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梦不吃土
1.准备一升的鲜奶.150G的酸奶一杯(最好选高钙低脂滴,因为健康嘛)放在室温下。 2.准备一个玻璃瓶和搅拌棒.并且用沸水冲洗它们.给他们消毒。 3.鲜奶用热水泡一会直到牛奶温热就可以了.大概30-40度.因为这个温度很适合乳酸菌的繁殖。 4.把温热的牛奶倒入消毒好的玻璃瓶里面,把150g的酸奶放入里面,并且搅拌均匀。 5.然后用保险膜盖上。 6.放入烤箱,温度大概为30-40度左右.太高或者太低都不适合乳酸菌的生长。 7.六小时后取出即可。 另附:制作酸奶的诀窍 制作所需要的定温发酵器具也可以是闷烧锅,电饭锅,保温瓶, 烤箱,带烧烤功能的微波炉,烘碗机,消毒碗柜,插电保温器等等器具代替 ,总之就是要拥有实验精神,初次制作时多测试温度变化及发酵时间,发酵时间会随着温度降低而拉长。 1.制作时所使用的器具都要先经过沸水消毒为佳。 2.最适合乳酸菌发酵温度为 43-45℃ ,温度过高菌种会被杀死,过低则延长发酵时间而影响风味。 3.用接种法制作的时候,购买的酸奶一定要选用生产日期最为接近的产品,因为这种刚生产出来的酸奶活菌数量多,活性较高,品质较比较稳定,一定要选用原味的,其它口味的都是添加了食用香精和色素的,会影响酸奶的制作品质。 4.牛奶请选用一般低脂,全脂纯鲜奶或者纯奶粉,请勿选择特殊营养强化或者调味的牛奶。 5.发酵时间在8小时,误差为±2小时,原因时保温器具的保温效果不通所致。
呼啦啦达人
其实很简单啦,我的家乡都是自己做酸奶,特别好喝原料:牛奶<最好是牦牛奶>和原味酸奶方法:鲜牛奶熬开之后凉温<一定是温的>后加入原味酸奶搅拌均匀,最好用瓷罐保存,围上毛巾保温,不需要放到特别的地方不用太热太冷的地方就好了,一般夏天第2天就好了,冬天3-4天,做好后根据自己的口味加糖就可以喝了,简单吧?要点:1熬好的原奶一定要放置温的时候才可以往里面到原味酸奶<没有糖的>,不然做出来的酸奶有怪味或者就是不成功2搅拌均匀后在罐子上包毛巾保温最重要,不然还没等发酵就坏了.就这两点,没别的了,很简单吧?我们这里人人都会
summer阿超
酸奶的不同制作方法:原味酸奶作菌种制作酸奶原 料 鲜牛奶500克,原味酸奶50克1.将牛奶倒在不锈钢锅中, 上火加热到70~80℃,离火降温,待用。2.将容器用开水消过毒后,倒入牛奶,再加入原味酸奶,搅拌均匀。3.盖上盖子,放入酸奶机体中,再把外盖子盖上。接通电源,保温8小时左右。4.待牛奶呈豆腐脑状,即可取出食用。制作秘籍1.加热的牛奶降温至不烫手时为佳。若温度过高,会杀死酸奶中的乳酸菌,影响发酵。2.如果选用的是经过巴氏消毒的牛奶,则不需经过加热过程。3.如果家里有微波炉,可以将容器内放一勺水,盖上盖子,高火加热半分钟即能达到消毒效果。4.容器消毒最好不用消毒液,因为如果冲洗不干净,会杀死乳酸菌,使发酵失败。5.做好的酸奶要立刻放到冰箱里冷藏2小时,然后才能饮用。6.此酸奶制作时没有加入白糖,故食用时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白糖调味。以酸奶发酵剂作菌种制作酸奶原 料 鲜牛奶500克,酸奶发酵剂2.5包,白糖25克1.坐锅点火,倒入鲜牛奶和白糖。2.以中火煮开至白糖溶化,离火。待牛奶降温至不烫手时,加入酸奶发酵剂充分搅匀。3.取消毒的酸奶杯,盛入调好的牛奶,封好口。4.放入酸奶机体中,盖上盖子。5.接通电源,加热保温8~12小时,至呈豆腐脑状。6.取出酸奶,放入冰箱冷藏2小时即可食用。制作秘籍1.这种采用的是分杯酸奶机制作。2.要掌握好酸奶发酵剂与鲜牛奶的比例。3.加糖量一般控制在5%~10%之间。4.酸奶发酵剂最好先用少量牛奶在干净的小碗中完全溶解,然后再倒入酸奶机容器内搅匀。
减肥的小新
原辅材料: 市售酸奶,全脂奶粉,白糖,琼脂(提高凝固性用的,家庭自制可以不用) 工艺流程: 水---煮沸---配料---过滤---杀菌---冷却---接种---装瓶---发酵---后熟---成品 操作要点: 1.配料:全脂奶粉7%,白糖7%,琼脂0.08% 2.杀菌:93~95度,保温10~15分钟. 3.接种:杀菌后需冷却倒38~42度方能接种,接种量一般喂5%~10%,接种直接把市售酸奶到入搅拌均匀即可. 4.发酵:接种后的奶装如清洗干净并用酒精消毒过的瓶子中,将其置入置入40~41度恒温箱中约24小时后取出,置于2~10度冰箱中进行后熟18小时.
