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07

cat20121028
首页 > 学术期刊 > 论白居易闲适的毕业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程Celeste

已采纳

前面说了“闲”古代写作“闲”,从门从月,门中见月光,是一种个人空间的营构。门内之人以门之闭将自身与外界世俗做了隔绝,从而由身之隔到心之静,进而有了闲心,成为闲人,目之所见无有不“闲”。此时人与自然之月遥遥相对,因而月成为闲月。门之闭是隔,是距离,人将自己主动地从现实事功之中分离出来。正如有论者所说的“闲”是“自觉地从异化的状态回到本真的状态,保持自我生命的统一性与纯洁性。”         这种“闭”的状态在现实之中是有很多原因的。如现实生活的劳顿、外界社会环境的恶劣、“闭”之本身的休养生息的功效。特别是古代的文人士大夫,在践行“兼济天下”时遇到宦官专权、党争激烈、朝政日衰、获罪贬谪状况时,常会选择“闭”而不出,自绝俗世的做法。这是无奈,又是睿智。他们本身常经历由无奈到自觉的演进过程。         “闲”是一种与现实拉开距离的心态,而放在中唐社会时,它更是中唐士人群体的一种心态。在第一章时我们已经分析了中唐社会失范状况、中唐士人精神信仰危机状态。         所以总体看来,在社会失范与精神危机之下,中唐不复盛唐的气势,中唐之士人也不复盛唐士人“万国衣冠拜冕旒”之为我独尊的自豪之气,全无“欲上青天揽明月”之蓬勃向上的狂放之气,也无“语不惊人死不休”之坚持不懈的执着之气;更多的是自制、内敛、平静之气。并且在考虑人生问题(最重要的是行藏出处问题)时多了释家的圆融与道家的无可无不可,而少了儒家的执着固守、“正道直行”,从而有一种成为中唐闲人的潜质。此时,“闲”理应被作为一种心态得到确认。中唐士人群中对“闲”的追求尤以白居易、裴度、刘禹锡等为代表。当然白居易不愧为唐朝排名第三的诗人,其诗情、才情、性情足以成为其巨大的号召力。因此,为人熟知的是白居易是一生都在做“闲人”的,而后两者是在退居洛阳,因与白居易交往过密受其影响,从而致力于过有闲生活后而被人熟悉的。          白居易的“闲”已在本文中不断被论述了。因而此处的重点在于查看裴度与刘禹锡等人的相关情况。裴度在完成了忠于朝廷忙于朝政的一代名相的规划后,终于在其晚年来到了洛阳,享受有闲的晚年生活。“自是,中官用事,衣冠道丧。度以年及悬舆, 王纲板荡, 不复以出处为意。东都立第于集贤里, 筑山穿池, 竹木丛萃, 有风亭水榭,梯桥架阁, 岛屿回环, 极都城之胜概。又于午桥创别墅, 花木万株, 中起凉台暑馆, 名曰绿野堂。引甘水贯其中, 酾引脉分, 映带左右”、“度野服萧散, 与白居易、刘禹锡为文章、把酒, 穷昼夜相欢,不问人间事。”面对日非的朝局,裴度告别了朝廷。退居于洛阳意味着裴度的有闲人生的真正开始。曾经积极参与“永贞革新”并经历过“二王八司马”事件的刘禹锡也来到了洛阳。“度罢知政事,禹锡求分司东都”、“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虽旧唐书对刘禹锡在洛生活所言不多,但就其诗文尤其是与白居易唱和的部分看来,在洛阳的晚年生活是极为有闲的。         裴度与刘禹锡的到来,为白居易的洛阳生活增添了更多的闲意。三者常一起举行诗酒宴会、游玩赏景,其间常是互有和诗,乐趣无穷。因而在洛阳的生活是与事功远离的,以裴、刘、白为代表的中唐士人群主动地选择了一种“藏”的方式作为自己的人生理念。           至此,我们可以说“闲”通过与现实拉开了距离而成为一种睿智之举。而中唐士人通过自觉地离朝退居而主动地占据了“闲”,使“闲”成为一种心态。         “闲”,门内望月,将自己与门外隔开,由身之距离带来了心之距离。这种距离是不为外物牵绊的,与世俗功利无关的,它并不关心一日三餐,但能从一日三餐中得到美感的体验。