上,外资企业给其员工的高薪在很大程度上是拿着中国政府的企业所得税送人情。外资企业薪金普遍高于中国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造成的

259 评论

maymay552000

有条件限制,还没有分。。你是想花钱代写还是想免费的。。。

87 评论

娜娜娜娜An

近年来, 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尤其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过大。这些问题,已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对 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形成原因、带来的影响及解决问题的对策等在理论和对策上作了许多有见地的分析和研究。本文试对此类问题作一较全面的梳理。 一、 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分析 (一)从总体上看 国居民的收入差距 学术理论界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总体描述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五等分法;二是基尼系数法。五等分法是将所要分析的居民按收入的高低依次排序分成五等份组,用20%的最高收入家庭与20%的最低收入家庭之比的倍数来说明总体收入差距程度。五等分法又称收入不良指数。这种测量收入分配公平与否的方式,目前在欧美国家中比较流行, 国也常采用。 最高档收入占全部国民财富比重越大,说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均等,反之,收入分配差距越小,收入分配越均等。 根据曾国安的统计来观察 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最高收入组、次高收入组、中间收入组、较低收入组和最低收入组居民的收入分别占居民总收入的47%、22%、15%、10%和6%。(注:曾国安:《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现状评价与调节政策选择》,《经济评论》2002年第5期。)国家统计局2000年对全国4万个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情况的调查显示,20%的高收入者拥有%的国民财富。(注:易锋杰:《“基尼系数”质疑》,《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4期。)另据其他部门统计的五等分结果, 国农村中20%的低收入人口与20%的富裕人口收入之比由1978年的倍扩大到1994年的倍,城镇居民则由1983年的倍扩大到1994年的3倍。如果用城市中20%的高收入户的平均收入与农村中20%的低收入户平均收入相比较,1992年的贫富差距达11倍,1994年达到了13倍。由此可见, 国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以更快的速度拉大。(注:张雅光:《转轨进程中 国居民贫富差距的演变》,《中国国情国力》2004年第1期。)用基尼系数法来描述 国居民的收入差距是大多数研究者经常采用的方法。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基尼系数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差距越小(收入分配越均等);基尼系数值越大,表明收入分配差距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均等)。因数据来源或计算方法的差异,学者之间的计算结果也存在着差异。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990年以来, 国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和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均在波动中呈现扩大的趋势。1990、1995、1999年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分别是、、;农村居民基尼系数分别是、、和.就全国总体而言,1990、1995、1999年全国居民基尼系数分别是、和,接近,2000年达到.(注:国家统计局:《从基尼系数看贫富差距》,《中国国情国力》2001年第1期。)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的调查,包括各种集体福利和非正常收入的差距在内, 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而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 国基尼系数从1980年的扩大到1988年的,2003年已扩大至,有的地区已经达到.(注:李培林、朱庆芳等:《中国小康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世界银行2003年《中国经济报告: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指出,如果中国任由当前城乡差距和省际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的差距继续不断扩大,到2020年基尼系数将会上升到.还有学者认为,的基尼系数,仍可能低估了实际的收入差距水平。因为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往往被高估,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则通常会被低估。农民家庭有相当一部分收入必须用于来年的生产性投入,真正可供消费的收入实际上更低;城市高收入群体的住房等非货币福利收入所占比重仍然较大,且没有被统计到个人收入之内。(注:董建文:《 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与对策》,《华东经济管理》2001年第6期。) 综合以上观点,对全国基尼系数的判断,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不同的估计:低估计为左右;中估计为左右;高估计为左右。虽然存在着差异,但结果差别不是很大。之所以出现不同的估计,在于计算范围的不同:第一种估计主要考虑货币收入,较少考虑实物收入,特别是补贴收入;第二种估计较多考虑了实物收入;第三种估计不仅考虑了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也考虑了非法收入和非正常收入。其实,无论是用基尼系数还是用五等分法来衡量,都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初, 国居民整体的贫富差距尚属比较合理,但近几年 国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如果任由当前这种趋势发展下去, 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在未来几年里将会急剧扩大。 (二)从分类上看 国居民的收入差距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 国基尼系数拉大的问题,主要是由城乡差距拉大引起的。 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值得警惕。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由缩小到扩大”的变化过程,近年来扩大速率加快。城乡居民的收入之比1996年为∶1;1997年为∶1;1998年为∶1;1999年∶1;2000年为∶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之比为∶1,2002年更是上升到∶1.(注:张雅光:《转轨进程中 国居民贫富差距的演变》,《中国国情国力》2004年第1期。)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近几年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一倍多,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002年的城乡收入比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值。目前农村居民收入已不足城镇居民收入的1/3.