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64

土豆0207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动漫的论文开题报告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丸子丸子小樱桃

已采纳

卡通动漫对中学生的影响 调查问卷1.你的性别 A 男 B女2.你的年龄 A14-16 B 17-193.你以前喜欢看卡通吗 现在呢 A喜欢 B不喜欢 C一般4.你通过何种途径看卡通?A杂志 B电视 C电脑 D其他5.你看卡通的原因A兴趣 B消遣 C缓解压力 D学习6你喜欢的卡通人物 <填3个>----------------------------------------------------7你每天花在看卡通的时间A1-2时 B2-3时 C3-5时 D更多8你喜欢何钟类型的卡通A幽默逗趣 B科幻. 奇幻 C青春校园 D历史.战争9你认为卡通的影响A利大于弊 B弊大于利 C一般10.你对于看卡通有何意见-----------------------------------------------谢谢合作论文世界如此多姿多彩,童年如此天真无邪,没有卡通的童年世界显得更加黑白。卡通动漫成为中学生的一道凉菜,尤其是外来进口的卡通更受中学生的青睐。为何卡通动漫会有如此魅力,对于卡通动漫的热忱,我们可以说是“臭味相投”,于是我们小组成员通过研究此课题来更进一步的了解卡通,进一步关注卡通动漫对于中学生的影响。据有关媒体的报道中学生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无形中形成一种新创新精神,对于中国卡通的枯燥无味,对于国外卡通都有创新,能够娱乐中学生的学生生涯,能够缓解压力。在这条线索的牵引下,我们小组成员经过讨论想通过调查问卷,知道中学生们热爱卡通的情况,在经过全组成员总动员下,一份新鲜出炉的问卷调查诞生。我们将调查的范围从初中到高中的学生,总共有50份调查问卷,回收率有4份。经过一番的问卷分发于回收,我们小组就“磨刀不误砍柴功”立即进行统计,并对其结果进行探讨。由调查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男生对卡通的喜爱有92%掉到50%,而女生则由81.8%减少到68.67%。可见年龄的增长,对于卡通的喜爱还是有存在观念方面的影响的。题目 男14-16生17-19女14-16生17-19你通过何种途径看卡通?电脑36.4%22% 59.1% 12.5%你每天花在看卡通的时间 ?1-2小时2-3小时64%18%62.5%/63.6%36.4%93.75%/你喜欢何钟类型的卡通 ?幽默逗趣 46% 50% 54.5% 43.75%科幻. 奇幻 36% 37.5% 36.4% 25%青春校园 18% / 9.1% 25%从此数据看来,同学们在观看卡通动漫的时间方面是有节制的。调查还显示幽默逗趣 类,尤以《蜡笔小新》《哆啦A梦》为主,深受中学生喜爱,经过我们调查,虽然蜡笔小新幽默逗趣 ,但是蜡笔小新的角色存在一些不雅的行为,有碍中学生的新视觉。青春校园里《网球王子》,《头文字D》,《我为歌狂》深受中学生喜爱,在这些动漫中,有的情节启示中学生遇到困难应该学会自强,义无反顾,有毅力,而动漫中人物的反叛心理及反叛行为却令中学生赞叹不已,这样会使中学生产生叛逆心理,也意味着中学生已逐渐形成叛逆个性。你认为卡通的影响?男14-16生17-19女14-16生17-19利大于弊 27% 25% 18.1% 25%弊大于利 9% 12.5% / 6.25%一般 64% 62.5% 81.8% 81.25%在对于卡通的建议中,大部分学生表示卡通应适当看,不可沉迷,但还是有一部分表示应多看卡通,以缓解压力。在进行调查问卷分析后,我们针对以上的问题得出一些收获。在学习压力的充斥之下,中学生通过卡通来愉乐身心,学生大部分在学校生活,通过卡通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现实,以及如何在现实世界于社会自然共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赶潮流,这时期的学生,因此极易受某些画质华丽,人物造型独特迷惑。然而纵观中国卡通动漫市场,一些不健康的动漫却在中国市场蔓延,在影响的中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中学生对于漫画的鉴赏有的缺乏判断能力。因此我们小组建议:1.国家增加引进国外的正版的健康的动漫。2.加强市场管理机制。3.中国应鼓励卡通动漫爱好者发展动漫事业。4.中学生应从不同角度去看卡通动漫人物及卡通动漫的故事情节。5.中学生应把握自己个性,不要一味地模仿,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6.中学生应将娱乐与时间调节好,适当观赏。

