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美心木门
前段时间,闲来无事,将自己之前随笔写的一片游记类散文重新润色了一下,然后,发给了《封面新闻》平台,其实也以为会和以往投稿一样,石沉大海,所以,没有时刻关注自己的邮箱动态。正好那就忙着工作上的事儿,也没顾上这头,渐渐地就把这事儿给搞忘了。昨晚,躺在床上玩手机,突然想到这茬儿,于是,登录了邮箱,居然看到了《封面新闻》发来的的“用稿喜报”。 12月23日,散文《安然,好久不见》发表在《封面新闻》APP“浣花溪”栏目板块; 12月29日,散文《安然,好久不见》发表在《华西都市报》纸媒“宽窄巷”栏目板块; 【正文如下】: 上海青浦区朱家角镇,三国成落,宋元为市,千年岁月蛰伏一角,浸润一河,浮光上熠熠生辉,时光中波澜不惊,明眸善睐第一瞥:安然! 我的到来,纯属偶然。远望,户连户,屋靠屋,鳞次栉比的明清建筑错落相连,沿河而成,一些老式的店铺还留有旧时江南的市井气息;近观,古街小巷,宽窄有秩,长短不一,曲直相生,旧时商贾云集的北大街满是茶楼酒肆、南北杂货,街上的古董、陶瓷、工艺品琳琅满目。 记住了一个地方的味道,才算到过了这个地方。浓醇赤酱的走油蹄,肥而不腻,酥而不烂;黑白分明的蟹炒年糕,鲜嫩滴油,回味无穷;剁碎后的田螺肉,拌和猪肉末,在弯曲回旋的田螺壳里,焖出一道独特的风味。 阿婆粽的芳香,绿豆糕的清香,以及87°咖啡的浓郁在小巷飘散,从巷头一直绵延至巷尾拉琴老人的琴音里,在深深巷弄把爱的故事反复吟诵。臆想琴音里的故事是否与戴望舒笔下结着丁香情结的姑娘有关,在一场濛濛的江南烟雨中,着一身点缀碎花的素衣,撑一把油纸伞蹀躞至小巷的末端,静候着哒哒的马蹄声起。 主人公也许早已模糊在某个年月,至于故事的内容无人知晓也无意让人知晓,它沉入漕港河里安静地睡着了。 漕港河上,无人横渡的舟搁浅已久,静静地泊于放生桥下。偶有坐船看景的游人,在船工的摇橹声里,穿梭而过。桥上的游客用相机定格,再定格,快门的声响惊动了画面中打麻将的老爷爷。在老爷爷回头的同时,调皮地装作什么也没发生地走开了。 彳亍过桥,阁楼与木屋中央是一条石板铺就的小径。零星的小草诠释生命的蓬勃与顽强,石缝里虔诚而生的石榴树,自在地摇曳。脚下斑驳的石板刻下岁月的痕迹,一道一道地蜿蜒,以安之若素的心境承载着一路一路无数故事的曲终人散,静默不语。 静谧与安详中,一场风起,落叶化翅,几番纷飞,最后降落于某咖啡店门楣前。门口贴出许多咖啡新品,门外的孩童不知为何哭泣着,那些闪烁在眼睛里的晶体犹如凝固的琥珀,如此透明的情感宣泄。 避开都市的喧嚣,不必为了名利为了金钱而掩饰自己的情绪,也不必为了为难于某个小团体与某个小团体的较量而纠结。人生短短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做不到无欲无求,可以少欲少求,不与人争不与人斗,只与时光来个美丽的邂逅,享受人生难得的安然心境。 走着,走着,清澈了许多;看着,看着,日光似乎就要落下了。可它舍不得,于是乎,钻过树叶间的罅虚,透进小巷的旮旯深处,仿佛在窥觑这座小镇的秘密,翻阅小镇沉睡的岁月,梳理小镇湿漉漉的过往。最后,在剪纸奶奶和蔼的笑靥中,揉进了一个甜甜的酒窝里。 那些不悦的曾经,忧伤的心情,一丝丝,一缕缕,穿过条条巷弄,掠过块块石板,伴随我造访的身影,慢慢散去。那些美丽的故事,刻骨铭心的记忆,搁浅在巷口河旁老树一圈一圈的年轮里,以及圆津禅院门口不知名的花瓣上。 圆津禅院门口的小花依旧绽放着。在我离去的时候,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我只安然,默作某段文字的结尾。 【投稿邮箱如下】:
Rainniebaby
故乡,是离家的孩子一生都挥之不去的念想。即使在梦中醒来,思乡之情依然会弥漫心房,想念的泪水会情不自禁的流淌。
浓浓的年味将心底的一切打湿!愈近年关,故乡就成了身在异乡的游子心里魂牵梦绕的地方。年的味道,在清新的空气里就能够嗅到。这一阵一阵的风里似乎还藏着故乡爹娘那一声声亲切的呼唤。
每到腊月,大多数人都会站在岁月的肩上张望,乡下的父母站在高山上张望自己的孩子;身在异乡的孩子在时间的间隙里悄悄张望着回家的路。所有人都将自己心中那份独有的情思定格在了那片生育养育自己的地方!
