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dy00321
胆胃同治法, 是指针对因胆胃生理功能失常而引 起的一些疾病, 采取同时治胆和治胃, 以使失衡的脏 腑生理机能恢复正常的一种治法。 胆胃同治理论的 提出, 渊源于《黄帝内经》 (以下简称《内经》 ) , 并 在后世的发展应用中不断得到完善, 成为胆胃相关 疾病论治的重要指导, 丰富了中医脏腑同治的理论 内涵。胆胃同治的理论渊源胆胃同治理论渊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内经》 。 如 《灵枢 ·四时气》中记载: “善呕, 呕有苦, 长太息, 心中憺憺, 恐人将捕之, 邪在胆, 逆在胃, 胆液泄则 口苦, 胃气逆则呕苦, 故曰呕胆。 取三里以下胃气逆, 则刺少阳血络以闭胆逆, 却调其虚实, 以去其邪” [1] 。 这段内容详细论述了呕胆的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和 治疗原则, 指出胆胃可同病, 胆气逆在胃, 导致胃失 和降, 以致出现善呕, 呕有苦, 长太息, 心中憺憺, 恐 人将捕之诸病症表现; 治疗上应采取针足三里穴以 下胃气之逆, 刺少阳经之血络以闭胆逆, 胆胃同治, 从而达到调其虚实, 以去其邪的目的。 可以说是《内 经》在认识到胆胃同病的基础上, 首次提出的胆胃同 治方法。 虽然经文原意是针对抑胆降胃的针刺方法, 但是从其表述中已然可以明确具有了胆胃同治这一思 想, 应是胆胃同治理论的最早发源地。 此外, 《内经》 关于胆、 胃之间的生理、 病理关系阐述也为后世胆胃 相关、 胆胃同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 如李东垣的 《脾胃论》 云: “胆者, 少阳春生之气, 春气升则万物化安, 故胆气升则余脏从之。 胆气不 升, 则飧泄、 肠辟不一而起矣” 。 其学说的渊源来自于 《内经》 之胆为阳木, 其象应春, 如是者不一而足。胆胃同治的理论基础中医对胆胃关系的认识, 渊源于《内经》 , 又得 到后世医家不断补充完善。胃属阳明, 胆属少阳, 均属阳腑, 同气相求。 再 者, 胆与胃, 一是生机之源, 一是后天之本。 脾胃同 居中焦, 中焦如沤, 是气血营卫之发源地, 中焦受少 阴之胆气方能取汁化赤而为血。 胃喜温暖柔润, 须 赖少火之温煦, 少火之生发亦受胃气之资助。 胃气以 降为和, 除赖肺的肃降, 还借胆之转枢, 若胆失条达则浊阴不降。 胆与胃相互促进, 同气相求, 则平若权 衡; 如失其调和, 同性相斥, 则反若冰炭。《内经》 对胆胃解剖位置的相关性虽然没有明 确的记载, 但是通过胆附于肝之短叶间, 以及 “脾与 胃以膜相连” 等相关论述, 说明胃居横膈下, 并且与 脾毗邻; 胆也居横膈下与肝相附, 胆与胃位置相近, 且胆囊开口于十二指肠, 胆囊与胃都与十二指肠这一 管道相通, 十二指肠构成了胆囊与胃的交会点。 在五 行属性方面, 胆属木, 胃属土, 两者之间存在相克的 关系, 即木克土现象。 如胆气疏泄, 有助于胃的受纳 腐熟功能, 胃气和降, 有助于胆汁正常下行。 病理状 态下, 若木对土过度制约或克制, 则称木乘土。 相乘 有 “太过” 和 “不及” 两种原因, 即 “木旺乘土” “土 虚木乘” 。若胃气上逆, 可致胆汁随之上逆出现口 苦、 嗳气、 泛酸、 呕吐黄绿苦水等症状, 说明了胆胃 之间的相互资生制约和疾病传变关系。 因此, 胆与胃 在解剖上位置相近, 五行上木土相制, 生理上休戚相 关, 病理亦相互影响, 从而为胆胃同治理论的构建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从经络的联系来看, 胆属足少阳经, 其经脉走 向从耳前经过, 行之侧身, 通过横隔络肝属胆, 分支 出于少腹两侧及腹股沟部; 胃属足阳明经, 其经脉亦 从耳前经过, 通过横隔络脾属胃, 分支通过脐旁进 入少腹, 两者在耳前及少腹部相互交会重叠, 交会 于上关穴、 气关穴, 因此其运行的气血津液可以相互 贯通。 