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kuqinglong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与外界的关系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中欧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向前迈了一步。本文结合中欧关系的现状,谈谈自己一些看法,并且从中方角度浅谈如何应对中欧的现状。关键词:国际关系 中欧 全球化 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与外界的关系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2004年之后中欧结束了长达10年的“蜜月期”,逐渐的进入了一直复杂的环境之中。一、 中欧关系的现状1.合作的关系中欧的战略伙伴关系没有能够取得比较有突破性的进展。曾处在“蜜月”期的中欧双方都希望让合作的加深来解决一些问题,同时也加强彼此的合作关系。例如,中方觉得欧盟应取消对华的军售禁令,应该承认中国市场的经济地位。虽然欧方也作了积极的回应,然而在这两个问题上到现在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然而,实践的结果表明双方没有能够在任何一个重大的问题上真正的展现出中欧合作的强烈期望。 2.竞争的关系 中欧在曾经相互合作的领域里也出现了竞争的关系。在经济关系上,中欧关系一直是以合作互补性的典范著称。过去的近些年中欧之间的贸易基本保持平衡,其中,欧盟在中国的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欧洲的企业也获得了预期的市场,强化了自身的竞争水平。然而,在2004年欧盟成为了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之后,彼此的竞争的关系在经济关系中也变的明显了。欧方不停的抱怨中方对欧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频繁的运用针对中国的进口产品的保护主义的措施。欧盟也在不断的给中方施加压力,一再要求中国要开放本国的市场以及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等。在2006年欧盟曾发表的对华政策的文件中更是把中国看作是“对欧盟贸易政策的最大挑战”,甚至还提出了让中国做出让步的要求。不仅如此,中国曾参与的欧盟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的研究,这被看做是中欧合作的具有标志性的一个事件。然而现在,因为欧方不断的在这个计划中去排挤中国,中国已开始加速自主研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并且在频率的占用上面与欧盟形成了正面的竞争关系。3.外交新问题在一些曾不相关联的事情上,中欧之间出现了新的问题。中国和非洲国家之间的关系在2005年之前并没有引起欧盟各国的关注,这也和中欧的双边关系没有什么关系。但是2005年之后,中欧就中国对非的政策一直表现出不满。在一些政治的问题上,欧方也经常地指责中国与津巴布韦和苏丹这些在欧方看来属于专制的国家所保持的友好关系。欧方对中国在非洲的能源以及矿产的资源领域中的投资活动很是不满,总是把中国比做是抢夺非洲资源侵略者。对于一些援助的问题,欧方还经常地指责中方不加任何的政治条件的一些援助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
skyblue086
中国对外投资的意义是,通过投资海外企业或收购海外企业,实现海外市场的拓展、技术进步和成本节省,从而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长期稳定发展。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中国对外投资还可以利用海外资源,如原材料、劳动力等,拓展和发展国内企业,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大尾巴喵姬
中国对外投资的必要性:我国发展对外投资会对国内企业和国内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概括的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利用国外资源弥补我国资源短缺。2,带动中国经济增长。3,扩大出口,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4,有助于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5,深化对外开放,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本最优配置。(换行)除此以外,对外投资还可以是我国企业充分利用入世后的机遇和权利,巩固和扩大我国对外经济援助的成果,及时了解和把握国际经贸信息与动态,有助于培养跨国经营所需人才等。自考的吧?加油啊
资本都是有逐利性的,那个地方的可让资本的利益最大化,它们就往那里去.首先:从政治方面来看,中国最近的三十年,政局稳定,政府支持外资来华投资.其二:中国地域辽阔,
投资的目的和意义是投资者投资的意图以及所要获得的效果或效益,通过各种资产之间的转换,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在风险匹配的前提下,尽量追求收益率最大化。例如现金、存款
时事政治作为一个新鲜的时政 热点 ,它对于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政治有着一定的作用和影响。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时事政治2000字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会对经济造成冲击,而且也会影响企业的发展,也会导致制造行业的变迁,会导致制造行业受到限制,也能够促进制造行业的发展。
中非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设立更加增进了中国与非洲的友谊,使双方彼此更加信赖,成为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中国已连续12年稳居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国的地位,中非双方并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