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虫娃娃
关于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摘要: 作为企业中最为重要的部门机构之一,财务会计工作质量的好坏会对企业项目决策的开展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在当下信息技术非常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会计需要处理非常庞大的会计信息,但是大多数信息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素,其中融入了非常多的叠加性因素,从而也就会促使企业财务会计中产生一系列的不确定性问题,不但让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同时也会让企业经营管理风险逐渐增大。本文就企业财务会计当中不确定性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财务会计中不确定问题的有效解决措施进行探讨,希望对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带来一定帮助。
关键词: 财务会计;不确定性;问题探析
在现代化进程速度不断加快以及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的社会背景下,企业想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立足的关键所在就是掌握大量准确有效的财务信息。会计作为企业中重要组成机构之一,财务状况和经济成果的真实性,对信息使用者评价影响企业的机会和风险有着很大帮助。而不确定性财务会计身为企业财务会计中主要分支之一,由于其在经济业务的金额和时间等方面上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效率,从而对企业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因此,在现如今市场环境日益激烈的行驶下,企业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严格做好财务会计工作,让财务会计的真实性得到保障,对财务会计中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力度进行不断加强。
一、财务会计中不确定性问题的形成原因
1.缺乏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
在当下经济发展越发迅速的背景下,企业的经济活动规模和次数也在不断增加,从而也就促使企业需要处理的会计信息也越发庞大。从当下的企业发展而言,很多企业所使用的财务会计制度较为落后,在开展会计统计活动的火车中,还依然使用传统的会计工作方法。而也因为会计工作制度的落后,促使企业会计工作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不利影响。再加上财务会计所统计出来的报表都要交由企业领导层来对其进行查看,这就促使在信息流通的过程中造成会计信息发生偏差,从而也就让财务会计中的不确定性逐渐提升,对企业决策造成严重影响。此外,很多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过程中,依旧是运用传统统计方法来进行会计核算,相关财务信息缺少综合评估和计量,而当公共需求生产和企业生产经营制度出现差异时,就会影响到财务会计的对外信息报告,进而让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遭受影响。
2.人为因素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在财务会计工作过程中,相关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价值观、道德品质以及专业水平等都会让财务会计出现不确定性。此外,财务会计身为各个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很多时候也会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影响,一部分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做*账来进行逃税,从而也就对财务会计的真实性造成严重影响。除此之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利益逐渐成为了很多人对价值观进行权衡的重要指标,而在遭受到利益诱惑时,往往就会有一部分财务会计人员没能抵挡住金钱诱惑而篡改财务信息,促使财务信息失真,从而也就对企业财务核算造成影响,让企业财务会计的不确定性变得更加严重。
3.财务会计自身的不确定性因素。
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主要是依据企业的相关经济活动,能够让企业的经验状况直接显现出来,为企业的未来经济活动的决策提供强有力的帮助和参考价值。财务会计作为企业中最为主要的工作,其质量的好坏不但联系着企业的未来发展,同时也会对国家利益造成影响,国家税收也是通过财务会计统计来实施的。但是,财务会计信息在进行流通的时候,其信息内容会遭受不同使用者的调整,而随着其使用次数越来越多,对其信息内容进行调整的次数也逐渐增多,从而也就会造成信息的一定程度偏差,促使财务会计中的不确定性更加严重。
二、财务会计中不确定性问题的有效解决措施
1.构建完善的会计制度体系。
在企业财务会计过程中,完善的会计制度体系是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得以开展的重要依据,只有具备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让会计财务工作得以更好的开展,从而让其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就当下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来看,企业想要让财务会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就必须将企业会计管理制度给建立起来,并对其进行不断完善。首先,企业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建立财务会计制度,并以自身的性质、管理需求以及资金动向为基础,对财务会计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其次,企业还应该对会计的统计工作进行不断优化,对会计审核和监督力度进行不断强化,从而让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得到保障。最后,还应该将责任制度建立起来,以此来让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责得到明确,促使他们的责任意识得到有效提升。