Johnhockson
原料:纯牛奶500ml(奶粉冲的也可以,但是象三鹿等牌子的全脂甜奶粉冲的不行,最好是伊利的无糖全脂奶粉)原味酸奶125ml(作菌种用,一定要是原味的) 工具:电饭锅、带盖瓷杯、勺子、微波炉(也可以用其他方法加热牛奶,但用微波炉不仅速度快,而且加热温度好掌握) 制作方法: 1.将瓷杯(连同盖子)、勺子放在电饭锅中加水煮开10分钟消毒(其它方法也行,关键是要杯子消毒) 2.将杯子取出倒入牛奶(7分满,牛奶如果是新开封的,本身已消毒得很好,可以不用煮开消毒),将牛奶放入微波炉加热,以手模杯壁不烫手为度。 如果是塑料袋装的牛奶,最好煮开后晾至不烫手,再做下一步。 3.在温牛奶中加入酸奶,用勺子搅拌均匀,盖盖。 4.将电饭锅断电,锅中的热水倒掉,将瓷杯放入电饭锅,盖好电饭锅盖,上面用干净的毛巾或其他保温物品覆盖,利用锅中余热进行发酵。 8-10小时后,低糖酸奶就做好了~~如果是晚上做的,第二天早晨就能喝到美味的酸奶了~~ 成功的酸奶呈半凝固状,表面洁白光滑,没有乳清(淡黄色透明液体)析出,闻之有奶香味,如不怕胖又喜欢甜食,可在吃前加砂糖。不可在发酵前放糖。 自制酸奶由于不能密封,所以储存时间也要比市场上卖的时间短,放在冰箱里只可以储存2-3天,随做随喝更好啊~~ 注意事项: 1.所用菌种酸奶不可以用加入果料的,更不可用果味酸奶。 2.牛奶加热的温度如过高,会杀死酸奶中的乳酸菌造成发酵失败,如温度过低又会造成发酵缓慢,以摸着不烫手为度(微波炉加热常常会造成受热不均,应该用勺子搅拌一下再试温度)。 3.不可用电饭锅的保温档进行发酵,因为保温的温度过高,保温发酵时,电饭锅必须断电。如果在冬天制酸奶,可以把瓷杯放在暖气上发酵。 4.发酵容器用带盖瓷杯最好,硬塑料杯子也可,但如被子质量不过关的话,加热消毒时容易变形。盖子很重要,乳酸菌是厌氧菌,无氧环境更有利于发酵。 5.容器消毒最好不用消毒液,因为如果冲洗不干净,会杀死乳酸菌,使发酵失败。加热消毒是最安全的方法。 6.有抗奶(含有抗生素)不适合作制作酸奶的原料。 7.菌种酸奶因为质量不稳定偶尔也会造成发酵失败。
沙发里的土豆
※ 酸奶生产工艺篇制作发酵乳制品的基本要求把乳糖转变成乳酸对牛奶有保护作用,发酵乳制品的低pH值抑制了腐败细菌和其它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延长了产品的货架期。但另一方面,酸性乳为酵母菌和霉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而被这些微生物污染,会引起产品的不良风味。有些人的消化系统缺乏乳糖酶,因此,乳糖在消化过程中不能被分解成单糖,这些人只能饮用少量的牛奶,但能食用发酵奶,因为其中的部分乳糖已被细菌酶分解。在发酵乳制品生产过程中必须为发酵剂创造最好的生长条件。牛乳的热处理即可达到这一要求,它破坏原料乳中存有的任何微生物。此外,牛乳必须保持在相应发酵剂的最适温度。当发酵乳获得最好的滋味和香味时,必须迅速冷却以停止发酵。如果发酵时间过长过短,风味和稠度都会相应变差。发酵乳制品除了风味和香味外,良好的外观和凝块也是它的重要方面,这些特点决定于预处理参数。要想使酸奶在生产时凝块的结构坚硬,需要对奶进行充分的热处理和均质,有时还通过增加非脂乳固体含量等方法来获得。一些较重要的发酵乳制品的生产过程要求如下:与其它的发酵产品的生产技术有许多相似之处,如牛奶的预处理几乎完全相同,因此对其它产品的工艺描述主要集中在与酸奶生产不同的生产阶段。酸乳生产工艺流程酸乳工艺流程如下:乳酸菌纯培养物→母发酵剂→生产发酵剂↓原料乳预处理→标准化→配料→均质→杀菌→冷却→加发酵剂灌装在零售容器内→在发酵室发酵→冷却→后熟→凝固型酸奶→在发酵罐中发酵→冷却→添加果料→搅拌→灌装→后熟→搅拌型酸奶发酵剂制备(一)发酵剂的概念(Starter Culture) 发酵剂是一种能够促进乳的酸化过程,含有高浓度乳酸菌的特定微生物培养物。