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02

萌萌panda我最爱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历史地理期末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hangchanli

已采纳

这个网址,绝对有用!我经常 用这里的论文。下载地址:以下是简介,打开上面链接就行。1.20年来国内历史地理学理论研究概述 [ 地理地质 ] 历史地理学是近年来渐渐兴起的一门显学,有关的研究文献已经蔚为大观,但历史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却一直是历史地理学研究中一个相对薄弱... (2008/9/8 16:29:00) 2.我国历史地理学理论研究的现状 [ 理学其它相关 ] 对历史地理学科性质的讨论,自20世纪30年代即已开始,“文革”以前曾进行过热烈的讨论①,至80年代初历史地理学界对本学科的... (2008/7/20 10:12:00) 3.沙漠历史地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以我国河西走廊历史上的沙漠化研究为例 [ 历史学 ]【内容提要】干旱地区的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内陆河流下游,沙漠化过程的途径主要有就地起沙、风蚀绿洲、流沙入侵、洪积物掩埋绿洲4种, 前两者最重要。由于绿洲水... (2006/4/28 15:59:00) 4.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建立与发展——兼论侯仁之《历史地理学四论》 [ 历史学 ] 内容提要 建国以来,经过几代学者的共同努力,现代历史地理学在中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且发展前景广阔。本文在侯... (2006/4/26 15:50:00) 5.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 历史学 ] 【内容提要】中国历史地理学具有悠久的传统,也是一门符合现代科学原理的新兴学科。由于中国拥有长期延续的文献记载,涉及的时间和空... (2006/4/26 15:35:00) 6.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 历史学 ]【英文标题】WU Hong-qi,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The history, pres... (2006/4/26 15:32:00) 7.20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 [ 历史学 ] 一、总体进程传统的舆地学孕育了历史地理学。舆地学主要研究历代疆域、政区、地名、水道的因袭与变异,长期以来是历史学的附庸,是治史的四把钥匙... (2006/4/26 14:11:00) 8.谭其骧的历史地理学研究 [ 历史学 ] 历史地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是20世纪以来,特《20世纪中国历史考证学研究》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创立和完善的。20... (2006/4/25 14:29:00) 9.唐代三峡“竹枝”:一种文学现象的历史地理学考察 [ 历史学 ]唐代以后,原本为山地民歌的“竹枝词”成为多受文人重视的诗体。诗人文士记事咏物抒怀,往往采用这种文句平易朴实、风格活泼清丽的形式。 要探求这一生动清新的文化支脉... (2006/4/5 14:20:00) 10.史念海教授对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杰出贡献 [ 历史学 ]【内容提要】史念海教授是我国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他在将近70年的学术生涯中,坚持“为世所用”的原则,努力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他对中国历史... (2006/4/5 10:11:00)

