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块钱包子
“五育”教育。思想背景:辛亥革命胜利不久,南京临时政府刚刚成立,要使资产阶级对封建教育的改革能够深入、健康地开展,迫切需要在统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尽快地确定一个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教育宗旨,来规定资产阶级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南京临时政府任命蔡元培为教育部总长。蔡元培于1912年2月间发表了著名的教育论文《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思想。第一,军国民教育——即体育,身体是德育、智育的物质基础。(背景:甲午战败,东亚病夫的称号,教育者认为失败原因和身体素质有很大关系,如吸鸦片等;加之清政府重文轻武的教育传统,导致国家被列强侵略,蔡元培希望在教育中加入军事教育,即强兵。因此,军国民教育是物质基础。)第二,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背景:蔡元培把实利主义教育,也就是经济发展当做富国强兵的手段,他认为除了要有军事实力,武力也更需要财力的支持。但是人民失业,国家贫穷,因此除强兵以外就是要富国。曾经考过一句话:“普通教育应该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第三,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背景:军事体育和实利主义教育虽然是“强兵富国”之道,但是仅有两者还不够。如果仅有两者,则强兵富国不只不能受其利,反而会受其害。比如即使国富兵强,仍然会出现强凌弱,智欺愚等现象,应当提倡西方自由、民主和博爱的思想,即发展良好品德。因此,公民道德教育是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的根本和中心。)第四,世界观教育(背景:可以理解为价值观念,为什么提出呢?当时的年轻人因为连年战败,不再信仰传统文化,而去相信基督教等,比如列强大炮打过来,跪地祈求上天,非常愚昧。同时,蔡元培受康德哲学的影响,认为世界有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者,前者是实际存在的,即我们的现实实现,是由智育、德育和体育构成的,而后者是摆脱现实世界,完全超脱的自由的,是应当追求的精神世界。所以他认为即使有了经济、军事和道德,但这些都是现实世界获得的幸福,精神世界仍然是匮乏的,应当进行世界观教育。因此世界观教育的地位是将德智体三育合而为一,是其他各育的结合,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育的终极目的。)第五,美感教育——即美育。(背景:蔡元培认为美育教育是进行世界观教育最重要的途径,是辅助德育的。美育是实体世界和现象世界之间的桥梁,兼有二者的特点,通过美感教育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实现世界观教育。因此在北大,蔡元培亲自开设《美学》课程,来提高中小学美育的地位,所以蔡元培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的人。)正因如此,他认为美感教育与宗教具有同等的性质和作用,但美育可以避免宗教的保守,于是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观点。
78海吃不胖
最初是由蔡元培先生提出的,后来在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以政策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明确要求“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 方案》,这一方针被再一次强化。
妖娆176991534
是由教育思想家蔡元培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一种思想主张。
具体意思:
1、军国民教育
清末由国外传出,蔡元培认为,这并不是一种理想社会的教育,然而在中国,却是“今日所不能不采者”。
2、实利主义教育
蔡元培认为实利主义教育是富国强民的一种手段。蔡元培认为,世界上的竞争不仅与武力有关,而且与财政资源有关。因此,只有加强科技教育,提高生产力,发展国民经济,国家才能在世界竞争中生存。
3、公民道德教育
蔡元培倡导西方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主张把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道德作为道德教育的内容。
4、世界观教育
世界观教育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蔡元培首创的,受康德哲学的影响。它认为世界分为两部分:现象世界和现实世界。世界观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们对现象世界的超然态度,对现实世界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
5、美感教育
蔡元培认为美育是实施世界观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从现象世界到现实世界的必要桥梁。
扩展资料:
五育并举的提出背景:
辛亥革命胜利后不久,南京临时政府刚刚成立。当时,中国的教育正处于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国几千年来实行的封建统治被推翻了。但是,教育领域的封建教育改革才刚刚起步。然而,改革刚刚出台了一些具体的暂行规定,缺乏明确的教育指导思想和新的教育目的。
为了使资产阶级全面、健康地进行封建教育改革,迫切需要在统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尽快确定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教育目的,规定资产阶级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仅在这种情况下,1912年2月间蔡元培发表了著名的教育论文《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思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孑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育并举
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1、石中英著:《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李岚清著:《李岚清教育访谈录》,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参考文献如下所述:《概率导论》是2009年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伯特瑟卡斯、齐齐克利斯。
提供一些科举制的参考文献,供参考。 [1] 张晓光. 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7,(01) . [2] 陈小锦. 从科
你看下这个吧,虽然不是范文,应该对你写作有点帮助。文章来源:期刊云-论文格式。文献综述的写作及注意事项(供毕业设计参考)1. 基本概念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
初中经典的德育论文 现代德育内容并不是单方面道德层面教育,包括思想教育、德育、爱国主义教育、价值观教育及心理承受力等。一起来看看初中经典的德育论文吧! 摘要: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