2.推动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
随着当下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也越发激烈,而企业作为我国市场主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想要得到更加长久的发展,就必须对自身财务会计工作做到严格重视,让财务会计质量得到保障。在进行会计工作的过程中,作为企业会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借助于管理会计,能够综合性整理和分析财务会计所反馈的资料与信息,促使财务会计信息能够更好的为企业发展而服务。从当下我国社会发展形势上来看,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将是我国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促进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也就是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此外,在当下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中,企业对财务会计工作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但财务会计的不确定性会严重影响到企业发展,因此,为了让财务会计的不确定性得以降低,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就必须对管理会计建筑力度进行不远强化,推动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融合,从而让财务会计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能够得到提升。3.强化会计职业的判断力。在财务会计工作过程中,相关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道德素质修养等都会对企业财务会计的真实性带来一定影响,企业财务会计的不确定性中,由于会计人员原因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占有着很大比例。财务会计管理人员如果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财务会计工作的质量和真实性,反之则会给财务会计工作带来严重不良影响[6]。因此,为了让财务会计的真实性得到保障,就必须对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进行不断提升,使其能够对财务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处理历程做到详细掌握,从而让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不确定性问题的出现得到有效降低。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如今经济发展速度越发迅速的社会中,对企业财务会计要求也越来越苛刻。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促使企业财务会计出现很多不确定性问题,让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受到严重影响。而财务会计是企业中的重要工作,其和企业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能够让企业市场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因此,企业应该在自身对信息的掌握和分析能力基础上,对相关的财务会计信息进行不断整合,通过完善财务会计制度体系,尽可能的避免不确定性问题的出现,从而让财务会计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企业,推动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峰.浅谈财务会计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J].知识经济,2010,24:111.
[2]赵博.浅谈财务会计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12:139.
[3]陈文.对财务会计当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2,15:180-181.
[4]邢智芹.有关财务会计中的不确定性问题与出现原因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9:181-182.
[5]薄皓中.浅谈财务会计中的不确定性问题与职业判断[J].财经界(学术版),2015,18:188+190.
[6]葛家澍.当前财务会计的几个问题——衍生金融工具、自创商誉和不确定性[J].会计研究,1996,01:3-8.
AAA平淡的一生