生理情况下起到相互交换与补充营养物质等 作用。 再者, 阳明经多气多血, 胃经为十二经之长, 阳明经的盛衰也直接影响到其他经脉气血的盛衰。 《灵枢 ·经脉》中记载: “胃足阳明之脉, 起于鼻, 出 大迎, 循颊车……其支者, 从大迎前下 人迎, 循喉咙, 入缺盆, 下隔, 属胃络脾……其直者, 从缺盆下乳内 廉, 下挟脐, 入气街中” , “胆足少阳之脉, 起于目锐 毗……其支者, 别锐毗, 下大迎, 合于手少阳, 抵于 颇, 下加颊车, 下颈, 合缺盆, 以下胸中, 贯隔, 络肝属 胆循胁里, 出气街” 。 由此可见, 胆胃通过脉络会于 大迎、 颊车、 缺盆、 气街四穴而构成关连。 所以, 胆胃 在经脉循行上是密切相关的。生理功能上, 胆胃协同完成消化吸收水谷精微, 化生气血, 升降气机, 共同维持人体气血阴阳的生化 与平衡。 如唐容川在《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中指出: “西医谓肝生胆汁, 入胃化谷, 即《黄帝内经》木能 疏土之意” 。 《读医随笔》也强调说: “六腑无此胆汁 则失其传化之能” 。 可以看出, 胆胃协同在人体消化 吸收过程中的重要性。 其次, 胆属少阳, 少阳之火是 少火的一部分, 少火生气, 充斥表里, 温煦全身。 胃喜 温暖柔润, 须赖少火之温煦, 说明胆内所寄相火还可 以参与脾胃的腐熟水谷, 共同为后天之本化生气血 提供动力。 如《血证论》云: “胆与肝连, 司相火…… 相火之宣布于三焦, 而寄居在胆府……且胆中相火, 如不亢烈, 则为清阳之木气, 上升于胃, 胃土得其疏 达, 故水谷化; 亢烈, 则清阳遏郁, 脾胃不和” 。 指出 胃土依赖胆中相火的温煦和胆气的疏泄条达之性, 水谷方能化为气血津液, 布散全身脏腑经脉。从气机升降的角度看, 肝胆脾胃同居中焦, 胆胃 同属六腑, 具有 “以通为用, 以降为顺” 的生理特点。 胆为中清之腑, 胆气主升发疏泄, 助胆汁通泄胆火下 降; 胃主受纳, 胃气通降以降为和。 因此, 胆胃在气机 运动上都能升降, 但胆气以升为主, 胃气以降为主。 《医学求是》记载: “少阳为中气之枢纽, 枢轴运动, 中气得以运行” , 论述了少阳之气对中焦脾胃运化功 能的重要作用。 古谓 “胆宜沉降” , 指的是胆汁、 胆 火宜沉降。 生理情况下 , 胆汁在肝胆之气疏泄作用下 下输入小肠, 以助水谷的进一步消化吸收, 但胆汁的 下达须借胃气通降下行之力。 胆汁助胃加强腐熟消 化能力, 胃蠕动作用加强, 反过来亦能助胃之通降。 胃的受纳通降功能正常, 又有利于胆气疏泄, 胆汁 排泄。 胆胃在升降关系上表现为胆中清气引胃气上 行受纳水谷, 胃中浊气引胆汁下降以助消化, 升中有 降, 降中有升, 胆胃谐和, 则疏达通降平衡协调。再从精神情志方面分析, 胆与胃也是与精神情志 活动相关的重要器官, 共同协助完成正常的决断思 维等活动。 《素向·灵兰秘典论》云: “胆者, 中正之 官, 决断出焉” 。 《灵枢 · 邪气脏腑病形》记载: “胆病 者, 善太息, 口苦, 呕宿汁, 心下憺憺, 恐人将捕之” 。 说明了正常情况下胆气具有主持决断的作用, 而病 理情况下胆若有病, 也可见心悸不宁、 惊恐易惊等情 志异常之症。 而胃主受纳通降, 为后天气血生化的重 要器官, 能营养心神、 畅达情志; 病理情况下 , 胃不和 降则阳明气逆, 上扰神明, 可引起精神情志不安, 出 现不寐失眠诸症。 故 《素问·逆调论》云: “胃不和则 卧不安” , 《素问·诊要经终论》云: “阳明终者, 口目 动作, 善惊, 妄言, 色黄, 其上下经盛, 不仁则终矣” 。 指出卧不安、 善惊、 妄言, 以及昏迷、 癫狂等神志病变 皆与胃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也为分析胆胃在精神神志方面的紧密联系提供了理论基础。胆胃同治的临床基础1. 胆病及胃 早在《内经》中就有关于胆病 及胃的记载, 也为临床分析胆胃同病提供了依据。 