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25

五月的史努比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科学院院士论文答辩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的飞飞

已采纳

我们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校内一中科院的院士因为无聊就去旁听了,结果把我们班里四个人问哭了,因为这几个人都是抄袭的。

187 评论

迪士尼0918

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吧

225 评论

大力非水手

我在答辩的时候,两个老师就我的观点发生了争执,结果我就尴尬的站在那里看着两个老师在争执,争执了小半个小时候,然后一个老师对我说:“来,你继续说。”我都忘了怎么开始了好嘛。

197 评论

zhijuan0628

元麦糊糊果腹的童年时期1963年8月,翟婉明出生于江苏靖江一个贫苦农村家庭,家中姊妹三个,翟婉明他排行老二。童年时期,经常吃不饱肚子。在翟婉明家乡,有一种叫元麦的植物,磨成面粉,加进水里,再混合几粒米,就是小时候的一天三顿饭。虽家庭贫苦,但翟婉明的父母思想开明,支持鼓励三姊妹上学。到中学阶段,翟婉明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顺利读完初中。姐姐和弟弟与周围很多人一样,没有继续读下去。 放弃做代课老师参加高考因成绩优异,翟婉明中学毕业后顺利考入高中。但进入高中后,翟婉明对未来充满了迷茫,突然感到没有出路。此时,当地小学校长找到翟婉明,邀请做小学代课老师。1977年,就在翟婉明准备答应邀约时,全国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1981年,翟婉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南交通大学。 第一次坐火车省钱饿肚子1981年,翟婉明拿着西南交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踏上了火车。因当时大雨连绵,宝成铁路塌方,很久路都不通,翟婉明只能先转搭去上海的火车,然后乘火车从上海到昆明,再从昆明坐火车到成都。路途经历三天四夜。一天一夜后,翟婉明站到了贵阳。那时刚从农村出来,家里穷,买完火车票后,就剩两块钱。翟婉明不敢买吃的,只能自己饿着,看别人吃。等饿到昆明,翟婉明发现,从昆明到成都是快车,快车票还要再加3块钱,即使一路没舍得买口吃的,那两块钱还是不够。翟婉明只能拿着西南交通大学的入学通知书去找警察。在警察的帮助下,翟婉明最终填饱肚子,到西南交通大学所在地的四川峨嵋火车站。出站时,翟婉明见到学校来接的人,这成为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之一。那是翟婉明第一次坐火车,18岁的他,从此和铁路结缘。 第一位提前毕业的研究生1981年9月,翟婉明进入峨眉山脚下的西南交通大学内燃机专业学习。1985年9月,国家开始免试研究生推荐制度,翟婉明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被推荐为免试攻读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师从于承训教授,主攻机车车辆传热学。因入学前已明确硕士论文选题,加上西南交大实行学分制,翟婉明提前修满学分,提前进入论文工作阶段。在更加刻苦和努力下,仅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翟婉明研究生毕业。1987年6月,翟婉明提前一年完成学业,顺利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并留校在机械工程系热工教研室任教。翟婉明成为西南交通大学历史上第一位提前毕业的研究生。 意外获得读博的机会研究生提前毕业并留校任教,这样的毕业很圆满。让翟婉明遗憾的是,当时所读的专业在西南交大没有博士点,翟婉明准备趁暑假回老家一趟,回来后认真教书,再做打算。在学校食堂吃饭时,机车车辆知名专家、西南交大教授孙翔(后任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对翟婉明讲,希望其报考机车车辆专业动力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 以第一名成为博士因博士专业与本科及硕士专业不一致,虽孙翔教授反复做工作,依然没有打动翟婉明。暑假开始后,翟婉明回到江苏老家。回家没多久,翟婉明收到孙翔教授寄来的信。在信里,老师建议翟婉明选择专业要大胆,以他的实力,考上肯定没问题,不用担心专业跨度的问题。不久,翟婉明又收到老师的第二封信。信的主题仍然是鼓励他报考博士。8月底暑假结束,翟婉明回到学校。孙老师和学科博士点的带头人严隽耄教授一起把翟婉明叫到办公室,做了一次长谈,沈志云院士也给予了极大的鼓励。老师们的鼓励打动了翟婉明。翟婉明下定决心准备考试。考试成绩出来后,全校秋季(当年的第二次)博士入学考试一共考上三个博士生,翟婉明名列第一。 笑称是西南交大的“土教授”自1981年考入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学专业后,翟婉明的人生从此与母校紧紧联系在了一起。1991年,翟婉明被学校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4年破格晋升为教授,31岁的翟婉明成为当时中国铁路系统最年轻的教授。而33岁这年,翟婉明成为博士生导师。在2011年新增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近90%是海归,翟婉明则是10%的例外。翟婉明是地地道道的本土专家,没在国外念过一天书。

