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56

春雨蒙蒙a2015
首页 > 学术期刊 > 以民交融为主题的历史小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PK从来没赢过

已采纳

“历史的回音”——唐装之我见1.唐朝人的装束。 宋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 翟耆年 ,字伯寿 ……巾服一如唐人,自名唐装。” 2.指中式服装。 茅盾 《归途杂拾·九龙道上》:“一个个都是青布或蓝布的‘唐装’。”泛指一切中式民族特色的服装。 3.同义指代汉服.汉民族服饰.唐装原意指代唐代的汉服,一种是传统的襦,裙装,这种风格一般流行在初唐时期,基本上是沿袭了自东汉以来华夏妇女传统的上衣下裳制。与现代的唐装概念明显不同。 唐朝的服装 衣裳二字,其实衣是衣,裳是裳,衣是上身穿的,裳其实是指现代所说的裙子,衣与裳分开。这种妇女的服饰不是连衣,而是分两截的穿法一直延续到明末。 上衣的穿法基本上是右衽交领或对襟系上带结,下面的裙子围起来系上长长的裙带,上衣或者掖里面或者自然的松散着,后来这种松散的上衣不断加长,一直覆到膝盖部,就后来发展成了明代的背子。 随着发展,唐代的妇女上衣种类一般分为襦,袄,衫三种。 襦是一种衣身狭窄短小的夹衣或棉衣。袄长于襦而短于袍,衣身较宽松,也有夹衣或棉衣。襦、袄有窄袖与长袖两类。 衫是无袖单衣,功用吸汗,有对襟及右衽两种。 衫在春秋天也可穿在外面,但和穿在外面有短袖的衫不同,后者就发展成了背子或半臂。而在以前,裙子的造型向来都是一种长方形的方片直裙,有点类似的和服裙子。 方片裙的样式显得较呆板硬性,因此女性穿起来并不能显出美丽来。因此到了唐代,裙子的形式流行高腰束胸,宽摆拖地的样式,既能显露人体结构的曲线美,又能表现一种富丽潇洒的优美风度。 这种裙子的结构必须和人体的主体结构有机适应,所以是一种下摆呈圆弧形的多褶斜裙,或喇叭裙。 二就是到了中晚唐时期,服装中加强了华夏的传统审美观念,开始复古,从以显出女子身材为主逐步恢复到秦汉那种宽衣大袖,飘逸如仙的风格,服式越来越肥,这种风格定了型一直影响到后期华夏女装的基本理念,既宽松随体肥大,这自然在后来也成了礼教所要求的对象,柔和自然,无形无欲。中晚唐女装华丽大气,一般类似于礼服,她们里面直接穿抹胸——抹胸原本是内衣,在唐代和裙子结合形成了一体,它不系腰带,宽松自然。真正的唐装 是中晚唐女装向古代礼仪服饰的过渡的进一步证明,这种款式为礼服一层叠一层,层数繁多,厚重拖摆,穿起来很麻烦。首先穿上很多层广袖上衣,层层压叠着,然后在围上伟大拖地的厚重裙子,即著名的“唐裙”,然后再在外面套上宽大的广袖上衣,虽然繁琐,却给人稳重的感觉,赋有层次感。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著名古代宫廷和服“十二单”就是从此款礼服演变过来的。日本人称之为“唐衣”即从唐朝传来的服饰,样式基本上没有多大改变,只不过在风格上增添了几许日本本民族的特色。“唐装”通常有两种解释,最自然合理的解释是“唐朝的服装”;另外一种比较牵强的解释是“唐人街华人的中式着装”。后一种说法的由来,有些“出口转内销”的味道,西方国家称“中华街”为“china town”英文发音很像“唐”于是译为“唐人街”,于是就把这些华人街的“唐人”所着的中式服装叫做“唐装”。 根据APEC会议各国元首所穿“唐装”的主要设计者余莺女士的意见,“唐装”应当是中式服装的通称,因此当初设计好服装后,设计组一起讨论给这套服装起名的时候,决定把这种服装命名为“唐装”的过程便是深受这种“出口转内销”的对“唐装”的解释的影响。 现在大陆流行的“唐装”,即是这种清末的中式着装风格的服装,也即是“唐人街华人的中式着装”,这种服装事实上是满清马褂的延续与改良,属于满服的范畴,与“唐朝的服装”(汉服)在风格、款式上面并无丝毫相似之处。 遗憾的是,绝大多数的国人都把这种源于“唐人街华人的中式着装”的满装马褂误认为是“唐朝的服装”。 “唐装”一词本身的称谓,源于海外。唐代盛期,声誉远及海外,以后海外各国因称中国人为“唐人”。