如《灵枢·四时气》云: “邪在胆, 逆在胃。 胆液泄 则口苦, 胃气逆则呕苦, 故曰呕胆” 。 最早记载了胆 胃之间病理影响, 即胆邪犯胃致胃失和降。临床 上胆病在先, 进而影响胃的病例很多。 如胆囊炎、 胆石症患者, 常出现脘腹胀满、恶心、 呕吐等胃失 和降的症状。胆病及胃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木 不疏土, 二是木旺乘土。 生理情况下, 胆汁在肝胆 疏泄作用下, 排泄入小肠助脾胃进一步消化吸收, 如《读医随笔》云: “六腑无此胆汁则失其传化之 能” 。若肝胆气郁, 疏泄功能失职, 胆汁不能及时 排泄, 则影响脾的运化、 胃的受纳腐熟, 出现腹胀、 恶心、 不欲食、腹泻等症状, 即“木不疏土”的表 现。 如《脾胃论》云: “胆气不升, 则飧泻、肠澼不 一而起矣” 。 另一种情况,若肝胆疏泄太过, 胆气 冲逆克犯中土可致胃气上逆, 或者胆火亢盛犯胃 致胃失和降, 即 “肝胆之火, 移入于胃” , 多属于实 证 [2] 。 如 《素问· 至真要大论》记载: “少阳之胜, 热客 于胃, 呕酸、 善饥” 。2. 胃病及胆 《内经》也有关于胃病及胆的明确 论述, 如《素问·气厥论》云: “胃移热于胆, 亦曰食 亦” [3] 。 指出胃中有热可以移热于胆腑, 使胆失疏泄, 胆汁不能正常排泄, 影响消化吸收, 出现多食反瘦、 胁痛等证候。 有关其病变传变的原因, 一方面因饮食 不节, 过食肥甘, 损伤脾胃, 湿热内生, 郁于肝胆, 使 肝胆失于疏泄致病。 再则, 胃失和降, 胃中郁火也可影 响胆腑决断功能, 使胆中相火上炎引起心烦、 干呕、 惊悸、 眩晕等。 如《素灵微蕴》载: “胃逆则甲木无下 行之路, 甲木化气于相火, 相火上炎, 是以胸膈烦热” 。 “以土虚胃逆, 碍甲木下行之路, 胃口痞塞, 浊气不 降” 。 均说明胃腑失于通降可以病及于胆。 临床上胃 病及胆的例子很多, 如胃气虚则胆气无以泄, 胃气热 则胆气热, 胃气滞则胆亦滞, 胃气上逆胆气亦逆等。3. 胆胃同病 无论是胆病及胃, 抑或是胃病及 胆, 其最终的结果总归是胆胃同病。 除此以外, 临床 上胆胃同时发病的也不少。 如《伤寒论》中的大柴胡 汤证,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 临床常用于治疗胃胀、 胃 痛、 胆胀、 胁痛等脾胃肝胆疾病 [4] 。 又如黄疸病证, 清 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指出: “阳黄之作, 湿从 火化, 瘀热在里, 胆热液泄, 与胃之浊气共并, 上不 得越, 下不得泄, 薰蒸遏郁, 侵于肺, 则身目俱黄” 。 论述了阳黄的发病病机, 胆汁外溢与胃中浊气合并发 致身目俱黄, 胆胃同病是其根本。 现代医学临床上胆 胃同病的病例也有很多, 如有资料表明: 胃病患者, 经B超诊断兼有胆病者占35%; 而胆病患者, 经内镜 或X线钡餐检查兼有慢性胃炎、 溃疡病等胃病者占 40% [5] 。 一般认为, 胆胃同时发病多与肝胆气郁, 疏 泄失利, 脾失健运, 胃气不和, 湿浊中蕴有关; 通降 是胆与胃生理上的共同要求, 通降一旦失司, 就会成 为胆胃同病的病理基础, 从而表现为腹部胀满疼痛、 胃脘灼热、 嗳气吞酸、 恶心欲吐等。胆胃同治的理论内涵早在 《灵枢 · 四时气》 篇中就记载: “取三里以下 胃气逆, 则刺少阳血络以闭胆逆, 却调其虚实, 以去 其邪” , 提出了针对胆胃同病者应采取抑胆降胃的针 刺疗法。 胆主疏泄, 胃主通降, 胆胃病的基本病机以 胆气失于疏泄, 胃失和降而致胆胃不和者居多, 故疏 肝利胆、 和胃降逆为治疗常法。然而, 临床上因胆胃生理功能失常而引起的内科 疾病很多, 证候繁多, 病机复杂, 治疗应根据具体的 病机采取不同的治法方能取效。 胆之为病具有易郁 易虚易化热化火等病理特点, 临床有虚、 实、 寒、 热 之别, 治疗有利胆、 清胆、 泄胆、 疏胆、 温胆、 补胆、 润胆、 凉胆等法; 胃为阳明燥土, 性喜润降, 病理特点 易热易燥易滞, 气机最易上逆, 临床亦有寒、 热、 虚、 实之别, 治疗有和胃、 清胃、 温胃、 降胃、 益胃、 泄胃等 法。 