305 评论

大飞猪猪

“我帮他申请上了院士,他却抛弃了我。”王宇澄称,王正敏在当选院士后对自己多方为难,导致他在医院难以立足,这是他愤而举报的原因。反目“我付出了这么多,你不能这么对我。”王正敏的另一名学生刘政也认为评选院士后的“回报问题”是师徒反目的原因,但他是从另一个角度解释:“王宇澄希望有更多的资源更好的职位,但按照实力来说拿不到,被拒绝”;“王院士其实是个很老派很严肃的人,学生平时都不太能跟他亲近”。但无论从哪方面来看,申报院士成功正是王宇澄与王正敏师生关系的转折点。“秘书的工作都属杂事,会耽误我的科研进步,但想着能跟他学习,我答应了。”王宇澄说。此前王正敏是他内心敬佩的师长,他觉得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成为秘书之后,帮助导师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211重点学科等资料准备一个接着一个。王宇澄的父亲王惠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作为王正敏秘书的三年,儿子基本上都是早上7点起床,常常到深夜一两点才休息。很多时候,王宇澄就直接睡在王正敏在医院8号楼的办公室中,床是用两张条桌拼接起来的。2004年12月17日,正是申报院士材料准备的紧张阶段,王宇澄在工作中晕倒导致左门牙跌断,下唇被洞穿,缝了三针。“第二天继续工作,直到院士评选结束,我一天都没休息。”王宇澄说。2006年春节过后,王宇澄与王正敏的关系没有预兆地起了变化。“他主动找到我谈话,说外面有人说我们搞小集团,以后你不要到我这里来了。”王宇澄回忆。多名王正敏的同事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王正敏有换秘书的“惯例”。此前,王正敏与数任秘书都不欢而散,有的人还因此离开了医院,避走他处。“我2006年本就应该提副教授,当时三个人参评,我的论文等等条件最好。”王宇澄说,等到第二年他才评上。之后有人提醒他,他之所以没有第一年评上,就是因为他的导师王正敏不支持。这令旁人都感到大惑不解。之后,王宇澄接连遭遇挫折。他未能进入科室的耳科组,提职称也总被要求“礼让”,他感到自己工作全无希望了。2011年,王宇澄前往瑞士苏黎世大学进修三个月,跟随王正敏曾经的导师Ugo Fisch教授学习。学成归来后,他发现医院多了新规定,必须进院到达一定年限才能做手术,而他正好在“红线”之外。王宇澄认为,正是自己的导师在故意为难自己。“我付出了这么多,你不能这么对我。”王宇澄说自己曾找到导师,希望他高抬贵手给自己一条生路,但是王正敏表示这都是医院领导决定的,他并没做什么。王宇澄决定反击,借助自己曾担任王正敏秘书的便利,收集王正敏在临床实验数据、论文数目、著作抄袭等方面的问题。“没什么好说的”当年大家都这么做,这是学界的原罪。2012年1月12日,王宇澄带着他搜集的“证据”去见导师,希望王正敏不再为难他。“谈完之后,我就被赶去门诊了。”王宇澄说。一对师徒由此彻底反目。王宇澄开始更大规模地在网络上披露自己导师、院士王正敏学术造假的信息。这些指控中,有些是证据确凿的,比如抄袭;有些则是捕风捉影,比如王正敏博士学位造假——2013年11月12日,苏黎世大学媒体与公关部负责人Sylvia在给南方周末记者的邮件回复中证实,王正敏毕业之后通过《面神经拉伸受损试验》的论文答辩并获得了博士学位。该论文现在在该校图书馆的论文库里依然可以查询。也是在2012年年初,王宇澄开始向所在的医院领导反映王正敏学术不端的问题,但并无结果。2012年2月,王宇澄向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提交了举报材料。