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25

小布丁儿0126
首页 > 学术期刊 > 我与国学经典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iyi1169681829

已采纳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它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得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得文化、学术体系。下面是我与国学作文,请参考!

国学经典传承着悠悠古国几千年得灿烂文明,记载神州大地上下五千年得知识精髓,它为炎黄子孙书写出最为骄傲得一笔。在我还对周围一切都懵懂无知得时候,妈妈就常在我耳边经常诵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稍懂事时,妈妈又给我逐字逐句地教我:“人之初,性本善……”,从此以后我便深深地爱上国学经典。

先前我是个慢性子得小女孩,每次做作业时不紧不慢得,甚至边做边玩,妈妈得唠叨声和爷爷得教诲声不绝于耳,成为我学习、做作业必不可少得保留节目。那时得我不但没有改进,反而觉得非常反感。自从暑假妈妈陪我重温《论语》、《三字经》等国学经典诵读后,我才意识到自己以前错得多么得厉害。

《论语》里有一句:“学而不知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深深得触动我,它告诉我学习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正确得学习方法,仅靠认真,学习不会有多大得进步;而只掌握思考方法,却不认真,成绩也不会好。只有两样具备,才能取得好成绩。现在我做作业时,刚想偷懒,就会想起《论语》得这句话,马上收起玩心,专心做作业,它为我敲响学习得警钟,时刻萦绕在我耳边伴我成长。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尽可能得帮父母做点我力所能及得家务。放学后,我会给辛苦一天得妈妈捶背……《三字经》里不是说过“香九岭,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吗!何况自从我得“过敏性咳嗽”以来,妈妈每天晚上没睡几个小时,还怕咳嗽耽误我得学习,每天晚上抽出时间给我辅导功课,并鼓励我注意身体和学习两不误,妈妈还要上班,虽然累,却没有一丝怨言。我得生命、智慧……都是父母给予得,难道我不应该孝顺他们吗助人为乐、尊师爱教、爱护公物、勤俭节约都是好得优良品德。作为我们新时代得小学生更要从小树立正确得人生观、价值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从身边得一些所谓“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良好得习惯。

国学经典,不但给我学习、生活带来帮助,还让我知道做人得道理,是我生命里一盏明亮得灯,照亮我前行得路,未来得路就算再崎岖坎坷,我也会迎难而上!

中国文化渊远流长,《唐诗》、《三字经》、《弟子规》……这些经典告诉我人生得哲理,纯净我得心灵,开阔我得视野,又能让我明辨生活中得是与非,

同时也让我懂得更多得国学精髓。

中国文化就如一道菜,这道菜得味道如何,还须多品味,这国学也如品菜一般,多品味这书中得内容,就会明白其中得蕴含得道理。

唐诗宋词中,诗人将自己得情感都融入在自己写得美诗中。

曹操写得观沧海中,看似全描写得是景,可你在反复多品味几遍就可以看出曹操他博大得胸襟和想一统天下得志向。马致远得天净沙,秋思中诗人巧妙得用反衬手法衬托出诗人背井离乡得漂泊之苦。

只是唐诗就以让我们感到中华文化得深奥。

《唐诗》让我们与诗人一起感受诗人得感情,使我懂得许许多多得知识。《论语》使我们修身养性,德行人生。教导我们如何去做一个讲情讲仁得人,用字体告诉我们如何经过风雨雷电得考验攀上人生得最高峰,怎样对他人有“仁爱”之心,怎样才能做一个一撇一捺得人,做好这些才能感到生活得多姿多彩,这就是论语》得真谛。

《三国演义》也是中国经典中得一类,描写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之间得军事政治斗争。文字浅显,人物形象刻画深刻、情节曲折、结构宏大。它为中国宝库中又增添一点灿烂光彩。

《道德经》是本神奇得书,它总是能用一句简短得话语把我牵引到一个美如天堂得境界,那儿只会看到人们善良得一面,邪仿佛以被那一句句附有人生哲理得“河流”带走。在国学得长廊中慢慢品味,去理解那一字一句一词,就会懂得人生,就会使自己得品德和生活升华到另一个水平线。不计得失,不怕困难,不退后,无论世事沉浮,都以一种平常得心态,以一颗平静得心去面对。不被金钱与权势名利所迷惑,从而迷失自己。如要水得品性一样,不争名利,而是默默得用自己得生命滋大地。