310 评论

尛嘴亂吃

秦始皇姓什么?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国历史》第一册第70页上说:“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但有的老师以《史记·秦始皇本纪》和《淮南子·人间训》及“高诱注”为根据,认为“后人应当称始皇为赵政,不应当称嬴政”,所以教科书是错误的。 此后不久,笔者接到一位山东老师的电话,他告诉我:他读了论秦始皇之姓的那篇文章以后,翻阅了吕振羽著的《简明中国通史》。书中第八章《进入专制主义封建制的秦朝》(公元前221—207年),第一节《秦始皇的统一事业》,第一目《开创一统之局》开头就说:“秦王嬴政继承商鞅以来的传统方针,依靠封建地主,次第灭亡六国。”山东的这位老师不死心,又翻阅了尚钺著的《尚氏中国古代通史》。书中第四编《中国奴隶制的崩解与封建制度的形成——秦两汉到南北朝》,第六章《秦奴隶帝国的形成及灭亡》,第一节《秦帝国的建立》,这节只提秦王政,没有涉及到秦王政的姓,但第二节《秦奴隶帝国的发展及其灭亡》中说:秦始皇一死,“李斯、赵高等不敢发丧,并与宠信赵高的胡亥相勾结,阴谋杀害了始皇长子扶苏及大将军蒙恬,拥胡亥夺取帝位,号称二世,继之便展开了对秦嬴族之宗室、姻亲、大臣勋旧的大屠杀,牵连而死者不可胜数”,显然,尚钺先生也认为秦王政是姓嬴。这位老师还是不死心,接连查阅了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纲要》和英国人崔瑞德、鲁惟一编写的《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通史纲要》第六章《秦汉时期。封建社会的成长》第一节《秦,第一个封建皇朝》中说:“秦王嬴政面对这个空前的局面,要求有一个相应的尊贵称号。他决定自己的称号是始皇帝,他的子孙继承帝位的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他认为,这样传下去,可以万世无穷。”《剑桥中国秦汉史》第一章《秦国和秦帝国》中的“最后的征服与胜利”一节说:“根据中国传统的说法,嬴政之治在公元前246年正式开始。”看来,白寿彝先生和两位英国历史学家也认为秦始皇姓嬴。这位山东老师说:“吕振羽、尚钺、白寿彝三位先生都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英国《剑桥中国秦汉史》也是有国际影响的学术著作。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把它翻译成中文出版。它们跟人教版的课本一样都认为秦始皇姓嬴,可那位老师援引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呀,《史记》上说秦始皇‘姓赵氏’,这究竟该如何解释呢?请您过几天给我个答复。”我答应了。 我答复说:上古时代,姓氏有区别。姓为族号,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称号;氏是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的符号,为姓的支系。张亮采的《中国风俗史》第一编《浑朴时代》第六节《名姓氏族之辨》上说:“姓者生也,所以明世系而别种族也;氏者犹家,所以表家门也。故一姓分为数十百氏。”姓始于母系制时代,形成之后比较稳定;氏始于父系时代,常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情况比较复杂。汉代应劭《风俗通义》中说:“盖姓有九,或氏于号。或氏于谥,或氏于爵,或氏于国,或氏于官,或氏于字,或氏于居,或氏于事,或氏于职。”这段话道出了氏的主要来源。氏与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然而,“氏一再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顾炎武语)。古人很早就懂得“男女同姓,其生不蕃”。《通志·氏族略序》记载古代的婚俗:“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大约战国以后,姓与氏逐渐混称。至今说起姓氏,专指姓,而姓与氏已无区别。顾炎武在《日知录·氏族》中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原名《太史公书》。顾炎武在这里所说的“太史公”,指的就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司马迁谈到秦始皇的姓氏,有三个: 第一个姓嬴,见于《史记·秦本纪》。司马迁引用周孝王的话,说:“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接着,司马迁又说:“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司马迁在《秦本纪》中叙述了秦的世系,包括秦始皇、二世和子婴之后,总结说:“秦之先为赢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 第二个姓赵,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 第三个姓吕,亦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周历已移,仁不代母。秦直其位,吕政残虐。”唐司马贞《索隐》:“吕政者,始皇名政,是吕不韦幸姬有娠,献庄襄王而生始皇,故云吕政。” 综上所述,说秦始皇姓嬴,是论其总根;说秦始皇姓赵,是指其支系;说秦始皇姓吕,是讲其实质。这三种说法都出自太史公,都有充分根据,都是对的,不能说哪个是错误的。 但是,这三个姓用在秦始皇身上,以嬴姓最普遍。前面已引过中外史学名家的著作,它们在谈到秦始皇时都用“嬴”这个姓。就是在我国古代,称秦始皇姓嬴的也是比较多。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诗》开头便是“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他在《咏荆轲》中说:“燕丹善养土,志在报强嬴。”正是因为古今中外的学者提到秦始皇多称他为赢姓,所以《辞海》对“秦始皇”词条的解释是:“即嬴政……”,并不说秦始皇是“赵政”或“吕政”。另外,《辞海》还收有“赢秦”一词,并解释说:“即指古代秦国或秦朝,因秦乃嬴姓,故名。”诗人陈高在《感兴》诗中写道:“商君佐嬴秦,变法开田畴。”相反,“赵秦”或“吕秦”在《辞海》中并没有。采用最普遍、最流行的说法,是教科书编写应当遵循的一般原则。普及性的史学著作也是一样。

