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瑟季候风
龋齿是儿童最常见的牙病,儿童会因牙疼影响食欲、咀嚼,进而影响消化、吸收和生长发育,有时还会引起骨髓炎、齿槽脓肿等并发症。近年来有调查显示,幼儿的龋齿率有逐年上升趋势,龋病已经影响到了幼儿的健康成长。本月底,我园将进行幼儿查牙工作,在此我们提醒各位家长要时刻注意幼儿的龋齿预防,配合幼儿园口腔卫生保健工作,家园共育,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孩子们会拥有一口洁白健康的牙齿。 龋齿是因牙齿经常受到口腔内酸的侵袭,使牙釉质受到腐蚀而变软变色,逐渐发展为实质缺损而形成的。造成龋齿的原因主要与下列三个因素有关: 1、口腔中细菌的破坏作用: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在口腔的残留食物上繁殖产酸,酸使牙釉质脱钙,造成龋洞。 2、牙面牙缝中的残渣:小儿临睡前吃东西,或口含食物睡觉,滞留在牙面牙缝上的食物残渣,尤其是糖果、糕点等甜食残渣,是造成龋齿的重要因素之一。 3、牙齿结构上的缺陷:牙釉质发育不良会造成牙齿的抗腐蚀能力差;牙齿排列不整齐,则不易刷净,使残渣或细菌存留,这也是造成龋齿的重要原因。 我们应怎样预防幼儿龋齿呢?我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注意口腔卫生:让孩子养成早晚刷牙和饭后漱口的好习惯,以便及时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注意刷牙要用顺着牙缝直刷的方法,以便彻底清除牙缝里的食物残渣,不要横着刷。建议选用儿童保健型牙刷,牙刷头要小,刷毛要柔软,且只有两排刷毛,便于直刷,同时又能将里外牙面都刷到。 2、注意营养,多晒太阳:要注意多给幼儿提供钙、磷含量高的食物,做到合理膳食,同时,让幼儿多晒太阳,以保证牙齿的正常钙化,加强牙釉质的抗酸能力。 3、定期口腔检查: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0度空间的鱼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龋齿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小学生龋齿状况的调查报告 这次我是在实习镇里的一个附属农村小学实习的,名叫银城小学。这个学校里共有小学共有六个年级,共十个班,加上附属幼儿园的两个班大约有五百多个学生。在实习的第三个星期,全镇组织所有小学生进行龋齿检查的规定(自愿原则)。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政策,有利于小学生重视对牙齿的保护。而且通过统计调查我发现,大多数学生都存在着一定的龋齿,只是程度不同。
我所带的五年级一班共有学生67人参加这个检查的就有40多人,这只是预报名,实际参加的有五十人;另一个我所我所带的三年级一班,共有64人报名人数也有50人。这就说明小学生存在龋齿是很普遍的现象。
在课下和上课的过程中,我通过谈话的方式了解到,有龋齿的学生都有爱吃甜食的习惯,而且有超过40%的学生没有养成刷牙的习惯;30%的学生只是偶尔刷牙;25%的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会在晚上睡觉前刷牙;只有5%的学生会自觉早上晚上刷牙睡觉。
从这些调查中我们不难看出,爱吃甜食和养成刷牙的习惯对龋齿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小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够强,所以不管是学校的老师还是家长都应加强教育与监督,在课堂上多讲一些保护牙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牙齿的措施等;家长提醒孩子早晚刷牙的习惯,以帮助其培养良好的护牙习惯。以便更好地保护牙齿,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这就是我对于小学生龋齿的调查及我的一些建议。