这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的:“一般人站在实用世界里面,专心去满足实际生活的需要,忘记这个世界是可以当作一幅画供人欣赏的。在美感经验中,我们所对付的也还是这个世界,不过自己跳脱实用的圈套,把世界摆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这阐述的也正是“闲”的魅力。         在以白居易、刘禹锡、裴度等为代表的中唐士人群中,正是在“闲”中获得美感体验的。在此,可稍举裴、刘二人的诗作为例,做一简要探讨。         裴度一生写诗不多,有记载的30首左右。而就在屈指可数的诗作里,就有多首是带着闲心去看去听去游去经历去感受的,如《白二十二侍郎有双鹤留在洛下,予西园多野水》(p3755)、《至日登游园》(p3756 )、《凉风亭睡觉》(p3757)、《傍水闲行》(p3757)、《溪居》(p3756)等。此仅以《真慧寺》(p3755)为例。“遍寻真迹蹑莓苔,世事全抛不忍回。上界不知何处去,西天移向此间来。岩前芍药师亲种,岭上青松佛手栽。更有一般人不见,白莲花向半天开。”此诗写的是游真慧寺的过程。“遍寻”是一种执着的“闲心”,“全抛”是一种忘世的“闲心”。“不知何处”是一种提问,是一种寻寻觅觅的焦灼;“此间来”是对提问的回答。从提问到回答,是诗人通过自己的“闲心”完成的。通过“闲心”,他发现岩前芍药、岭上青松的美景。当然这还不是最高境界,最高境界是发现“白莲花向半天开”的妙境。如果说前者因其艳、因其高而可被一般人所见的话,那么白莲就能因其色素、势低而易被一般人忽略。但真正拥有“闲心”的人是不会错过的。因其不同于俗,故而有更多更美的收获。         而刘禹锡的诗作也是其带着“闲”的心态体悟生活的结晶。翻检《全唐诗》刘禹锡的诗作,可找出如下几首诗作为代表:《春日退朝》(p4016)、《昼居池上亭独吟》(p4017)、《城东闲游》(p4020)、《罢郡归洛阳闲居》(p4020)、《秋夕不寐寄乐天》(p4029)等。此以《秋夕不寐寄乐天》(p4029)为例。“洞户夜帘卷,华堂秋簟清。萤飞过池影,蛩思绕阶声。老枕知将雨,高窗报欲明。何人谙此景,远问白先生。”此诗写了诗人在一个不寐秋夕体知到的细微景致。“洞户”是幽深的内室,是不易被打扰的私人空间。帘本用来避寒、遮挡、隔离之用,平时可卷可垂,而夜晚因要睡眠故而要垂。而诗中是微冷的秋夜,自然以垂为好。但诗人却该垂帘时不垂,势必要将自己的视线引向外界。“在唐诗宋词中,卷帘,往往象征着沟通和开放,象征着人生从自我走向世界。”“秋簟清”含着多重意味,是秋簟让人清冷,是秋簟仍泛着缕缕清香,清冷与清香的秋簟能给卧眠的人带来清雅之感,从而整个幽室是一方清静之地。而萤与蛩由于帘的卷起由原先的“不在场”到“在场”,渐渐进入诗人的视野。“萤飞过池影”,也许诗人见到它飞过池那边去的影子,也许是诗人猜测它飞过池时会有倒映在水里的影子;“蛩思绕阶声”,蛩鸣声声,传自于门阶,好似思恋着不肯离去:这是要落雨的情形。而当诗人在望向窗户时,发现将要天亮了。此时的窗与彼时的帘一同完成了诗人走向外界的过程。视线与心境都由内转向外,由近转向远。最后一句的“远问白先生”将视线与心境拉得很远。但它又是对“何人谙此景”的回答,只有同道中人才能懂得其中妙处,至此,视线与心境又被拉回。整首诗成就了闲心之人在闲境之中的闲之审美。         如果说裴游得的是“一般人不见”的美,那么刘悟得的是“远问白先生”的美:一是求异一是求同,但可以肯定的是裴之游寺与刘之悟景是在“闲”的作用下完成的。          对于“闲”的把握,是白居易给予世人的最大财富。吴功正曾说“可以说,到白居易那里,中国士大夫文化——审美心理才得以成熟。在这之前,嵇康、阮籍、陶渊明、李白等人只能说是具备了中国士大夫文化——审美心理的部分特征,而能够游刃有余地把中国士子所面临的诸端内外矛盾处理得如此融通有机,始终保持着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白居易是第一人。