317 评论

卷毛咕咕

推荐正反结合~有关动漫,最近在中国算是新兴产业,所以爱他的人多了也有好处,但各种动漫不同的内容及价值取向也会带来不同影响,这样展开去写应该可以吧?

220 评论

Jingelababy今

日本动漫对中学生的影响 一、纯粹的日本漫画的影响 从1980年代末开始,随着动漫画的进入,中国的青少年开始介入一个动漫画时代。同时,在视觉文化的逐步强势过程中间,“读图时代”开始主宰平民化的阅读领域。随着这个领域范围的不断扩大,日本动漫画可以说已经登上了中国动漫市场的首席。长期以来,它以其独特的魅左右着中国不同年龄动漫迷们的视线。 在动漫迷大军中,中学生的阵容最强大。中学生自然就是漫画读物最忠实也最基础的消费群。那么,赶潮流的中学生喜欢哪些漫画呢?据一次随机调查显示,男生喜欢看战斗科幻类漫画,女生则钟爱少女漫画(一些有暴力倾向的女的比较喜欢看战斗科幻漫画)。对此,我们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喜欢《火影忍者》者居多,达65.48%。《网球王子》、《海贼王》、《灌篮高手》次之。另外《犬夜叉》,《浪客剑心》,《名侦探柯南》的受欢迎程度大概在34%~47%之间。由此可见,在沉重的学业压力之下,大部分中学生以轻松搞笑,具有幽默感的动漫画和有积极向上意义的动漫画作为调节剂。大部分日本动漫画营造的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使人放松心神,调节身心。 在此基础上,我们请50名中学生谈谈他们喜欢日本动漫画的原因。其中, 80%以上的中学生被片中人物酷酷的造型和连贯的情节所吸引。最为普遍的一个原因是日本动漫画的搞笑,幽默,轻松吸引了中学生的视线。调查显示,平均每20个中学生中便有18个日本动漫画搞笑,幽默,使人觉得轻松愉快。除此之外,也有人认为片中人物的叛逆性格吸引了他们,这一选项的点击率为35%。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部分中学生也同样存在叛逆心理。所以,叛逆人物在一部分人群中深受欢迎,也不足为奇!还有其它原因如“前卫时尚”“口袋型漫画小巧,易携带”“科学性强 ”“有点色情,很诱人”“暴力,血腥,刺激,过瘾”等也是日本动漫魅力之所在。从中可以看出日本动漫画其实良莠参半。那么,就此而言,我们中学生在对其丰富有趣的情节顶礼膜拜之余,对其某些不良因素可能也会全盘接受。 据调查显示,有92.2%的中学生认为日本动漫画对他们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让人觉得轻松和兴奋”占85.52% “对中国动漫画感到悲哀”占96%;“对其中的人物很崇拜”的占76.37%;“说不出什么影响”的也有4%。。由此可见,日本动漫画对中学生的影响逐渐加强。而其对中国中学生的影响虽大部分是比较积极的(如放松身心,获取一些科学知识等)。但另一项调查也显示了日本动漫画的弊端。平均每10个学生中便有9人有过在课堂上偷看漫画的经历,且次数超过10次有33%有对其产生迷恋的心态。这些表现严重的影响了中学生的学习,这是不可取的。 如果中学生迷恋的是健康的动漫画精品,那么就某种意义而言,的确会对中学生有益处。但俯观整个中国动漫市场,色情,暴力的动漫画横行于市场。在这种形势下,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学生极易误入歧途。例:《吻痕之恋》这部漫画书是讲几个男生在女生脖子上轮番展示亲吻的技巧,画面十分露骨。这种漫画书是明显不适合我们中学生看的。因为我们未成年人心智还不是很成熟,看这样的书只会增加误入歧途的机率。 通过全体成员的分析讨论,我们得出了日本动漫画对中学生造成消极影响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赶潮流是这一时期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极易受某些画质华丽,人物造型独特而空洞内容的迷惑。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早期的日本动漫画一直以清朗的面目出现。发展至今,日本动漫画的表现手法日益成熟,在描摹人性方面更经验老到。然而,剥去其诱人糖衣,可窥见其丑陋的精神内涵和一再重复使用的商业元素。在这种背景下,尚未具有够鉴赏能力的中学生因部分日本动漫画表现出来的恶俗取向与虚荣心理而走偏路。所以,中学生的自身素质尚待提高。 二、中国漫画界的衰败与日本漫画对中学生的影响 另一方面我们所得出的结论是日本漫画之所以在中国有如此火暴的市场,主要是因为中国漫画界的衰败。