多年来,我国地方财政普遍面临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是:地方财政收入远远不能满足地方财政支出的需求。为缓解这种矛盾,各级立法部门、行政部门及理论部门就如何增加地方财力的问题进行过许多有益的探讨与实践,但有限的收入增长始终难以满足巨大的资金需求,财政困难依旧,甚至有增无减。它表明,对于问题的解决而言,上述思路的能量是有限的。笔者认为,财政收入作为对政府提供公共商品所付财政成本的补偿,与财政支出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二者互为因果,而且,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讲,财政收入是以财政支出为基本前提的。因此,认真研究地方财政支出是促进地方财政状况改善的更有效的手段。 一 自体制改革以来,地方财政支出作为地方政府履行其职能的经济基础,为我国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伴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化,地方财政支出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也日趋明显,财政支出结构也亟待优化。这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的矛盾加以剖析: 1.支出总量高速增长与财政支出结构失衡的矛盾 自实施“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以来,地方财政支出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的份额不断提高。1983年,预算内支出、预算外支出中中央和地方所占份额分别为%、%;%、%。到1995年,上述指标分别变为%、%;%、%。(注:从1993年起,预算外收支中不含国有企业和主管部门收支。但是,这一变化并不影响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的总格局,相反,这更清楚地表明了中央和地方实际使用预算外资金的情况,即地方是主角,中央是配角。)它表明,地方财政支出已占整个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二左右,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际上已形成“大地方、小中央”的格局。十余年来,地方财政支出迅猛增长,其增幅远远超过同期财政收入的增幅。1986年~1992年同口径比较,地方收支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和%;从绝对量上看,1996 年的财政支出是1985 年的倍。然而,在地方财政支出总量大幅增长的同进, 财政资金所产生的效用并没有同步增长,且财政支出结构失衡,其基本表现是: 一是地方经常性财政支出在整个地方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及增长速度均高于建设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及增长速度,从而使地方财政具有明显的“吃饭”型财政特征。1992年~1996年地方本级财政支出的情况显示,地方财政建设性支出从未达到过本级财政支出的30%。这种状况似乎表明政府正逐步退出私人商品领域,但问题在于,我国财政建设性支出中绝大部分项目均属市场经济下政府应有所作为的领域。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我国整个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合理。 二是地方财政的经常性支出中, 行政经费日益膨胀。 1992 年、 1994年和1996年,全国地方财政支出中行政管理费、公检法支出之和分别为亿元、亿元和亿元,其占当年地方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重分别为%、%和%。行政经费的膨胀, 大量挤占了急需的地方公共支出项目,表明我国公共劳务提供的成本过高。 三是在各单项支出中,人头经费远远超过公用经费。以1994年为例,我国文教卫生事业支出、教育事业费支出、行政管理费类支出中人头经费均在80%左右。(注:人头经费包括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用、人民助学金和主要副食品价格补贴。公用经费包括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其他费用和差额补助。)尤其是工资改革后,人头经费在大部分支出项目中更是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这进一步扩大了行政经费在整个地方财政支出中的份额,因此,支出总量的扩大,不仅未能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相反还导致了更为明显的不平衡与不合理。 2.越背越重的赤字“包袱”与日益增长的事业发展需要的矛盾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地方财政赤字“包袱”越背越重,资金调度空前困难,部分地方财政不能按期发放工资,不能及时足额报销差旅费、医药费,上级财政拨付的专款因被挪用而常常不能及时到位。因此,部分地方财政成为实实在在的“吃饭”财政,少数地方连“吃饭”财政都难以维持。资料表明,从1986年开始,预算内财政收支中,地方财政几乎年年出现为数不小的财政赤字。此点在少数民族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赤字额呈现扩大趋势的同时,赤字面也呈扩大趋势,使地方财政支出仅限于保工资和办公经费,而且这种“双保”又限于低水平,地方财政实际上是以欠帐“包袱”的加重来换取赤字的减少。而这种状况必然影响“九五”乃至更长时期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基础的稳固,也必然与日益增长的事业发展需要产生矛盾,从而使农业的“基础”地位,教育的“根本”地位,计划生育的“国策”地位,公检法的“重点”地位,无法从财政上得到保证,也使得缓解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变得极为困难。 3.预算内收入短缺与非规范性财政活动大量进行的矛盾 统计资料显示的地方财政收支情况几乎是年年赤字,这表明预算内收入短缺,无法满足正常的财政资金需要。但与此同时,有目共睹的事实是,由财政供给资金的单位,无论发达地区还是不发达地区,干部和职工的生活条件却越来越上档次、上台阶。这显然是一种奇怪的不对称现象。其直接原因在于预算外资金的大量存在及非规范性创收活动的“合法化”。它起码带来如下三个后果:其一,预算内收入难以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其二,为非规范性财政活动的进行提供可能;其三,预算外收入成为地方财政平衡的“蓄水池”,有关机构与部门难以获得地方财政收支情况及其它真实信息。正因为如此,我们基本上只能从预算外收入这个侧面来考查预算内收入短缺而非规范性财政活动大量进行的直接原因。 从全国来看, 同口径比较, 1992 年全国地方预算外收入总额是1984年的倍,年均增长速度为%,而同期地方预算内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只有%。1996年,地方预算外收入较之1993年的增幅更是高达%。