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不遇
1. 期刊论文 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 致富时代(下半月)2010(12) 2. 期刊论文 我国医药行业实施电子商务现状及对策研究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22(6) 3. 学位论文 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资产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2006 4. 期刊论文 浅析电子商务在医药行业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 中国科技博览2010(1) 5. 学位论文 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 2006 6. 期刊论文 我国医药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 中国药房2003, 14(3) 7. 学位论文 WTO与我国医药行业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2001 8. 学位论文 中国医药行业并购绩效研究 2006 9. 学位论文 天津市中医药行业信息服务发展策略的实证分析 2007 10. 期刊论文 医药行业OTC新产品的终端现状及策略原则 - 中国集希望能帮到你~我也在写O(∩_∩)O~
飘飘飞雪
自从改革开放特别是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根据WTO的统计:2008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56万亿美元,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比例为7.88%,位居世界第三位,出口总额为1.43万亿美元,占世界出口的比例为8.9%,位居世界第二位;进口总额为1.13万亿美元,占世界进口的比例为6.9%,位居世界第三位。但是,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及其面对的国际经济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局面,例如,国际贸易摩擦急剧增加、对外资的依赖日益凸显等等。这些现象不仅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还影响我国的经济安全特别是外贸安全,甚至关系到我国经济转轨能否顺利完成。因此,我国应该根据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的新发展,进一步树立全球战略意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着力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实施以质取胜的战略,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出口竞争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在充分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同时,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和服务出口,扩大附加值高的产品出口,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并增强国内配套能力。基于此,具体来看,:(1)从影响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因素来看,内因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内需的作用最大,内资的作用其次,出口和外资的作用居于其后。进口不是GDP的格兰杰(Granger)原因,进口与GDP的相关系数为负。内需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大约是出口的4.5倍。出口每增加一个百分点,GDP增加0.17%。(2)从影响我国经济短期波动的因素来看,预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上一期经济发展情况的变化(预期)对经济波动影响最大,当期内需和出口对经济波动的影响也比较大,当期进口对经济波动根本没有影响,当期外资对当期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比较小,上一期内需的变化(预期)会对经济波动产生负面影响。出口每增长1%,会导致本期经济增长0.1%。(3)从对经济的动态影响来看,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明显,进口的长期效应明显,FDI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整体上不如进出口贸易,国内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短期促进效应不如FDI显著,但是,国内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长期促进效应却明显大于FDI,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短期促进效应为负,但长期效应为正。(4)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出口对GDP的贡献率最大,进口对GDP的贡献率逐渐增加,外资对GDP的贡献率逐渐下降,内资对GDP的贡献率逐渐增加,内需对GDP的贡献率一直比较小。:(1)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不同时期,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同,工业制成品在我国出口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不同时期,不同工业制成品在我国出口中的地位不同。从宏观结构来看,在1980—2007年间,初级产品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并日趋占主导地位。工业制成品出口主导产品逐渐由第7类(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转变为第8类(机械及运输设备),第8类商品所占比例1996年超过第7类商品、2001年超过第9类(杂项制品)商品,逐渐成为我国出口支柱产品。2007年工业制成品所占比例为94.95%,第8类商品所占比例为47.39%。从微观结构来看,在1992一-2007年间,第11类(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和第16类(机械设备)一直是我国出口最多的两类商品,1998年以前,第11类商品一直是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1998年第16类商品首次超过第11类商品并一直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2007年第16类所占比重为43.42%,第11类所占比重为13.84%,两者之和为57.26%。总的来看,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商品构成更加集中于少数几种商品。(2)在1992一-2007年间,加拿大、日本、中国、德国和墨西哥是美国主要的进口来源地。在1993—2001年间,我国一直是美国第四大进口国,2002年超过日本成为美国第三大进口国,2003年超过墨西哥成为美国第二大进口国,2007年超过加拿大成为美国第一大进口国。1992年我国所占份额为5%,2007年所占份额为16.4%。