(二)发酵剂的种类1.按发酵剂制备过程分类(1)乳酸菌纯培养物 即一级菌种的培养,一般多接种在脱脂乳、乳清、肉汁或其他培养基中,或者用冷冻升华法制成一种冻干菌苗。(2)母发酵剂 即一级菌种的扩大再培养,它是生产发酵剂的基础。(3)生产发酵剂 生产发酵剂即母发酵剂的扩大培养,是用于实际生产的发酵剂。2.按使用发酵剂的目的分类(1)混合发酵剂 这一类型的发酵剂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菌,如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按1:1 或1:2比例混合的酸乳发酵剂,且两种菌比例的改变越小越好。(2)单一发酵剂 这一类型发酵剂只含有一种菌。3.按使用方法分类(1)传代发酵剂 这一类型发酵剂即是按纯培养物-母发酵剂-生产发酵剂之过程制得,只有到培养到生产发酵剂才能用于生产。(2)直投发酵剂 这种类型发酵剂是混合发酵剂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培养而且不需经传代直接用于生产的乳酸菌。直投式酸奶发酵剂(Directed Vat Set, DVS)是指一系列高度浓缩和标准化的冷冻干燥发酵剂菌种,可直接加入到热处理的原料乳中进行发酵,而无需对其进行活化、扩培等其它预处理工作。直投式酸奶发酵剂的活菌数一般为1010 - 1012 CFU/g。由于直投式酸奶发酵剂的活力强、类型多,酸奶厂家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择,从而丰富了酸奶产品的品种,同时省去了菌种车间,减少了工作人员、投资和空间,简化了生产工艺。直投式酸奶发酵剂不需扩大培养,可直接使用,便于管理。直投式酸奶发酵剂的生产和应用可以使发酵剂生产专业化、社会化、规范化、统一化,从而使酸奶生产标准化,提高酸奶质量,保障了消费者的利益和健康。(三)发酵剂的主要作用及菌种的选择发酵剂的主要作用:①分解乳糖产生乳酸;②产生挥发性的物质,如丁二酮、乙醛等,从而使酸乳具有典型的风味;③具有一定的降解脂肪、蛋白质的作用,从而使酸乳更利于消化吸收;④酸化过程抑制了致病菌的生长。菌种的选择对发酵剂的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应根据生产目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菌种。选择时以产品的主要技术特性,如产香性、产酸力、产粘性及蛋白水解力作为发酵剂菌种的选择依据。(四)发酵剂的调制1.菌种的复活及保存 从菌种保存单位购来的乳酸菌纯培养物,通常都装在试管或安培瓶中。由于保存、寄送等影响,活力减弱,需恢复其活力。此过程需在无菌操作条件下接种到灭菌的脱脂乳试管中多次传代、培养。而后保存在0~4℃冰箱中,每隔1~2周移植一次。但在长期移植过程中,可能会有杂菌污染,造成菌种退化或菌种老化、裂解。因此,还应进行不定期的纯化处理,以除去污染菌和提高活力。2.母发酵剂的调制 取脱脂乳量1%~2%的充分活化的菌种,接种于盛有灭菌脱脂乳的三角瓶中,混匀后,放入恒温箱中进行培养。凝固后再移入灭菌脱脂乳中,如此反复2~3次,使乳酸菌保持一定活力,然后再制备生产发酵剂。3.生产发酵剂(工作发酵剂)的制备将脱脂乳、新鲜全脂乳或复原脱脂乳(总固形物含量10%~12%)加热到90℃保持30~60min后,冷却到42℃(或菌种要求的温度)接种母发酵剂,发酵到酸度>0.8%后冷却到4℃。