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smarck66
研究领域:植物水分利用、生态水文功能社会任职:代表论著:李鹏菊, 刘文杰, 王平元, 李金涛. 2007. 植物根部水分再分配研究的区域特征及生态意义. 云南大学学报, 29(6)李鹏菊, 刘文杰, 王平元, 李金涛. 2007. 西双版纳石灰山季雨林内部分植物的水分利用策略. 西北植物学报.李鹏菊, 刘文杰, 王平元, 李金涛. 2007. 热带石灰山季雨林几种植物水分利用方式的季节变化.刘文杰, 李鹏菊, 李红梅, 段文平. 2006. 热带季节雨林林下土壤蒸发的稳定性同位素分析. 生态学报, 26(5): 1303–1311.刘文杰, 李鹏菊, 李红梅, 张一平. 2006.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林冠截留雾水和土壤水的关系. 生态学报, 26(1): 9–15.刘文杰, 张一平, 马友鑫, 李红梅. 2005. 森林内雾水的水文和化学效应研究现状. 林业科学, 2005, 41(3): 141–146.刘文杰, 张一平, 李红梅, 刘玉洪. 2004. 热带人工橡胶林林冠截留雾水的边缘效应研究. 生态学报, 24(7): 1430–1435.刘文杰, 张一平, 李红梅, 段文平. 2004.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林内雾特征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 28(2): 264–270.刘文杰, 张一平, 李红梅, 刘玉洪. 2003. 热带季节雨林和人工橡胶林林冠截留雾水的比较研究. 生态学报, 23(1): 2379–2386.刘文杰, 张一平, 李红梅, 刘玉洪. 2003.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林冠穿透雾水的观测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 27(6): 749–756.刘文杰, 张克映, 王昌命, 李红梅. 2001.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林冠层雾露形成的小气候特征研究. 生态学报, 21(3): 165–170.刘文杰, 李庆军, 张光明, 施济普. 2000. 西双版纳望天树林干热季不同林窗间小气候差异. 生态学报, 20(6): 280–285.刘文杰, 李庆军, 张光明, 施济普. 2000. 西双版纳望天树林林窗小气候特征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 24(3): 356–361.刘文杰, 唐建维, 白坤甲. 2001. 片断化望天树林小气候边缘效应比较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 25(5): 616–622.刘文杰, 曾觉民, 王昌命, 李红梅, 段文平. 2001. 森林与雾露水关系研究进展. 自然资源学报, 16: 572–575.刘文杰, 张克映, 张光明, 李红梅, 段文平. 2001.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干季林冠截留雾露水效应研究. 资源科学, 23: 75–80.刘文杰. 2000. 西双版纳近40年气候变化对自然植被NPP的影响. 山地学报, 18: 296–300.刘文杰, 李红梅, 段文平. 1998. 西双版纳地区露水资源分析. 自然资源学报, 13: 40–45.刘文杰, 李红梅. 1998. 景洪市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高温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热带地理, 18: 143–146.刘文杰. 1998. 西双版纳地区温湿状况及舒适性评价. 山地学报, 16: 277–280.刘文杰, 李红梅, 段文平. 1997. 西双版纳夜雨资源的农业气候分析. 自然资源学报, 12: 330–335.刘文杰, 李红梅, 段文平. 1996. 我国西双版纳雾资源及其评价. 自然资源学报, 11: 263–267.刘文杰, 段文平. 1996. 西双版纳景洪市雾特征分析. 热带地理, 16: 331–335.刘文杰, 张克映. 1995. 香荚兰生态气候适应性初步探讨. 中国农业气象, 16: 24–27.李红梅, 刘文杰. 1997. 景洪市城市发展对城市气候的影响. 气象, 23: 38–41.王馨, 张一平, 刘文杰. 2006. Gash模型在热带季节雨林林冠截留研究中的应用. 生态学报, 26: 722–729.张一平, 赵双菊, 于贵瑞, 窦军霞, 刘文杰, 孙晓敏. 2005.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干热季林冠上小气候特征及CO2通量的观测. 生态学报, 25: 2540–2549.张一平, 王馨, 刘文杰. 2004. 热带森林林冠对降水再分配作用的研究综述. 福建林学院学报, 24(3): 274–282.张一平, 王馨, 王玉杰, 刘文杰, 刘玉洪. 2003. 西双版纳地区热带季节雨林与橡胶林林冠水文效应比较研究. 生态学报, 23: 2653–2665.马友鑫, 张一平, 刘玉洪, 刘文杰, 李佑荣. 2000. 森林片断的边缘效应及对物种的影响. 许智宏主编, 面向21世纪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376–385.张一平, 张克映, 马友鑫, 刘玉洪, 刘文杰. 1997. 热带地区不同植被覆盖地域径流特征.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3: 25–30.