结果 共调查410名小学生,其中患有龋齿人数81人,患龋率为19.76%。14.63%的小学生经常会在睡前吃零食。坚持早晚刷牙的学生有56.34%,坚持每天都刷牙的学生有86.83%。
关键词:小学生;龋齿;患龋率;调查 前言
有资料表明,乳牙龋齿患病率在幼儿园年龄最高,其次是小学、再次是中学;恒牙龋齿患病率则正好相反;混合龋齿患病率高峰都是在小学,这是因为在小学生年龄阶段乳龋、恒龋同时并存,并且龋齿患病率都不低。因此,特别要在小学生中预防龋齿的发生。所以我们组最终决定调查小学生的龋齿状况。
1、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天心区幼幼小学的410名6~13岁小学生,其中男生201名,女生209名。
1.2调查方法和内容:组内成员在见习的三天(20xx年11月9号至11号)中将
准备好的调查问卷发放给各自遇到的小学生。问卷的内容包括儿童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口腔卫生习惯(刷牙次数)、牙齿状况(龋齿数)等。
2、结果
结果1:
2.1幼幼小学龋齿状况调查统计表:
2.2龋患率与性别、年龄的关系:小学生总患龋率为19.76%,患病率较高。
男女生总患龋率没有显著差别,男生患龋率略低于女生。从年龄上来看,患龋率的高峰在6~7岁。而且,把男女生分开来看,患龋率是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2.3饮食行为: 60人(14.63%)的小学生经常会在睡前吃零食。252人(61.46%)的小学生偶尔会在睡前吃零食。98人(23.90%)的小学生不会在睡前吃零食。
2.4口腔健康行为:坚持早晚刷牙的学生有231人(56.34%),只在早上或晚上刷牙的学生有160人(39.02%),坚持每天都刷牙的学生有356人(86.83%)。334名(81.46%)儿童在4岁前(包括4岁)开始刷牙,76名(18.54%)儿童在5~6岁时开始刷牙。169名(41.22%)小学生表示他(她)们的父母会经常提醒他(她)们记得每天刷牙,178名(43.41%)小学生表示他(她)们的父母会偶尔提醒他(她)们记得每天刷牙,53名(12.93%)小学生表示他(她)们的父母不会提醒。
2.5口腔健康知识:296名(72.20%)小学生接受过有关口腔健康的教育。
结果2:
2.6刷牙与龋病的关系:调查数据显示,刷牙与患龋率有着重要关系。
龋齿(龋病,俗称虫牙、蛀牙)是指牙齿组织逐渐毁坏崩解形成缺损的一种疾病。当食物残留在牙面或牙缝隙中,经过细菌的发酵作用,产生酸,牙齿的表层因受酸的腐蚀而变软、变色,以致缺损而形成龋洞,或因牙表层中含氟量。低而发生龋齿。它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儿童发病率更高,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继冠心病、癌症之后的第三大重点防治的疾病。患了龋齿,在吃食物时受冷、热、酸、甜等刺激会感到疼痛,同时会影响食欲和食物消化,还会引发牙髓炎等疾病。因此,预防龋齿非常重要。目前认为,它是一种多因素疾病,主要是细菌、宿主和饮食三大因素相互作用致病。
(1)细菌因素:主要是变形链球菌,另有嗜乳酸杆菌、产酸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2)食物因素:食物的化学性作用,精制的碳水化合物在口腔内经细菌发酵作用产生酸,往往引起龋齿发生。食过多的糖,而缺少钙、磷、维生素a、d、b等皆可引起龋病发病率增高。
(3)宿主牙齿和唾液因素:牙齿本身的窝沟、牙釉质发育不良;含氟量低易患龋齿;牙齿排列拥挤、错位、阻生等容易滞留食物,引起细菌生长繁殖也是龋齿发生的条件;唾液缺少,口干症等常可发生猛性龋。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幼幼小学的学生龋齿患病率为19.76%,患病率较高,其原因可能是长沙属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小学生所处的环境较优越,食物结构精细化、高糖化,降低了食物咀嚼时对牙齿的清洁作用,为口腔致病菌提供了条件,龋病发病率较高。结果显示,小学生龋齿患病率随年龄升高而龋齿患病率明显降低的趋势,其原因:一方面低年段小学生处于乳恒牙交替期、乳龋仍然很多;其次低年段小学生缺乏口腔卫生知识,难于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第三,低年段小学生更喜欢吃零食、且偏食也更为严重。