此时生产发酵剂的活菌数达1×108~1×109cfu•mL-1。制取生产发酵剂的培养基最好与成品的原料相同,以使菌种的生活环境不致急剧改变而影响菌种的活力。生产发酵剂的量为发酵乳的1%~2%,为了缩短生产周期可加大到3%~4%,最高不超过5%。酸乳生产预处理方法(一)原料预处理首先对牛奶进行预处理,按所要求的脂肪和干物质含量进行标准化,如果需要,对牛奶进行脱气,用于发酵乳制品的牛乳中空气含量越低越好,然而,如果为增加非脂乳固形物含量而添加奶粉时,混入一些空气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添加奶粉后应该脱气。当通过蒸发来增加非脂乳固形物含量时,脱气就是此项工艺的一部分。脱气有以下优点:● 改善均质机的工作条件。● 热处理期间产生沉淀物的危险性减少。● 提高了酸奶的粘稠性和稳定性。● 去除了挥发性的异味(脱臭)。紧接着进行均质和巴氏杀菌。 然后在牛奶中接入发酵剂,并发酵至所要求的PH,在最后的冷却和包装前加入香料。对于长货架期的酸奶来说,在无菌包装前对发酵酸奶进行UHT处理。 酸奶可用液体牛奶或用不着低热处理的喷雾干燥优质奶粉来生产。牛奶的脂肪含量被标准化在0.1%到3.5%之间。如果采用的是流体牛奶,那么必须通过蒸发(牛奶体积的10-20%)或加入奶粉使乳蛋白干物质含量达到3%(重量/体积)。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含量越高,酸奶凝块就越稳定,并可减少乳清分离,奶粉是在混合单元中进行溶解的,这种单元由一个旋转体和一个穿孔的定子所组成。这种粉浆围绕一个罐子进行循环,以使产生出没有团块的牛奶,保证能进行最理想的加工。一个真空系统把奶粉从贮存的筒仓中吸到紧接在混合单元顶部的混合罐中,并且通过真空有效地脱去牛奶中的空气,这有利于进行较长的生产过程和减少在热表面上的粘结。干物质的增加也能通过超滤或通过加入浓缩奶而实现。减少空气, 由于常用奶粉作原材料,因此,酸奶就会含有大量的空气,这将对所有的发酵制品产生负面的影响。去除空气将改善最终产品的稳定性和粘性,并延长食用时间。(二)配料将糖或其它甜味剂和稳定剂干拌混合后加入到60-70℃处于搅拌状态下的奶液中,并保持搅拌十分钟以上,使稳定剂能全部溶解。对其它辅料按照不同的要求也应在此时经处理加入,但对于一些搅拌酸奶的辅料有的是要在发酵终点加入的。(三)配合料的预处理1.均质对以制作发酵乳制品的牛乳进行均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阻止奶油上浮,并保证乳脂肪均匀分布。即使脂肪含量低,均质也能改善酸奶的稳定性和稠度。均质和随后的热处理(一般是90-95℃与分钟左右)对发酵乳的粘稠度有很好的效果。粘度可以用一种简单的粘度计来测量(SMR粘度计)。测定结果用100ml产品在20℃时通过某一直径的管嘴的时间(秒)来表示。不管牛乳是否进行普通的热处理,全流均质过的牛奶制成的发酵乳的粘度与均质压力成正比,表上也说明了高温热处理也能使产品变得粘稠。按一般的要求,为了使产品获得最佳物理状态,牛奶的均质压力和温度应为20-25MPa 和65-75℃,低脂发酵乳也经常采用均质工艺。有关一次或二次均质的问题,通常被认为是均质系统的设计问题,尤其是均质头的设计。原料配合后,进行均质处理。均质处理可使原料充分混匀,以防止在培养期间结成奶油,并保证牛奶脂肪的均匀分布。有利于提高酸乳的稳定性和稠度,并使酸乳质地细腻,口感良好。2.热处理牛奶在接种发酵剂以前需要进行热处理,这是为了:● 改善作为细菌培养基的牛奶的性能。● 保证成品酸奶的凝块结实。● 防止成品乳清析出。主要是杀灭原料乳中的杂菌,确保乳酸菌的正常生长和繁殖;钝化原料乳中对发酵菌有抑制作用的天然抑制物;热处理使牛乳中的乳清蛋白变性,以达到改善组织状态,提高粘稠度和防止成品乳清析出的目的。