此后才有苏轼。”实际上,吴口中所具备的审美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白居易“闲”的心态。因为这种心态是白居易人生中最富有审美功效的部分,舍此无它。         中唐以来,中国美学中有一股很大的“审悲”意识。个中原因杜学霞总结为如下几点:汉代以来的士人从帝王之师而下降为附属品,自身命运系于君主而缺乏自主性,尤其在魏晋乱世时期表现得十分明显;中国缺乏宗教背景,无法从彼岸获得精神安慰与解脱;加上中国文人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国家、社会与民众的忧患意识。总之这些原因使“审悲”成为可能。         但到了白居易这里,这种状况出现了变化。白居易因自身的人生经历、儒释道三家的深厚学养以及自身秉性而铸就的“闲”之审美心态,将“审悲”转为“审乐”。他创作“闲适诗”,阐述了相关“闲”的美学思想,光是诗作中出现的“闲”语汇就成为一个个审美大观,涉及到“闲人”、“闲身”、“闲心”、“闲感”、“闲物”、“闲事”、“闲游”等八大系列,400多例。他在人生的各个阶段经营着自己的有“闲”人生,在“帝都名利场”能拒绝诱惑,在贬谪之地能自得其乐,在苏杭两郡更能逍遥自适,在退居洛阳时能闲忙有度。他在多个地方营建了“闲居”,江州的庐山草堂,洛阳的履道里宅居。他又提出了“中隐”理念,转变了一种隐逸风尚,让“中隐”之“闲”惠及后世。他还影响了周围的士人群,与他们一道共筑了洛下诗酒风流。最终白居易通过执着的努力,完成了中国审美传统的转变,由“悲”而“乐”。         在转“悲”为“乐”这点上尤其要注意白居易“闲”的思想对宋人的深远影响,特别是其中的“中隐”理论与实践所体现出的“闲”的思想。正如张法先生说的,中隐理论被宋人发扬光大了。可以说正是宋人看到了白居易“中隐”理论及实践中所体现出的“闲”意的价值,才由此掀起了一股“慕白”之风。有论者说“纵览史乘,每当社会的发展开始出现转型的时候,总会有人以其对于历史文化的天才式的敏感而在人生观念和行为实践上表现出‘得风气之先’的典型意义,并因此成为后来者企慕、仿慕的对象,白居易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前面讲过中唐经历了转型的阵痛,士人如何自处成为摆在面前的当务之急。而白居易以自己的人生智慧在皇权与自由中做了一种睿智的处理:以白式之“闲”(包含“中隐”)的方式,于若即若离之中,平衡了两者的矛盾。既享受到了朝廷带给他的物质享受,又保持了自我心灵的独立,得以悠游卒岁,以“闲”笑傲人生。          而宋代之世,士人也面临着类似的行藏出处的人生大问题。王夫之在《宋论》中论宋代士人“进之退之,席不暇暖,而复摇荡其且却之心,志未伸,行未果,谋未定,而位已离矣”,时局充满着险恶多变,宠辱只系于一瞬。而加上宋朝建国初期就奠定的雄厚的物质基础,尤其是真宗朝开始就明确提倡享乐豪奢的社会风气,享乐之风弥漫朝野。于是宋人在特殊的时局与社会背景下走向白居易享“闲”的路子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而在有宋一代,出现了宋人不断效仿白居易之“闲”的现象,或以“中隐”、“闲”命名自己园居,如“中隐亭”、“中隐堂”、“闲轩”、“闲处”;或以白居易“醉翁”、“迂叟”、“醉吟先生”等自号为自己的称号。更有以追慕白居易的“七老会”、“九老图”风尚而创造出了“三老会”、“四老会”、“五老会”、“六老会”、“九老会”、“耆英会”、“真率会”等诸多诗酒乐事。更有直接表现于言语之中的慕“闲”之情,如陈人杰的“人间世,只‘闲’之一字,受用无穷”。更有直接脱胎于白诗的“闲”语,如欧阳修之“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苏轼之“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陆游之“镜湖元自属闲人”等“闲”语均直接取自于白“三川徒有主,风景属闲人”、“晚晴宜野寺,秋景属闲人”等语。         