153 评论

雨中之苇

我看秦始皇今天,历史课上,通过学习了“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我进一步了解了我国第一位统一中国的皇帝——秦始皇。 小荷作文网,你也可以投稿 以前,我在电视上看过由现代人扮演的那高大威猛的秦始皇,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冷酷、残暴。 因为我看到他为了修建阿房宫和骊山墓,动用了70多万人,使大批农民脱离生产,田地荒芜。又看到他焚书坑儒,民间除了医药、种树等书籍以外,所有的《诗》、《书》和百家著作,一律烧毁。而且第二年,许多书生对他进行指责,他就以诽谤罪活埋了400多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焚书坑儒”。由此可见,他是多么残暴啊! 小荷作文网,你也可以投稿 可是,学了这一课后,我看到了他的优点---善于治理国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为了使国家富强,他采取了许多措施。 废分封,立群县,这是第一措施。他把以前周朝建立的分封制废除。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他们互不统属,都对皇帝负责。在地方,他建立了群县二级行政机构,群下设县。群的长官称群守,县的长官称县令。 车同轨,书同文,这是第二措施。我们设想一下:如果秦始皇在游行的时候,坐着一辆大而美观的马车,几乎把路给占满了,连别人摆的摊子都给撞倒了,那他的面子岂不是被丢光了。再说了,就算没撞到别人,要是来到以前别的国家,比如说燕国或齐国,人家路要是比较窄的话,那秦始皇岂不是要丢掉车子,而自己走路了吗?我想这是不可能的。书同文,我们也设想一下:如果秦始皇派一个大将军(从以前别的国家招降来的)到边疆去抵御匈奴,与他们僵持了很久,最后“弹尽粮绝”。于是,大将军写了一封信(当然用的是自己的文字),叫一个部下把信交给秦始皇,希望他能运些粮食来增援。秦始皇接到信后,傻眼了,因为他看不懂大将军的信,秦始皇马上召集所有大臣进行研究。可是,等他们研究出来,仗都打完了。由此可看出:统一文字的重要性。 统一度量衡,这是第三措施。这对秦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之所以要统一度量衡,我个人认为还有一个简单的道理:避免缺斤少两的现象。 此外,秦始皇还修筑长城,虽然在修筑过程中死了成千上万的人,但是如果不修的话,匈奴来犯,还是会牺牲这么多人,甚至还不止呢! 总而言之,我觉得秦始皇功大于过。同学们,你们觉得呢?

313 评论

我究竟怎么了555

文献资料:看看上面的资料也许你会找到合适的论文论点。

336 评论

北冰洋的海豚

历史,地理都要包括?那写中国不同时期的民族大融合问题吧那涉及到南方和北方地域差异以及不同少数民族,算是和地理也有一些关系至于参考资料,可以看以前的历史教科书当然也可以看话说中国,四库全书里面也有提到相应的部分,当然还有专门研讨各个朝代的书籍比如魏文帝的时期,孝文帝时期,都有很多介绍呢~

250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国家历史投稿

    《历史研究》或者当小说一样投到《龙门阵》《故事会》一类的杂志月刊正式的就是《历史研究》和《国家历史》(现改名叫《看历史》)谢谢,希望能帮到你哈

    ilikedianping225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历史小论文中国近代史

    《近代中国创业救国之路及 反思 》 摘 要: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一些思想先进的人开展了创业救国。创业救国论者发展了国家的经济,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进一

    艰难之旅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高中生爱看的历史地理杂志

    尝试理解真实的社会,会让你比同龄人看得高远得多。 偶尔了解一下政治和经济,《三联生活周刊》《看天下》《凤凰周刊》《人物》《南方都市报》《特别关注》等,重点介绍下

    宇宇酱ovo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第一篇区域地理著作是《尚书·禹贡》。 《尚书·禹贡》是战国时魏国的人士托名大禹的著作,因而就以《禹贡》名篇。《禹贡》是在生产力水平不高、巫风盛行的历史条件下

    jennifer1959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期刊

    1.发表论文: 2012 《在“探究”、“建构”中把握历史教育额精髓》录《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因材施教 化教为导》刊《中学历史

    郁敏0729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