因此, 胆胃同治的理论内涵, 在《内经》 以后, 经 过历代医家的充实发明, 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八法。1. 清胆和胃法 适用于少阳胆热偏重, 兼有湿 热痰浊内阻证。 病机多因湿热阻于少阳胆与三焦, 气 机不畅, 胆中相火上炎, 少阳枢机不利, 胆经郁热偏 重, 胆热痰浊横逆犯胃所致。 证见恶寒发热, 胁下痛 胀, 吐酸苦水, 或呕黄涎而黏, 干呕呃逆, 胸胁胀痛, 舌红苔白腻, 间现黄色, 脉滑数等。 代表方如蒿芩清 胆汤。 常用药有: 青蒿、 竹茹、 法夏、 茯苓、 黄芩、 枳 壳、 滑石、 青黛、 陈皮等。2. 温胆降胃法 适用于胆虚气逆, 痰热上扰所 致不眠、 惊悸、 眩晕、 癫痫等证。 病机多因素体胆气 不足或体虚、 病后, 由情志不遂, 胆虚生寒, 气郁生 痰, 痰浊内扰所致。 证见胸闷呕恶, 虚烦不眠, 食纳 不振, 心虚烦闷, 坐卧不宁, 胆怯易惊, 眩晕, 睡眠多梦, 苔白腻、 脉弦滑等。 代表方如温胆汤或十味温胆 汤加减。 常用药如半夏、 胆南星、 石菖蒲、 枳实、 陈 皮、 竹茹、 远志、 人参、 茯苓、 五味子等。3. 利胆和胃法 适用于肝气郁结, 胆气不疏, 胆汁不能随胃气下降, 胆汁郁积上逆犯胃致胆胃不 和证。 病机多因肝胆疏泄功能失职, 胆汁流注不循 常道, 影响脾胃功能失和, 临床多应用于胆汁反流性 胃炎、 胆囊炎、 胆石症等。 症见上腹胃脘胀痛、 隐痛 连及右胁, 胸闷呕恶, 嗳气呃逆, 口苦、 吞酸嘈杂, 舌 红苔黄厚腻, 脉弦等。 代表方如四逆散和茵陈蒿汤 加减。 常用药有柴胡、 郁金、 金钱草、 茵陈、 枳壳、 虎 杖、 制大黄、 栀子、 黄芩、 蒲公英、 白芍、 甘草等。4. 润胆益胃法 适用于胆液亏损, 胃阴不足证。 病机多为肝阴肝血不足, 胆汁生成不足, 胆液亏损, 阴虚生火, 相火过亢, 进一步耗伤胃阴, 胃失濡润, 气机上逆。 证见胃脘灼热隐痛, 口燥咽干, 干呕呃逆, 饥不欲食, 夜寐不安, 大便干结, 舌红少津, 脉细数 等。 代表方如润胆汤合益胃汤加减。 常用药有知母、 白芍、 当归、生地黄、 女贞子、 麦冬、 北沙参、生地 黄、 玉竹、 柴胡、 郁金等。5. 疏胆安胃法 适用于胆气抑郁不舒, 胃气郁 滞证。 病机多为病情反复, 情绪抑郁, 胆失条达, 气 机郁滞所致。 证见脘胁胀痛, 攻窜不定, 嗳气, 善太 息, 烦躁易怒, 食后腹胀, 常随情绪波动而增减, 舌淡 苔薄, 脉弦等。 代表方如柴胡疏肝散合枳术丸加减。 常用药有柴胡、 香附、 川芎、 陈皮、 白芍、 枳实、 神曲、 白术、 荷叶等。6. 凉胆清胃法 适用于胆火炽盛, 胃火循经上 攻证。 病机多为平素嗜食肥甘厚腻, 湿热之邪蕴结 肝胆, 扰及胆腑, 胆中相火妄动, 胆火偏盛, 引动胃 中积热循经上炎所致。 证见脾气暴怒, 眩晕, 坐卧不 宁 , 心烦燥乱, 牙痛或牙宣出血, 口气热臭, 喜冷饮, 舌红苔黄, 脉滑数等。 代表方如清肝凉胆汤合清胃散 加减。 常用药有白芍、 川芎、 当归、 柴胡、 山栀、 牡丹 皮、 龙胆草、 黄连、 生地黄等。7. 补胆温胃法 适用于胆虚气怯, 脾胃虚寒证。 病机多为七情内伤或气虚累及胆腑, 胆虚不主决断, 素体气血亏虚, 脏腑虚寒失于温养所致。 证见心虚胆 怯, 常易惊恐, 遇事不决, 夜寐不安, 多梦易醒, 气短 乏力, 脘腹喜温喜按, 怕冷, 泛吐清水, 大便溏, 舌淡 苔白, 脉细软无力。 代表方如安神定志丸合黄芪建中 汤加减。 常用药有龙齿、 琥珀、 远志、 酸枣仁、 茯神、 人参、 黄芪、 山药、 桂枝、 白芍、 大枣等。8. 通胆调胃法 适用于胆气郁闭、 脾胃失和证。 病机多为邪犯少阳, 胆气疏泄通降郁闭, 化火而上炎, 影响脾胃功能失和。 证见胃脘胀满疼痛, 郁郁微烦, 善 太息, 胁肋及心下痞硬, 恶心呕吐, 口苦, 大便秘结, 舌 质红苔黄腻, 脉弦数有力等。 