《明史·外国真腊传》言:“唐人者,诸番(外国人)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在东南亚的华人居住区,亦因而被称为“唐人街”,而华侨自称唐人,正由于自古以来唐朝是让中国人为之骄傲的朝代。 把“唐人街”的“唐人”穿的中国传统风格的服装称为“唐装”,本来作为中国人传统服装在海外的惯称、作为国际公认的中国人的称号也算顺理成章,但让人遗憾的是,风行的“唐装”一词严重偏离了它的本意,极易引起普通民众包括历史知识欠缺的知识分子阶层的误解:以为此“唐装”即“唐朝的服装”。在20世纪初,在当时“中西服装并行不悖”的社会大背景下,粤、港、澳一带同胞以“唐装”、“西装”来区别中西打扮,自是不明了“唐装”一词的确切指代,而在2001年的上海APEC会议上,中国作为东道主请前来参会的亚洲及太平洋经济体的领导人穿“唐装”,并由之而掀起“祥和喜庆”的“唐装”新潮,虽然是清代以降的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也不排除其为流行规律的必然或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地位与风度的体现,但此举在催生汉服运动的同时,却也给后来真正的唐装(汉服)的复兴带来了不可估量的阻碍。 这种“唐装”是由清代的马褂演变而来的,其款式结构有四大特点:一是立领,上衣前中心开口,立式领型:二是连袖,即袖子和衣服整体没有接缝,以平面裁剪为主;三是对襟,也可以是斜襟;四是直角扣,即盘扣,扣子由纽结和纽袢两部份组成。另外从面料来说,则主要使用织锦缎面料。显然这种“唐装”并不是唐代的服装。 “幞头纱帽”和“圆领袍衫”是才市唐代男子最主要的服饰。 “幞头”是一种包头用的黑色布帛。唐代是“撰头”盛行的时代,“幞头”的样式也富于变化,尤其是在唐武德初年至开元年间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幞头”的形制经历过几次较大的变化。 唐代的男子服装主要是圆领袍衫。传统的冠冕衣裳,只是在隆重的场合,如祭祖天地、宗庙等时偶尔用之,其他则以“幞头袍衫”为尚。袍服的用途非常广泛,上至帝王,下至百官,礼见宴会均可穿着,甚至将其用作朝服。 袍服的款式,各个时期不尽相同,早期的袍服的袖子多用大袖,但大袖对域外的民族来说,则不太适宜。因北地寒冷,不便采用大袖,而采取紧裹双臂的窄袖。随着南北风俗习惯的相互渗透,这种紧身、窄袖的袍服样式,也被汉族人民所接受,而且成为唐代袍服款式的代表。 唐装(满族式)唐装(汉族式)唐装 - 评价唐装 在中国经济处于上升时期的当前,“唐装”的兴盛似乎可以看做中华文明复兴的一种征兆。然而撇开它背后宏大的象征意义,“唐装”本身其实是一个颇模糊的概念,关于这个名词的内涵�时装界有多种表述,如“华服”、“中装”等。很多人对“唐装”的提法大惑不解:以中华之大,唐代以降,岂无装可穿? 其实,真正唐代人穿的长袍大袖,甚至离人们更近的明代袍服(两者其实是同一事物),并非不太可能重回流行。“长袍大袖”只是现代的人们对“古装”的模糊认识(从夏商周时期一直到明末的传统中国人的穿着主体款式是“交领右衽,隐扣系带,褒襟广袖,峨冠博带”,其中,“褒襟广袖,峨冠博带”仅为礼服特征,而“交领右衽,隐扣系带”的特征则为礼服、常服所共有),也就是说,真正的唐装除了作为主体款式的礼服外,还有作为补充的“窄衣窄袖”的常服。 这些服装自唐以来就有“汉服”或“汉装”的正式称谓(意为“汉民族的传统服装”或“汉族的民族服装”),经历将近四千年,一直自成体系,一脉相承,并深远影响了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周边国家,其中,日本的“和服”(汉服中的深衣款式),朝鲜(韩国)的“韩服”(汉服中的襦裙款式)便是汉服在这些国家的正常延续。真正的“唐装”的“宽衣大袖”的礼服更适合于祭祀、成人礼等庄重场合,而其“窄衣窄袖”的常服则更适合于劳动耕作及日常场合。随着自互联网发起,以都市青年白领阶层为骨干的“汉服复兴”运动的兴起,真正的唐装(汉服)在现代人们的视野中也并非“遥不可及”,源于外国人眼中的“唐人”而定义的“唐装”一词,正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置疑。