中国漫画界的衰败主要因为以下几点: 1:画片的概念的错误认识以及对观众年龄层的狭隘定位: 对漫画的观念太老化了,总认为漫画就是动画片,是那些7岁以下孩子的爱好。其实漫画并不是那些只有7岁的孩子才看的东西。英语中把漫画分为儿童看的“CARTOON(卡通)”和青少年看的“COMIC(漫画)”,在动画界也是同样。在日本,动画片分为了3个等级,分别面对3-12岁;12-18岁和18岁以上的年龄层。解决方法:尽快改变对动画片的认识。 2.题材陈旧且无聊: 国产动画片的题材似乎除了“葫芦娃斗妖怪”、“琴岛和海尔”就是“大灰狼和小白兔”、“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些东西,小学2年级以上就没人看了。说得再不客气点,日本的三流科幻片《咸蛋超人(奥特曼)》(按某些人的习惯把它归入动画片)都比它们来得好看。解决方法:考虑采用受欢迎的剧本(如金庸小说)或年轻人写的剧本(接近青少年喜好) 3.技术落后或盲目使用"新"技术: 看起来,中国动画恐怕还停留在老式的"塑料纸+水彩笔"的"幻灯式动画片"阶段吧(未证实),既没美国的数字化技术流畅,动感强,也没有日本的"赛璐璐+喷笔"柔和,美观。偶尔有赶赶时髦,用电脑着色的作品也是用"画笔"一类的简单软件"填空"。色彩方面已不是缺乏过渡感,而是干脆完全没有。不要说与美、日的优秀CG(电脑绘图)相比,就连传统的手绘也不如,充其量也就是比小儿涂鸦略高一筹。解决方法:采用真正的新技术或更美观的传统技术(比如水墨画)。 4.计划经济时代的荼毒: 我国的动画片大多出自“XX电视台动画部”或“XX美术制片厂”,这些都是国家资金在支持,经济效益当然要排在社会效益的后面。于是乎,动画片成了没人爱看的“幼儿公益广告”或“幼儿教育节目”,当然也就比不过外国的“文化侵略”啦。国家与其不厌其烦地投巨资生产既没市场又没观众的垃圾片,不如花点力气营造一个良性动画市场。解决方法:动画制作商业化、市场化。 5.外行指挥内行或外行指挥外行加上缺乏敬业精神: 现在什么样的人都在搞动画,内行也搞,外行也搞,只是因为它赚钱。而国外“加工片”的泛滥,更导致了我国本来就少有的有能力的专业动画人员的思路匮乏,不思进取,夜郎自大。既然“动画片是给小孩子看的东西,小孩本来就没有欣赏的能力,也就用不着花大力气制作”,因而也就有很多人可以以此为借口偷工减料。解决方法:培养专业的动画制作队伍,并合理使用;强化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 由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造成现今日本漫画在中国如此鼎盛的原因与中国漫画界的不重视亦有很大关联,我们所说的文化侵略实际上在某一程度上也是由我们自己所造成的。n年前X市(还不是一个小地方、好像是深圳吧)某人发起的“全市中、小学生联名告别卡通”的闹剧。最后我们还不是看漫画?所以我们要说的是:防止“文化侵略”,靠“告别”是没有用的,只有制作出真正吸引观众的精品才行。《宝莲灯》可以说是中国动画的最高水平了。实际上,《宝莲灯》的水平绝对不低于日本(当然《EVA》还是没法比),但它还是失败在题材上--这种老掉牙的题材,如果不经过再创作,是没有生命力的。当看到晚报上提到《宝莲灯》首场由于张信哲而爆满且初中女生占大半时,我的心情的确只能用"悲哀"来形容一部动画片需要歌星来拉票房,不是动画业的悲哀又是什么!有此也可以看出中国漫画界对中国漫画的不重视所引起的后果是多么的严重。但是在其中还是不凡有优秀的作品的,像《风云》这部漫画就深得人心。 中国漫画的在模仿形式上也有很大弊端,我们可以从这次调查问卷的第10题看出 前一段时间,52集动画片《隋唐英雄传》每晚7点15分在北京台青少频道播出,在片中,王世充是中国籍伊朗人,喜欢李世民的哥舒芸是土耳其人,此外剧中还有波斯女王青英、土耳其人拔力峰、南洋国公主娜黛等。而且,和传统的连环画形象不一样,片中的隋唐人物有着鲜明的日本漫画风格,人物造型更是怪异:片中虚构人物哥舒芸服装非常省布,袒胸露腿开高衩;李世民的妹妹李世宁是穿短裙的高校生。 对传统的中国历史故事改造后加入这些新颖的成分,你有何看法? 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样的改编不是很好,总结下来的结论大都为:在模仿日本漫画的同时不应该歪曲历史,并认为这样的改编很荒唐。这一点可以看出中国漫画界只知道模仿,却不知道如何模范,实际上日本漫画在画古代人物时并没有把人物的衣服画的很现代化(从《浪客剑心》,《犬夜叉》等多部漫画都可以看出来)。 由以上几个方面我们认为要切实可行的解决日本漫画对中学生的不良影响,我们中学生自己要提高自身素质,来抵御日本漫画的不良侵害。而中国漫画界也应该引起注意,应该画一些让我们大家既爱看又有教育意义的漫画。