此外,白居易表现“闲”的闲适诗到了宋人那里,也成了一种资源。宋人学习了白诗寻常生活皆可入诗的理念,从而创作了大量表达日常生活闲适之情的宋诗,这是与唐诗大相径庭的转变。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种“休闲”文艺的词在宋代的发展也得益于白居易。在白居易生活的时代,词刚从民间进入文人视野不久。当白居易以一种“闲”的心态写作“闲适诗”时,他也在同样的心境下创作出了数首依曲拍而作的小词(当然这是与刘禹锡一道的,并且改变了原先把整齐的歌词勉强谱入不整齐的调子的做法),如《花非花》、《忆江南》、《长相思》等。白居易(与刘禹锡)这一以文坛耆宿身份创作词作的“郑重的尝试”(胡适语)行为,其效果是高调地将词带入了人们的视野中,引起了同代文人的关注以及后代文人的重视。而到了宋代,这种主要以抒发个人闲适享乐生活的词篇,比之于正统的诗文,更易于为宋人在闲暇之时的抒情寄怀开拓出一番别样天地。而事实也确是如此,词在宋代日臻完善,最终成为有宋一代最优秀的文学样式,造就出了无数优秀的词人名家。          上述种种,显现出了白居易对于宋人审美心态的深远影响,正如有人说的“白居易闲适、从容的人生态度,让北宋中后期的文人都能从白居易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心灵的归依。”         但上述只是概要,我们这里以苏轼为典型,探讨白居易在宋人身上留下的“闲”之印迹。关于苏轼与白居易的关系,周必达说:“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南宋罗大经也说:“东坡希慕乐天”。更为重要的是苏轼将自己的号取为“东坡”,就取意于白居易在忠州时期在东坡种花树、赏花树的闲适人生。并且苏轼自己又说:“出处依稀似乐天,敢将衰朽较前贤”(《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 、“我似乐天君记取,华颠赏遍洛阳春”(《赠善相程杰》)、“我甚似乐天,但无素与蛮。挂冠及未耋,当获一纪闲”(《次京师韵送表弟程懿叔赴夔州运判》)。总之,苏之慕白,是一种可信的事实。而其慕白之要旨在于体悟与践行白氏的“中隐”之闲。         苏轼一生处于新旧党争之中,且仕宦路途颇不平坦,被一贬再贬,没有白居易的顺畅(白居易的贬谪生涯主要集中于为江州司马,而后量移忠州,后来步步高升,入朝做官,只是最后白居易自乞闲官退居洛阳),然而苏轼却学会了白居易的“中隐”之道,过自己的有闲人生。在贬谪之所不以为苦,能自得其乐,表现出“闲”的人生境界。如在黄州时的“自笑平生好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初到黄州》)的自嘲自笑;在恵州时“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纵笔》)的随性闲适;在儋州时“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枝二首·其二》)的潇洒自如。这其中有就地取材,游山玩水的闲乐,有在“壶中天地”觅得的闲乐。苏轼从自然、生活的游卧食等事物中皆能得闲。这种得闲确实是一般人所不能轻易得之,由此可见苏轼的不同一般,而这之中就是得自于白居易的“闲”的启示:处处可为闲处,时时可有闲乐;不拘于世俗,不宥于困境;用一种“闲”的姿态笑傲人生。         由“悲”而“乐”,白居易“闲”的思想完成了中国美学史上一次重要的审美心态转向。这种“由对外在的社会功业的追求转化为对内在心灵世界的挖掘”的“闲”的审美心态更多地关注了个体的生存状况与生命状态,更多地关注到了个体的内心世界与心灵深处,因而更有利于人诗意地栖居。