从微观结构来看,我国对美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构成变化主要集中于第11类、第12类和第16类等3种商品。自从1994年以来,第16类商品一直是我国对美国出口的第一大类商品,第16类商品所占份额从1992年的9.22%上升到2007年的46.35%。我国对美国出口商品结构日益集中。从我国出口美国十大商品类别的地区构成来看,我国部分出口商品在美国各类商品进口总额中占据较大的份额,第5大类(鞋靴、伞等制品)商品所占份额最大,达到了73.4%,其次是第7类(皮革制品、箱包)商品,所占份额为65.8%,第2大类(家具、玩具、杂项制品)商品所占份额也达到了63.8%。墨西哥、意大利、加拿大和印度等国是我国的主要竞争对手。(3)从制成品的出口结构来看,不管是在世界市场上还是在美国市场上,低技术含量的制成品在我国制成品的出口中都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所占比例都超过40%,,高科技含量的制成品占我国全部制成品出口份额超过20%,中等科技含量的制成品占我国全部制成品出口的15%左右。另外,高科技含量的制成品所占份额都表现为增加的态势,低技术含量的制成品都表现为下降的态势,中等科技含量的制成品都表现为基本不变的态势。(4)我国不同技术含量的制成品占美国的市场份额都出现了上涨的趋势。低科技含量的制成品所占市场份额最高,所占市场份额从1999年的44.55%上升到2003年的62.34%;高科技含量的制成品次之,所占市场份额从1999年的13.31%上升到2003年的24.12%,其中,电子和电力类高科技制成品在美国所占市场份额上升的速度最快,所占市场份额从1999年的8.61%上升到2003年的19.01%;中等科技含量的制成品最低,所占市场份额从1999年的11.74%上升到2003年的19.12%。(5)从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占美国市场份额的对比来看,2003年,在低科技含量的制成品中,中国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所占份额为62.34%,亚洲“四小龙”为17.2%,东亚四国为13.51%,日本只有5.85%;在中等科技含量的制成品中,日本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所占份额为53.85%,亚洲“四小龙”为16.9%,东亚四国为5.56%,中国只有19.12%;在高科技含量的制成品中,中国、亚洲“四小龙”、日本所占份额都在23%,左右,东亚四国为16.9%,各地区相差不是很大。(6)从出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出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有较强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是GDP增长的原因,但是GDP的增长不是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原因,出口商品结构每提升1%,经济增长将上升0.38%。:(1)2002年在中国向世界出口的144种制成品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cA>1)共62种,占全部产品的43.06%,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产品(23)有18种。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商品是低技术含量的制成品。在44种低技术含量制成品中,有34种具有比较优势,其中,6种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14种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2)2003年在中国向美国出口的144种制成品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RcA>1)共40种,占全部制成品的27.8%,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产品(23)有8种。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商品也是低技术含量的制成品。在44种低技术含量制成品中,有22种具有比较优势,其中,6种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7种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3)我国低技术含量制成品最具有比较优势,相当数量的中等科技含量和高科技含量制成品已经在世界市场和美国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部分产品还呈现出较强或显著的比较优势,但是,这3类产品在世界市场和美国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分布状况存在较大区别,主要表现为:中国低技术含量制成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如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在美国不仅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种类比较少(22<34),而且RcA指数也比较低;中等技术含量的制成品和高技术含量制成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都不如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不仅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非常有限,而且多数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RcA和RRcA指数也较低;高科技含量的制成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加工贸易特征明显的电子类高科技产品,大部分其他高科技制成品仍然不具有比较优势,中国高科技制成品在美国市场上的区域比较优势与在世界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分布状况基本一致。(4)在1997—2002年间,中国最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制成品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很低的产品,这类产品无论在世界市场还是在美国市场,显示比较优势指数都保持在很高的水平,比较优势十分明显。无论在世界市场还是在美国市场,中国制成品的比较优势都比较稳定,没有发生较大的波动。(5)自从1995年以来,机电产品已连续14年保持我国第一大出口产品地位。从出口产品的类型来看,中等技术密集型机电产品所占比例从1985年的72%下降到2007年的45%左右,高技术密集型机电产品所占比例从1985年的19%左右上升到2007年的53%左右,低技术密集型机电产品所占比例一直低于3%。但是,按照劳动和资本密集型划分标准来看,我国出口的绝大部分机电产品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2007年63.01%的出口是劳动密集型,36.99%的出口是资本密集型。自从2002年以来,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整体竞争力迅猛提升,区域比较优势开始凸显,但是,在日本、韩国等市场上的比较优势不明显。从产品竞争力来看,在各类机电产品中,办公用机械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电信及声音的录制及重放装置设备类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其他各类产品均不具有比较优势。:(1)在1993—2004年间,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地区结构在部分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均性。