280 评论

大大大华哥呢

世界如此多姿多彩,童年如此天真无邪,没有卡通的童年世界显得更加黑白。卡通动漫成为中学生的一道凉菜,尤其是外来进口的卡通更受中学生的青睐。 为何卡通动漫会有如此魅力,对于卡通动漫的热忱,我们可以说是“臭味相投”,于是我们小组成员通过研究此课题来更进一步的了解卡通,进一步关注卡通动漫对于中学生的影响。 据有关媒体的报道中学生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无形中形成一种新创新精神,对于中国卡通的枯燥无味,对于国外卡通都有创新,能够娱乐中学生的学生生涯,能够缓解压力。

98 评论

typical2006

动漫专业开题报告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动画(animation或anime)和漫画(comics,manga;特别是故事性的漫画)之间相互取其所长,逐渐形成一种名为动漫的影视艺术。换而言之,动漫及时动画和漫画的合称与缩写。

“动漫影响及其研究”的课题

开题报告

一、问题产生的背景

动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变的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对学生。可有时,当我们再看漫画,再看动画片时,就会听到有人这样说:“长这么大了还看这个,幼稚”“别老想着看动漫,读书要紧。”可动漫到底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所以我们对动漫的影响及其研究作了调查和讨论。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动漫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让中学生认识到动漫,了解动漫。

(二)研究意义

通过此次研究性学习,我们对于所热衷的动漫了解得多了很多了。同时我们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增强,并深刻体会到大家团结一至的重要性。

三、研究过程

• (一)文献研究法:图书馆,网络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相关动漫信息。

• (二)采访法:对一部分中学生进行采访,收集同学眼中喜爱的动漫作品。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

