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07179
在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形式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无论是在艺术创作中,还是在艺术鉴赏与审美活动中,形式美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里值得认真探究的是,形式美是如何与艺术之本性相关联的?尤其是进入现代,形式美不再局限于经典认识论中关于内容与形式的一般论述,这种探究对于艺术及其本性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崭新的意义。 一、“美在于形式”的思想及其变化 作为重要的范畴,形式美一直是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极其关注的问题,同时这也是一个仁智各见、充满纷争的问题。关于什么是形式的问题,源远流长,可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早期,又可后延至后现代思想家。尽管有着近似的问题域,但各个时期的观点都是不同的,相互区分开来,这种区分折射出了思想自身的变化。 1.古希腊:形式作为本质 古希腊的哲学家与美学家认为,美是形式,倾向于把形式作为美与艺术的本质。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看来,艺术产生于数及其和谐,而这和谐就关涉形式的问题。柏拉图将具体的美的事物与“美本身”区分开来,那么,具体的艺术作品作为美的东西,只能是美本身的赋予和对美本身的摹仿,艺术则是摹仿的摹仿,与真理相隔三层。柏拉图把形式分为内形式与外形式,这里的内形式指艺术观念形态的形式,它规定艺术的本源和本质;而外形式则指摹仿自然万物的外形,它是艺术的存在状态的规定。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形式”和“质料”两种因素,在他看来,形式是事物的第一本体,由于形式,质料才能得以成为某确定的事物。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摹仿是所有艺术样式的共同属性,也是艺术与非艺术相区分的标志。当然不同的艺术样式摹仿的形式也是不一样的。总之,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均认为,形式是万物的本原,因而也是美的本原。古希腊时期,还用“隐德来希”意指质料中的形式。在温克尔曼看来,形式的美乃是希腊艺术家们的首要目的。在古希腊,关于美与艺术的观念背后,诸神与理论理性成为思想的规定性。到了古罗马时期,实用、功利之风盛行,总体而言,在美学思想上缺乏独到的成就,虽然在某些方面也有一些进步。 2.中世纪:形式的神秘化 中世纪的主流文化是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上帝成为美与一切艺术的规定性,实践理性成为思想的规定性,从而与古希腊重视现实生活相区分。从古代至中世纪,西方美学与艺术哲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学期的美学被纳入神学之中,表现为柏拉图学说、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与基督教思想的结合。普罗提诺强调了形式在美的产生过程中的作用。这一点正如克罗齐对他的评论中所说:“那么,被表现为石块的美不存在于石块之中,而只存在于对它进行加工的形式之中;所以,当形式完全被印在心灵里时,人工的东西比任何自然的东西都美”。[1]奥古斯丁是中世纪重要的思想家与美学家,他一生的美学思想经历了较大的变化。关于形式美的问题,在扳依基督教以前,奥古斯丁基于亚里士多德的整一性和西塞罗关于美的定义,认为美是整一或和谐,仍然坚持美在形式的传统观点。在扳依基督教以后,奥古斯丁从基督教神学的立场来看待美,他认为美的根源在上帝,上帝是美本身,是至美,绝对美,无限美,是美的源泉。他还受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认为现实事物的美即和谐、秩序和整一,而这又归根结底是一种数学关系。美在完善,而完善又基于尺寸、形式与秩序,大有强调形式之倾向。与奥古斯丁一样,托马斯·阿奎那也是从神学出发来阐发其美学思想的。