133 评论

悠闲小猫

毕业论文首先要确定你要研究什么问题,然后再去研究怎么去写。那么研究写什么问题,我们在写作领域里就是选题。作为中文专业,与经济、法律等专业相比较,显得就不那么迫切。当然也不是没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还是跟社会的接触有一定的距离。所以作为中文的学生的论文选题可以遵循如下的原则:第一,选择亟待解决的问题。我的一部书《阅读鉴赏评论》里面举了这样的一篇范文《汉字构形理据和现代汉字部件拆分》。这个论题就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在这个领域里面,大家都在探索,探索本身不是一件坏事,但是探索到一定的程度却没有定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越探索越混乱。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一个权威性的人士,就必须要认真去思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总的来说,终归有一个真理。这篇文章就是在自己的思考基础上,把混乱的状态进行了梳理。然后提出了自己的一个独到的见解。还有一篇是王魁今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科学性质的探索》。对外汉语教学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定义,如果这个定义没有科学的定位的话,对外汉语教学就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位作者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谈了自己本身的看法,从教学、心理学、应用语言学。几个学科交叉思考以后,他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应该怎样定位。通过以上所说,我们想说明的是中文领域也不是没有亟待解决的问题,就看你平时对自己专业领域里一些问题的思考和观察了。总体上来说,我们本科生的阅历少一些,实践经验少一些,我们在这个领域里选题难度大一些。但原则上有这样的一条原则。那么你能够做更好。如果你不能做,那么我们可以换角度切入。第二,要选择科学领域里的新发现、新创造的课题。论文选题的第二个原则是选择科学领域里的新发现、新创造的课题。每一项新的发现、新的创造都将使学科领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向前推进一大步。因此,这一类的课题很重要,值得我们去选,也值得我们去进行研究。学科里的一些新发现、新创造,我们刚才提到的几篇本科生的论文,比如《中日古典诗歌与时间》等,从亟待解决的角度上来讲并没有什么,你今天写和若干年以后写没有什么迫切性。但这里存在着新的发现和新的创见的角度。作为中文系的学生来讲,可以在这个方面发挥一下自己的特长。有个学生写的是《人格意识的升华——试论余秋雨散文的艺术特色》,这个是从人格角度切入的。还有个学生是评论毕淑敏的,《反思与探索》,是从毕淑敏艺术审美特点切入进去的,依据审美诗学来分析毕淑敏的《预约死亡》。这些都是新的角度和问题。还有一个是《拆卸七宝楼台——新批评派的诗歌语言研究》,还有《从牡丹亭到后二梦——试分析1598到1601年间汤显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些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论题。在科研领域别人还没有涉及或很少涉及的问题,他就进去研究一下。还有《一切但求心安——对妙峰山朝拜人群的心理状态的社会调查》。这是一个调查报告,不一定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对社会学有一定的参考作用。第三,要选择能够填补空白的课题。论文选题的第三个原则是选择能够填补空白的课题。科学发展有不平衡性,科学研究也就有不平衡性。就科学内部来看,研究也常常存在不平衡。从科学研究的需要出发,从科学发展的全局出发,凡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科学发展的空白处,都可以成为我们选题的对象,去加以研究,去填补这个空白。这方面在自然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提供的机会可能更多一些。这跟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些相似的地方。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可能是老生常谈,也可能是一个空白,需要大家来赶快进行研究和探索。