牛奶通过90-95℃,5min 的热处理效果最好,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乳清蛋白变性70-80%,尤其是主要的乳清蛋白— 一乳球蛋白会与κ一酪蛋白相互作用,使酸奶成为一个稳定的凝固体。然而用于发酵的牛乳经过UHT处理后却不能在粘稠度上取得同样的最好效果,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接种发酵热处理后的乳要马上降温到发酵剂菌种最适生长温度。接种量要根据菌种活力、发酵方法、生产时间的安排和混合菌种配比的不同而定。一般生产发酵剂,其产酸活力均在0.7%~1.0%之间,此时接种量应为2%~4%。如果活力低于0.6%时,则不应用于生产。加入的发酵剂应事先在无菌操作条件下搅拌成均匀细腻的状态,不应有大凝块,以免影响成品质量。制作酸乳常用的发酵剂为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混合菌种,降低杆菌的比例则酸奶在保质期限内产酸平缓,防止酸化过度,如生产短保质期普通酸奶,发酵剂中球菌和杆菌的比例应调整为1:l或2:l;生产保质期为14~21d的普通酸奶时,球菌和杆菌的比例应调整为5:1;对于制作果料酸奶而言,两种菌的比例可以调整到10:1,此时保加利亚乳杆菌的产香性能并不重要,这类酸奶的香味主要来自添加的水果。冷却灌装及后发酵至发酵终点后要及时快速的冷却至10℃以下,对于搅拌酸奶可以在先冷却到30℃以下时进行破乳,并可在此时加入果汁果酱或果粒(无在线添加时),同时可过板片换热器快速冷却至10℃以下进行灌装。对于这样的产品其实还不能叫酸奶成品,一般人都觉得凝固型酸奶发酵终点冷却后,搅拌型酸奶冷却灌装后就是成品,其实后发酵对酸奶的产香及搅拌酸奶的黏度恢复都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后发酵就是把这样的酸奶在保持10℃以下的条件下放置8-12小时,这样的全部过程完成后才能算是酸奶的生产过程完成。
植物蛋白饮料以植物果仁、果肉及大豆为原料(如大豆、花生、杏仁、核桃仁、椰子等),经加工、调配后,再经高压杀菌或无菌包装制得的乳状饮料。这主要是区分蛋白来源的,就
二、研究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酸奶作为一种营养保健食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面对市场上种类繁多的乳酸制品,既追求营养又讲求口味的我们对酸奶知道
目前市场上发酵奶制品中提到的乳酸菌传统意义上是指: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这两种菌是酸奶发酵过程中传统使用的乳酸菌,其中保加利亚乳杆菌主要影响酸奶的风味,嗜
中国餐饮质量创新中国的餐饮文化涵盖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国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饮食消费的观念有了一个新的飞跃,在不断
常温保存会大大缩短酸奶保质期,一定要冷藏存放。 1、酸牛奶因为具有活性乳酸菌,所以有帮助消化的作用,酸奶中的钙磷也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而喝酸奶也不会发生腹胀、气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