关于什么是美的问题,他也认为,美首先在于形式。同时还认为,美是可感的,只涉及形式,无涉内容,不关联欲念,没有外在的实用目的。但丁继承了阿奎那的神学与哲学思想,也接受了其神学美学的基本观点,认为美在于各部分的秩序、和谐与鲜明。总之,这一时期有把形式神秘化的倾向。 3.近代:纯形式与先验形式 近代美学时期是指从文艺复兴延至十九世纪末,真正意义上的美学始于近代。在近代,“形式”已成为美学中的一个独立的范畴,并自觉地与理性地上升到艺术的本质的高度。自文艺复兴始,人性得到了复苏与高扬,理性成为思想的规定性,这种理性是一种诗意(创造)理性而有别于古希腊的理论理性和中世纪的实践理性。作为“美学之父”的鲍姆嘉通把美学规定为感性学,同时他也十分强调秩序、完整性与完美性。笛卡儿的哲学思想为近代思想奠定基础,他力图从主客体的认识关系来把握美。英国的经验主义与大陆的理性主义分别从各自的维度提出美学思想。作为德意志唯心主义美学的奠基人,康德提出并阐发了他的“先验形式”概念,认为审美无涉利害,与对象的存在和质料无关,美基于对象的形式,从此出发,康德把美与崇高相区分,认为与美基于形式不同,崇高是无形式的,因为它是混乱的、不规则的与无秩序的。在康德那里,真、善、美之间有了明晰的分界,艺术也不等同于真理。康德为西方形式美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那么理念作为内容,则感性显现就属于形式。在黑格尔那里,美的艺术的领域属于绝对心灵的领域,而自由是心灵的最高的定性。他说:“按照它的纯粹形式的方面来说,自由首先就在于主体对和它自己对立的东西不是外来的,不觉得它是一种界限和局限,而是就在那对立的东西里发见它自己。”[2]黑格尔力图从这种对立中去发现自由。总之,在近代,西方形式美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在把形式作为纯粹的与先验的方面。这种影响远远超出近代经验主义美学关于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的思想。 4.现代:超越形式回归存在 在现代,存在作为美的规定性,美学思想在存在之维度与境域上展开。同时西方形式美学又有了新的发展,如结构主义美学、分析美学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等的产生。贝尔认为,一切视觉艺术都必然具有某种共同性质,没有它,艺术就不成其为艺术,而艺术的这种“共同的性质”,在贝尔看来,就是“有意味的形式”。而真正的艺术在于创造这种“有意味的形式”。这种“有意味的形式”,既不同于纯形式,当然贝尔也没有完全放弃形式,也有别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代表阿恩海姆在其《艺术与视知觉》中把美归结为某种“力的结构”,认为组织良好的视觉形式可使人产生快感,一个艺术作品的实体就是它的视觉外现形式。以塞尚为代表的后期印象主义艺术既强调形式感,也看重色彩感。现代美学倾向于把美看成是情感的形式,但这种观点也有自身的问题,难免被超越。马克思的思想无疑属于现代的,马克思的美学思想无疑也是现代美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或者说具有现代意义。“马克思和其他现代思想家如尼采、海德格尔对于近代思想的叛离是颠覆性的。这在于他们不仅将所谓的理性问题转换成存在问题,而且也给真善美、知意情等一个存在论的基础,由此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作为哲学体系的主要部分已失去了其根本意义。”[3]由此,关于美与艺术的一些根本问题已走出传统的限制,进入存在领域。 5.后现代:形式的解构 由现代转向后现代乃是西方思想自身的发展使然,在这一思想的历程中,思想的规定性由存在变成了语言。后现代消解了近现代的审美理念与艺术思想,其思想的根本特征是解构性的,表现为不确定性、零散性、非原则性、无深度性等。如果说,现代美学还在存在境域中关注形式的话,那么后现代主义则坚持强烈的反形式倾向。在利奥塔看来,“后现代应该是一种情形,它不再从完美的形式获得安慰,不再以相同的品味来集体分离乡愁的缅怀。”[4]后现代不再具有超越性,不再对精神、终级关怀、真理、美善之类超越价值感兴趣,而是转向开放的、暂定的、离散的、不确定的形式。在后现代思想中,传统的审美标准与旨趣,不再有不可置疑的意义。艺术与非艺术、美与非美之间也不再有根本性的区分,从而导致了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思想风格,即文化、文学、美学走向了反文化、反文学与反美学,而复制、消费和无深度的平面感正在成为时尚。