(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下),《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30期第28页。) 其实,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的这一结论,即农村居民收入已不足城镇居民收入的1/3是一个比较乐观的估计。实际上,这乐观的统计结果和人们在实际中的感受并不一样,很难让人信服。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分别于1988年、1995年、2002年展开三次全国范围的住户调查,在最近完成的调查报告中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一个先上升后扩大的过程。按照国家统计局的个人收入概念计算,从1994年开始,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从1997年起又逐步扩大,2001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几乎是农村居民的三倍。但这个结论,不能真实地反映城乡之间的实际收入的差别。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没有涵盖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各样的实物性补贴。如果把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各样的实物性补贴(医疗、教育、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险、最低生活费救济等等)考虑进去,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四倍、五倍,甚至是六倍。 2.地区居民收入差距 国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特别反映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差距的扩大上。2000年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比1990年扩大了倍,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比1990年扩大了倍。(注:张雅光:《转轨进程中 国居民贫富差距的演变》,《中国国情国力》2004年第1期。)从分省的情况看,2003年上半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5000元的省份全部集中在东部地区,分别是上海市(7416元)、北京市(7040元)、浙江省(6945元)、广东省(6499元)和福建省(5257元)。 从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看,中部地区达%,超过了东部地区的,而西部地区只增长了%,其增幅远远落后于全国%的平均速度。(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下),《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30期第28页。)从地区收入差距贡献率来看,目前, 国地区之间收入差距贡献率已从%提升为%,表明了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从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相对贡献率来看,西部地区高达%,东部地区为37%。越是相对落后的地区,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就越加明显。(注:2004年02月25日,中国新闻网.) 二、关于居民收入差距现状的评价之争 学界普遍承认 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事实,但是关于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程度是否已超过警戒线,是否导致两极分化有着不同的见解,对用基尼系数作评判居民收入差距的标准存在不同的见解。 (一)当前 国居民收入差距已临近警戒线,是否已进入两极分化状态? 国际上衡量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主要是基尼系数。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小于为高度平均,—表示比较平均,—表示相对合理,—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大于为高度不平均,国际上通常用作为警戒线。由于基尼系数给出了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和普遍采用。 有学者认为,目前 国甚至更高的基尼系数,表明 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已经过大,已超过“比较合理”的范围,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如不能及时正确地对待这一问题,就可能产生收入分配的“马太效应”,使富者愈富,贫者愈贫,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进而可能出现“失望阶层”,使他们走上懒惰、犯罪的下坡路。这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引发一系列的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注:董建文:《 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原因与对策》,《华东经济管理》2001年第6期。) 也有人提出,国家在不同的时期,收入差距的“警戒线”是不同的,不存在绝对的分界线。所谓“国际标准”并不是严格的标准,只能作为各国判别居民收入差距大小的参考。所以,居民收入差距并不存在固定的警戒线。同时,经验事实也没有提供的基尼系数值作为居民收入分配的警戒线的充分证据。而且要确定出一个普遍适用的关于居民收入差距的绝对不可逾越的数量界限是很困难的,因为处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处在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宗教背景,处在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不同阶段,处在不同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相同程度的居民收入差距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所造成的影响并不相同。(注:曾国安:《关于居民收入差距的几个问题的思考》,《当代财经》2002年第6期。)因此,基尼系数“的指标,只能是有弹性的参考指标,而不是绝对指标。 国现阶段的收入差距在总体上,并没有超出社会成员的心理和经济承受的承界线,是比较”适度“的。(注:冯招容:《”基尼系数“评判指标之 见》,《理论前沿》2002年第2期。) 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均质性很低的社会,客观上容许有较高的基尼系数,不必机械地、死死地守住这条线。但突破这条线后,究竟放松到什么程度比较合适,需认真研究。(注:赵人伟:《关于收入分配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经贸导刊》2003年第22期。) 那么,当前的收入差距是否存在两极分化呢?对这一点学者们也有不同的认识。 一些人认为,如今人们常常谈到的一些储蓄、消费等方面的两极化现象等等,都反映了当前社会贫富分化的严峻现实。(注:秦晖:《关于基尼系数与社会分化问题与张曙光先生商榷》,《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5期。)另有学者认为,中国居民的正常收入的差别虽然持续扩大,但仍然大致适当,没有发生两极分化,无论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都不存在。不同的认识主要缘于两种观点考察的范围和口径及使用的数据资料不同。