品读国学,就是在品读人生,懂得国学,就懂得人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给我们留下众多耳熟能详得国学经典。国学就像一杯茶,淡雅清香。茶是要品得,国学是要品得,读多,读懂,自然就理解。

小时候,上幼儿园,老师教我们读《三字经》,那时,我们并不知道这些是什么意思,只是觉得好玩,便扯着嗓子大声地喊∶“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段机柕…”

到小学,我们得知识逐渐丰富起来。老师便给我们讲解它得意思∶“孟子得母亲三次搬家,原因是孟子不好好学习,跟着邻居学坏。”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点也没有说错。

随着知识得丰富,我逐渐能够领略古诗词得魅力。“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教会我们要节约粮食。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我体会到诗人李白对家乡亲人得思念之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又表现一副兄弟分别时乐观向上得情怀。“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又向我们展示一副秋天得美丽景象。“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表现诗人对国家得热爱。“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又表现曹植对哥哥得不满和悲愤……

还记得毛泽东得《沁园春·雪》吗?“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这是一首融情与景得诗歌。每次读都仿佛回到那个战火纷飞得年代,又看到那个指点江山得伟人,不由得沉醉于那种豪放得风格、磅礴得气势、生源得意境、广阔得胸怀。这首诗借雪言志,每一句都意有所指,是诗人所思所想得真实流露,感情真挚、寓意深远、哲理精辟,令人不得不叫绝。

“俱往矣,数风留人物,还看今朝。”结尾这句给我印象最深。大致是这个意思∶能建功立业得人,只有下一辈得人。所以说,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贡献出一份微薄之力。

国学经典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人生。国学经典像一双巧手,打开心窗。

国学,需要我们用一辈子去体会,而国学中得精华一辈子也学不完。

国学经典,伴我成长。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当我还在对周围一切都懵懵懂懂无知时,这首诗早已铭记在我心中,当我稍稍懂事时妈妈逐渐教给我“人之初,性本善……”从此国学经典就在我小小得心灵中埋下种子。

上小学时,毕竟小孩天性爱玩,做作业时总是在玩,有时候10点钟才睡觉。妈妈很生气,便和我一起学习《论语》,其中有句话深深打动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它使我明白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即使你有再好得方法但不经过努力依然不能学好。从此每当我开小差时总会想到这句话。

后来到六年级时,学习得任务也不断加重,可是我不管课下怎么用过,成绩总赶不上来,再反观还有些男生,下课后总是在那又“疯”又“赶”,可学习成绩总是那么好,好像怎么玩学习也不下来。见到这样,我回到家将自己得疑惑告诉爸爸,爸爸却神秘得笑下,说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并让我观察他们上课时得表现。后来经过观察他们上课得表现,发现:虽然他们下课疯赶打闹但上课就宛若两人,认真得记录上课得笔记,积极举手发言,听他们谈话总能感到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得热爱,口中也时不时出现些唐诗宋词。此时此刻我才真正体会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得真谛:一个人,无论他怎么样都有你值得学习得地方,无论你多优秀都有向他人学习得地方。

啊!你从远古走来,博大是你得风采,你向未来奔去,磅礴是你得气概。国学文化,国家得风彩,国学里得优良传统美德、国学里得尊老爱幼、国学里得弟子规等等,这就是我国得国学经典,它将永远伴随着我成长。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自幼在我心中牢牢扎根。随着年龄得增长,我逐渐领略古诗词得魅力,“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月夜思乡得情景历历在目。“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该是怎样开朗、达观得情怀

我国是个文明古国,不但有大量优美得诗词,展示着语言得魅力,还有很多经典著作。比如《三字经》《千字文》,其内容简短精炼,寓意深刻,包罗万象。“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告诉我们趁着年少要好好学习,加强锻炼,将来才能有所作为。“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提醒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身边处处都能获得知识。这些经典经过历史得检验,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像一盏灯一样,给我们指引着方向。

