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吧陀螺
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档案的管理工作更加严格和规范。 下面是由我整理的档案安全管理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浅议档案安全管理工作
摘要: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档案工作的核心内容。本文特别对突发事件时的档案安全管理工作做了一些阐述,归纳起来要做到两点,一是在思想上要提高档案者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二是在行动上要建立和完善重要档案的保护机制,从而保护好重要档案乃至绝大多数档案信息的安全,使档案的管理工作更加严格和规范。
Abstract:The file securi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archival work, is the archival work core issue. This particular file when the safety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has made some elaborate, sum up to do two things, first, in thinking of those files to improve security awareness and self-protection; second is to build in action and improve the protection of critical files, important files to protect the security of information and even the vast majority of files, so file management is more strict and standardized.
关键词:档案 安全管理 突发事件 灾害 应急机制 防范措施
Keywords:archives safety management emergencies disasters emergency response mechanisms preventive measures
作者简介:刘璐璐(1983.10-),女,山东德州人,中州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助理馆员。
档案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具体的管理性工作,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一个单位或部门在一个阶段或一个历史时期的完整性。当前,在我国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公共安全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灾害事故在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灾难的同时,也敲响了公共安全的警钟,因此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更显得重要,制定相应的应急机制和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因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等原因造成的档案原件的损失,保障档案的安全,以促进档案工作健康发展。
档案工作的安全管理不仅要落实于平时,特别是在重大灾难和突发情况来临前,更要加强管理和保护,争取使破坏性降至最低,保护绝大多数档案以及重要档案文件的安全。针对档案安全问题,具体要做到两点:
一、提高档案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制定档案安全防范和保护制度,防患于未然,各立档单位或部门要加强科普应急宣传等工作,将灾害预防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并且将其视为档案安全工作的核心环节和主要任务之一。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做好处置档案突发事件的思想和行动上的准备,对已有档案文件信息要加强安全和保密意识,完善工作体制,强化安全管理。比如,平时做好档案安全的应急演练工作,确实提高应对灾难的紧急处置能力。要确保档案信息利用安全,正确处理档案开放与保密的关系。制定档案开放办法,严格控制开放档案的内容、档案复印件和部分档案记载的内容在各种媒介以及公开场合的发布。
二、建立和完善重要档案的保护机制
许多重要信息一旦被毁或者失去,就很难再获得。对于一个机关,一个企、事业单位,重要档案信息是其在危难关头继续维持运作的关键。因此,对于重要档案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妥善保护。
1、对纸质文档的保护
对于纸质档案文件来说,它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很大,具体来讲,温湿度、灰尘、外来磁场、机械震动、光线和有害气体,都不利于纸质文件的保存。一旦被毁,将不复存在,对它们要采取特殊的防灾措施。一般的方法是进行复制。复制包括在场存放和异地存放。在场存放是把拷贝过的文件放在办公地点,对其采取特殊的防灾措施,如使用防火、防盗性能更强的装具等。异地存放是把拷贝过的文件放在办公地点以外的地方,因为灾难一般不可能在不同的地方同时发生,这种方法能有效防止毁灭性打击。
2、对电子文档的保护
相对于纸质档案文件,电子档案文件最常用的方法是对其进行电子备份。若遇到突发事件,可以从数据存储系统中取回数据,恢复系统。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档案文件逐渐由纸质文件发展到电子文件。电子文件制成后要及时积累、及时收集及归档,可以防止信息损失和变动。⑴归档时应对电子文件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电子文件与相应的纸质或其他载体文件的内容及相关说明是否一致;在内容方面检查归档的电子文件是否齐全完整,真实可靠;软件产品的源程序与文本是否一致等。⑵检查归档电子文件载体的物理状态,有无病毒,读出信息的准确性等。⑶归档电子文件应使用光盘作为存储介质存储,对所有归档的电子文件应做保护处理,使之置于只读状态。⑷对电子文件要定期进行安全性、有效性检查,发现载体或信息有损伤时,应及时采取维护措施,进行修复或拷贝。⑸为每一份电子文件建立必要的记录,记载文件的形成、管理和使用情况。对电子文件的信息记录要具有实时性,要随时将需要保留的信息记录下来。这种跟踪记录的信息具有原始性,可以成为证实电子文件真实可靠的有效依据。⑹在档案信息存储安全方面,增强档案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意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做好身份认证和密钥管理,加强对档案管理系统的监控;保证在线管理系统的安全,对网络设立信息系统防火墙、密码访问控制,安装保密隔离卡,建立备份与恢复系统,不断完善档案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同时,在管理上建立了电子文件归档制度和文件管理的记录系统。存储档案信息的设备要加装有效的防毒软件,内部局域网要与一切外部网实行物理隔离;各种数据库要及时进行备份,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保密和系统运行安全可靠。⑺在利用安全上不能只强调利用而忽视保密,也不能只强调保密而限制利用,应坚持利用和保密并重的原则。严格执行管理制度,从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两方面有效保证档案数据库和电子档案的安全保管工作,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
三、结束语