比如现在的SARS,它的病因是什么,如果能够研究出来,那么在传染病学这方面就是填补了一个空白。同时,这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加快研究,当然要遵循实际研究的规律,不能因为要速度,而违背客观规律。对于中文系的同学来说,我想难度大一些。因为要做填补空白的工作需要有经验。不是光有知识就行的,需要大量丰富的经验。因此,你了解这个论文选题的原则就行了。等将来你成为硕士、博士的时候,你再去从事研究填补空白的工作,可能就不会力不从心。这是第三个选题原则。第四,对通说中的不科学的观念进行纠正。第四个选题原则是对通说中的不科学的观念进行纠正。在文学领域里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比如在古典文学里,好象什么都研究透了,你没有什么可以研究了。实际上,你仔细思考一下,后人的研究有后人自己研究的立足点,也有后人研究的局限。你就可以在这样的夹缝里,你看一看有什么样的课题可以供自己去研究。在我的《阅读鉴赏评论》所收的范文里有郭预衡先生的《论欧阳修》。这篇文章就是纠正通说的。以前的观点,大家已经公认了:欧阳修是一个保守派,这是定论了。郭先生是专门研究古代散文史的,他在研究散文史的过程中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发现,以前的这样一个观点对于欧阳修来说是太不公平了。他认为欧阳修是一个光明磊落、敢说敢骂的人,不愧于一个正直的文人。他读遍了欧阳修的文集和专著发现欧阳修不仅是开一代风气,有几代影响的大作家,不仅诗词文赋都有突出成就,不仅在经史子集都有独到见解,而且是一个很有胆识,难进而易退的政治家。郭先生在深入细致的研究以后,发现他是这么一个人。所以他说我这个看法同这些年来对欧阳修的观点可能有些出入。因为在同时期评论北宋的一些作家常常都以对待王安石变法的态度来作为衡量的标尺。那时,大家认为欧阳修是反对过王安石变法的,以这一点马上就给欧阳修扣了一顶保守派的帽子。郭先生认为不应该这样,将已经成为通说的这个观点,通过这篇文章进行了拨乱反正,提出了他不是个保守派,而是个改革家。观点很鲜明。第二个论述角度是说欧阳修“师道德而能文章”,这是说欧阳修不仅是个政治家,他的文章写的也很不错。这从文学的角度来评价。第三个角度是说欧阳修“博古通今”。第四个角度是“余时作诗人”。说欧阳修是个大诗人。郭先生的这篇文章出来以后,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也就是认可了郭先生的科学评价。那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纠正通说”。第五,对前说作补充作为自己选题的目标。下面我们讲第五个选题的原则是对前说作补充作为自己选题的目标。什么叫前说呢,就是前人已经研究过的,验证过的,已经得出结论的,但是经过你的研究认为它不够完善,不够完全。你应该去补充它,使它更具科学性,更完善。这个原则,大家只要了解一下就可以,对大家本科生来讲是难了一点,这条原则我们记住它,等将来学识上、阅历上提高了以后再来考虑它。以上我们所讲的五条原则是从客观上来说,真正要选题的时候是要把客观和主观相结合来考虑的。你可能觉得某个题目特别好,特别愿意去研究它。尤其是第一条原则很重要,要是这个问题早一点解决,可能这个论题的价值就特别大,也有一定的贡献。我个人来看,真正要写好一篇论文要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考虑。要考虑社会对你的需求,这样容易使你的论文产生社会效果,甚至是经济效果。第三个问题的第二方面是要考虑主观性,要选择有利于自己开展的课题。选题考虑科学价值的原则是以上讲的五个原则。但是仅仅从客观需要上去考虑选题是不够的。每个毕业生要考虑自己的主观条件,要看自己是否对选题有浓厚的兴趣(要注意是要有浓厚的兴趣),是否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另外要考虑论题的大小难易度是否适合自己的研究能力,自己搜集、占有材料的条件是否充分。另外考虑到能否得到导师的指导,你研究论题的时间是否充分。这一点很重要。现在一般的学校都给学生半年多的时间去选题写论文。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是选题的一个最佳的方法。