后现代艺术成为行为与参与的艺术,似乎不再需要审美标准与“艺术合理性”。后现代反对中心性、二元论以及体系化,消解了传统和现代美学思想与艺术理论的基本观点,当然也力图去解构审美的一切形式规则。 二、形式美所涉及的重要关系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形式美的问题一直是重要的而又颇具争议的问题。该问题关涉到与形式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这一系列关系及其问题揭示了形式美的一些重要方面,对它们的梳理无疑会有助于深化对形式美及其关联的认识。 1.形式与质料的关系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柏拉图的理式论不能说明事物的存在,因为柏拉图的理式与个别事物是相分离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要说明事物的存在,就必须在现实事物之间寻找原因,而这可归结为质料、形式二因。所谓的“质料因”就是事物的“最初基质”,即构成每一事物的原始质料,也就是“事物所由形成的原料”,如铜像的铜、泥人的泥等。而“形式因”则是指事物的本质规定。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质料是潜能,形式是现实,二者的关系是潜能与现实的关系。形式作为主动的、积极的成因,在质料的形式化过程中,给质料以规定,使质料成为现实个体。质料有待于形式的赋形。在视觉艺术的质地美中,形式与质料实现了紧密的结合。一个事物的光滑、粗糙、坚硬、柔软,只有既基于质料,又符合审美的形式要求时才成为美。形式作为事物之本质、定义、存在和现实,显然与作为事物的潜能的质料相区别,但又不可能脱离质料而存在。那么,显然这样的关系有别于传统认识论意义上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杜夫海纳在美学形式与逻辑形式的比较的基础上来阐释美学形式。他认为,在逻辑中,形式不是一个对象的形式,不再与质料密切相关。而一种美学的形式永远应该使质料具有形式,与对象密切相关,但这形式自身却不是对象。但形式与质料在生成美的过程中的关联,仍然是一个十分难解的问题。 2.形式与符号的关系 在艺术创作与审美活动中,形式与符号也发生着密切的关联。卡西尔的符号形式美学集中与典型地表述了与之相关的思想。卡西尔认为,人与动物之间的根本区分在于,动物只能对信号作出条件反射,而只有人才能把信号改造成有意义的符号。在卡西尔看来,科学、艺术、语言与神话等则是不同符号形式的人类文化的方面。符号的一个重要特性在于摆脱直觉当下给予的感性世界。科学基于依托在理性之上的抽象化,而艺术则关注个体性与具体化,因而艺术的符号也应有别于科学符号,它力图避免概念化与逻辑推理,以此为想象和解释留下空框。与科学进行的概念式的简化和推演式的概括不一样,艺术不穷究事物的性质或原因,而是给我们以对事物形式的直观。卡西尔把作为纯粹形式的艺术符号与其它符号形式区分开来。而在苏珊·朗格看来,“艺术符号是一种有点特殊的符号,因为虽然它具有符号的某些功能,但并不具有符号的全部功能,尤其是不能像纯粹的符号那样,去代替另一件事物,也不能与存在于它本身之外的其它事物发生联系。”[5]这里的问题是,艺术符号与指代符号有何关系?区分在什么地方?艺术符号又是如何体现美与艺术的形式的呢?这些有待于人们的不断解答。 3.形式与感性的关系 在席勒看来,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是人固有的天性,感性冲动基于人的感性本性,把人置于时间之中,而形式冲动来自理性。他进而认为,只有在第三种冲动即游戏冲动之中,人才能恢复完整的人性。黑格尔力图把感性与美的本质关联起来,他说:“感性观照的形式是艺术的特征,因为艺术是用感性形象化的方式把真实呈现于意识,而这感性形象化在它的这种显现本身里就有一种较高深的意义,同时却不是超越这感性体现使概念本身以其普遍性相成为可知觉的,因为正是这概念与个别现象的统一才是美的本质和通过艺术所进行的美的创造的本质。”[6]然而,黑格尔毕竟还是把美基于理念之上。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美学思想发生了显著而又重要的变化。一直被人们所崇尚的思辩理性主义遭受了普遍怀疑,而人的直观感性开始得到重视。