代表方如四逆散合大柴 胡汤加减。 常用药有柴胡、 香附、 枳实、 栀子、 黄芩、 黄 连、 青皮、 郁金、 芍药、 半夏、 大黄、 木香等。 《内经》胆胃同治理论源远流长, 内涵丰富, 既 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 也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 值, 对后世胆胃病、 神志病及相关内科疾病的治疗均 有重要指导作用, 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发扬光大。
小宇巴波比
有朋友问及,我正好复习一遍~ 我第一次体会胃气不降,是一边吃饭一边看了一个恶心的文章,讲抗战时候如何虐待俘虏的。看了之后当场就吃不下饭,感觉有股子气堵住了,饭咽不下去。这个事情告诉我们: 吃饭时不要看手机,不要看书看电视,认认真真吃饭! 一般轻微的胃气不降,包括泛酸水,可以吃中成药保和丸,同仁堂和仲景的都有,组方是: 山楂,六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麦芽。有很多时候,胃气不降是情绪影响的, 所谓肝横逆犯脾土, 一般来说,见肝之病,当先实脾, 然,脾之病,不知亦是肝传脾乎?所以,调理情致,轻者逍遥丸, 重者,就医,依具体情形拟方。 游山玩水,听听道德经~摘录一个张锡纯的治胃气不降的方子如下,愚临证用过,挺好用的,一般1-2剂便可: 张锡纯先生的理论论述摘录部分如下:阳明胃气以息息下行为顺。 为其息息下行也,即时时藉其下行之力,传送所化饮食达于小肠,以化乳糜,更传送所余渣滓,达于大肠,出为大便。 此乃人身气化之自然,自飞门以至魄门,一气运行而无所窒碍者也。乃有时胃气不下行而转上逆,推其致病之由,或因性急多怒,肝胆气逆上干; 或因肾虚不摄,冲中气逆上冲,而胃受肝胆冲气之排挤,其势不能下行,转随其排挤之力而上逆。迨至上逆习为故常,其下行之能力尽失,即无他气排挤之时,亦恒因蓄极而上逆。于斯饮食入胃不能传送下行,上则为胀满,下则为便结,此必然之势也。而治之者,不知起并因在胃腑之气上逆不下降,乃投以消胀之药,药力歇而涨满依然;治以通便之剂,今日通而明日如故,久之兼证歧出,或为呕哕,或为呃为逆,或为吐衄,或胸膈烦热,或头目眩晕,或痰涎壅滞,或喘促咳嗽,或惊悸不寐,种种现证头绪纷繁,则治之愈难。即间有知其致病之由在胃气逆而不降者,而所用降胃之药若半夏、苏子、蒌仁、竹茹、厚朴、枳实诸品,亦用之等于不用也。而愚数十年经验以来,治此证不知凡几,知欲治此证非重用赭石不能奏效也。盖赭石对于此证,其特长有六: 其重坠之力能引胃气下行也; 既能引胃气下行,更能引胃气直达肠中以通大便二也; 因其饶有重坠之力,兼能镇安冲气使不上冲三也; 其原质系铁氧化合,含有金气,能制肝木之横恣,使其气不上干四也; 为其原质系铁氧化合,更能引浮越之相火下行,而胸膈烦热、头目眩晕自除五也; 其力能降胃通便,引火下行,而性非寒凉开破,分毫不伤气分,因其为铁氧化合转能有益于血分六也; 是以愚治胃气逆不降之证,恒重用赭石,即能随手奏效也。感恩张锡纯先生给我们留下诸多详细的医案以及非常详细的解释。我的理解粗浅,不对的地方轻指正。我到海边送夕阳 2019.5.27 于大风的今日一指禅在手机上完成这篇。尚有时间,继续摘录配伍之原理如下:为其郁也, 代赭石,以引胃气下行; 厚朴,以通阳(叶天士: 厚朴多用破气,少用通阳); 鸡内金,化积,则郁可开也;为其虚也, 山药生熟各半,取其健脾兼能滋胃(脾湿胜不能健运,宜用炒山药以健之;胃液少不能化食,宜用生山药以滋之),然后能受开郁之药,而无所伤损。 当归,取其生血兼能润便补虚,即以开郁也。 柴胡,因人身之气化左宜升、右宜降;但重用镇降之药,恐有妨于气化之自然,故少加柴胡以宣通之,所以还其气化之常也。 《医学衷中参西录》五期三卷。再次感恩~ 2019.5.30 晨
天可莲见
(一)脾胃是升降的轴心