jack99huang
专著与教材1 郭旭东, 邱扬, 刘世梁, 吕一河. 2007. 土地生态学综述. 土地科学学科发展蓝皮书: 2006年 (中国土地学会等编). 北京: 中国大地出版社. pp. 165-220.2 武吉华, 张绅,江源, 康慕谊, 邱扬. 2004. 植物地理学(第四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82页.3 傅伯杰, 陈利顶, 邱扬, 王军, 孟庆华. 2002. 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过程. 北京: 商务印书馆. 302页.4 邱扬,傅伯杰. 2001. 景观生态学与土地持续利用.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 (傅伯杰等编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pp. 269-309.文章 (英文)1 Wang Jun, Fu Bojie, Qiu Yang, Chen iding, Chen Chen, Hu Baodong. 2005. The effects of and use on runoff and soi nutrient osses in a guy catchment of the hiy areas: impications for erosion contro. Journa of Geographica Sciences. 15(4): 396-404.2 Fu Bojie, Meng Qinghua, Qiu Yang, Zhao Wenwu, Zhang Qiuju and D.A. Davidson. 2004. Effect of and use on soi erosion and nitrogen oss in the hiy area of the oess Pateau, China. and Degradation and Deveopment, 15: 87-96.3 Qiu Yang, Fu Bojie, Wang Jun, Chen iding. 2003. Spatiotempora prediction of soi moisture content for an event-based hydroogy mode in a guy catchment of the oess Pateau, China. Catena. 54(1-2): 173-196.4 Wang Jun, Fu Bojie, Qiu Yang, Chen iding. 2003. The effects of and use and its patterns on soi properties in a sma catchment of the oess Pateau. Journa of Environmenta Sciences, 15(2): 263-266.5 Wang Jun, Fu Bojie, Qiu Yang, Chen iding. 2003. Anaysis on soi nutrient characteristics for sustainabe and use in Da Nangou catchment of the oess Pateau, China. Catena. 54(1-2):17-30.6 Fu Bojie, Wang Jun, Chen iding, Qiu Yang. 2003. Infuence of and use on soi moisture variation on a sma catchment of the oess pateau, China. Catena. 54(1-2):197-214.7 Meng Qinghua, Fu Bojie, Qiu Yang, Zhao Wenwu. 2002. and use effects on soi erosion and phosphorus oss in the Hiy area of the oess Pateau, China. Proceddings of 12th ISCO Conference, Process of Erosion and its Environmenta Effects (Voume II).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8 Qiu Yang, Fu Bojie, Wang Jun, Chen iding.2001. Soi moisture variation in reation to topography and and use in hisope catchment of the oess pateau, China. Journa of Hydroogy, 240(3-4):243-263.9 Qiu Yang, Fu Bojie, Wang Jun, Chen iding. 2001.Spatia variabiity of soi moisture content and its reation to environmenta indices in a semi-arid guy catchment of the oess Pateau, China. Journa of Arid Environments, 49: 723-750.10 Wang Jun, Fu Bojie, Qiu Yang, Chen iding. 2001. Soi nutrients variation in reation to and use and topography in guy catchment on oess pateau of China. Journa of Arid Environments, 48: 537-550.11 Wang Jun, Fu Bojie, Qiu Yang, Chen iding. 