其实,早在18世纪,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创建美学学科的时候,就在感性学的意义上关注美的问题。从此之后,形式与感性的关系就一直是美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费希特以来,在审美与艺术研究中,“自下而上”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审美经验受到了重视。实用主义美学家和机能心理学派的创始人杜威认为,艺术即经验,把美与艺术作为经验的存在来看待,桑塔耶纳也是如此。而“格式塔”概念更强调这种经验的整体性。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是一种“审美的感人的形式。”[7]卢梭反对所有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传统的艺术理论,他认为:“艺术并不是对经验世界的描绘或复写,而是情感和感情的流溢。”[8]他更重视艺术与情感的关联。而形式与感性的关联中涉否以及如何涉及情感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jettyjiang
On Western stone appreciation——Art of stone appreciation and non-art
文/马鸿斌
by Ma Hongbin
中国观赏石.3
【名称】家在呼唤
【石种】对节白腊石 龟纹石
【规格】盆长150cm
【收藏】冯连生
众所周知,尽管“赏石”(也称观赏石、奇石、雅石等)的概念与界定还没有达成共识,但是,“赏石”的概念与界定至少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因素:大自然天然形成的(而非人为加工制作的)岩石、矿物晶体、古生物化石。本文探讨的领域只局限在“大自然天然形成的岩石类的赏石”这个范围,未包括对矿物晶体和古生物化石的研究。
本文试图通过对西方赏石界关于“赏石艺术与非艺术”的论述,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西方赏石学术理论的研究现状,以便开阔视野,并期待在今后的东西方赏石理论比较研究中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美国主流赏石界的多元化观点:盆栽和水石是两种艺术相关联的艺术形式,赞成水石是一门艺术认为具有底座的赏石整体是艺术品;以对中国古典赏石的文化艺术关联的深入研究为主;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中国古典赏石以及底座进行研究受到日本人赏石观念的影响,间接承认观赏石是艺术。
中国观赏石.3
西方世界称中国古典赏石、中国文人石为“Spirit Stones of China”或者“Chinese Scholars Rocks”,而称呼现代奇石为“Rock”或“Enjoying Rock”。笔者认为,目前,美国主流赏石界对赏石文化与艺术方面的研究呈现多元化,主要分为以下四支:
水石是艺术,盆栽和水石是两种艺术相关联的艺术形式
根据2002年秋季出版的欧洲水石协会英文版《水石期刊》报道,2002年5月17日至19日,在美国华盛顿的国家植物园举办了一场盆栽与水石的专题研讨会,论坛的主题是盆栽和水石这两种艺术相关联的艺术形式。举办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更加深入的有关盆栽科学和水石艺术,以及相关艺术形式的历史与发展的各种资讯。美国国家植物园理事Thomas Elias博士、Petedel Tredici博士、Bill Valavanis先生、Robert D Mowry先生和Larry Ragel先生分别以《盆栽:西方的发现与传入》《Larz Andersen及其盆栽》《盆景介绍》《中国传统供石》和《美国加州景观石欣赏的发展》为题做了演讲。盆栽与水石历史学家Hideo Marushima先生讲述了盆栽与水石两种艺术形式。Arishige Mstsuura先生认为:“没有一件东西比得上自然的石头,但是有可以允许的人为加工的范围……水石是大自然天然形成的石头,美石(优美的石头)就是这些没有任何人为加工的石头。因此,我认为石头是可以使之成为水石的,除此之外,人为加工石头顶部或者加工太多而使石头成为了人造制品。在天然石头与人为加工石头两者之间,还有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石头。因此,我认为一些石头可以切割某一部分而且也应该切割和加工才更好看。”显然,美国部分赏石家认为水石是一门艺术。遗憾的是,对于水石是否是艺术品,他们没有做深入的论证。