从积极的方面看,预算外资金的增长和政府对这部分资金流向的控制,对各级政府综合平衡社会财力,补充国家预算资金的不足,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也正是这部分资金的相当一部分被用于单位办公条件(包括办公楼和办公设施)的改善,交通、通讯工具的便捷,职工福利(包括职工住宅、补贴、津贴)等额外消费的增加,而这些支出基本上是个人、集团消费方面的非建设性支出。它进一步使整个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出现“一头沉”的不合理局面。 4.不同地区之间以及同一地区不同级次之间支出水平、支出结构失衡的矛盾 当前,我国经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人均财政支出水平极为悬殊。从收入来看,1996年青海省人均财政收入不到广东的2%; 从支出来看,排序最末的贵州省,人均财政支出仅为上海的%。 此种情况直接导致不同地区财政支出结构的差异。例如,仅从财政经费占支出的份额来看,1996年上海、北京、天津行政管理费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为%、%、%,而青海、贵州、西藏分别为 %、%、%。因此,在经济发达地区,财政除满足政权建设和一般支出需要外,还有财力进行建设性支出,而不发达地区,其财政支出主要用于保工资和最低水平的公务支出。这种差别除导致地区之间财政支出结构的失衡外,还进一步拉大了地区之间的差距。上述现象在同一地区的不同级次之间也同样存在,它使得中央和地方出台的统一的支出标准在同一地区的不同级次出现较大差异,从而带来地区内部不同级次之间的支出水平、支出结构的失衡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一种现象的出现,都可以从某种或某几种现象上找到原因。当前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诸多问题,离不开以下一些深层次的原因: 第一,在市场经济下,政府和市场的分工应十分明确,即市场能做且做得好的应尽量交给市场去做,只有市场做不好或不能做的才应由政府去做。但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的转轨变型期,政府、市场、企业的分工尚未相应转轨,因而在相当的程度上造成了当前财政支出的不合理和财政困难。例如,单纯从我国当前吃“皇粮”者众多,且增长过猛,从而导致财政支出大幅增长的情况就可以说明,当前的财政支出结构与我国的改革尚未触及计划经济时期建立起来的大政府行政机构这一历史“遗产”相关。 第二,由于历史、地缘、政策及其他主客观原因,我国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且这种不平衡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总量、人均占有量、城乡人民的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等等。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例,沿海部分发达地区相当于低收入地区的15倍以上;以省份为例,1996年,贵州人均GDP与上海相差26倍。不仅如此, 在同一省区内部,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地区差距,例如,1992年广东最富的珠海市与最穷的河源市,人无GDP相差倍。 而地方财政状况作为一个地区经济水平的综合反映,本身就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财政收不抵支、财政巨额赤字、中央财政补助比重高,很大程度上即是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基本表现形式。而地区之间财政收支水平悬殊,财政收支状况迥异,则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反映。 第三,财政体制作为划分中央和地方分配关系的制度,是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基本法律规范。但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大部分年份实行的是五花八门的财政包干制,即使是1994年开始实行的分税制,实行操作中也沿袭包干制下的陈旧做法,有其名而无其实。由于中央和地方的分配关系未能从法律上规范,因此地方各级的分配关系也不可能规范,在各级财政普遍困难的情况下,财政支出地区结构的优化亦难以有效进行。 第四,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致对地方性公共商品的需求增大。公共支出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范围项目与规模。其一般发展规律是:范围、项目由少到多,规模则由小到大。我国目前尚处于经济体制的转型期,在这个特殊时期里,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客观上要求提供越来越多的带有明显地域性的公共商品,但是现行中央和地方的分配制度不能适应这种客观要求。在有限的财政收入无法满足巨大的财政需求,而“创收”制度合法化的情况下,各种税外收费、摊派、罚款、赞助、集资等非规范性的收入形式大量衍生且鱼目混珠,从而导致大量非规范性财政活动的进行。 三 显然,目前地方财政收支状况及地方财政面临的困难,不是或主要不是财政本身的原因造成的,它是我国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诸多因素综合作用在财政上的反映。因此,缓解地方财政困难,改善地方财政收支状况,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大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为使短期内收到较好的效果,当前,必须从财政内外部着手,改造现有环境,并重点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对政府作用进行正确定位,降低公共商品的供给成本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政府与市场分工的基本思路与原体制截然不同,因此,列入地方财政支出的事项大多属于满足地方公共需要的层次,即主要为社会提供难以按市场原则提供的地方性公共商品。公共商品的提供需要成本,但不能带来任何直接收益,这在客观上需要政府通过必要的技术装置使公共商品的享用者为之付费。