龋病最好发于磨牙,特别是下领第一、二磨牙,其次为上颌第一、二磨牙,再次为上下颌双尖牙和上倾侧切牙。临床上根据龋病所在牙部位的深浅,分为浅龋、中龋、深龋。浅龋的龋坏部位只位于牙齿的表层,牙齿表面有白色斑点或呈棕色、灰黑色斑点。中龋:临床上可见牙齿已形成较深的龋洞,病人有时对冷、热、甜、酸等刺激较为敏感。深龋:当牙齿破坏,龋洞较大。病人对冷、焦、甜、酸等刺激感到明显的疼痛。此外,临床上又根据龋病的发展速度,又有将龋病分为三种类型即慢性龋、急性龋(猛性龋)和静止性龋。
因此我们应根据龋齿形成的特点和好发部位,大力对小学生中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让他们掌握相关的卫生知识,自觉主动的参与防龋工作,同时敦促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使用保健牙刷,坚持每天刷牙,并注意平衡营养和体育锻炼,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尽量做到早期发现龋齿,及时治疗。具体方法建议如下:学校应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有关卫生防病、爱眼护牙等方面知识,同时安排必要的卫生、健康教育课使孩子了解这方面的卫生知识,从而达到自身主动性预防。在这期间,家长应多注意督促孩子刷牙,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同学好些都有小黑牙。大人说是龋齿。什么是龋齿呢?龋齿是怎么形成的?都有哪些危害?该怎么预防?带着这些问题,我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1、网络调查。
2、查阅健康书籍报刊
3、与大人交流。
三、结论
1、龋齿的形成:龋齿是由于口腔内的细菌菌斑侵蚀作用和牙齿本身的缺陷造成的,在龋齿形成过程中,饮食是细菌的重要作用物。
2、龋齿的危害:龋齿的病变,是由浅到深,由小到大,从无症状到疼痛难忍,逐渐发展加重的。人们常说的“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就是对牙髓炎症状的典型描述。
3、乳牙龋齿对儿童的影响:首先对乳牙本身带来危害,直接造成牙体缺损,可继发牙髓病、尖周病,最终导致残冠、残根、失牙,使孩子降低或丧失咀嚼功能。其次对恒牙也有危害,它能殃及以后生出的恒牙,使继承的恒牙或相邻的恒牙也易患龋齿,继发尖周炎可致继承恒牙釉质发育不全、牙体缺损或早失,易致乳牙列变短,使恒牙萌出异常,进而产生恒牙咬合异常。
4、龋齿的预防: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甜食,控制蔗糖食入量;从2岁开始养成孩子进食后漱口的习惯;让孩子学会刷牙,最好用含氟牙膏,牙膏中的氟化物可以帮助牙齿利用唾液中的矿物质,在受到细菌侵蚀后对自身进行修补,帮助坚固牙齿,预防蛀牙。刷牙时要对每个牙面进行清洁,包括唇面、舌面、咬颌面,时间为3分钟。如果孩子患了龋齿,应尽早到医院治疗,万万不可大意。
亲爱的同学们:
你好! 龋齿是危害儿童口腔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这是一份用于了解你们的牙齿现状,有助于你们预防龋齿的问卷.请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感受如实填写每一个问题,谢谢参与! 性别:_ 年龄:_
1、 你的牙齿中是否有龋齿? A、没有 B、有
2、你的牙齿中有_颗是龋齿?(第一个问题选A的同学可不用回答此题)
3、睡前你会吃零食吗?
A、不会B、偶尔 C、经常 4、你从_岁开始刷牙? 5、你一天会刷几次牙?
A、0次 B、1次 (早上或晚上) C、2次(早晚都刷牙) 6、上学以来有没有坚持每天都刷牙? A、有B、没有 7、你的父母会提醒你每天刷牙吗?