二、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1、试论《诗经》中的婚恋诗2、试论《诗经》中的战争徭役诗3、试论《诗经》中的政治讽刺诗4、《诗经》宴飨诗与礼乐文化精神研究5、《诗经》意象论6、《诗经》抒情手段论7、论楚辞的来源及其文体特征8、试论《离骚》抒情主人公形象9、试论屈原香草美人似的比兴手法对后世文学的影响10、论汉人评屈11、论班固评屈12、论刘勰评屈13、两汉骚体文学创作略论14、魏晋南北朝骚体文学创作略论15、论《左传》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影响16、《左传》行人辞令研究17、《左传》、《战国策》行人辞令比较研究18、论《庄子》中的畸人形象的描写及其思想蕴涵19、《庄子》寓言探略20、汉楚歌略论21、汉魏六朝书信体散文研究22、汉初政论散文研究23、梁园文人群体的辞赋创作考论24、汉武帝时期辞赋考论25、论司马相如赋的现实政治企向26、论《史记》中下层人物的描写27、论《史记》的叙事艺术28、论汉乐府诗的艺术成就29、南北朝乐府民歌艺术风格比较30、论《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思考和抒情技巧31、论邺下文人的游宴活动与游宴诗创作32、论曹植诗歌的整体风格33、正始文学与建安文学异同论34、论魏晋隐逸之风与魏晋文学35、阮籍咏怀诗略论36、左思咏史诗略论37、试论陶渊明的人格和诗风38、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比较研究39、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40、浅谈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41、试论陶渊明诗歌中的鸟、酒和菊等意象42、谢灵运山水诗略论43、南朝宫体诗略论44、试论《世说新语》刻画人物45、唐前女性作家诗文创作论略46、略论《诗经》中的民俗描写47、“风”“雅”“颂”研究综述48、孔子“删诗”说检讨49、《论语》文学性检讨50、“女娲”故事流变探略51、中国洪水神话考论51、试论《山海经》的文学特色52、浅论《史记》的游侠精神53、论乌江流域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54、论乌江流域竹枝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55、论乌江流域古代贬谪文人的诗歌创作56、论乌江流域民间故事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57、乌江流域历代碑刻文学艺术价值略论58、论王维山水诗田园的诗情与画意的交融59、论李白诗歌与道家精神的关系60、杜甫夔州行迹及诗歌创作考论61、负重生活下的自我寻求——从杜甫诗歌看其性格62、杜甫成都诗与夔州诗的差异比较63、试论李清照的词学观及其创作64、浅谈苏辛词风之异同65、论苏轼的出世和入世66、论高适诗歌深沉悲凉的风格特色及其成因67、试论杜诗中的“哭”字诗68、试探陆游的“梅”情结69、从乌台诗案探苏轼政治悲剧的根源70、论李商隐爱情诗中的朦胧意境71、李白、王昌龄七言绝句比较72、论李白诗歌中的英雄主义精神73、李白、李贺浪漫主义诗歌比较研究74、论李白诗歌的现实主义因素75、论李白的咏侠诗76、李白、苏轼的人生态度和诗风比较77、李白和杜甫对诗歌创作的贡献与影响比较研究78、李白诗歌中的自我形象及其演变79、李白浪漫主义诗风探源80、论尚侠思想对李白诗歌的影响81、杜甫夔州时期的诗歌创作及其审美观照82、论杜甫咏怀咏史诗的超前意识和批判精神83、论杜甫人文精神的构成要素84、论杜甫的律师成就85、论白居易的闲适精神及其思想根源86、论李商隐咏史诗对杜甫咏史诗的突破创新87、论李商隐爱情诗中的缺失性体验88、杜牧、李商隐咏史诗比较89、论李商隐诗歌创作中的内转倾向90、论宋元时期的李商隐研究91、论李贺诗歌的神秘美及其成因92、论禅修队苏轼词境的影响93、论宋元明清时期黄庭坚诗歌的传播94、苏轼、黄庭坚诗歌艺术特征比较95、论黄庭坚诗歌对杜甫诗歌的继承与创新96、论通俗小说的历史发展轨迹97、论《金瓶梅》中的民俗描写98、论李贽对明后期文学创作的影响99、元代少数民族作家研究100、论元杂剧中的悲剧101、论《聊斋志异》中的华妖狐魅形象102、论元杂剧中的水浒杂剧103、论《西游记》的游戏笔墨104、论近代改良主义文学的创作特征105、论《儒林外史》对八股制艺弊端的反思106、论《红楼梦》的悲剧意义107、论明清传奇的曲词艺术108、论《红楼梦》玉石崇拜的文化心理109、论孙悟空的孝义110、论《红楼梦》中诗歌之功能111、《牡丹亭》的人文主义精神探析112、论李贽思想对晚清小说世俗化倾向的影响113、对生命的漠视——试论水浒传〉叙述的暴力化倾向114、《莺莺传》主题嬗变浅议115、论关羽艺术形象的悲剧色彩116、试论《金瓶梅》的文学史地位117、西蜀词与南唐词艺术特色比较研究118、论春秋笔法的内涵与外延119、庄子《逍遥游》本义考120、论春秋战国时代行人在先秦文学发展中的作用121、唐代咏侠(或僧,或道)诗创作论122、初唐宫体诗与南朝宫体诗异同论123、陈子昂文学史地位浅论124、李白歌形体诗艺术成就浅论125、李白咏月诗浅论126、白居易闲适诗浅论127、韩愈文学主张得失论128、晚唐咏史诗浅论129、白居易《长恨歌》多重意蕴浅探130、浅谈杜甫对李商隐诗歌创作的影响杜甫咏史怀古诗研究