中国观赏石.3
赏石整体是艺术品
1 996年开始,美国雕塑艺术家Richard Rosenblum的文人赏石收藏开始在纽约、波士顿、西雅图、苏黎世、柏林等欧美的大博物馆、美术馆巡回展出。1997年,他出版了研究专著《Worlds Within Worlds:The Richard Rosenblum Collection of Chinese Scholars Rocks》(《世界中的世界:理查德·罗森布鲁姆的中国传统供石收藏》笔者译,下同)。该书汇集了文物、历史、绘画、雕塑、地质诸方面的专家为本次展览所撰写的论文。该书被认为是代表了近期西方学界将赏石作为艺术,并从美学欣赏的角度对赏石所做的研究。罗森布鲁姆认为,奇石底座是文化与自然的巧妙结合,“拿走底座,奇石还原为自然物体;把它放回座子上,它又从石头变成了艺术品。”罗森布鲁姆逝世后,他生前捐赠给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数方藏石,至今还在该博物馆亚洲馆展出,供游人参观。
对中国古典赏石的文化艺术关联的深入研究
根据丁文父著《中国古代赏石》(三联书店2002年9月版)“绪论”,他对中国古典赏石与现代西方世界赏石做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有一种艺术”曾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悠久的绘画、雕塑、园林以及工艺历史,但又突显于西方的艺术学界并引起强烈的震撼,它就是“中国的古典赏石”。美国主流赏石界对中国古典赏石所进行的文化、历史、断代、分类、欣赏、雕刻、功能、地质诸方面的深入研究,不仅将中国古典赏石的认识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而且对国际赏石界有关赏石与艺术的研究带来了全新的启示。
中国观赏石.3
美国赏石界关于中国古典赏石的文化艺术关联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艺术中的赏石”和赏石作为文化
根据丁文父“绪论”的介绍,1985年,美国纽约举办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以中国古典赏石为题的展览。这次展览的副标题是关于“艺术中的赏石”(Rock in art),而非“作为艺术的赏石”(Rock as art)。美国美术史学者John Hay先生撰写的论文《Kernels of Energy, Bones of Earth》(《精神之魂 地球之骨》),代表了早期西方学界从文化内涵方面对中国古典赏石所做的研究,论述了赏石在园林等多种艺术形式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1995年,John Hay先生发表了《The Culture of Rocks in China and Japan:Meaning and Context》(《中国和日本的石文化:内涵与联系》)一文,以东西方以及中国和日本不同的宗教体系为背景,通过比较,再次阐述了古典赏石的文化涵义。这一次的研究,作者径直把赏石作为文化现象(Rock as culture)。因此,可以说美国赏石家将“艺术中的赏石”和赏石作为文化。
二、具有暗示能力的艺术形式及抽象的和表现的现代艺术的意味
也有美国赏石家认为,赏石“具有暗示能力的艺术形式及抽象的和表现的现代艺术的意味”,比如:1997年,美国学者Claudia B rown在论文《Chinese Scholars Rocks and the Land of Immortals: Some In Sight from Painting》(《中国人文石及其永恒主题:绘画之我见》)中认为,虽然中国的赏石不全然是象征的,至少也是具有很强的暗示能力的艺术形式。
Robert D Mowry所撰写的《Chinese Scholars Rocks:An Overview》(《中国人文石概论》)文章认为,以灵璧石和英石为主的、供文人在室内欣赏的所谓文人石充满抽象的和表现的现代艺术的意味。
三、关于中国古典赏石“天成”与“人为”的关系研究