A、不会 B、偶尔 C、 经常 8、接受过有关口腔健康的教育吗?
A、接受过B、没有再次感谢你们的参与,祝你们健康快乐每一天!
牙齿对人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知道,对于婴幼儿来说更是如此。作为家长是否关注过孩子的牙齿?你知道龋齿与补钙的关系吗?最近,有媒体发布了一份有关我国婴幼儿龋齿的调查报告。
此次婴幼儿龋齿调查的结果显示:38%的父母表示自己大意了,没有关注过孩子的牙齿健康;过半数的年轻父母认为补钙与预防龋齿有关。预防龋齿方面,除了用餐后让宝宝刷牙漱口、减少吃零食外,近半数人认为应注意婴幼儿补钙。而在选择手段方面,65%的父母选择了补钙产品。
有关龋齿和补钙之间的关联,科学上也证实的确如此。医学专家指出:给孩子补充足够的钙质既有助于骨骼发育,又能坚固牙齿、防止牙齿感染和龋齿的发生。补钙的同时最好再添加适量维生素D,能让钙更多地聚积到牙齿里,让牙齿洁白又健康。
一般3岁之前的宝宝的牙齿从萌出到每一厘米的成长,从骨骼、内脏的发育到大脑的健康都离不开钙的支持。按早宝宝的体重比例计算,对钙的需求量是成人的2-4倍。正处于快速生长期的宝宝来说,需要补充足量的钙以保证其快速的成长。如果补钙不足,不仅是有龋齿,还会错过最佳生长期、影响将来的成长。对于补钙时间,专家指出:牙齿的发育要经过生长期、钙化期和萌出期三个阶段。全部乳牙硬组织形成是在胎儿期开始,最晚的在出生一年内完成。恒牙除了六龄齿在新生儿有小部分牙尖钙化外,其余的都在婴儿出生后开始钙化。到七八岁,除第三恒磨牙外所有恒牙牙冠的釉质已钙化完成。因此牙齿在萌出前釉质的钙化就已经完成。而且其钙化是从外到内,三岁之前恒牙表面的釉质就已经钙化完成。所以牙齿萌出后再补钙对已萌出的牙作用甚微,对正处于釉质钙化期的牙胚可产生作用。也就是说要想让孩子的牙齿发育良好,从孕期开始到孩子三岁前的补钙对牙齿尤为重要。
在此次的调查问卷报告中,年轻父母们选择补钙制剂时有90%在实际过程中会选择淡奶口味。对于市面上很多甜味、酸味的钙剂,多数妈妈表示很担心是否含有添加剂。69%的父母选择补钙时,很在意是否适合宝宝吸收,41%的人认为5ml即可冲调的最好,水少吸收效果一定好。0-3岁宝宝味蕾很敏感,太甜、太酸的钙会影响宝宝味蕾发育,引起婴儿偏好甜食和饮料,影响宝宝正常喝奶、水,还容易导致龋齿。所以一定要选择淡奶味或接近母乳的。这样不仅保护了婴儿快速发育的味蕾,也避免了对宝宝牙齿的伤害,补钙的同时也保护了牙齿。
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家长可不能忽视。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不太科学的选择将会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家长们平时赢多多注意些相关的知识,一面错过给孩子注入营养的最佳时期。
狮子猫的吃路
现在市场上,有些牙膏是添加了氟化钠、氟化锶等氟化物的加氟牙膏。牙膏里添加氟化物,究竟是为什么呢?是不是这样会把牙刷得更洁净呢?不是的。牙膏里除含有摩擦剂、发泡剂、稠合剂、保湿剂以及香料外,已含有足够的清洁剂。牙膏加氟的目的,是为了预防一种牙病——龋齿。这是一种常见的牙病,有牙疼、肿胀的症状,还会形成空洞。 一、牙膏加氟是怎样防止龋齿的呢?这需要先了解一下牙齿的构造。 牙齿是由三部分构成的。下部是长在牙槽里的牙根,细长成锥形;上部是露出牙槽外面的牙冠;牙冠与牙根之间的部分是牙颈。牙冠外面是釉质又叫珐琅质,是包住牙冠的一层硬组织。这层硬组织是由一些钙盐和有机物组成的。钙盐中主要是羟基磷酸钙,还有些碳酸钙、氟化钙等。