313 评论

华师小超

关于毕业论文书写格式 (参考某一学校的要求) 论文书写格式 论文全部要采用word 来书写 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下述几部分: 论文首页格式: 其中学位论文题目用 黑体二号 字,其余用 宋体四号 字 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明、恰当,一般不超过25个字。 中文摘要及其关键词(宋体5号字b5排版): 4论文第二页为500字左右的中文内容摘要,应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 学位论文摘要是学位论文的缩影,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论文摘要应尽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少用公式字母,语言力求精炼、准确。 在本页的最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 英文摘要及其关键词(宋体5号字b5排版): 论文第三页为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相同。 学校名称:东北师范大学 院(系)名称:计算机系 本科生学号: 学 位 论 文 题 目 学 科、专 业: 计算机科学技术 本科生姓名: _____ _ 指导教师姓名: _________ 指导教师职称: ___________ 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系学位评定委员会 年 月 摘 要( 粗宋体居中四号字) (空一行) 摘要内容(宋体5号左对齐) (空一行) 关键词:词1、词2 目录: 论文各章节的详细目录。格式如下: 计算机概论 ……… ………………………………..……1 1.1 计算机产生……..…………………………………………..1 1.2 计算机的发展……………………………………………..2 1.3 计算机中的进制 …………………………………………3 一 二进制表示法…………………………………………..….3 第二章 计算机文化基础 ……………………………………….6 其中:“章”部分使用 宋粗体四号 字;“节”部分采用 宋体5号 字 引言(或序言)(宋体5号字b5排版): 内容为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某方面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 4 要求采用宋体5号字b5排版。每页36行,每行32个字。页码打印在页面下方中间位置,论文装订后尺寸为标准b 5 复印纸的尺寸。页眉部分奇数页使用“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系学士学位论文”,偶数页使用论文题目的名称。 论文中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或分章)编号。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论文中的公式编号,用括弧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学位论文一律在左侧装订,要求装订、剪切整齐,便于使用。 论文字数控制在1万字至3万字之间。 宋体3号字居中显示 (空一行) §1.1 宋体4号字居中显示 (空一行) 粗宋体5号字左起 正文部分宋体5号字,语言要简练,不能有错字、别字。也不能有错误的观点。 参考文献: 按学位论文中所引用文献的顺序、列于文末。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文献是图书时 ,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附录: 包括放在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的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论文打印日期: 仅供参考

84 评论

相关问答

  • 毕业论文白居易的作品

    《秦中吟》《新乐府》《长恨歌》《琵琶行》秦中吟贞元、元和之际,予在长安,闻见之间,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命为《秦中吟》。 议婚 天下无正声,悦耳即为娱。人间无正

    吃客令狐冲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闲鱼毕业论文退款

    1、首先打开闲鱼app,点击右下方【我的】; 2、然后在个人界面中点击【我买到的】,即可显示自己购买的历史商品; 3、找到自己需要退款的商品,点击其右下角的选项

    TATA木门韩林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白居易研究性阅读论文

    白居易(772--846),晚唐著名诗人,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白居易的祖父白

    奔向八年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白居易研究论文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八○六),当时诗人正在今陕西同至县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

    念念1218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适合小白投稿小说的app

    1、汤圆创作:可以写作,可以阅读,也可以关注别的写者,章节分的很清楚,发出去的作品如果发现不对的地方还可以再次修改。 2、作家助手:也是读者阅读,打赏,还有征文

    海棠花花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