Jan Stuart在其论文《Where Chinese Art Stands:A History of Display Pedestal S for Rocks》(《中国艺术的底座:人文石陈列几座的历史》)中,首次全面地阐述了底座在赏石展示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底座成为附属赏石而又独具一格的艺术品。艺术家Richard Rosenblum (1940-2000)在《An Artist Collects》(《艺术收藏》)中强调,赏石曾经雕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他对于赏石“天成”与“人为”的关系做了深入的探讨,把一直到Auguste Rodin仍在争论的艺术创作问题引申到中国古典赏石的评介中。
中国观赏石.3
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中国古典赏石以及底座进行研究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中国古典赏石以及底座进行检测,恐怕是美国人最先的研究。比如:美国哈佛大学Eugene Farrell等人运用扫描电镜(SEM)、X光衍射法(XRD)、散能光谱电子微探分析(EMPA-EDS)以及傅立叶转换光谱(FT-IR)技术对中国古典赏石进行研究,证明有多种雕琢、打磨、涂色手段。但是,自然和人为作用的痕迹通常很难准确区分。Alan Jay Kaufman的稳定同位素分析还表明,灵璧石和英石的碳氧比率变动很大,比较而言,灵璧石可能有单一产地而英石可能是多源的。美国赏石界对中国的古典赏石进行技术研究,有助于鉴定人为和天成的赏石,以便于理解历史上的赏石文化和赏石艺术及其流变历程。
五、受到日本人赏石观念的影响,间接承认观赏石是艺术
根据美国赏石家彼得·阿拉迪和艾伦·沃克在《当代世界赏石概况》中的介绍,日本移民盆景大师Yuji Yoshimura与美国学者Vince Covello合著的《日本观赏石艺术》一书于1 984年出版,被认为是西方玩石的入门书籍,影响了西方人的赏石观念。可以认为,它影响了一些西方赏石家间接承认观赏石是艺术的观念。
英国、德国及其欧洲赏石界的观点
根据丁文父“绪论”的介绍,1995年,英国文物专家Paul Moss和Brian Harkins出版了《When Men and Mountains Meet:Chinese and Japan Spirit Rocks》(《人与景观的对话:中国赏石和日本赏石》)一书,该书著录了中国赏石和日本赏石各大约三十件以及其他三十余件与赏石相关的作品,并就赏石的形象、种类以及底座的样式和年代做了简要说明。美国赏石家彼得·阿拉迪和艾伦·沃克在《当代世界赏石概况》中介绍,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将两件体积庞大的中国文人石“作为中国艺术品收藏整体的组成部分”(见上海《环球赏石盆景》创刊号)。
根据《赏石文化》(总第7期)刊登的德国水石协会主席、欧洲赏石协会副主席Willi Benz (威廉·本茨)在所撰写的《水石——亚洲美石的艺术》中指出“在许多远东国家,这样作为艺术品具有很高的价值的石头具有不同的称谓。”德国赏石家指出:具有很高价值的石头可以作为艺术品。
意大利赏石家Marco Favero也指出:“在欧洲,石头当作水石来欣赏的主要是那些美丽的石头,除了很少的石头外,我还没有见到过任何有灵性的盆石。无论如何,在欧洲,我可以作证,对水石的痴迷令我感到疑惑。”
由于笔者掌握的资料的局限,也由于英国、德国和欧洲赏石界涉入赏石文化的时间还很短,他们对赏石是否是艺术的观点的论述,我们仍然知之甚少。
是中国与世界接轨,还是世界与中国接轨
2006年5月3日,在云南昆明“第七届中国赏石展暨国际赏石展”上举办了“国际赏石高峰论坛”。欧洲赏石联合会主席、国际赏石博物馆副主席、国际赏石收藏联合会副主席、德国赏石协会名誉顾问威廉·本茨先生在“论坛”上介绍了欧洲赏石文化的历史、分类以及艺术鉴赏等内容。他说,赏石文化在欧洲最大的困难有两点:一是欧洲没有赏石文化的背景,二是不懂中文。在欧洲,将赏石分为四类:景观类、象形类、抽象类和色彩类。欧洲人赏石受日本人的影响最大,他本人最喜欢景观类的赏石。他们后来了解到日本很多文化艺术(包括赏石文化)的根源在中国。笔者联想起1997年10月31日在上海“第四届亚太地区盆景赏石会议及展览会”上举办的“赏石研讨会”,当时的欧洲赏石联合会副主席、德国赏石协会主席威廉·本茨先生也介绍了欧洲水石文化的情况,认为赏石在欧洲还是一门很年轻的艺术形式。令人遗憾的是,威廉·本茨先生在1997年10月的演讲和9年以后的2006年5月的演讲内容,除了承认赏石文化的源头在中国之外,两次演讲的内容几乎没有太多的变化。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欧洲赏石界在学术性研究方面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创新与突破。相比之下,北美洲赏石界似乎在赏石学术研究方面做得更深入。
