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笑笑
我找到的资料,希望能帮助到你!当老师久了,从硕士导师熬到博士导师,如今又过了好多年,不知有多少莘莘学子在我们面前“过堂”。所谓“过堂”,也就是答辩,其核心无非就是一问一答。问答看似简单,但结果却是因人而异的。有的顺顺当当,安然而过;有的跌跌撞撞,侥幸脱险;有的折戟沉沙,铩羽而归。要想顺利通过答辩,确实得琢磨答辩的门道。因为问有问的技巧,答有答的高招。我曾经在一次到外地参加答辩的路途中总结了一些学生答辩的经验,称为“答辩十二法”,并将其传授给众弟子。这十二法是:察言观色法;删繁就简法;扬长避短法;偷梁换柱法;狐假虎威法;溜须拍马法;含糊其辞法;自问自答法;自我检讨法;见好就收法;低眉顺眼法;留待将来法。他们使用后普遍认为不错,并一再要求我把它们写下来,以使更多的学子受益,但我顾虑良多。一是因为这些经验在学生们看来也许实用,但是在老师们看来却是负面的,因为基本上是教学生如何“忽悠”答辩委员的,如果流传开来,其后果不堪设想。二是有些法子是群众自发创造出来的,效果更加明显,却没有被我收录。比如趁着某个评委老师有比较危急的情形�如接电话、上厕所或者烟瘾上来而离席,或者浑然入睡而理智全无的时候,赶紧把他的问题一梭子不歇气地回答完,这种法子用比较专业的说法就是“乘人之危法”;又比如情急之下,也就顾不得斯文了,眼泪一把,鼻涕一把,以此博得老师们的同情恻隐之心的,姑且叫做“痛哭流涕法”吧�总体而言,一是因为它们的偏面�基本都是反面的,二是因为它们的片面�即不全面,所以总是觉得难登大雅之堂。于是就一直憋着,没有写出来。一个时期以来,我认真地而且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观察、总结、思考、提炼了一些论文答辩的技巧和方法,自认为比以前的十二法是有进步了,也更加全面了,至少是不那么偏面了。所以心下就有些释然,而且觉得可以写出来了。以下就是论文答辩的“十四问法”、“十四答法”和“十二忌”。十四问法:1.请问;2.发问;3.提问;4.试问;5.借问;6.质问;7.责问;8.反问;9.诘问;10.追问;11.纠问②;12.盘问;13.讯问;14.拷问。前12个都是老师们常用的,后两个则是因为时代进步了,刑讯逼供被法律禁止了,所以用得少了。前面的问法是比较客气的,越到后来就越严肃,这大致可以从问话者的面部表情上看出来的。十四答法:1.察言观色,见风使舵;2.歌功颂德,讨好卖乖;3.避重就轻,避实就虚;4.扬己之长,克己之短;5.偷梁换柱,移花接木;6.含糊其辞,蒙混过关;7.装聋作哑,装疯卖傻;8.乘人之危,一吐为快;9.悬崖勒马,回头是岸;10.坦白从宽,抗拒从严;11.巧言善辩,推卸责任;12,借力打力,分化瓦解③;13.痛哭流涕,认罪伏法④;14.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当然,如果真的要用最后一种法子了,那就是两个字:死定了!十二忌:一忌过于自信,目中无人;二忌疏忽大意,丢三落四;三忌轻重不分,虚实莫辨;四忌彷徨犹豫,心中无数;五忌言简意赅,贻误战机;六忌纠缠不清,短兵相接;七忌执迷不悟,愈陷愈深;八忌负隅反抗,顽固到底;九忌惊慌失措,语无伦次;十忌多言失语,授人以柄;十一忌自投罗网,自找麻烦;十二忌沉默不语,呆若木鸡。也许有人要说,前面的问答都是十四个,为什么就不是十四忌呢?其实还有两忌,都是针对以上的问法与答法的。一忌信以为真,本本主义。以为书上已然登了这些法子,就全是真理了,可以依仗着走遍天下了。二忌偏听偏信,一叶障目。凡事都是一分为二的,你以为已经洞察了答辩的韬略,可以高枕无忧了,殊不知,仙外有仙,天外有天。学界一如武林,高手云集,英才辈出,更何况还有那些修炼数十载、功夫高深莫测的学界大师、泰斗呢�以上区区雕虫小技,岂能逃得过他们的火眼金睛,又岂能敌得过他们的神功大法?所以奉劝各位后辈,还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写好论文、认真准备是最重要的。而且我也是一个坚定的历史唯物主义者,相信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至于上面的那些计谋么,择其善者,相机而用就是了。最后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文所讨论的技巧方法也基本适用于所有的口试、面试等场合。
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有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为了搞好毕业论文答辩,在举行答辩会前,校方、答辩委员会、答辩者(撰写毕业论文的作
指导老师会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你论文建议和修改建议,就是辅导你完成论文。只有指导老师认可了你的论文,达到了要求,才可答辩。答辩的老师肯定不会是知道老师的。
(1)辨别论文真伪,检查是否为答辩人独立撰写的问题; (2)测试答辩人掌握知识深度和广度的问题; (3)论文中没有叙述清楚,但对于本课题来讲尤为重要的问题; (
1、请介绍一下你的创业项目,限时5分钟。 2、请清晰的描绘一下你创业项目的盈利模式。 3、你觉得你和同行的差异在哪里?你的核心优势又在哪里? 4、你是如果带领你
我找到的资料,希望能帮助到你!当老师久了,从硕士导师熬到博士导师,如今又过了好多年,不知有多少莘莘学子在我们面前“过堂”。所谓“过堂”,也就是答辩,其核心无非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