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71

妮裳风云
首页 > 学术期刊 > 关于老年肌力训练器的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屋美眉

已采纳

1.用最少的肌肉去完成一项工作。如由椅子站起来时,尽量不用手撑;能用一手举起重物,则不用双手;爬楼梯时,只轻轻用手或不用手扶栏杆以维持平衡等等。 2.抵抗地心引力。慢慢地坐下;慢慢地上下楼梯;慢慢地放下物体。 3.从事肌肉的等长收缩。即主动收缩肌肉,但关节不活动且肌肉的长度保持不变,即局部肌肉“绷劲儿”。如坐着时用脚趾压地板;坐单人沙发时双手撑沙发椅臂;躺着或坐着时,双腿用力互压等。每次肌肉收缩10秒钟,放松,再收缩,重复8~10次。 4.上肢肌肉可以采用哑铃练习,动作为直立位或坐位,上肢前举、侧平举及屈肘举。腹部肌肉可以采用仰卧起坐练习。腰背部肌肉可用“鱼挺”练习,即仰卧位时以足跟和头颈部支撑,腰腹部抬起;腰背部肌肉还可采用俯卧位,做“两头翘”的动作,即上肢和下肢同时抬起,用手摸脚趾,以腹部做支撑。下肢肌肉可以采用蹲下、站起或蛙跳的方法进行锻炼。 5.若有蹲起困难或有膝关节疼痛的,可以采用静力半蹲的'方法练习:两腿分开与肩同宽,膝半蹲位,上体伸直,两臂放在腰部,尽可能地保持这个姿势不动。循序渐进,从半蹲十几秒、2分钟到每日一次半蹲时间达20分钟即可。 6.俯卧撑,重复多组,每组约12~15次,数量也可以依自己的承受力而定。每周1~2次,每次20分钟。 7.用活动手柄的健身车,进行上肢锻炼;划船器可锻炼上肢、腿、腰、胸部肌群,增加肌肉的力量和弹性,同时增强全身耐力。 8.健步车用以锻炼腿、腰、腹部肌肉及心肺功能。跑步机用以锻炼腿、臀、腰、腹部肌肉及心肺功能。 9.太极拳可有效增强老年人的肌力及稳定步态。美国大学的有关专家在对7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了15周的太极拳训练后发现,这些老年人摔倒的风险比其他同龄人降低了47%。 10.踢毽子,主要是做接、落、跳、绕、踢等动作,可以使下肢的关节、肌肉、韧带都得到很大的锻炼,同时也使腰部得到锻炼。老年人腰腿不灵活很常见,踢毽子的动作主要活动腰腿,如经常适度踢毽子,可舒筋活血,益寿保健。

215 评论

小宇宙可劲儿造

人到老年,肌肉会发生退行性变化,表现为肌肉的弹性、力量、耐力、控制力减弱等肌肉老化症状,发生肌肉老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缺乏运动。在运动生理学上肌肉有个"用进废退"的原理。肌力是保持老年人独立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我国老年人所做的健身活动大多以传统的静功和放松功为主,肌肉力量锻炼相对较少。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肌力训练对老年人健康起着重要作用。肌力训练可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跌倒是高龄老年人致死原因之一。上下肢的肌力减弱是造成跌倒的主要原因。实践证明,长期进行肌力训练的老人很少发生跌倒。肌力增加可提高平衡能力、协调性和敏捷性,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均是防止跌倒的有效方法。肌力训练可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研究发现,通过肌力训练可以促进骨的形式,增加骨的强度,有效地防止老年性骨折。肌力训练可以保持正常体重。肌力训练是控制体重、消耗脂肪的有效方法。另外,肌力训练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浓度,这种血脂的变化有利于防止冠心病。锻炼贵在坚持。每周锻炼3~4次为宜,中间要有间隔,以保证肌肉的休息和恢复。第二,要循序渐进。要根据个人体质的强弱情况区别对待,在运动强度和运动频度上应从小到大,不应急于求成。锻炼强度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第三、可选取跑步、骑自行车、游泳、球类活动(包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台球、门球等)锻炼项目。也可用健身器锻炼。老年人使用健身器应注重简便、实用,可选择跑步机、健身车、台阶机等健身器械。这类器械均可根据自己的健身要求,调节适宜的活动强度。跑步机、健身车、台阶机可提高下肢的运动能力和增强心肺功能;有活动手柄的健身车,还可进行上肢锻炼;划船器可通过锻炼上肢、腿、腰、胸部肌群,增加肌肉的力量和弹性,同时发展全身耐力;健步车主要用以锻炼腿、腰、腹部肌肉及心肺功能。跑步机主要用以锻炼腿、臀、腰、腹部肌肉及心肺功能。

