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E宝贝
首先要提醒读者的是,不要指望在本文中找到对“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的词典式的回答,那样的回答恐怕只有词典中才有。不过,这篇文章也不会完全离题,因为它要讨论的是一些与“什么是哲学”这个话题有关的东西。这个话题起源于我在完成译作爱因斯坦的错误后与网友讨论时所发的一个贴子,我在那个贴子中提到,Weinberg(即那篇译作的作者)对哲学在现代科学中的作用是持相当否定的态度的,他的《终极理论之梦》(Dreams of a Final Theory)一书中有一章的标题叫做“反对哲学”(Against Philosophy),而且他对哲学在现代科学中的作用有这样一个评价(大意),那就是哲学偶尔会对科学家起正面作用,但即便在那种情况下,其作用也只是防止科学家被更糟糕的哲学所污染。 我引述的Weinberg的这一观点很快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其热度甚至远远超过了我原本以为能吸引眼球的“爱因斯坦的错误”这一原始主题。很多网友参与了讨论,使那篇文章的回复次数及字数都创了纪录。本文主要是对我在那场由“一个贴子引发的讨论”中的观点作一个整理及扩充,顺便开辟一个新的主题作为进一步讨论的场所。 我在三年多前的旧作小议科学哲学的功能退化中曾对类似的话题进行过讨论,在本文中,我将避免重复在那篇文章中已经叙述过的东西。在此次讨论中,有网友提出了哲学影响现代科学的两个具体例子,其中一个是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与玻尔(Niels Bohr)有关量子力学基础的哲学争论对诸如量子信息、量子计算等新兴领域的积极影响,另一个则是有关数学基础的哲学争论孕育出元数学的例子。 我先说说对那两场“哲学争论”的看法。我的基本看法是那些并不是哲学争论,拿爱因斯坦与玻尔关于量子力学基础的争论来说,那是一场非常具体的物理学争论,尤其是爱因斯坦,他无论是试图推翻测不准原理,还是试图质疑量子力学的完备性(即EPR论文),都是从理想实验出发的,而那些理想实验的构筑都是非常具体的物理。要说爱因斯坦利用了什么哲学思想,那无非是有关决定论的古老信念(这是我在小议科学哲学的功能退化一文中所说的早期或中期科学哲学思想的一个例子),而没有任何新的哲学。而玻尔反驳爱因斯坦对测不准原理的挑战所用的也是纯物理的手段,虽然他总是喜欢顺便表述一下他的互补原理,但那只不过是细枝末节的包装。玻尔对EPR论文的反驳倒是在实质上用到了他的互补原理,从而可以算是哲学回应,但有关EPR论文的争论对后来出现的那些新兴领域的影响却是源自爱因斯坦对EPR实验的构筑,而不是玻尔那几乎无人真正理解的互补原理(这方面的讨论可参阅拙作纪念戈革—兼论对应原理、互补原理及EPR等)。 有关数学基础的“哲学争论”也类似。我们只要看看参与那场争论的几位代表人物的著作,比如形式主义代表人物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的《数理逻辑基础》(Principles of Mathematical Logic),直觉主义代表人物布劳威尔(Luitzen Brouwer)和海廷(Arend Heyting)等人的"论排中律在数学上,特别是函数理论中的重要性"(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rinciple of excluded middle in mathematics, especially in function theory.)和《直觉主义》(Intuitionism),以及逻辑主义代表人物罗素(Bertrand Russell)的《数学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就会发现要把那些著作看成是哲学著作,就跟把爱因斯坦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On the Electrodynamics of Moving Bodies)看成哲学论文一样的不合理。 象这样的讨论,它们在出现的时候不仅不是哲学,而且往往是具体学科中的前沿课题,讨论本身也是高度学术化的,与本质上是思辨性的哲学讨论截然不同[注一]。而对数学和物理的后续发展产生真正积极影响的,也正是讨论中最学术化的部分,而不是哲学(虽然很多人曾围绕那些讨论写过很多可以被归入哲学的文字)。我们也可以看看元数学,在它的核心内容中其实并没有什么哲学,有的只是源自上述学术著作或学派的具体学术成果。 不过在讨论中我们也注意到,人们有时会把针对一门科学的基础所做的任何讨论都笼统地称为哲学,比如对数学基础的讨论被称为数学哲学,对量子力学基础的讨论被称为量子力学的哲学,等等。哪怕那些讨论是具体学科的研究者通过该学科惯有的研究方法所做的研究,只要一涉及学科的基础,就会被分类为哲学。在我看来,这种做法等于是用定义的手段强行把哲学的触角插入每一门科学的根基,这是我所不认同的。而且如果一种号称对科学有用的“哲学”实际上只不过是用惯常的科学手段做出,却被插上了哲学标签的东西,那它本身就说明了这种“哲学”是根本无需单独去学的,对于一个研究科学的人来说,他所做的只是惯常的科学研究,不能因为有人将其成果归为哲学,就把他视为是哲学的受益者,或认为哲学对他的研究是有帮助或有必要的。 但另一方面,虽然我并不认同那种把针对科学基础的一切讨论都视为哲学的做法,但那种做法的确用得很广,凭一句“不认同”来反驳显然是不够的。而且我以前通常是用“以思辨为基本方法”来作为对哲学的界定的,但如果象数学基础和量子力学基础那样带有高度技术性内容的领域都被整体性地视为了哲学分支,那么“以思辨为基本方法”就无法再作为对哲学的界定了。