认为近期居民收入差别程度大致适当者,考察的主要是居民正常收入的差别程度;认为已经发生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的观点往往涉及到若干非法非正常收入及其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不过,居民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已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确实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二)用基尼系数指标作为评判居民收入差距的标准是否科学? 目前大多数学者考察 国居民收入的差距,都以“基尼系数”指标为依据,也有学者对基尼系数提出异议。那么,基尼系数是否科学?是否能准确反映 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呢? 有学者坚持认为, 国是二元经济社会,城乡之间的收入有较大差别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只能分别计算城市或乡村的基尼系数,而不能合起来计算全国的基尼系数。不然,就会夸大 国的收入差距。(注:赵人伟:《对 国收入分配改革的若干思考》,《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9期。(19)海兵:《基尼系数批判》,《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第3期。) 也有学者认为,“基尼系数”只是反映收入均等程度的指标,它没有也不可能综合反映 国不同时期的经济水平、社会制度、社会承受力的基本状况。仅以“基尼系数”为评判依据,影响评判的全面性与客观性。(注:冯招容:《“基尼系数”评判指标之 见》,《理论前沿》2002年第2期。)更有学者提出,基尼系数反映的是收入分布的“均匀”程度,或差异(差距)程度,而不是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或“公正”程度。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布不均是正常的,所以,不应该用基尼系数衡量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即使能够使用,现阶段 国也并不具备使用的条件。因为,用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分布的均匀程度,甚至用它反映公平程度,必须有一个重要前提:收入必须是指全部实际收入,必须是真实统计。以 国目前的情况,可以说基本上无法满足这一条件。(注:海兵:《基尼系数批判》,《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第3期。) (三)究竟可用什么指标来衡量 国的居民收入差距? 有学者认为,基尼系数指标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在全世界得到广泛重视和普遍采用,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国也可以用。不过可以根据 国的国情,修正的基尼系数监控贫富差距的警戒线标准。从 国的客观实际出发,在单独衡量农村居民内部或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时,可以将各自的基尼系数警戒线定为;而在衡量全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时,可以将警戒线上限定为,实际工作中按操作。(注:吴得民:《基尼系数理论及其实证分析》,《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第4期。)有学者不认同上述观点,提出,虽然用基尼系数来反映 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化状况是可取的,但在 国基尼系数值非常混乱,对同一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机构、不同的研究者得出的基尼系数大不一样。并且在国际比较中,如果不排除不可比因素而进行直接比较,就不可能得出确切的结论。 们不必拘泥于基尼系数来根据“国情”修改“警戒线”,而应当根据当前的实际和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来提出 们的底线标准。(注:董全瑞:《简论贫富差距合理与否——怎样看基尼系数说明的贫富差距》,《长白学刊》2002年第1期。)有学者提出,国际上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研究,很少采用单个指标。因为单个指标的分析很难全面地反映收入差距状况,并且单个指标存在的缺陷也影响到其反映的收入差距状况的准确性。可以通过采取不同类型收入差距分析方法、离差分析方法和分层收入差距分析方法等来尽量对分配状况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注:牛飞亮:《近20年 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总体状况》,《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第7期。)为了客观公正地分析评判 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综合以上各家之言,可考虑将基尼系数作为一个单项的基本参考指标,同时设置一套综合指标体系作为评判收入分配差距的综合指标。这套指标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指标、经济体制改革指标、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标、社会安全与保障指标和社会稳定指标等几大类。不过全部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加大力度使统计资料尽可能贴近现实,只有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进一步探索研究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工具如何创新。 三、 国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深层原因 关于 国居民收入差距形成和扩大的原因,学界从历史沿革、经济结构、政策因素、制度因素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虽然认识程度不一,表述不一,但基本上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历史沿革、资源禀赋及发展阶段的影响。 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特征非常明显。新中国成立后,城乡不同的发展政策以及城乡居民的不平等待遇,如“剪刀差”、“户籍制度”等的实施,加重了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另外, 国国土面积较大,由于各地区位置、自然资源条件等差别很大,造成 国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明显地呈现出东、中、西阶梯式发展的格局。加上改革开放以来采取由东向西的经济梯次推进和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客观上拉大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这是导致 国个人收入分配呈现出地区差别的直接原因。(注:马海涛、姜爱华:《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财政研究》2003年第7期。)此外,从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规律来看,个人收入差距拉大与 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国经济正处于由传统的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过程中,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也会带来个人之间、行业间和城乡间的收入差距。(注:马海涛、姜爱华:《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财政研究》2003年第7期。) (二)经济体制改革及体制变迁的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竞争的结果导致不同劳动者或生产要素拥有者之间的收入差别。(注:马海涛、姜爱华:《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财政研究》2003年第7期。)