人的饮食尤其是儿童饮食中,糖类物质是不可少的。这些食物残渣留在牙缝里,再加上细菌的作用,会形成酸性物质。釉质虽很坚硬,但对付不了酸性物质。羟基磷酸钙会在酸的作用下溶解,牙冠的保护层就被破坏了。酸性物质乘人之危继续深入,致使牙齿组织土崩瓦解,形成空洞。 怎样能防止这种损害人们健康的事情发生呢?氟化物在这里显示了自己的本领。当氟化物遇到釉质中的主要成分羟基磷酸钙时,氟离子就会与之作用,生成氟磷酸钙,来代替羟基磷酸钙保护牙齿。氟磷酸钙不仅很坚硬,而且不怕酸的侵蚀。它还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减少口腔内酸性物质的生成。为了防止龋齿的发生,除了在牙膏里加入适量氟化物外,有些国家还采取了在自来水中加氟的办法。 人体中缺氟,不仅会造成龋齿,对骨骼也能产生重要影响。氟能增强骨骼的硬度,加速骨骼的形成。缺氟会造成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在低氟地区比较常见。对骨质疏松患者,服用适量氟化钠,会使病症减轻。不论是在牙膏中加氟、在自来水中加氟,还是直接服用氟化钠,都必须注意要适量。如果摄入量过多,不但没有好处,还会引起氟中毒。中毒的主要表现是,牙齿表面失去光泽,牙齿上出现灰色、褐色斑点,这就是斑牙症。严重者会使牙齿变黑,牙被腐蚀而破碎。过多的氟对骨骼、肾脏也有所损害。有人作过这样的调查,若饮水中氟含量超过1.5mg/L 时,居民就有患斑牙症的可能;若氟含量达到2.5mg/L,则有75~80%的居民患斑牙症;若达到6mg/L,居民就会全都患上斑牙症。因此,饮用水中氟的含量应维持在l~1.5mg/L为适宜。 二、氟在自然界分布很广。人的膳食和饮水中,都含有氟。茶叶含氟量最高,而粮食、蔬菜和水果中的含氟量,因土壤和水质的不同而异。氟可以有效防龋, 已得到世界公认。有调查表明, 长期坚持使用含氟牙膏, 可以使龋齿患病率下降2 0 %~ 4 0 %。在欧美发达国家, 含氟牙膏占整个市场9 0 %, 而我国市场尚不足3 0 %。美国人从1 9 5 5 年开始使用含氟牙膏, 长期坚持下来, 使美国龋齿患者明显减少。 氟是组成人体和形成牙齿釉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缺氟容易患龋齿及骨质疏松症,适量氟可预防儿童龋齿、老年人骨质变脆, 但是, 过量氟可致地方性氟病。地方性氟病( 简称地氟病) 指长期摄入过多的氟所引起的以斑釉齿和氟骨症为主要病变特征的一种地方性流行病。 氟的利用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通俗意义上的“把氟吃进去”, 再通过口腔分泌唾液释放出氟; 另一种就是“局部用氟”, 如含氟牙膏对于牙齿的作用。饮用水氟化是世界上较为常用的方法, 但氟化水源面临的最实际的问题是, 氟加多了就容易产生氟中毒。其实对于防龋来说, 局部用氟就足够了。国内一位老牙科专家曾经说过, “中国要兴氟利,除氟害”。所以说, 既可以有效预防龋齿、又不致于把氟吃下去的局部用氟即使用含氟牙膏是最安全、经济的防龋方法。 三、含氟牙膏的防龋机理 目前我国使用的牙膏分为普通牙膏、含氟牙膏( 也叫氟化物牙膏) 和药物牙膏三大类。相比之下, 普通牙膏虽也有一定保健作用, 但含氟牙膏无疑是强化了牙膏预防龋齿的保健功效, 现在世界上9 0 %以上的牙膏都是含氟牙膏。 张克博士说, 需要指出的是, 2 0 %~ 4 0 %是指使用含氟牙膏所减少的龋齿发病的几率, 并不是指减少了龋齿的数量, 也就是说, 含氟牙膏不是治疗龋齿, 而是预防龋齿的发生。患龋齿有四个基本因素: 糖、细菌、牙齿本身、时间。