326 评论

茱莉亚罗伯杨

一些朋友认为老人年龄大了,就应该散散步,最好不要做肌肉训练,其实不然,老人也可以进行力量锻炼的,老人坚持力量训练的好处有很多,重要的是拥有适合自己的老人健身计划。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老年人进行肌力训练的方法讲解,希望能帮到你。 老年人进行肌力训练的方法 1.用最少的肌肉去完成一项工作。如由椅子站起来时,尽量不用手撑;能用一手举起重物,则不用双手;爬楼梯时,只轻轻用手或不用手扶栏杆以维持平衡等等。 2.抵抗地心引力。慢慢地坐下;慢慢地上下楼梯;慢慢地放下物体。 3.从事肌肉的等长收缩。即主动收缩肌肉,但关节不活动且肌肉的长度保持不变,即区域性肌肉“绷劲儿”。如坐着时用脚趾压地板;坐单人沙发时双手撑沙发椅臂;躺着或坐着时,双腿用力互压等。每次肌肉收缩10秒钟,放松,再收缩,重复8~10次。 4.上肢肌肉可以采用哑铃练习,动作为直立位或坐位,上肢前举、侧平举及屈肘举。腹部肌肉可以采用仰卧起坐练习。腰背部肌肉可用“鱼挺”练习,即仰卧位时以足跟和头颈部支撑,腰腹部抬起;腰背部肌肉还可采用俯卧位,做“两头翘”的动作,即上肢和下肢同时抬起,用手摸脚趾,以腹部做支撑。下肢肌肉可以采用蹲下、站起或蛙跳的方法进行锻炼。 5.若有蹲起困难或有膝关节疼痛的,可以采用静力半蹲的方法练习:两腿分开与肩同宽,膝半蹲位,上体伸直,两臂放在腰部,尽可能地保持这个姿势不动。循序渐进,从半蹲十几秒、2分钟到每日一次半蹲时间达20分钟即可。 6.俯卧撑,重复多组,每组约12~15次,数量也可以依自己的承受力而定。每周1~2次,每次20分钟。 7.用活动手柄的健身车,进行上肢锻炼;划船器可锻炼上肢、腿、腰、胸部肌群,增加肌肉的力量和弹性,同时增强全身耐力。 8.健步车用以锻炼腿、腰、腹部肌肉及心肺功能。跑步机用以锻炼腿、臀、腰、腹部肌肉及心肺功能。 9.太极拳可有效增强老年人的肌力及稳定步态。美国大学的有关专家在对7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了15周的太极拳训练后发现,这些老年人摔倒的风险比其他同龄人降低了47%。 10.踢毽子,主要是做接、落、跳、绕、踢等动作,可以使下肢的关节、肌肉、韧带都得到很大的锻炼,同时也使腰部得到锻炼。老年人可以通过不十分激烈的动作进行练习,坚持下去大有好处。老年人腰腿不灵活很常见,踢毽子的动作主要活动腰腿,如经常适度踢毽子,可舒筋活血,益寿保健。 老年人训练时要掌握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1.老人做锻炼的时候要注意运动量,并不是每天锻炼才有效果,建议老人每周锻炼2~3次为宜,既可以保持练习效果,也可以使肌肉得到休息。 2.老人们不要不服老,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运动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些安全事项,最好不要做较长时间的低头、憋气、下蹲、弯腰等动作;千万不能屏气使劲,以免使心脏血液输出量骤增,血压上升,脑子供血猛然增加,发生脑血管意外。 3.要根据个人体质的强弱情况区别对待,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因此在运动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在运动强度和运动频度上应从小到大,不应急于求成。锻炼强度要适中,强度太小达不到锻炼目的,太大则可能造成身体不适。 4.在训练过程中应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这很重要。如出现胸痛、呼吸急促等症状或发生肌肉拉伤时,应立即停止训练并看医生。 5.定期测验最大肌力,观察锻炼的进步状况及效果,这是提高力量练习兴趣的很重要的方法。 老年人做力量训练的好处 1、增加骨密质 负重及阻力练习,能一般人都认为力量练习是年轻人的事情,与老年人毫不相干。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老年人进行力量练习,只是要从中得到一些健康的益处。而不是非要锻炼出健美高手那般雄壮的身躯。老年人不要认为自己太老了,一经不再适合肌肉锻炼了,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要始终牢记:活到老,锻炼到老。 2、防止肌肉流失 研究发现,年过20岁的人,每10年就要流失5-7磅肌肉,预防肌肉流失的最佳方法是进行肌力锻炼。大家可以寻找属于老年人朋友的力量训练计划。 3、改善肌肉功能增强关节灵活性 这条理由十分重要,因为肌力锻炼增强了日常活动时的安全性,减少了在跌到或其他意外中受伤的可能性。够有效地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从而减少了老年人骨折的危险,以及因骨折导致的其他疾病。

100 评论

相关问答

  • 有关于田径训练的论文大全

    大学田径教育教学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那么问题来

    独孤道兵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五年级朗读训练的实验研究论文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要突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具体的朗读训练,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

    摆脱拖延症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青少年体适能训练的研究论文

    健康 教育 是公民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教育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jingmaotong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低年级写句训练的研究论文

    二年级的写话教学对于整个小学阶段都是相当重要的!只有在这个时候打好了基础,那以后的作文才会有保障!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如何培养二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语文课程标准

    小遥CITY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老关于年痴呆的研究论文

    文章中的著名医学家,还有所谓的关键致癌物质都不存在,因为对方是著名的研究工作者,所以大家从未质疑过这篇论文,再加上这种学术方面的论文很少有人去研究,更不要说对论

    崔若若11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