因此在这里我打算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来做一些分析。如果我们问一个人:二十世纪后半叶最著名的哲学家或科学哲学家有哪些?我们得到的回答显然会包含一些象库恩(Thomas Kuhn)、波普尔(Karl Popper)那样的名字,但这个名单哪怕扩展到一百、一千,甚至把二三流大学的哲学教授都排进去了,恐怕也未必会有人会把一个象科恩(Paul Cohen)那样的人列入,尽管此人一生最重要的工作——提出力迫法(forcing)及证明连续统假设的独立性——全都是在号称是哲学分支的数学基础领域中做出的。 这粗看起来是一个不起眼的现象,细想起来却是很奇怪的。我们有一个叫做“哲学”的概念,也有一个叫做“哲学家”的概念,它们理应是匹配的,但一位在据说属于哲学的研究领域中做出自己最重要工作的人,却被公认为是纯粹的数学家,甚至连在哲学家的门槛上站一站——即被称为数学家兼哲学家——的“殊荣”都没有,这种情形在其它学科中恐怕是很难见到的。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征兆,它表明哲学已经把自己的范围扩展到了连自己的头衔(哲学家)都来不及派发的领域,宛如是在进行一场连后勤工作都没跟上的军事冒进。 本文虽然不会给“什么是哲学”做一个词典式的回答,但对上面这个例子的分析却启示我们对哲学的范围引进一个约束或判据,那就是:一个属于哲学的研究领域起码要满足这样一个条件,即任何在该领域工作,且作出举世公认的成就(从而可以称“家”)的研究者都会被公认为是哲学家。考虑到一个领域可以同时属于哲学和其它学科,那样的研究者也可以同时被称为其它的“家”,比如物理学家或数学家。但如果他的主要成就出自那个属于哲学的研究领域,那么无论该领域是否同时还属于其它学科,他起码应该会有同等的公认度被称为哲学家。从事哲学研究不是搞地下活动,如果在某个领域做了一辈子的研究,且作出重大成就,居然不会被公认为是哲学家,那么将该领域称为哲学领域显然是很牵强的。 不仅如此,我们还需要特别强调一点,那就是如果一个属于哲学的研究领域包含了高度技术性的内容,比如象数学基础或量子力学基础那样的领域,那么我们有理由要求,一个在该领域工作,且作出举世公认的成就(从而可以称“家”)的研究者,哪怕其一生都在做纯技术性的工作,而不曾发表过任何思辨性的著作,也同样应该能被公认为是哲学家。如果不能,就说明我们起码是不能将该领域整体性地视为哲学分支,或将该领域的研究不加区分地视为哲学研究。在那种情况下,必须对该领域中哪些类型的研究属于哲学研究作进一步的界定,比方说把象解决连续统假设的独立性那样对具体问题的研究排除在外。我个人相信,一旦作了这种进一步的限定,那么能被合理地界定为哲学的部分很可能只是思辨性的。事实上,前面提到的科恩如果在发表研究性论文的同时多写一些思辨性的作品,就很有可能会被同时视为哲学家(很多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正是因为撰写了有关自己研究成果的思辨性作品,而同时成为了哲学家)。 一个在号称属于哲学的领域中从事纯技术性工作的数学家不被称为哲学家,相反,在同一领域中一篇技术性论文都不写,甚至未必理解该领域,却能写出大量思辨性作品的人却有可能被视为哲学家(比如很多哲学系的教授),哲学在这类被笼统称为哲学的领域中真正关注的东西是什么其实是呼之欲出的,而这种被笼统称为哲学的领域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属于哲学则是很值得商榷的。 注释 “思辨性”这个词就象很多其它日常概念一样很难有非常明确的定义。我大体上是把那种主要通过逻辑推理和概念分析而进行的思考称为思辨性的。这种思考可以是纯文字性的,也可以通过对逻辑推理作形式化处理而获得更大的准确性。它与数学的区别是很少用到逻辑以外的数学工具(比如分析、几何、拓扑、代数等具体的数学工具);与物理的区别则是除了很少用到逻辑以外的数学工具外,还缺乏探索性的实验与观测(虽然它可以将某些已知的实验与观测结果纳入自己的分析范围)。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依据是生活中的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生活。理解这一点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并进而更好的理解我们的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的相关资料,
问题一:学术论文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什么是论文 是专门针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讨论的文章。 一般讲,这个问题都是很复杂的,很大的,比较重要,或者有新发
毕业论文抄袭的判定 毕业论文抄袭的判定,抄袭是一种很好的行为,而且在毕业论文中的抄袭更是严重。一旦被发现就会被取消论文陈成绩,要重新写作到合格才给与成绩,下面分
这样问,你干脆不要做论文了。2000字,回答什么是哲学?还是2000字,回答什么是哲学论文?
论文查重查的是论文抄袭,上学吧论文查重整理了一些如何才算学术论文抄袭?论文查重系统国际标准的文章,提供一些论文查重方面的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国际出版界公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