2013年8月19日,在经过了长达一年半的研讨之后,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出具了调查报告。报告认为,王正敏的博士学位经过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不存在造假行为。对于图片、内容抄袭的质疑,学术规范委员会认为有大量图片的确与Ugo Fisch专著中的图片雷同,这仅仅是“不规范”而已。但因Ugo Fisch教授曾为王正敏的书写序,这表明原作者无异议,因此不违规。复旦大学在2011年的《复旦大学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规定》中明文规定,“将他人论著中的内容,录作为自己的研究成果而不注明出处”,“将外文作品的全部或部分翻译或改写作为自己著作的内容,而不加明显的注释的行为等”均属于抄袭。其中并无“被剽窃者无异议便不属于剽窃”的规定。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的报告认定了王正敏“一稿多投”及在自己学生的论文上署自己名字,并且作为自己学术成果的情况;同时认定王正敏在申报科学院院士过程中,有“不实事求是”行为,报告认为王正敏应就院士申报论文材料中存在不实事求是的做法“向中国科学院做出说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中院士候选人行为守则》明文规定,“被推荐人附件材料”的提供者要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包括不得编造学术、专业技术经历和国籍证明,不得作虚假陈述,不得提供关于研究成果等方面的不实信息,“有科研不端行为的,应当如实向推荐者说明,不得隐瞒”。王正敏是否已经按照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的要求,“向中国科学院做出说明”南方周末记者不得而知。“这根本就是诬告诬陷。”2013年11月12日,南方周末记者拨通了王正敏院士的电话,他语气略显激动地谢绝了采访请求。他说,关于举报一事复旦大学与中科院都已有调查结论,自己不便多言。对于被学生王宇澄举报的尴尬,他说自己作为导师,“对这种人没什么好说的”。一位不愿具名的中科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的院士在电话中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院士是一种终身荣誉,对待学术造假是零容忍的,就连瑕疵也容忍不了。在增选院士的过程中,推荐单位和被推荐人必须对自己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一旦发现任何形式的造假都会被警告,严重的话会取消推荐单位的下一次推荐资格。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候选院士的过程中,如果候选人有任何形式的造假被发现,必然会落选。2005年中科院增选院士时,一位候选人就仅仅是因为论文署名排序问题而落选。王宇澄的举报尚未有效果,却引发了师门之内的争议,有人支持,也有人觉得这样有辱斯文。“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举报自己的老师,大逆不道。”如今身在广东某医院的耳鼻喉科医师刘政与王宇澄其实是前后脚入学的师兄弟,他始终觉得这是一场利益纠葛下的闹剧。但他并没有否认导师著作的“瑕疵”,只是认为这些不规范是时代的产物,“当年大家都这么做,这是学界的原罪”。 以上文章摘自——新浪教育