291 评论

落跑蚂蚁

除了西晋的短暂统一外,魏晋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战乱缤纷,分裂动荡的时代。北方在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西晋建立前赵,随后进入十六国时期(政权数量不止16个),其后北魏统一北方,把历史带入了北朝时期。总体来说来,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上以民族冲突激烈最为引入瞩目,不同的文化相互冲突,交融构成了它的时代特色。      民族交融是各民族之间在交流的基础上形成文化上的认同而相互影响,共生出新的文化,其前提是民族之间的交流,交流的形式并不常是我们提到的和风细雨的商贾往来或使节往返,其中在这一时期的的民族往来和交流伴随的是冲突。早在汉朝时期陆续有游牧于西、北边远地区的胡族内迁,在许多地方已经出现胡汉杂居的情况。由于地方官对“内迁”少数民族的残酷压榨和盘剥,这激化了其首领人物和部众的反抗情绪,“怨恨之气,毒于骨髓”。更是到了“八王之乱”时,由于统治集团的上层人物企图利用胡族的军事力量打内战,给少数民族贵族首领兴兵立国创造条件。以匈奴首领刘渊的起兵为开端,民族之间的冲突以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形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这场在历史书上被称之为“五胡乱华”的战乱,不仅使西晋王朝惨遭灭顶之祸,还把全国拖入了长期的刀兵血影之中。随后在各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过程中,由于汉朝以来长期的民族对立,隔阂和歧视所积淀的矛盾,进一步升级,甚至有时候演变为相互之间的仇杀。     但是随着统治的逐渐稳定,少数民族政权为了巩固逐渐地统治,他们也不得不思考如何笼络占据人口大多数的汉族人民,于是推行汉化政策就是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野蛮的征服者往往被文明水平更好地被征服者所征服,魏晋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主动”汉化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少数民族政权汉化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交融,逐渐成为民族交融的主流方式,其主要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尊崇以儒家经典为核心的汉族文化传统,少数民族的政权的领导者带头学,领着学,让其文化融入汉族的儒学文化圈,从而减轻了民族间的隔阂;二、摒弃“胡汉分治”的政治体制,强调各民族间的和谐共处,缓和民族矛盾;三、重用汉族的优秀人才, 特别是高门士族的代表人物,以收络人心,通过这些被重用之人的中介作用,逐渐得到了汉族民众的认可和臣服;四、恢复汉族的官制、礼制等政治制度,以标榜自己统治的正统,客观上有力地推进了民族交融;五、推行汉族的服饰、语言、姓氏等风俗文化,实行胡汉通婚,将汉化从表面开始进入心理、血缘等更深的层面。      由此我们可见,魏晋时期的民族交往是在民族冲突的基础上交融的,交融可能是统治者的统治需要,但是客观上迅速缓和了民族间的冲突,直接促成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也为后来隋唐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248 评论

小马楠仔

北魏主动融合是少数民族统治者主动要求本民族采用汉文化,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全盘汉化”的措施促使鲜卑和汉融为一体。这一改革对北魏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把北魏的民族融合进程推向了历史的新高潮。

219 评论

笑脸笑脸笑脸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高中作文 作者:贺海晖 九月,与许多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让国人刻骨铭心!1842/8/29,《南京条约》签订1856/9/2,天京变乱,韦昌辉突袭东王府1926/9/6,英国制造“万县惨案”1901/9/7,《辛丑条约》签订1894/9/15,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1894/9/17,黄海战役,邓世昌、林永升殉国1931/9/18,“九一八事变”1898/9/21,戊戌政变,变法失败还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关的……

83 评论

相关问答

  • 以交融为主题的历史小论文初中

    提问者采纳南昌,这个普普通通的城市,却蕴涵着不平凡的历史.文化和风情! 这2200年的悠久历史,在这片红色的故土上,塑造了南昌金色的田园,打造了南昌

    魔王夫人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主题的小论文

    宋辽和战与宋代外交北宋在建立之初,曾经多次试图收复幽云16州。在宋太宗继位之初,曾经两次北伐,试图收复幽云16州。 第1次北伐,宋军在高粱河战败。宋太宗本人大腿

    早秋2013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以文化交流为主题的历史小论文

    回望交流的主体,那还就是两国互相学习

    沙尘暴来袭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以儒家思想为主题的历史小论文

    一个社会要起码满足两点,一,社会稳定,二,社会发展。任何社会文化都基于这样两种状况,一,人必须以社会形态存在。二,人有千差万别。一个稳定的社会要求:人必须以社会

    sml90050056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以开放为主题的历史小论文

    几十年一晃而过,转眼间,改革开放三十年在繁荣富强中转瞬即逝。回首人们感慨万千的改革岁月,一股股暖流涌入心田。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代替了往日崎岖不平的乡间小路;耸入

    大力宇哥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