此外,在改革和体制变迁过程中,一方面,由于 国采取了渐进改革的方式,在体制转轨中出现了双重体制并存的局面,再加上一些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使得经济改革或体制变迁中发生了许多无序的问题,集中到寻租和设租行为、内部人控制、垄断、腐败等方面,成为形成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注:赵人伟:《转型期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另一方面,在经济体制转轨期间,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市场化程度有差异,形成相应的收入差距也是必然的。(注:邢成、韩丽娜:《财政税收杠杆对 国基尼系数的主要影响》,《现代财经》2001年第9期。) (三)原有体制的政策惯性及部分宏观政策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在相当程度上同原有体制下的“政策惯性”有着密切的联系。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是原有体制下的一种政策产物。农产品的低价收购政策、限制农民进城政策、对农民的税收政策、对农民的税外负担政策、对城市居民的福利补贴政策,都是原有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以来,这些政策有所松动和改变,但离根本性改变尚有距离。(注:赵人伟:《转型期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的一些宏观政策也拉大了收入差距:一是城市化方向明显走偏,它不是将增加就业和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作为主要目标,而是将大量资金、土地等资源投向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建设方面,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二是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过程中,给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带来的机会不平等。依靠国债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对大中城市关注过多,对小城镇和农村关注不够。三是金融政策安排不当。“嫌贫爱富”的金融政策向城市偏斜,使农民贷款无门,极大地限制了农民的发展机会和增收空间。(注:马晓河:《宏观政策偏差拉大收入差距》,《经济参考报》2003年12月24日。) (四)制度的缺陷及政策制度不到位因素的影响。由于 国所进行的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的全面改革,一些制度的缺位不可避免。目前,制度缺陷主要表现在新旧体制并存、体制缺位、体制错位、体制虚设、法律政策缺位、法律政策本身的规制力度不够、政策规定有不周延的空隙、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不力或受到干扰等。正是这些体制和政策的缺陷为寻租活动设置了大量租金。应当说在体制转轨期间制度缺陷的存在是很难避免的,因而在 国近期非法非正常收入的大量滋生是有其制度根源的。加上管理的疏漏和一些现行政策法规的不完善、不配套,非法收入与财产转移、灰色收入与灰色财产转移由此大量出现,特别是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严重腐败问题以及利用制假售假、走私贩私、偷税漏税、投机欺诈等各种非法手段获取高额收入的现象,造成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下),《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30期,第30页。) (五)社会保障乏力、教育机会不均等因素的影响。社会保障的功能在于它通过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方面的运作,缩小居民间收入差距,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然而,目前 国的社会保障面太窄,只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部分大型集体所有制职工享受,而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外资企业的中方员工却很少享受。这种在享受社会保险方面的不均等性,使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注:何莉:《库兹涅茨倒U 假说与 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分析》,《国外财经》2001年第4期。)此外,受教育水平的高低也是影响收入分配差距的一项重要因素。现实社会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的收入水平普遍高于未受过教育或受过很少教育的成员。 国目前教育投资明显不足,特别是农村地区、西部地区,由于本身收入水平不高,因此用于教育方面的投资不多,而教育投资的不足又会进一步加剧城乡之间以及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注:何莉:《库兹涅茨倒U 假说与 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分析》,《国外财经》2001年第4期。) 四、 国居民收入差距的长期变动趋势 关于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分析,牵涉到库兹涅茨的“倒U 型”假说理论的争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1955年一篇经典论文中指出:“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长期演变趋势为“在从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极为快速转变的经济增长早期,不平等扩大;一个时期变得稳定;后期不平等缩小”。也就是说,在经济增长的长期阶段,个人收入分配不均的变动,是沿着一种“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 型轨迹进行的。这种“先恶化后改善”的整个过程大约需要50——100年时间。这就是著名的“库兹涅茨假说”(KUZNETS HYPOTHESIS)。库兹涅茨的“倒U 型假说理论”是否适合中国,学者们持不同意见。

316 评论

相关问答

  • 美国贫富差距研究论文

    飓风引发的思考:贫困不只是美国穷人的问题 -----------------------------------------------------------

    悠然逸轩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贫困问题的研究论文

    问题一:导致人贫穷的原因有哪些呢? 贫困问题和其它社会经济现象一样,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思想体系、不同的学科,对它的定义和看法是不同的。 导致贫困的原因

    蔓陀花主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城乡贫富差距论文

    城乡规划一体化存在的现状与经济问题分析,城乡一体农村经济论文 “十三五”是建设全面小康的重要时期,需要推动我国经济产业转型,实现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现代化

    甜田心ttx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缩小贫富差距论文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收入差距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重要对中国的地区收入差距的现状进行介绍,然后对产生这种现状进行原因分析,以使人们能

    与食俱进a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贫富差距论文题目

    社会学概论夹克论文写贫富差距有好多题目。

    米莱vicky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