由此可见, 所有防龋方法包括使用含氟牙膏都是意在阻断这四个条件的互相重叠。 以含氟牙膏为例, 它的作用可以这样形象地描述一番: 假设牙齿是细菌意欲攻打的城堡, 那么口腔中的酸性物质就是细菌用来攻打城堡的武器, 而氟就是我们用来修复和加固城堡的水泥。城堡没被损伤时, 氟就是不断抹上去使城堡更加坚固的水泥。城堡被打坏了, 出现了一个坑, 那我们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拿水泥把这个坑填补平整。这个时间越短越好, 否则“坑”会慢慢变成“洞”, 所谓“亡羊补牢, 未为晚也”。“填补水泥”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含氟牙膏的作用下, 使牙齿表面脱矿的部位( 也叫小蛀斑) 重新钙化, 从而限制它向龋齿进一步发展。这是因为含氟牙膏中所含的活性氟( 即游离氟或氟离子) 可以促进牙釉质的“再矿化”。氟化物与牙齿接触后, 牙齿组织中易被酸溶解的氢氧磷灰石( 也叫羟磷灰石) 形成不易溶的氟磷灰石, 这就是再矿化的机理。当羟磷灰石变成氟磷灰石后, 牙齿在同样的酸性条件下, 溶解的速度会放慢许多, 从而提高了牙齿的抗酸腐蚀能力。 使用含氟牙膏旨在提高牙齿的抗龋能力, 并不意味着使用含氟牙膏的人就没有了龋齿之患。防龋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比如进食糖分较高的食物之后要及时漱口, 以免为口腔中的有害细菌提供产酸用的“食粮”。对于居住在水氟含量较低地区或口腔龋齿发生较多的人而言, 应当长期使用含氟牙膏。一旦停止使用含氟牙膏, 不消两个星期, 口腔中氟的含量就会下降至没有使用含氟牙膏时的水平, 牙齿对于酸腐蚀的防御能力也随之降低, 此消则意味着彼长, 口腔中的有害细菌趁机“抬头”。 含氟牙膏之间也有差别 需要注意的是, 含氟牙膏里不仅要含氟, 还得是氟离子才能有效地保护牙齿。因为只有游离态的氟离子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换言之, 含氟牙膏中真正起防龋作用的是氟离子。含氟牙膏光说有氟不成, 必须含的是有效氟。刷牙时游离氟从牙膏中释放出来, 达到一定浓度才能发挥作用。而氟离子的化学性质异常活跃, 极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失去活性。所以, 虽说都添加了氟化物, 但这部分氟能否被如愿以偿地利用, 可利用的氟离子又有多少, 才是问题的关键。
Q蛋蛋果
现在市场上,有些牙膏是添加了氟化钠、氟化锶等氟化物的加氟牙膏。牙膏里添加氟化物,究竟是为什么呢?是不是这样会把牙刷得更洁净呢?不是的。牙膏里除含有摩擦剂、发泡剂、稠合剂、保湿剂以及香料外,已含有足够的清洁剂。牙膏加氟的目的,是为了预防一种牙病——龋齿。这是一种常见的牙病,有牙疼、肿胀的症状,还会形成空洞。(一)牙膏加氟是怎样防止龋齿的呢?这需要先了解一下牙齿的构造。牙齿是由三部分构成的。下部是长在牙槽里的牙根,细长成锥形;上部是露出牙槽外面的牙冠;牙冠与牙根之间的部分是牙颈。牙冠外面是釉质又叫珐琅质,是包住牙冠的一层硬组织。这层硬组织是由一些钙盐和有机物组成的。钙盐中主要是羟基磷酸钙,还有些碳酸钙、氟化钙等。人的饮食尤其是儿童饮食中,糖类物质是不可少的。这些食物残渣留在牙缝里,再加上细菌的作用,会形成酸性物质。釉质虽很坚硬,但对付不了酸性物质。羟基磷酸钙会在酸的作用下溶解,牙冠的保护层就被破坏了。酸性物质乘人之危继续深入,致使牙齿组织土崩瓦解,形成空洞。怎样能防止这种损害人们健康的事情发生呢?氟化物在这里显示了自己的本领。