238 评论

小蝎子七七

级别院士级别高,博士只是中国的最高学历。院士是某些国家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一般为终身荣誉。在中国,院士通常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院士在中国,原来称为学部委员,就是在某一领域内的资深专家。院士评选需要提名,提名资格一般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自然科学二等奖以上;需要经过大概三轮评选才能成为院士。博士是对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的称呼,同样也可用来称呼已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在国外特指获得过博士学位的人,中国则把博士生也称为某某博士。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三级学位中,博士学位是最高的一级。2院士和博士的区别博士和院士不是一个系统的。博士是学位级别的,其中学位级别包括学士,硕士,博士,博士是最高的学位。院士是被评出来的,即使你的学历是本科照样可以当院士,院士是指某人如果给国家做出极大贡献,争得了极高的荣誉,经过很多轮的评比,最后才能成为院士的,包括科学院院士(一般在基础领域内做出极大贡献),工程院院士(一般在工程领域内作出极大贡献的),科学院和工程院两院的院士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大概1700人左右,院士是终身制,按现在的待遇他们一般是副部级,他们的工资收入很高。在我们国家把他们当国宝看待,很厉害的。博士如果经过努力是可以被评上院士的,如果没评上的话,院士一定比博士名气大。如果在大学里的话,院士一般比博士厉害很多。

204 评论

俊之独秀

院士是最高学术称号,不是学位。院士是某些国家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一般为终身荣誉。在中国,院士通常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2013年11月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要求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于2017年11月28日揭晓 ,共有61人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1人,化学部9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3人,地学部10人,信息技术科学部6人,技术科学部12人。学位是标志一个人学历的头衔,即一个人通过学习取得学识及相应学习能力程度的标志,由国家授权的高等学校颁发。四级学位博士学位博士学位是标志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力水平达到规定标准的本专业的最高学力水准的学位称号。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学位体系中,博士学位是最高的一级。日常生活中也只有博士学位会特别与姓氏结合被尊称为某某博士。而博士英文同医生一样是Doctor。基本上博士论文必须包含该领域创新又有深度的内容,并通过同行学者审查方能取得博士学位。副博士学位(俄制),俄语Кандидат наук,前苏联、分裂的俄罗斯、乌克兰、朝鲜等流行俄式学制的欧亚国家的1种颁授给研究生的学位,级别比硕士学位高,相当于博士学位,低于俄式学制的全博士学位(相当于博士后)。在取得副博士学位后,研究生才能够修读全博士。硕士学位硕士是一个介于学士及博士之间的研究生学位(Post-Graduate),拥有硕士学位者通常象征具有基础的独立的思考能力。拥有硕士学位者,通常象征掌握并专精于某一学术领域或职场专业。在主攻的学术领域中,合格的研究生必须要能同时了解学术理论与现实状况,运用理论来分析、审辩式思维和专业运用知识。并且比学士更能解决复杂问题,拥有更加独立和缜密的思考能力。学士学位学士学位是高等教育本科阶段授予的学位名称。它表示学位取得者较好地掌握了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副学士学位一种源自/美/国/和加/拿/大/的学位等级,四级学位系统中等级最低的一种,低于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修读者一般须在社区学院或专科学院修读两年,通常无需通过论文考核。与之最接近的中国内地教育资历为大专文凭(但通常大专文凭的取得者须在大学全职学习三年)。在我国/台/湾/和/香/港/有这种学位,但中国大陆并没有也不认可。

123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论文答辩时间

    为确保我所2022 年冬季毕业的研究生按期完成毕业答辩、学位申请及相关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学位论文答辩的截止日期为2022 年11 月20 日,提交

    卓越精品装饰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中国社会科院硕士论文答辩时间

    时间不是全国统一的,时间都是本校教研室,根据专业特殊性而自己确定的,一般都在5到15分钟左右。 一般答辩都分成,讲述自己论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打分四个环

    黄紫完美搭配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答辩

    你说的是202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答辩论文分为几次答辩吧,分为开题报告、预答辩、正式答辩。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者,若答辩委员会未作出补答辩决议、或逾期未

    妮儿1212J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论文答辩

    2022年9月。博士论文写好后,经过审核,一般都是在当年的九月份开始答辩。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有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为了搞

    Annaso安娜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中国中医科学院学位论文答辩公告

    中医药科学院抬硕士。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中国中医科学院只有下属研究生院对外正式招生,毕业生取得硕士或博士学位,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以中医教育为主,毕业生主要

    chongyanyuan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