吴达说:“脾为阴土而升于阳,胃为阳土而降于阴,土位中而火上水下,左木右金,左主乎升,右主乎降,五行之升降以气不以质,而升降的权衡又在中气,升则赖脾气之左旋,降则赖胃气之右转,故中气旺则脾升而胃降,四象得以轮转,中气败则四象失其所行,因脾郁而胃逆也”。罗谦甫亦说:“人身心肺在上,行营卫而光泽于外,肝肾在下,养筋骨而强壮于内,又必赖脾胃在中,传化精微以溉四旁,若脾胃之气一伤,则四脏皆失其所”。
可见脏腑升降的轴心在于脾胃,脾胃为人体精气的生化之源。脏腑经络,四肢百骸,无不仰给脾胃输布精气以充养。虽然其枢转有赖肝肺之升降,而脾胃本身之升降才是主要的。前人之所以说“脾胃为后天之本”“土为万物之母”即从脏腑升降机制脾胃起着轴心作用论的。
关于脾胃升降的病理机制,《金匮》记载:“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实汤主之”这是脾胃失其升降之机,饮浊得以凝聚成形的例症,仲景治以枳实汤,调其升降,斡其气机,使“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叶氏之言曰:“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以降则和,大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仲景急下存阴,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
华云岫归纳叶氏脾胃的解谓:“脾胃【之病,当祥辩其升降二字,盖脾气下陷固病,即不下陷而但不健运亦病,胃气上逆固病,即不上逆而但不通降亦病矣”。脾胃生理功能的特点在于升清降浊,脾输精于上,清之升也,胃传糟粕于下,浊之降也,《内经》“青气在下则生飱泄”,为脾气下陷之证,“浊气在上则生膹胀”为胃气上逆之证,当升者降,当降者升,是为“阴阳反作”之病。
(二)肝肺是升降的轮转
肝从左而升,肺从右而降。肝之升也,遂其生发之令,肺之降也,行其收敛之权。人身精气的生化虽以脾胃为泉源,而输布流行却以肝肺为枢转。肝气主升,把精气上输头身及上窍,肺气主降,把精气下达于脏腑及筋骨,这样才使气血流行,脏腑安和。肺肝两脏,相互制约,左升右降,合乎自然。惟肝性刚而易动易升,肺脏娇而易痹易郁,因而常造成“肝升太过肺降无权”以致升降失调,枢机窒塞的病理机制。
肝喜条达,肺喜舒宣而主气机,最怕邪郁,郁则气滞,如六淫外侵则肺气郁痹而治节不伸,七情内扰则肝气拂逆而生机不畅。外感内伤足以影响肝肺之升降而使气机郁遏。王孟英以肝肺为外感内伤病审证求因的纲领。他说:“肺主一身之表,肝主一身之里,五气之感,皆从肺入,七情之病必由肝起”肝气一逆,则诸气皆逆,治节不行则一身之气皆滞,尝谓“人身气贵流行,百病皆由衍滞,设知此义,则平易之药清淡之方每可以愈重症”
在肝升肺降之中,肝升是主要的。由于肝性刚急主动主升。在病理过程中先是“肝升太过”以致“肺降无权”。所谓“肝阳上浮则肺气不降”,“风阳浮则治节横斜”,由于“左强弱”-“金不制木,木反侮金”导致有升无降或升降失调的病态。内伤杂病之繁而且苟者莫如肝病之为最。犯上则为喘,侮中则为呕为胀,乘下则为闭为淋。此以魏玉璜之以“肝为万病之贼”,张鲁峰以“五脏之贼”诚以肝木犹龙,变化莫测,肝脏之病较他脏为多之故。
在肝病中以“犯中克土”为多见,犯胃则恶心干呕,脘痞不食,吐酸水延末,克脾则腹胀便溏,或不爽,肢冷肌麻,若细分之又有肝“肝乘脾”与胆乘胃之别,“乙木乘阴土”证见两胁满痛,少腹坠胀,立则剧而卧则舒,为肝气上逆,脾气下陷之证,法当“疏木培土”如逍遥散。“甲木乘阳土”证见脘痛呕吐,心中痛热,气上冲心,不饥便秘,为胆火上升,胃气不降之病机,法当泻木安胃,如乌梅丸。肝脾胆胃的升降失调而出现的病机是复杂的,然而不出“肝木不升则克脾土,胆木不降则克胃土”这一规律。这里可以看出,胆随肝逆,肝胆上升在内科的某些病起着主导作用。