•5月21日——5月27日,将组员分为两组进行对两种课题的研究。上网查找资料,将资料进行整理。制定好可实施的方案,用纸笔记录下来,然后交给指导教师修改。

• (二)实施阶段

•5月28日——5月30日,各小组做好准备,做出最后方案。6月1日—7日,邀请指导老师参与,展示动漫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组长将其中动漫影响收集记录下来。全组成员一起讨论。全组成员对研究过程作一个小结,每人写下心得体会。然后对研究资料进行研究总结,从中分析整理出自己对动漫影响的感觉,并和其他同学交流

• (三)总结阶段

•6月7日——6月10日,最后写出的研究报告任老师指导修改后,就落制到实际中去,可以通过班级宣传的形式告诉大家动漫的影响。

五、预期成果

完成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

六、条件分析

主观条件:全体组员对课题十分感兴趣,十分积极。团结协作。

客观条件:学校有微机室,家中有电脑方便查询资料,老师十分配合我们。

参考文献:《动漫对中学生的影响》

当下,随着文化全球化的不断扩张。动画作为一种国家文化的输出,它广泛的运用在电影、游戏、娱乐综艺节目、MV等一些视频文件中,结合了漫画、数字媒体、电影、绘画等多种表现形态,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自身的娱乐性和功能性使得人们越来越认可它的存在价值。一个成功的动画不仅仅是有好的故事剧本,更重要的是有角色造型的设计。动画的角色造型设计是将剧本中的角色视觉化,具体化,让一种抽象的符号变成有灵魂的角色。它直接影响到了整部动画的成败与整个动画的风格。一部好的动画能充分的表现故事的人物性格特征和故事的主要内容,让观众产生共鸣。目前来看,欧美和日韩的等国家的动画角色比较深入人心。有小黄人、叮当猫、大白等代表作品。而现如今的中国,动画产量虽然有不小的增长,仅2011年开始,我国动画产量就突破26万分分钟。远超日本和美国。但是深入人心的动画角色并不多,其中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等造型都体现了中国动画的弊端。

目前我国动漫市场份额中,日本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中国原创动漫占11%。近90%的动画份额都是被国外垄断。为了保护本土文化,挽救中国动画。我国从2006年4月25号,中央财政部设立为了扶持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08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电视动画片播出管理的通知。2012年国家文化部更是发布了“十二五”期间国家动漫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伴随着国家对动画产业的重视和扶持,我国动画也开始慢慢的有了进步。有一些比较良好的作品比如《魁拔》《秦时明月》等动画受到观众的喜爱。今年上映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更是杀出一匹黑马。这部动画巧妙的融合了东方美学取法大自然的淡彩风韵,如市井街头皮影戏、屋角一枝梅的烟雨、大桃树下红扑扑的果实,石拱桥上的暴雨将至,山前江畔的帆船,以及大BOSS的书生造型。

相对于早期,20世纪中国动画较有特色的有水墨动画、剪纸动画等等,在人物造型中更是有民族特色。融入了中国画、水墨画、皮影、剪纸、年画等多种中国元素。充分的体现了中国特色。例如《大闹天宫》等古代神话题材,人物造型和场景都具备中国独有的特色。中国传统元素有书法、京剧、武术、皮影、传统乐器、太极拳、象棋、龙等一系列的素材。都可以融合到动画造型中,创造出凸显民族特色的作品。国外也有借鉴中国元素创造出优秀的动画。例如《功夫熊猫12》和《花木兰》等都是经典的动画,《功夫熊猫》里面的人物造型更是用中国的国宝熊猫来做主角。猴子、竹叶青蛇、丹顶鹤、华南虎、螳螂则是中国传统武术中几路最知名且最具特色的拳法武术的代表,代表着中国功夫中的“猴拳”、“蛇拳”、“虎鹤双形”、“螳螂拳”等拳法武术。

中国动画的不断发展中,不仅仅是动画的发展, 更要深刻的探讨如何借鉴欧美、日韩动画的经验。更要将中国传统艺术造型元素融入到动画角色设计中,让更多的人看到中国特色的民间艺术。也要让价值观念、审美观念、风俗习惯等方面凸显中华民族的独特东方文化。 课题提出的`意义