从洲际地区来看,我国出口严重依赖亚洲;从经济集团来看,主要依赖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从国家或地区来看,主要依赖美国、欧盟、中国香港和日本。在所有的地区中,我国出口商品在北美洲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地区结构最为失衡,美国在这两个地区所占份额都在90%以上。(2)在1993—2004年间,我国出口商品在部分地区的整体地区结构表现为不断优化的趋势。在对比研究的7个地区中,仅从各个地区最大的5个地区来看,我国出口国际地区结构集中度从大到小的排序是:洲际地区、亚洲、东盟、拉美、欧盟、前5大出口地区、非洲。也就是说,我国出口的国际地区结构在洲际地区最为集中,在非洲最为优化(分散)。从变化趋势来看,除拉美地区的地区结构表现为日益集中的趋势之外,在其他6个地区都表现为日益优化(分散)的趋势,我国出口在亚洲的地区结构优化速度最快,在其他5个地区的出口地区结构也在不断的优化,但速度比较缓慢。(3)在1993—2004年问,我国出口商品在部分地区的内部地区结构也表现为不断优化的趋势。在对比研究的7个地区中,洲际地区、东盟、亚洲和非洲4个地区内部各个国家和地区占我国出口份额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地区结构不断优化;欧盟、拉美地区和前5大出口地区,这3个地区内部各个国家和地区占我国的出口份额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地区结构不断恶化。2004年我国在这7个地区内部的出口地区结构均匀度从大到小的排序是:东盟、欧盟、前5大出口地区、亚洲地区、拉美地区、洲际地区、非洲地区。也就是说,东盟5国所占我国的出口份额最为平均,非洲5国所占我国的出口份额差异最大。:(1)在1997~2004年问,我国出口商品的国内地区结构日益集中于东部沿海的10个省市。我国出口商品国内地区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广东地区所占份额下降,上海、江苏和浙江这3个地区所占份额逐渐上升。(2)在1996—2005年间,我国31个省市之间的出口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出口相对差异在不断缩小;从三大地区来看,东部地区的内部差异最大且差异越来越大,西部地区的内部差异次之,中部地区的内部差异最小;我国各省市出口差异日益扩大,我国各省市出口差异的G指数(基尼系数)一直保持在0.7以上,“九五”(1996—2000年)期间G指数的平均值为0.729,“十五”(2001—2005年)期间G指数的平均值上升到0.757,差异的扩大主要是由三大地区的外部差异导致的,三大地区的内部差异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出口差异扩大及其导致的风险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和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此问题。(3)2005年,在我国31个省市中,出口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有6个省市,出口发展水平一般的地区有3个,其他22个地区的出口发展处于落后的地位。在1996一-2005年间,北京、广东的下降趋势和江苏、浙江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北京的地位从领先地区转变为一般地区,江苏、浙江从一般地区转变为领先地区。(4)在2006—2叭5年间,全国31个省市之间的出口绝对差异将下降,相对差异将下降,出口基尼系数将下降,出口对全国经济的带动作用将上升,三大地带间的出口差异将下降,东部地区内部的出口差异将下降,中部地区内部的出口差异将上升。在“十二五”(2叭1-2015年)期间,全国31个省市问出口绝对差异将上升,三大区域的内部差异和外部差异都将上升,中部地区的内部差异也将上升。:(1)出口商品过于集中于低科技含量的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倾向日益凸显。(2)出口商品结构过于集中,且对外资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外贸安全问题日益凸显。(3)出口国际地区结构过于集中,国际贸易摩擦问题日益严重。(4)出口国内地区结构过于集中,地区间经济发展日益不平衡。(5)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对国际市场过度依赖的趋势日益明显。:(1)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思路。实施出口商品多元化战略,降低出口商品过于集中的现状;实施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战略,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优化要素结构和提升要素质量,为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奠定要素基础。(2)优化出口地区结构的思路。实施“新型市场多元化战略”,优化出口国际地区结构;加快落后省市当地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优化出口国内地区结构。(3)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在经济发展战略方面,构建内外均衡的经济发展战略,减少经济发展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构建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降低经济发展对东部地区的依赖程度;加快培育我国自主的大型跨国公司,降低对外资企业的依赖程度。在外贸发展战略方面,适度增加战略性进口,提高进口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千方百计缓解贸易摩擦,创造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在对外直接投资战略方面,基础资源寻求型和边际产业转移型的对外投资应该投向发展中国家,核心技术寻求型的对外投资地区应该投向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并防范投资风险。在利用外资战略方面,应该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产业转移,加强我国当地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关联,尽快建立健全在华外资企业撤资机制,防范外资企业的垄断行为。
你是想抄啊?还是想干嘛?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绩效的研究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公司制度的不断规范,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性探讨成为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研究热点。下
1、、2005 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让人民币兑美元一次性升值2%。至2006年12月底,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不断深入,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愈演愈烈.在世界各国,作为中医文化的针灸,推拿按摩以及中草药治疗疾病的诊疗方法
11重点处在找到真实有效的消费数据2222分析问题要结合国情和各种因素,不用纯水一样的书上的经济理论333大纲就是各种原因结合说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