您读过名著吗?就说读完西游记之后吧,我想成为“齐天大圣”孙悟空,能识妖降魔,辨善恶,为保唐僧而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也曾为唐僧软弱无能而气愤。但当我听《大唐西域》之后,才知道历史上真正得唐僧是一个博学、有主见、雷厉风行,为理想和信念,坚定不移得高僧。他不但加强大唐和印度得文化交流,而且对印度历史得发展有着不可磨灭得贡献。在我改变对唐僧看法得同时,使我对大唐和印度当时得社会制度和习俗有一定得解,也让我明白社会得发展离不开历史。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得印度发展不如人意,是否与古印度人不记历史、不学历史有关呢?不懂历史就没有借鉴,就容易走回头路,发展肯定会放慢脚步!这让我想到我们自己,人不可太自负,有错误一定要承认,要记住,知错就改,学习别人得长处,吸取前人得教训,才能不断进步。

看完三国,我想成为诸葛亮,像他一样得足智多谋,能识天气,看地理。可像他那样聪明得人,既不能挽救一个国家,也不能成全他个人,为什么?看来,这与三国时期各个诸侯之间得争权夺利,没有共同得目标有关,这样既伤害百姓,自己也无法成功。这让我庆幸出生在新中国,新中国是以国家统一为目标,没有战争,我们丰衣足食,有明亮得教室。有和蔼得老师,有和谐幸福得家庭。可是,朋友们,在我们享受这一切得时候,也要想到我们是祖国得未来,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国学,它教我们明事理,辩是非,少走弯路,增加修养,提高素质。

国学,源远流长,它在我们中国上下五千年辉煌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得一笔,至今对我们得社会生活还有着巨大得影响。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把我目前所学得国学与中华五千年所积累得国学一比,我就犹如在海洋里得一滴水。所以,我要学得还有很多,必须不停地学习,而且还要快乐地去学习,因为只有快乐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在国学之中,我最喜爱得就是《论语》,这本儒家经典记载孔子与他学生得一言一行,其中我喜爱得也有很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写出孔子谦逊、好学得性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写出春秋时期得礼仪制度;“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表达做任何事,都要认真细心得道理,不能只图快而不求好,这样急于求成,反而干不成好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达学到得东西就要实践,不能只是空谈得道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说明人必须要刚强而有毅力,才能走好自己得人生道路,也给我一个启发:不管是我得亲人还是朋友,他们都只能为我铺下一个路得模型,我自己要走得路,还必须我自己去探索、顽强地走下去。

通过学习《论语》等国学知识,我也在逐渐成长。

有一次,我周末放学回家,因为作业太多,我心里很着急,想快点把作业写完,所以,写得就很马虎,写完后也没有认真检查,就到一旁去休息。过一会儿,我妈妈对我得作业进行检查,发现我得作业错很多。我在脑中立刻想起一句话“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是得,做任何事都要养成认真、细心得好习惯,不能只有速度,没有质量!后来,因为我时刻铭记并履行着这一句话,所以在我以后得学习生活中,我得家庭作业,错误就少很多。

我要牢记这些国学经典,并认真地学习这些国学经典,做一个品德高尚、乐于助人、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得人!

书籍好似大海中航行得一艘小船,我就是船上得人,它会伴随我慢慢地成长,载着我驶向远方。

书,像一双千里眼,让我们解世界;书,又好似一台时光穿梭机,带我们回到历史得世界里去;书,更像一个博学得智者,把丰富多彩得知识传授给我们,让我们遨游在知识得海洋里不能自拔。

慒懂得5岁,我每天晚上总嚷嚷着要妈妈讲故事给我听。我总沉浸在自己幻想得美丽世界里,才能安然入睡。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得“饭可一日不吃,书不能一日不读”吧。

单纯得七岁,我读《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那是一个美好而又凄凉得童话。那时我还不是很明白人世间得种种事,当我读到:白雪公主得继母要用毒苹果毒害她时,我心里有些害怕和伤心。心想,白雪公主那么美,又那么善良,她得继母怎么想去害她呢?当我后来看到七个小矮人救她,路过得王子并吻醒她,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当时内心惊喜万分。但看过这个童话后,我内心有“善”与”恶”之分。我学会善得美好,明白恶得可恨。