2001. Geostatistica anaysis of soi moisture variabiity in space and time on Da Nangou catchment of oess pateau, China. Environmenta Geoogy, 41: 113-120.12 Chen iding, Wang Jun, Fu Bojie, Qiu Yang. 2001. and-use change in a sma catchment of Northern oess Pateau, China. Agricuture, Ecosystem & Environment, 86(2): 163-172.文章 (中文)1 邱扬, 傅伯杰, 王军,张希来, 孟庆华. 2007. 土壤水分时空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时空关系. 生态学杂志. 26(1): 1-8.2 邱扬, 李湛东, 张玉钧, 徐化成, 于汝元,张希来. 2006.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原始林白桦种群世代结构的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 30(5): 753-762.3 邱扬, 李湛东, 张玉钧, 徐化成, 于汝元. 2006. 火干扰对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下层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生态学报. 26(9): 2863-2869.4 王军, 邱扬. 2005. 土地质量的空间变异与尺度效应研究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 24(4): 28-35.5 郭旭东, 邱扬, 连钢, 王静. 2005.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的县级土地质量评价指标研究. 地理科学. 25(5): 579-583.6 邱扬, 傅伯杰, 王军, 陈利顶. 2004.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子. 生态学报. 24(9): 1871-1877.7 邱扬, 傅伯杰. 2004. 异质景观中水土流失的尺度变异及尺度转换. 生态学报. 24(2): 330-337.8 邱扬, 傅伯杰, 王军, 陈利顶. 2004. 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子. 自然科学进展. 14(3): 294-299.9 朱源,邱扬, 傅伯杰,张英. 2004. 河北坝上草原东沟植物群落生态梯度的数量分析. 应用生态学报. 15(5): 799-802.10 郭旭东, 邱扬, 连钢, 王静, 张爱萍. 2004. 基于PSR框架针对土壤侵蚀小流域的土地质量评价. 生态学报. 24(9): 1884-1893.11 李双才,罗利芳,张科利,邱扬,刘宇. 2004. 黄土沟壑丘陵区退耕对土壤侵蚀影响的模拟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18(1): 74-77.12 邱扬, 傅伯杰, 王军, 陈利顶. 2003.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地利用的时空分布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自然资源学报. 18(1): 20-29.13 邱扬, 李湛东, 张玉钧, 徐化成, 于汝元. 2003.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兴安落叶松种群世代结构的研究. 林业科学. 39(3): 15-22.14 郭旭东,邱扬,连纲,刘康. 2003. 基于PSR框架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研究进展与展望. 地理科学进展, 22(5): 479-489.15 王军, 傅伯杰,邱扬,陈利顶, 余莉. 2003. 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格局-Kriging插值分析. 地理研究. 22(3): 373-379.16 邱扬, 傅伯杰, 王勇. 2002. 土壤侵蚀时空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时空关系. 水土保持学报. 16(1): 108-111.17 邱扬, 傅伯杰, 王军, 陈利顶. 2002.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物理性质的空间变异. 地理学报. 57(5): 587-594.18 傅伯杰,邱扬,王军,陈利顶, 2002.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地理学报. 57(6): 717-722.19 孟庆华, 傅伯杰,邱扬. 2002.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径流及磷流失研究. 自然科学进展. 12(4): 393-397.20 王军, 傅伯杰,邱扬,陈利顶, 余莉. 2002. 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 生态学报. 22(8): 1173-1178.21 王军, 傅伯杰,邱扬,陈利顶. 2002. 用空间内插法研究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特征. 自然科学进展. 12(4): 430-433.22 邱扬, 傅伯杰, 王军, 陈利顶. 2001.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形成机制. 应用生态学报. 12(5): 715-720.23 邱扬, 傅伯杰, 王军, 陈利顶. 2001.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的空间预测研究. 地理研究. 20(6): 739-751.24 王军, 傅伯杰,邱扬,陈利顶, 2001. 