总之,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合理规范的同时,各立档单位要遵循“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的原则,对监测到的事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及时处理,积极加以防范,以便在危险发生后能快速反应,使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程度,从而有效地保护档案资源。
参考文献:
[1]王媛媛.浅谈档案管理的安全保护工作[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07)
[2]郭汇安,丛培丽,何广源.安全工作警钟长鸣[J]. 山东档案, 2001,(05)
[3]庞晓荣.档案工作如应对灾难的发生[B].山西档案,(2007)01-0036-02
[4]杨萍.电子文件安全保护的六点要求[J].北京档案,2006,(06)
[5]张寒凝.谈电子文件信息的安全防护策略[J].江淮论坛,2007,(04)
[6]电子文件管理研究课题组.保证电子文件信息安全的管理措施[J].科技档案,2001,(06)
[7]张艳玲.对电子文件管理的思考[J].档案天地,2007,(09)
[8]王朝阳.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及安全问题[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0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档案安全管理论文
后果你在哪儿
【摘要】 本文借鉴质量管理原则中的“领导作用”和“全员参与”,分析说明其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好档案工作的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 领导作用;全员参与;档案管理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持续改进,与供方互利的关系”。它高度概括,以易于理解的语言表述了质量管理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性规律,更为质量管理提供了正确的理论,从而产生正确的方法。这些原则是一门管理的哲学,是一种管理的境界,是当代先进的管理理念,是重要的质量意识。本文仅就其中的“领导作用和全员参与” 两项原则,结合工作实际,谈一谈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领导作用
第一层,是企业领导者。他们应充分认识档案和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档案是国家信息资源和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建设、生产、运营与发展过程的真实记录,是企业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重要凭证与依据,也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信息资源和重要资产。确保企业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提供利用,对于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企业领导者在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策略过程中,特别是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因为投入大,而未来产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不确定性和隐匿性,较之主营业务没有可比性,较之其他,如:质量、安全管理,国家法律法规有强制性要求,又缺乏迫切性,所以权衡中,处于主导地位并起着关键作用的企业领导,重视或不重视档案工作有着天壤之别。
第二层,是业务部门领导。以科技档案为例,作为项目负责人或部门行政正职,应该充分认识到科技档案对于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借鉴、继承与发展具有特殊功能。必须明确什么是科技文件,什么是科技档案。科技文件是直接记述和反映科技、生产活动的过程和成果。科技档案即具有保存价值的,履行了归档手续的科技文件。科技文件是科技档案的前身,要想确保科技档案质量,必须从科技文件的形成抓起,从项目立项开始即重视科技文件的收集和积累,例如:工程项目档案的收集, 在项目前期准备阶段,文件来源渠道比较多,内容繁杂,既有请示,又有批复,是整个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并且只有一份原件,管理不当极易散失。又如:科研档案的收集,一般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周期较长,文件形成具有随机性,因此既要注意集中收集,又要注意平时收集。部门领导应提早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在编制科研、生产、基建、经营等各项工作的管理制度和程序文件中,把科技文件管理和归档工作纳入进来,实现“四同步”管理,即布置、检查、总结、验收各项工作的同时,布置、检查、总结、验收档案工作,要把档案工作列入领导议事日程、目标责任制、年度考核。
二、全员参与
企业要设置档案部门并配备专职档案人员,以保障档案管理工作职能的正常履行,下属单位和各部门也应设兼职档案员,形成系统有人抓、层层有人管的档案工作网络。目的是要提高全员档案意识。
第一是文件材料形成者。科研人员撰写报告严谨求实,实验记录准确有效;产品/ 工程人员精心设计;管理人员起草的文件准确、规范,这些凝聚着智慧和汗水的林林总总的文件,不是自己阅过、办过、用过就得;最终不应该只属于自己,不应该只散落在小小的办公室抽屉或文件柜的一角。它们更是本单位科研生产、建设项目、经营管理等工作的真实记录,对于具有长久保存价值的,更应该想着给它们找到最终和最好的归宿——那就是归档,集中统一保管到档案部门。另一方面,企业员工应以科研、生产、工程建设、管理等各项工作程序和有关标准、规范为依据,分阶段、分步骤完成各类文件的形成、积累和整理,确保应该形成的得以形成,形成之后的文件不丢失、不损坏。特别要注意薄弱环节,如:项目立项阶段;特别要注意容易忽视的原始性、过程性记录,如:相关评审、实验和测试记录等。而那些在各项活动中比较容易形成和积累的正式发文和成果性材料,如:技术报告、工程或产品设计图纸等,则要注意加强版本管理,确保同一文件的不同版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确保文件的修改过程得以完整全面地记录,具有可追溯性。
第二是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和兼职档案员。兼职档案员应负责督促、指导本部门人员做好归档文件的形成、积累;各业务部门负责人负责最终审核,确保关键材料、核心技术资料不缺失。
第三是档案人员。他们的业务指导能力,体现在自身业务知识、计算机应用水平、各项工作流程的熟悉程度,特别要掌握文件控制程序,规范文件编制、流转、更改、分发、传输等各个环节,理解归档工作的各项原则,明确具体要求,并积极参加学习交流和组织培训,帮助提高全体人员的档案意识。
如此,各部门各类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这就是全员参与,这就是做好档案工作的最坚实基础。
高校档案工作者职业教育研究论文 摘要 :高校档案工作者档案素质及业务能力直接决定着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高校档案工作者流动性大,新时代对档案专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
不好意思,你问的有点多,我回答的也不少。有空慢慢看吧本科论文答辩不同于研究生的有点走过场的感觉,讲下当时的经历吧1.其实PPT什么的都无所谓,除非有特殊要求,你
可以上国家新闻总署查询的。比较多的额国家级的期刊文章这些的
01. 信息资源管理;02. 信息组织与检索;03. 信息系统与信息技术;04. 信息安全与防护;05. 军队档案管理;06. 电子军务。
档案是人类 社会进步、 发展、延续的真实历史记录,其涵盖了政府、社会 组织、企事业和公民在社会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有保存价值的信息资料。下面是我整理的档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