从这个意义上看,地方财政收入是公民为消费地方公共商品而付出的价格或费用。而从公共需要的决定到公共商品提供出来,中间还需要经过许多环节,需要政府设立相应的科层组织。而且,在公民付费一定的情况下,政府设立的科层组织越庞大,公共商品的供给成本越高,公共商品的供给数量越少,质量越差。因此,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应切切实实地按照市场经济原则的要求转换地方政府职能,对地方政府作用领域进行正确定位,借第七次机构改革的东风,下大力撤消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机构;因岗设人,降低公共商品的供给成本。 2.配合市场化改革进程,认真清理财政供给范围及供给成本 随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许多原来的差额预算单位已变为或逐渐变为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许多原统由财政供给资金的单位无偿供给的商品与劳务已变为有偿供给,并逐渐由低价位供给改为高价位供给,而且,许多单位的收入已进入相对稳定阶段,如自1997年起,大中专院校招生全面并轨,所有通过入学考试的学生都必须交费上学,学费收入已成为此类事业单位的固定收入。因此,在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变型中,应十分注意配合市场化的改革进程,适时清理财政供给范围,对已经或已具备条件按市场化原则提供商品和劳务的单位不再由财政供给资金。同时,重新调整财政供给标准,对提供纯公共商品的单位,应足额供应资金,同时采取措施防止经费的过快增长;对提供混合商品、有一定收入来源的单位,则可分别具体情况采用定额或定项补助的办法核拨经费,以使财政资金的使用真正限于公共需要的满足。 3.整顿分配秩序,建立规范化的地方财政收入体系 当前,非规范的、混乱的分配秩序是造成地方财政困难、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的最重要的原因,也是政府行为不规范的主要表现。因此,必须在规范政府行为的基础上,下大力气整顿分配秩序。首先,应将现行各种收费、基金中宜于采用税收形式的非规范收入纳入税收征收轨道;其次,应适应分税制改革,逐步下放税权,适当开征地方性税种,以使地方财政收入能随着地方公共商品需求增加而增长;第三,明确费权,并统一预算管理。费与税均属财政收入的必要形式,但二者之间存在着客观的界限:一般来说,涉及面较广,延续时间较长,收入用于一般性公共支出,而受益的地域性和边界性相对模糊者应用用税收形式;而涉及面较窄,延续时间较短,收入用于专项支出,则受益的地域性、边界性相对明确者可采用收费形式。因此,在确保税收收入占整个地方财政收入主体地位的同进,可通过制定收费决策程序及相应的决策制衡机制,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包括乡一级政府取得一定收入的权力。这不仅有助于地方公共收入体系的建立,而且,对于我国分配秩序的改善及财政收支状况的好转也是大有裨益的。 4.加强中央及省一级地方财政的财权和财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一般具有配置资源、平衡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的三大职能,其中,后两个事关全局利益的职能主要应赋予中央政府,中央财政在宏观调控中也应居于主导地位。这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基本保证。而我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听任这种不平衡发展,既不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也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既包括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支出转移,也包括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的收入让渡。这里,主要是指前者。由于我国的政权组织包括中央、省、市、县、乡5级,因此,要建立科学的财政转移制度, 其前提条件是加强中央和省一级支付的财权和财力,即应使中央财政收入在整个国家财政收入中、省级财政收入在整个地方财政收入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其最终目的是使中央财政和省一级地方财政能够以各种灵活多样的财政转移支付形式对其下级财政进行补助,以平衡不同地区的财政供给能力,缓解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并实现各级政府各自承担的基本职能。
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我专门编辑了“财政分权对地方公共支出结构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希望可以助朋
毕业论文,泛指专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学士学位毕业论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等,即需要在学业完成前写作并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人们在进行日常生活的时候免不了要进行支付交易,但是传统的支付手段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所以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
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道德风险,支付平台漏洞,监管问题。人的问题很难避免。移动支付安全可以通过技术层面来保证。移动支付系统安全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进行电
在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写作之前写好文献综述,是写好本科毕业论文的一项必要的前期工作。下面是我整理的几篇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本科毕业论文如何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