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与土壤水分的时空关系. 自然资源学报. 16(6):521-524.25 邱扬, 傅伯杰, 王军, 陈利顶. 2000.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时空分异与环境关系的数量分析. 生态学报. 20(5): 741-747.26 邱扬, 傅伯杰. 2000. 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景观生态学基础. 资源科学. 22(6): 1-8.27 邱扬, 张金屯, 郑凤英. 2000. 景观生态学的核心: 生态学系统的时空异质性. 生态学杂志. 19(2): 42-49.28 邱扬, 张金屯. 2000. DCCA排序轴分类法及其在关帝山八水沟植物群落生态梯度分析中的应用. 生态学报, 20(2): 199-206.29 王军, 傅伯杰,邱扬,陈利顶, 2000.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特征-半变异函数. 地理学报. 55(4):428-437.30 傅伯杰, 邱扬, 陈利顶. 2000. 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及应用.(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编),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研究.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pp366-385.31 傅伯杰,邱扬. 2000. 英国环境变化监测网络简介. 资源生态环境网络研究动态. 11(3):1-4.32 张金屯, 邱扬, 郑凤英. 2000. 景观格局的数量研究方法. 山地学报, 18(4): 346-352.33 张金屯, 邱扬, 郑凤英, 柴宝峰. 2000. 吕梁山严村低中山区植物群落演替分析.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9(2): 34-39.34 张金屯, 柴宝峰, 邱扬,陈廷贵. 2000. 吕梁山严村流域摞荒地植物群落演替中的物种多样性变化. 生物多样性, 8(4): 378-384.35 邱扬, 张金屯. 1999. 关帝山八水沟天然植物群落时空梯度的数量分析.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5(2): 113-120.36 邱扬, 张金屯, 柴宝峰, 郑凤英. 1999. 晋西油松人工林地上部分生物量与生产力的研究. 河南科学, 17(增): 72-76.37 邱扬, 张金屯, 毕全喜. 1999. 山西省森林资源的现状、评价及发展对策.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2(1): 91-96.38 邱扬, 马正岩, 张金屯. 1999. 山西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分析.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2(4): 387-392.39 柴宝峰, 张金屯, 邱扬, 郑凤英. 1999. 晋西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的研究. 河南科学, 17(增): 68-71.40 邱扬. 1998. 森林植被的自然火干扰. 生态学杂志, 17(1): 54-60.41 邱扬, 李湛东, 于汝元. 1998. 白桦种群的稳定性与火干扰关系的研究. 植物研究, 18(3): 321-327.42 邱扬, 张金屯. 1998.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作用. 环境与开发, 13(1): 1-4.43 邱扬, 张金屯. 1997. 自然保护区学研究与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 农村生态环境, 13(1): 46-49.44 邱扬, 杜建林, 王晓军. 1997. 植被动态的格局与过程.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4): 440-451.45 邱扬, 杜建林. 1997. 林木种群年龄结构研究在森林生态学中的应用.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 107-110.46 邱扬, 李湛东, 徐化成. 1997. 兴安落叶松种群的稳定性与火干扰关系的研究. 植物研究, 17(4): 441-446.47 徐化成, 李湛东, 邱扬. 1997. 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原始林火干扰历史的研究. 生态学报, 17(4): 337-343.
理论上可以,但是核心期刊有个问题就是会有你的投稿记录,我有过二次被据稿的经历,感觉上还是会有影响,虽然不是土壤通报,但性质上差不多,不过不是你所说的重复率过高这
生态部的编辑指令,但没有具体的要求标题的字体大小,总结和著名的网站。 科学和技术期刊首次提交的草案进行审查,主要是为了实现清晰,便于审稿审稿人的招聘需求专业排版
生态学报初审过了有戏。根据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投稿过初审就是论文的第一个环节的审核通过,就是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格式或者内容都符合要求,初审是论文审稿的第一个环节,
那你有没有听过这类的开源型期刊?有本(植物学研究),这里面的论文同样在万方知网上面能搜到的
这个看刊物吧有的烂刊物靠收版面费维持运营,同时投稿者方面又有发稿需求,自然要收费了。有些好刊物(学报除外)是不需要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