目前中国动画市场上充斥着的大多数是欧美和日韩的动画片,3-10岁的小孩子喜欢看奥特曼、倒霉熊等一系列日韩动画,青少年更热衷于《火影》《海贼王》等连载动画,去年上映

的《超能陆战队》 更是迷倒了各种少女心。但这些动画都是来自日韩和美国。动画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艺术传播的媒介。应该传达出一种文化的内涵,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中国元素是中国文化精髓的凝结,也是我国文化的象征。而现今我们却丢弃了对本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使得当代动画与其他欧美日韩动画中失去了竞争力。动画作为一个艺术文明的代表符号,应该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影响人们的思维意识。因此课题提出的意义在于创造出具备中国特色的动画造型,弘扬中国元素,传播中国文化,我们应该学习早期中国动画的特点,更好的融入中国元素中的民族特色和传统内涵。创作出优秀的民族化动画。

研究方法

1.理论分析法:通过查阅和收集资料,分析中国传统元素的历史渊源和特征,并且进行归纳和总结。

2.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经过对中外经典动画中角色造型的研究,分析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思路和动画角色造型背后所隐含的寓意。如分析中国元素在角色中的服饰、线描、色彩、形态等运用。对已经用到动画角色中的元素进行分析和思考。

3.运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研究的过程中采用分析和论证的研究方法,将动画特效中的美学、文化学、民族性、制作工艺等融入课题研究中。

主要内容:

本文是采用分析和论证的方法,论文是由六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绪论。

第二部分,研究中国传统艺术造型中的内容和它所包含的元素。

第三部分,通过对中外经典动画角色设计的成功案例和对角色设计的意义,来分析角色造型设计背后有哪些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

第四部分,研究如何把中国传统艺术造型元素融合到动画角色设计中进行论述。

第五部分,分析当今我国动画产业的不足,并且结合当代的设计理念,将中国元素进一步融合到角色设计中。

第六部分,结论。

研究的主要问题

将中国元素的东西融洽运用到动画造型中,把动画角色造型形式单一、幼稚呆板演变成风格多变,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画。以多元化的创新来达到动画造型的突破。

纵观国内外的动画,做的成功的动画造型比比皆是。但是现今的中国动画市场上做的好的却并不多,很多中国动画都是盲目跟风、抄袭模仿、缺乏性格依据和表现特征,没有更好的把中国元素表达出来,一味的接受美国动画的风格,而丢掉了自己原有的风格,这是解决的首要问题,如何将中国元素与动画造型结合。

另外中国动漫产业过分的追求科学技术的含量,忽略了创意这决定作品最终成功的关键,中国的动画虽然采用了大量的高科技技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却没有早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三个和尚》《小蝌蚪找妈妈》等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片好,所以要如何在动画造型中塑造深入人心的角色也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研究条件

在本次研究中,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可以方便搜集相关资料和文献,并且有导师的指导和充足的研究时间。

预期结果

我国动画虽然在数量上发展的很快,但是在其角色造型上缺乏创意,范围狭窄。本文通过对中国元素如何融入到动画造型中的研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对中国元素运用到动画

角色造型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创造出属于中国特色动画的优秀民族动画。

328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中国动漫业研究的论文

    我是可以帮你写出来,可是没时间......我还有一大摞的作业等着做

    不管三七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非遗动漫论文开题报告

    就是写你为什么要研究此课题,研究此课题有什么价值

    伯符仲謀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活动课论文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格式及如何写论文开题报告 大学生活将要谢下帷幕,大家都在认真的做毕业设计,而我们做毕业设计前指导老师都会要求先写开题报告,来参考自己需要的开题报告吧!

    长虫虫的橘子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动漫

    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三篇 篇一: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 选题名称汉英方位认知异同及其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影响与应用 培 养 单 位: 河

    优雅的猫214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中国民歌论文开题报告

    600字都写不了了,1000……

    wxb2066472463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