当氟化物遇到釉质中的主要成分羟基磷酸钙时,氟离子就会与之作用,生成氟磷酸钙,来代替羟基磷酸钙保护牙齿。氟磷酸钙不仅很坚硬,而且不怕酸的侵蚀。它还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减少口腔内酸性物质的生成。为了防止龋齿的发生,除了在牙膏里加入适量氟化物外,有些国家还采取了在自来水中加氟的办法。人体中缺氟,不仅会造成龋齿,对骨骼也能产生重要影响。氟能增强骨骼的硬度,加速骨骼的形成。缺氟会造成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在低氟地区比较常见。对骨质疏松患者,服用适量氟化钠,会使病症减轻。不论是在牙膏中加氟、在自来水中加氟,还是直接服用氟化钠,都必须注意要适量。如果摄入量过多,不但没有好处,还会引起氟中毒。中毒的主要表现是,牙齿表面失去光泽,牙齿上出现灰色、褐色斑点,这就是斑牙症。严重者会使牙齿变黑,牙被腐蚀而破碎。过多的氟对骨骼、肾脏也有所损害。有人作过这样的调查,若饮水中氟含量超过1.5mg/L 时,居民就有患斑牙症的可能;若氟含量达到2.5mg/L,则有75~80%的居民患斑牙症;若达到6mg/L,居民就会全都患上斑牙症。因此,饮用水中氟的含量应维持在l~1.5mg/L为适宜。(二)氟在自然界分布很广。人的膳食和饮水中,都含有氟。茶叶含氟量最高,而粮食、蔬菜和水果中的含氟量,因土壤和水质的不同而异。氟可以有效防龋, 已得到世界公认。有调查表明, 长期坚持使用含氟牙膏, 可以使龋齿患病率下降2 0 %~ 4 0 %。在欧美发达国家, 含氟牙膏占整个市场9 0 %, 而我国市场尚不足3 0 %。美国人从1 9 5 5 年开始使用含氟牙膏, 长期坚持下来, 使美国龋齿患者明显减少。氟是组成人体和形成牙齿釉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缺氟容易患龋齿及骨质疏松症,适量氟可预防儿童龋齿、老年人骨质变脆, 但是, 过量氟可致地方性氟病。地方性氟病( 简称地氟病) 指长期摄入过多的氟所引起的以斑釉齿和氟骨症为主要病变特征的一种地方性流行病。氟的利用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通俗意义上的“把氟吃进去”, 再通过口腔分泌唾液释放出氟; 另一种就是“局部用氟”, 如含氟牙膏对于牙齿的作用。饮用水氟化是世界上较为常用的方法, 但氟化水源面临的最实际的问题是, 氟加多了就容易产生氟中毒。其实对于防龋来说, 局部用氟就足够了。国内一位老牙科专家曾经说过, “中国要兴氟利,除氟害”。所以说, 既可以有效预防龋齿、又不致于把氟吃下去的局部用氟即使用含氟牙膏是最安全、经济的防龋方法。(三)含氟牙膏的防龋机理目前我国使用的牙膏分为普通牙膏、含氟牙膏( 也叫氟化物牙膏) 和药物牙膏三大类。相比之下, 普通牙膏虽也有一定保健作用, 但含氟牙膏无疑是强化了牙膏预防龋齿的保健功效, 现在世界上9 0 %以上的牙膏都是含氟牙膏。张克博士说, 需要指出的是, 2 0 %~ 4 0 %是指使用含氟牙膏所减少的龋齿发病的几率, 并不是指减少了龋齿的数量, 也就是说, 含氟牙膏不是治疗龋齿, 而是预防龋齿的发生。患龋齿有四个基本因素: 糖、细菌、牙齿本身、时间。由此可见, 所有防龋方法包括使用含氟牙膏都是意在阻断这四个条件的互相重叠。以含氟牙膏为例, 它的作用可以这样形象地描述一番: 假设牙齿是细菌意欲攻打的城堡, 那么口腔中的酸性物质就是细菌用来攻打城堡的武器, 而氟就是我们用来修复和加固城堡的水泥。城堡没被损伤时, 氟就是不断抹上去使城堡更加坚固的水泥。