中国观赏石.3
【名称】腾飞
【品名】附英德石榔榆盆景
【规格】树高45cm
【作者】薛平
目睹了目前日本赏石界“渐次开始出现衰退迹象”的状况,反观中国赏石界理论研究出现的空前活跃状况和中国赏石界取得的许多理论研究成果,佐藤观石先生发出了“果然我充分地领会中国是汉字之国、语言之国”和“在中国赏石的观赏态度实在是‘美学般的’且‘哲学般的’”的感慨。然而,笔者曾认为,就算在中国,相对于当代的主流文化而言,赏石文化是介于“主流文化”“亚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的“亚主流文化”或“准主流文化”。
笔者认为,赏石是一种文化现象已经无可非议,然而“赏石是艺术”似乎没有完全得到认同。“赏石是否是艺术”,问题本身并不重要,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赏石家有着不同的回答。重要的是,我们对赏石文化的应有态度以及运用科学发展观正确对待。日本赏石史上曾经出现的认为赏石不是艺术而不租给展览场地的做法以及“赏石非理论”态度或者将赏石视为一般文化行为等做法不应该在当代中国赏石界再重演,日本赏石界“渐次开始出现衰退迹象”也不应在当代中国赏石界发生。
我们认为,中国作为赏石文化的发源地,既不可夜郎自大,也不要盲目崇洋媚外,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对侧重于科学性的矿物晶体类赏石文化而言,与世界接轨似乎无可厚非;然而,对于侧重于审美艺术性的岩石类赏石文化而言,不是中国要与世界接轨,而是世界在与中国接轨!
东西方赏石文化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将有助于把21世纪中国赏石文化和世界赏石文化的发展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历史高峰!
whiskey456
确实,很多做当代艺术的人根本不是在做艺术只是想红,哗众取宠的性质。但是也不缺乏一些真的有内涵的。当代艺术由于大部分没有明确的载体(不像传统艺术,雕塑有雕像,油画有画布),所以是艺术与否的评判标准主要是艺术家本人的思想以及观念,即使做出的作品是相类似的,有观念的一方称之为艺术。还有,艺术的永恒评判标准,那就是“美”,艺术是为了制造美而产生的,具备美感与否,是艺术的永恒评判标准。而具体到当代艺术,可能是一种思考,比如徐冰的《天书》,探讨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体系之间无障碍交流的可能;也可能是一种感性的,比如隋建国有一个作品(具体名字忘记,抱歉)就是他活着一天就沾一圈颜料,来记录他的生命;也可能是一种纯粹的造型美感,比如说一个作品你说不出哪里好了,但是你就是觉得他给你一种美的感觉。。。
在20世纪初,西方出现前所未有的艺术变革,那就是——西方现代主义。其风格流派有野兽派、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构成主义、风格派、抽象
你的艺术类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中 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21种)J艺术(除J2绘画/J9电影、电视艺术)类核心期刊表 1 艺术百家 、2 艺术
在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形式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无论是在艺术创作中,还是在艺术鉴赏与审美活动中,形式美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里值得认真探究的是,形式美是
如何提高自己写作论文的水平,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选准题目; 二是要在这个题目下搭出几个比较新颖的论据作为框架; 三是要积累一些平时教学中一些鲜活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