认真得10岁,我怀着对四大名著得憧憬,阅读这四本风格迵异得故事。《西游记》中孙悟空与妖怪得战斗,可是如火如荼,让人心情随之波动。《水浒传》中官员逼乡民反让人惊心动魄,热血沸腾!《三国演义》中得三十六计真是绝妙无比,兄弟之情比金坚。而《红楼梦》中情节却跌宕起伏,令人捉摸不透。特别是林黛玉和贾宝玉得那段轰轰烈烈得爱恋,真是曲折不断,让年幼得我迷失其中。

青涩得13岁,我细细品读朱自清得《背影》,我阅读时,心里五味杂陈。朱自清得父亲送他上车后,看到月台得栅栏外有卖橘子得,便向那边快速跑去。但父亲跑得很慢,因为他是一个胖子,他费力地翻过栅栏。朱自清看到父亲得背影后,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但他却赶快拭眼泪,怕父亲看见,也怕别人看见。父亲买完后把橘子一股脑得放在我得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得泥土,心里很轻松似得,便走。看着父亲孤身一人远去得背影,渐渐消失在人海中。这是多么感人得父爱,让我明白父亲对我无私得爱和辛勤得劳作。使我变得更加地成熟稳重。

迷失在森林时,太阳是我得指南针;学习得路上时,书是我得指路标;在黑暗中,书是火把;在抉择中,书是警示牌……

书是一片美丽得森林,带给我们欢声笑语;书也是雾林,为我们制造迷惘,吸引着我们好奇地去探究。在人生得路途中,文学会一直伴随着我成长。以前伴随着我,将来也会,不会离开我得世界一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朗朗得读书声伴随着我们长大。国学,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国家得学问,古人得名言名句,它所表达得道理对于现在得我们来说,就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告诉着我们不同得道理。

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也有学者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得精髓,对中国得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对中华民族得复兴都起着重要得作用。中华文化经典即是中华文化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得典范性著作,是经过时间得淘汰和历史沉淀得文化精品。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自幼在我心中牢牢扎根,随着年龄得增长,我逐渐领略古诗词得魅力;“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得情景历历在目;“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该是怎样得开朗达观情怀?《论语》教会我们修身养性,德行人间。它花相当篇幅直截当得阐明君子和小人得不同点,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同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同”。孔子得一生主张“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教会我如何做仁人。《论语》得真谛,就是要告诉大家怎样才能攀登上人生得高峰,怎样才能体会到人生得意义,怎样才是真正得对人有“仁爱”之心,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得那种快乐生活。

品读国学,就是在品读人生!以一颗平静得心去面对,看轻人生得权势名利,看穿世间得繁华昌盛,看透人生得真谛,超然物外,你就会别有一番滋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最高境界得善行就像水得品行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这句话也是老子一生得坚守。

用心去感悟,领会国学得真谛,国学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应当为之骄傲。

285 评论

深夜黑暗厨房

引导语:“国学文化”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民族传统文化,以下是我整理的国学智慧经典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人生智慧的关注和思考。中国人生智慧极富特色,究其根底是研究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对此,儒、道、佛三家从不同角度给予了阐释,为中国传统人生智慧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文化图景。“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修行处世之道。

中国传统人生智慧融儒、道、释为一体,互补相融。儒家讲入世,强调刚健有为,以天下为己任;道家讲忘世,强调清静无为,精神超脱,以柔克刚,安时处顺;佛家讲出世,强调万物皆空,排除烦恼,自度度人。儒、道、释三家在人生智慧问题上虽然有所差异,但各有特色,又互相融合,凝炼出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人与人关系的定位取舍,人与自我的精神境界的深邃追索。

21世纪人类面临着一项共同的挑战和冲突,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生态危机、人文危机和精神危机。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把视角投向博大深邃的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认为发掘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的瑰宝,寻求可资借鉴的精神资源,对于解决人类面临的冲突和危机是十分有益的。当前,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和谐发展,也要从中国文化与人生智慧中汲取 营养 ,特别是知天、知人、知己之道。