不变的乡音成了每个人行走在异地独有的印记。在老乡间的交谈里,每一句话都饱含了彼此间的问候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每一个字都牵扯出内心最割舍不下的那个地方——故乡。
当街上的腊八粥、红糖糍粑的叫卖声飘荡在耳畔时,内心深处总有些起伏不定。自己就会不自觉联想到之前每到过年时,母亲亲自连夜熬煮的腊八粥,还有那煎得满屋飘香的红糖糍粑。而今,一个人独自坐在台灯下面回想着儿时的那份年味,翻开手机的通讯录,拨通了与家人间的电话,在闲聊间谈到自己喜欢吃的并且充满儿时回忆的食物。
一份食物勾起了潜藏已久的相思,一通来自家乡的电话会扰乱那颗平静许久的心。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会常常在夜里伏在书案上问自己,是否找到了那根联系自己与家乡的纽带?一个个漫长的冬夜里,这个问题多次出现,我每次总会不自觉的叩问自己。最后发现,答案竟变得越来越模糊了。
于我而言,故乡是一个温暖的鸟巢,炊烟是乡下人家生活里的一丝丝浪漫。故乡在冬日阳光下的模样,就像一枚钉子深深钉入了我的胸膛。我时常眺望心里牵挂的那个地方,视线尽头逶迤着希望,像一部情景剧的开头。疫情当下,自己对亲人、爱人的牵挂更加深切,对故乡的眷恋也愈发热烈!
漫漫回家路是一段最让人向往的旅程,当车票上的终点变成故乡时,从踏上故乡的土地那一刻起,自己心中恍若就有一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感觉。
作者简介:
孙垚 ,笔名芷诺。中学语文教师,达州市作家协会成员。作品散见于《华西都市报》,《达州新报》,《越西教育微报》,《越西教体科》,《釜江潮》,《巴人文学》,《新宣汉》等报刊杂志。
主编:笔墨舒卷
达州广播电视报(达州新报)《凤凰楼》副刊选稿基地。
凡在“巴蜀文学”平台上同期阅读量较高优质稿件,将被达州广播电视报刊用。
投稿邮箱:
投稿首先要了解投稿的要求,在每辑《最小说》的最后一页都有详细说明——《青春祭》字数要求在3000-8000字之间。所以字数未满这个要求,如只有1000字左右或寥
前段时间,闲来无事,将自己之前随笔写的一片游记类散文重新润色了一下,然后,发给了《封面新闻》平台,其实也以为会和以往投稿一样,石沉大海,所以,没有时刻关注自己的
是向报社投稿吧?把写好的名字寄给报社就行,注意要把你的名字和地址写清楚报纸的种类很多,所以报社也很多,请问你想向哪个报社投稿?还有你是什么地方的呀你在网上应该能
新闻知识杂志征稿·投稿信箱: ★多次被选中的全国新闻学核心期刊 ★“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的“双高”型双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
我想写一下近现代史上南京和北京的杰出人文,不知如何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