有肝升肺降的两方面,不应忽视“肺主治节”“肺主清肃”即“肺降”这一方面在某一些疾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肝木之所以得横逆因“金不制木,木不所畏也”。设肺金清肃之令得行,肝木相安无扰。季楚重指出肺在升降机制中的重要环节时说:“清浊升降,皆出于肺,使太阴失治节之令,不性生气不升,即收气亦不降,上下不交而郁成矣,故经云:太阴不收,肺气焦满,诸气坟郁,皆属于肺…在肺不主降的病理过程中情况亦是复杂的,诸如:肝胆逆生之火,胃腑逗留之浊,枢机壅遏之热,水饮凝滞之痰,均蜂起而作难,致病变百出。正如王氏指出:肺即不主清肃,一身之气皆失其顺降之机,针对这样的复杂情况,王氏指出了“清肃肺胃,平泻肝胆”的综合措施。
(三)心肾是升降的根本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水火是阴阳的征兆,“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降是阴阳的动作,因此说“造化之机,水火而已”“死生之机,升降而已”心主火而肾主水,脏腑升降以心肾为根本。祖国医学的脏腑学说从其生理作用与病理转归来看,以心肾二脏为重要脏器。心为君主之官,肾是先天之本,其在生理上的作用可知;心不受邪,受邪则死,肾不可伤,受伤则危,说明其在病理转归上的重要作用,其所以然,是因为心肾二脏分寓水火,判别阴阳之故。水升火降关系人的生命寿夭,这不能说不是根本问题,如“水火相济则能生物”“水火不离,分离则死”张景丘曰:“火性本热,使火中无水,其热必极,热极亡阴而万物焦枯矣,水性本寒,使水中无火,其寒必盛,寒盛则亡阳而万物寂灭矣”这是水火关系人的生死问题。又如“水火交,永不老”“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奉其人夭”肾水足则阴精上奉,水足制火,此阴精所奉而令人寿延也,肾水亏则心火独炽,火来侮水,此阳精所降而令人寿夭也”这是水火关系人的寿夭问题。
水火升降的机制是微妙的。心本火脏在而火中有水,所谓“离中偶画生阴”肾本水脏而水中有火,所谓“坎中奇画生阳”火为水之主,故心气日欲下交,水即火之源,故肾气日欲上升,是以“水不升为病,调肾之阳,阳气足,水气随之而升,火不降为病,滋肾之阴,阴气足,火气随之而降”这就是水得火而升,火得水而降的道理。一般情况下“火宜在下,水宜在上,交则既济,不交为未济”其病理现象即为“心肾不交”或“水或火偏胜”例如:消渴征不交,火之胜也,水气病之不交,水偏胜也“推而广之,少阴病之心中烦,不得卧,火偏胜也,故用黄连阿胶汤泻心火而滋肾水,使心肾交而烦解寐至;
少阴病之脉微细,但欲寐,水偏胜也,故用真武、四逆之奋心阳、降肾浊使心肾交而脉起疲振。其它如交泰丸(黄连、肉桂)用治失眠、磁朱丸之用治内障,均从心肾着眼为交通心肾,调济水火的著名方济,即《灵枢》的半夏秫米汤用治“胃不和则胃不安”其所谓通其阴阳者,亦无非水饮痰浊阻滞中焦而激浊扬清,为心肾交通开避道路。或问:半夏秫米汤,明为治胃,何关乎心肾,不知心肾交通以脾胃为枢纽,试观磁朱丸中用一味神曲之作为“黄婆媒介”(黄婆即脾胃)者其义可见。
在恶寒发热的病象中有涉及其根本的即关乎心火与肾水,虞天明曰:“阳虚者,心经元阳虚也,其病多恶寒,责其无火也,阴虚者,肾之真阴虚也,其病多发热,责其无水也”其根本治疗应采取王太仆提出的:“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热之不热是无火也,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本方法。肾为水之主,心为火之源,故取心,者不必剂以热,但益其阳;取肾者,不必剂以寒,但强肾之阴。自张景丘等提出命门水火为真阴真阳之后,把王氏“壮水益火”之论不是分属心肾而是统归天命、肾的另一含义了。冯楚瞻曰:“要知平人而至于病,必由于水火二家先病,小病或由于气血之偏,大病必由于水火之害”
心肾水火升降和其它脏器的关系,如娱东阳说:“坎水温升,则肝木舒其疏泄之性;离火清降,则肺金行其收敛之政”肝木得肾水的滋荣,才得遂其升发疏泄之性;肺金无心火的克制,才得行其清洗收敛之令,这是可以理解的。又如何伯斋说:“人之脏腑以脾胃为主,盖人之饮食皆入于胃,而运行于脾,犹地之有土也,然脾胃能化物与否?