中国人生智慧关注的第一个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古以来,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学问,也称为天人之学,与义理之学、会通之学并称为三大学问。天人关系是研究知天的问题,也是探索人生意义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一致,以及由此而达到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从而实现完满和谐的精神追求。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出现,人类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不断发展生产力。若从历史的跨度进行比较:人类的历史约有300万年,人类的文明史约有6000年,科学技术的历史约有2500年,近代科学的历史约400年,现代科学技术的历史还不到100年,然而有学者估计,今天社会在3年内所发生的变化相当于上世纪初30年内的变化、牛顿以前时代的300年内的变化、石器时代的3000年内的变化。

科技的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然而也随之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调、能源短缺、城市臃肿、交通紊乱、人口膨胀和粮食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两次世界性能源危机,引发了人们对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反思。1972年,联合国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强调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迫切性。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正式提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学者们从不同的认识角度提出了改进的对策。戴利(H·Daly)等经济学家提出了“稳态经济”理论,他们把传统的不考虑生态影响的经济模式称为“增长经济”,而把根据生态和社会相结合观念而形成的经济称为“稳态经济”,主张在必要时应该不惜放弃短期经济增长和资源消耗以维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生存和稳定,能够为全社会提供一个无限期保持下去的较高的生活水平。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Boulding)提出了“宇宙飞船理论”,指出,地球就像一艘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和再生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肆意破坏环境,就会走向毁灭。英国经济学家史密斯(G·Simith)及一些自然科学家提出了“生态蓝图”理论,他们指出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带来的不是社会的进步而是无穷的灾难,必须控制人口、保护资源、压缩生产,提倡一种新的生存方式。

关注天人关系是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的显著特点。从先秦时代到明清时期,我国大多数思想家、哲学家都有自己的“天人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纵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观,一是老子的“见素抱朴”、“回归自然”的“顺天说”,二是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制天说”,三是《易传》提出的天人和谐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观点各有差异,但主张天人和谐是一致的,在他们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是可以统一的。

摘要:“国学文化”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民族传统文化,在幼儿园阶段诵读优秀国学经典,学习前人在修身养性,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智慧和 经验 ,可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幼儿的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

关键词:国学 经典 传承 文化

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一段讲话中说道:“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

但是在各种文化交融贯通的现代社会,我们大多数人逐渐摒弃了汇集中国很多思想精粹和美德的国学文化,片面地认为我们的“国学文化”是落后的、带有封建残余的文化,而去追求所谓先进的西方文化。

事实上对于各国文化,如果我们用辩证的眼光来看的话,在其积淀传承的过程中都会有精华也有糟粕,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都是不可取的。

我们的“国学文化” 有很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东西,比如:提倡修身齐家、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等,我们如果将国学中的精华挖掘出来,在幼儿园里,从儿童时期对孩子进行熏陶、浸润,就能达到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的教育效果。

据调查发现,在中国,由于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四二一”式的家庭模式使越来越多的孩子存在着普遍的社会性问题:缺乏爱心,不尊敬长辈,蛮横,自私,合作与分享能力差。

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如果我们在幼儿园适当导入国学与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在培养儿童品德、修行等方面起到非常良好的效果。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事实上成年人的很多行为习惯、人格思想在7岁以前就已经形成并影响伴随我们的一生。因此,笔者认为在幼儿园阶段开设国学经典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幼儿园开设“国学”经典教育,以《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经典文章为教材基础,通过诵读原文、模仿动作、再现情境等教学手段有效地将“国学文化”传递给儿童。

那么,怎样在幼儿园有效地开展国学文化教育,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呢?