城堡被打坏了, 出现了一个坑, 那我们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拿水泥把这个坑填补平整。这个时间越短越好, 否则“坑”会慢慢变成“洞”, 所谓“亡羊补牢, 未为晚也”。“填补水泥”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含氟牙膏的作用下, 使牙齿表面脱矿的部位( 也叫小蛀斑) 重新钙化, 从而限制它向龋齿进一步发展。这是因为含氟牙膏中所含的活性氟( 即游离氟或氟离子) 可以促进牙釉质的“再矿化”。氟化物与牙齿接触后, 牙齿组织中易被酸溶解的氢氧磷灰石( 也叫羟磷灰石) 形成不易溶的氟磷灰石, 这就是再矿化的机理。当羟磷灰石变成氟磷灰石后, 牙齿在同样的酸性条件下, 溶解的速度会放慢许多, 从而提高了牙齿的抗酸腐蚀能力。使用含氟牙膏旨在提高牙齿的抗龋能力, 并不意味着使用含氟牙膏的人就没有了龋齿之患。防龋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比如进食糖分较高的食物之后要及时漱口, 以免为口腔中的有害细菌提供产酸用的“食粮”。对于居住在水氟含量较低地区或口腔龋齿发生较多的人而言, 应当长期使用含氟牙膏。一旦停止使用含氟牙膏, 不消两个星期, 口腔中氟的含量就会下降至没有使用含氟牙膏时的水平, 牙齿对于酸腐蚀的防御能力也随之降低, 此消则意味着彼长, 口腔中的有害细菌趁机“抬头”。含氟牙膏之间也有差别需要注意的是, 含氟牙膏里不仅要含氟, 还得是氟离子才能有效地保护牙齿。因为只有游离态的氟离子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换言之, 含氟牙膏中真正起防龋作用的是氟离子。含氟牙膏光说有氟不成, 必须含的是有效氟。刷牙时游离氟从牙膏中释放出来, 达到一定浓度才能发挥作用。而氟离子的化学性质异常活跃, 极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失去活性。所以, 虽说都添加了氟化物, 但这部分氟能否被如愿以偿地利用, 可利用的氟离子又有多少, 才是问题的关键。
讨论是最能体现论文水平的部分,也是写作难度较高的部分。对于初写着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评价,不乱下结论,切忌推理过分外延。
口腔医学毕业论文题目一:1、伴有或不伴有下颌偏斜的骨性Ⅲ类成人患者颞下颌关节形态和位置的CBCT研究2、口腔锥形束CT对下颌牙种植位点线性测量精度的实验研究3、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层次和质量的提高,现代人在口腔健康与美的投入上越来越大,口腔医学美学应运而生。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口腔医学美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选题不是一两个,抓住一个小病例写就可以了。我写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口腔冲洗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也是雅文网的专家帮忙弄的,靠谱啊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两种口腔
不需要补因为孩孑正处在换新牙的年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