实由水火之二气,非独脾胃之能也,火盛则脾胃燥,水盛则脾胃湿,皆不能化物,乃生诸病”脾胃得水火的调节才能腐熟水谷,变化精微,如果水火不调过燥过湿,不仅不能化物,还能变生诸病。水火的根源在心肾,水火的调济在相交。心肾交,水火既济,又不仅脾胃得以生化,五脏六腑亦无不赖以安和。
附伤寒六经脏腑升降
既然“六经气机”的生理、病理均与气机的升降出入有关,所以在《伤寒论》中这种学说的运用就十分广泛,如下从八个方面论述。
一、脾与胃
仲景根据脾胃气机的升降出入的理论,在《伤寒论》中见66条(宋本号码,下同):“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本条是脾胃气机升降出入失调,导致了气滞于腹。治疗上用厚朴行气,取人参之升,半夏之降,在行气中补益脾胃,从而恢复脾胃气机的出降出入。
原文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本条水停于中,阻滞胃的气机的通降反逆于上,故心下逆满,气上冲胸。 治疗温脾利水,水气除则脾能运化,胃气通降,功能恢复。
原文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本条太阴病里虚寒湿证,但其病机关键在于脾胃气机升降失调,寒湿阻滞。 脾气不升,运化失职则腹满、自利;胃气不降则食不下,胃气上逆则呕吐。
在《霍乱病》篇中多条原文所述的吐利并作,更是脾胃气机逆乱所致。
对于脾胃病变,根据其病机,灵活采用相应的治法,其目的均在于恢复脾胃气机升降出入的协调。
二、脾与肺
《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
说明脾的气机主升,把水谷精微敷布于肺。肺的气机主降,故能水津四布,五经并行。 脾与肺气机升降的协调,是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重要方面。
为此,水液代谢的病变,多与脾与肺的气机升降失调有关。
如太阳蓄水证,虽然病机在于膀胱气化失职,但与脾不主升,肺气不通降以通调水道有关,所以 五苓散中,以白术、茯苓、桂枝温运健脾,令脾气散精,促进肺的气机的通降,从而达到消除蓄水之目的。
原文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各医家对本条的病机,诸多争议。
但从改发汗为利水法来看,在于健脾以促进其气机主升,脾气能升,肺则宣发,外能解除表邪;肺气主降,通调水道,则内能排除停水,所以本方后有“得小便利则愈”。
三、脾与肝(胆)
脾主运化,其气主升,故能“散精于肝”。
肝(胆)主疏泄,其气机升中有降,入中有出,故能助脾运化;在病理条件下,脾不运化,水湿内留,若碍于肝(胆)气机的出入升降,必使胆汁外溢,故产生黄疸。
治疗黄疽的目的,亦在于恢复脾气能升,水湿排除,散精于肝(胆)而使气机恢复升降出入,从而达到退黄的目的。
四、肺与肾
《素问·六微旨大论》:“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化作矣。”肺在上,气机主降,通调水道;肾居下,气机主升,蒸腾水气。肺肾气机升降相因,维持了人体水液代谢。
原文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本条虽属少阴阳虚水泛证,病位重在肾,但亦于肺不能通调水道有关。治以真武汤温阳利水,亦含恢复肺、肾气机的升降之意。
五、肝与肺
肝居下焦,气机主升、主出;肺居上焦,其气机降中有升,入中有出,亦为“高下相召,升降相因”,维持全身气机的畅达,使“水津四布,五经并行”。
原文157条:“……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此为悬饮证治。但从病机而言, 当是肝肺气机升降出入失调,致使水津不能“四布”而留于胸胁。 治用十枣汤,旨在于直攻水邪,但其目的亦在于恢复肝、肺气机的升降出入。
六、心与肾
心主火,心火下蛰于肾为降;肾主水,肾水上济于心为升,水升火降,心肾相交。若心肾气机升降失调,则产生多种病变。
如6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此为心阳虚,心火不能下蛰以温暖肾水,水气悸动,有欲作奔豚之势。 治以温壮心阳以制水,在于恢复心、肾气机升降的协调。
303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此为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亢的阴虚火旺证。治以黄连阿胶汤滋阴降火,亦在于恢复心、肾气机的升降。
七、肝与胃
肝主疏泄,其气机主升;胃主受纳,其气机主降,升降结合,出入相因,维持水谷的受纳与消化。若肝、胃气机失调,则产生各种病变。
337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此为肝经受寒,气机逆乱,横逆犯胃,饮留于中, 治以吴茱萸汤以暖肝和胃,化饮降逆,就在于调整肝、胃气机的升降。
116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
此为肝的气机逆乱,横逆于胃,胃虚痰阻,胃气上逆的另一种表现。 治以旋复代赭汤镇肝降逆,和胃化痰,畅达肝、胃气机为目的。
八、脾与肾
脾为后天之本,输精于肾;肾为先天之本,藏精化气。
脾肾气机升中有降,降中有升;入中有出,出中有入,相互滋生,相互促进,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当脾、肾气机失调时,往往导致脾、肾同病。
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宣服四逆辈。”
本条原指太阴里虚寒湿证的治疗原则,未明主方, 其意指太阴病有轻重之异,证重者可及于肾,故太阴病有脾、肾同病者。
少阴病中多条原文见吐、利,虽为肾阳虚衰,但已及于脾,故其治疗皆为附子与干姜同用。
随着以疾病为本的多学科专家团队及联合诊疗机制的建立、完善和普及,将使各类肝胆疾病患者都能获得最优化的系统治疗。社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人们生活要
硕士毕业论文致谢1 时如白驹过隙,两年半的求学生涯巳接近尾声,而这段学习生活经历给予我的成长与进步让我在这个毕业季对一切充满感恩与不舍。 感谢恩师!李教授是
您好,是不能的,有人常说“你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管我的事?”这句话便可以见得,还有蛇胆是一味中药,蛇胆治病最灵效的是:清热解毒,祛风祛湿,明目清心;特别是急性
期刊发表查重率要求——期刊论文查重率一般不得超过多少1.每个杂志社要求都不一样,知网查重率一般不得超过30%,也有要求不得超过15%的,只要文献符合规定就可以,
胃肠激素由内分泌细胞释放后,有些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有些通过细胞间液弥散至邻近的靶细胞、有些可能沿着细胞间隙弥散入胃肠腔内起作用。此外,有些胃肠激素作为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