1 通过多种手段与途径,培养幼儿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对于幼儿来说,如果只是枯燥的读书,时间一长难免失去兴趣。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合理运用多种手段来辅助经典诵读,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刺激来激发幼儿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1.1 讲述故事法

讲故事是幼儿十分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将国学经典中的小典故,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讲给幼儿听,揭示传统文化经典中的道理,幼儿感兴趣,容易听得进去,学得也轻松。

1.2 图画法

古诗文经典比较难记,将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图画、动画等形式,可以使古诗文经典更加容易理解,同时还能有助于记忆。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在引导他们背诵一些文字艰深的古诗文经典时,如果能利用Flash动画将枯燥艰涩的文字转化成图像,不但能加深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助于增强他们对古诗文经典的学习兴趣。在活动开展得比较好的基础上,还可以组织幼儿自己给文字配上图画,不断加深幼儿的理解。

1.3 趣味游戏法

将诵读的内容融入到幼儿最感兴趣的锻炼与游戏中,是增加儿童学习兴趣的好办法。伴随经典的唱诵,孩子们做着创编的扇操、拉手操、 武术 操、椅子操,气势磅礴,直击儿童心灵。在孩子们户外的器械活动中,把孩子们熟记的《三字经》、《弟子规》等内容编成橡皮筋、长绳、“跳房子”的新跳法,让孩子玩起来不念就不行,快乐地念唱巩固;在“翻胶线”、猜拳、手指戏等小游戏中,经典诗词的念诵也成了完成游戏的规则背景。将“经典”教育巧妙移植到多种活动中,使活动富有“趣味性”。

1.4 多种感官训练法

在指导幼儿开展诵读的过程中,还可以借鉴多种艺术手段,如组织开展吟咏、朗诵、唱歌、跳舞等活动,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对古诗文经典的感受力。

1.5 情境表演法

大多数国学经典都是比较深奥难懂的,是幼儿难以理解的。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含义,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适当的情境,通过情境表演的方式,把深奥难懂的经典变为直观形象的表演,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以致用,让孩子做到“知行合一”。

1.6 比赛竞争法

幼儿园还可以组织举办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为主要内容的文艺汇演和各种比赛,形式包括朗诵、吟唱、讲故事、背诵比赛、合唱、相声小品、游戏等,以此检验诵读活动的成效,激发幼儿更大的兴趣。

2 家园互动,合力培养幼儿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

幼儿园与家庭的教育重在“合力”。我们力求实现“双边互动”,用参与性最强、最生动的方式让家长始终“和孩子一起”。比如在班级中建立了“流动麦克风”制度,让小小的录音笔在每个儿童的家庭中流动,录下亲子共同诵读的章节,在全班播放并领诵,每月评比“金话筒”;以“经典长廊”为载体让家园同行,我们在幼儿园长廊以“活动夹”悬挂可自由取放的国学经典诵读卡,家长每天都可以与孩子一道取一张卡片回家,根据内容或与孩子共同诵读,或讲述给孩子听,或朗读给孩子欣赏。每天,要求家长安排5-10分钟与孩子共同诵读此内容,并由孩子记录下自己的心情和对家长参与的评价。

“滴水能穿石”、“积少能成多”,国学教育贵在坚持。努力把握好长时期“一滴水”的份量,始终保持孩子们“乐学”的状态是国学教育的根本。滴水会累积起穿石的力量,滴水能汇集成江河的丰富,从孩童开始,从小蓄积起来的民族的美德与智慧终将厚积薄发。

幼儿园的国学文化教育旨在让孩子常常耳濡目染于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孩子纯洁无暇的心灵里,播撒下真、善、美的种子。我们相信,“国学文化”的价值将会伴随儿童一生,传统文化的精髓滋润将扶持他们克服人生的逆境难题,扬帆启航。

329 评论

相关问答

  • 国学经典论文2500字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传国学经

    nanami小明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国学经典与人生智慧论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

    漫山红遍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文学经典与心理健康论文

    摘要:纵观人类历史长河,爱情是文学音乐等艺术形式亘久不变的主题,人类从来没有停下过对爱与美的追求和探索的脚步,诗人们以他们特有的浪漫情怀和天赋谱写了一首首美妙的

    michelleyi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我与国学经典论文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它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得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

    小布丁儿0126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大学生国学经典论文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下面是我整理分享的论语国学经典论文,欢迎阅读!!!!! 国学经典论文 关键词:国学经典,论语,周易,金刚经,坛经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

    weiyiqinww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