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拉pig
的不同,酸消耗量的计算,废水排放量的计算以及生产成本的比较。 关键词:离子交换树脂 硫酸再生 酸消耗量 废水排放 离子交换树脂是用于软化水的交换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吸附的杂质接近饱和状态,就要进行再生处理,使之恢复原来的组成和性能。目前,国内树脂的再生常用化学药剂酸碱法:使失效的树脂恢复交换能力,酸的使用通常采用HCl或H2SO4,碱的使用一般采用NaOH。目前,我公司脱盐水的装备能力有:40m3/h固定床三个系列,120m3/h双室浮动床两个系列,工艺流程是:原水阳离子交换器除碳器中间水箱阴离子交换器脱盐水箱。在生产中,采用酸碱法再生离子交换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原来一直采用HCL,但再生过程产生的大量含CL-废液难以处理,为解决废水的排放问题,将再生剂改为H2SO4。下面就H2SO4再生和HCL再生进行比较: 1、操作方法不同 1.1 H2SO4再生相对于HCL再生来说要复杂一些:HCL再生采用的是一步再生法,即进行预喷射后,将再生酸浓度一次性调节到指标范围内(一般控制3~4%),再生液流速≤5m/h,以稳定的浓度、流速将需要消耗的再生剂量消耗完,开始后面的置换、清洗步骤; 1.2 H2SO4再生采用的是两步再生法,即进行预喷射后,将再生酸浓度调节到0.7~1.5%,再生液流速7~10m/h,第一步再生消耗再生剂总量的60%;第二步再生在第一步再生浓度的基础上,将再生液浓度直接调节到1.5~3.0%,再生液流速5~7m/h,第二步再生消耗再生剂总量的40%,当需要消耗的再生剂量全部消耗完时,开始后面的置换、清洗步骤。 2、再生剂消耗量不同 采用HCL再生和采用H2SO4再生消耗的酸量不同,生产成本不同。我公司固定离子交换器采用的是001*7的强酸性树脂,双室浮动离子交换器采用的是001*7的强酸性树脂和D113-III的大孔弱酸性树脂,树脂在不同的交换器和使用不同再生剂时,工作交换容量不一样。我公司离子交换设备树脂装载量及树脂的参数如表(一)所示: 表(一) 树脂型号 001×7 D113-III 备注 固定床装载量(m3) 4.0 * 双室浮动床装置量(m3) 7.85 2.82 树脂工作交换容量(mol/m3) 1000 2300 HCL再生 树脂工作交换容量(mol/m3) 650 * H2SO4再生固定床 树脂工作交换容量(mol/m3) 900 1600 H2SO4再生双室浮动床 再生剂消耗量按下式计算:G=V1×EG×N×n/1000公斤 (1) 式中:V1……1台交换器中装载树脂的体积,m3; EG……树脂的交换容量,克当量/米3; N……再生剂当量(或每1克当量再生剂所相当的克数,克/克当量;) n……再生剂实际用量为理论量的倍数,又称再生剂倍率。 实际消耗再生剂量为:GG=G/ε×100公斤 (2) 式中:ε——工业产品中再生剂的含量,以百分率表示,% 。 再生剂的当量为: H2SO4=49,HCL=36.5; HCL再生固定离子交换器的再生剂倍率取1.5,再生双室浮动床的再生剂倍率取1.3;H2SO4再生固定离子交换器的再生剂倍率取1.6,再生双室浮动床的再生剂倍率取1.2,根据式(1)和式(2)计算可得酸消耗量如表(二)所示: 表(二) 固定离子交换器 双室浮动离子交换器 消耗HCL量(kg) 消耗H2SO4量(kg) 消耗HCL量(kg) 消耗H2SO4量(kg) 219(100%) 203.84(100%) 680.24(100%) 680.72(100%) 730(30%) 208(98%) 2267.48(30%) 694.62(98%)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固定床系列H2SO4再生酸消耗量较HCL再生低,成本下降1.813元/次,双室浮动床系列H2SO4再生消耗酸量与HCL相当,生产成本上升6.28元/次。(我公司生产的HCL为335.00元/吨,H2SO4为344.00元/吨。) HCL再生和H2SO4再生阳离子交换树脂,运行情况比较如下: 表(三) 硬度(mmol/l) 脱盐水电导率 (μs/cm) PH值 周期制水量(m3) 备注 固定床系列 0.02 3.5 7~8 640 HCL再生阳床 浮动床系列 0.01 3.1 7~8 2900 固定床系列 0.023 3.17 7~8 644 H2SO4再生阳床 浮动床系列 0.01 3.2 7~8 3000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H2SO4再生和HCL再生相比,装置周期制水量和出水指标基本一致。 3、废液排放量和处理废液成本不同 离子交换树脂运行一个周期后再生时排出的酸、碱性废液量,在处理一般水质的原水时,约占除盐系统出力的5~10%,对于阳离子交换树脂而言,采用HCL和采用H2SO4再生由于在操作控制上有区别,产生的废液量不同,使生产成本不同。 3.1 我公司的脱盐水装置再生操作参数如表(四)所示: 表(四) 固定床 浮动床 阳床 阴床 阳床 阴床 HCL再生 H2SO4再生 NaOH再生 HCL再生 H2SO4再生 NaOH再生 小反洗流量m3/h 30 30 30 * * * 小反洗时间(min) 20 2进再生液浓度(%) 3 0.8 1.5 3 0.8 2.5 2 2 进再生液流量(m3/h) 10 14 10 16 22 16 10 16 进再生液时间(min) 45 65 42 85 140 82 30 55 置换流量(m3/h) 10 10 10 16 16 16 置换时间(min) 30 30 30 30 30 30 清洗流量(m3/h) 30 30 30 35 35 35 3.2 废液排放量计算 3.2.1 酸性废液排放量Q1,一般只考虑中和前阳离子树脂交换器酸性废水排放量,阴离子树脂交换器少量酸性废水的排放量忽略不计,按下式计算: Q1=V1+V2+V3+V4+V5 m3/周期 (3) 式中:V1——反洗(或逆流再生的小反洗)水量,m3; V2——进交换器稀再生液的体积,m3; V3——置换水量,m3; V4——正洗水量,m3; V5——逆流再生时顶压前的放水量m3; 根据式(3)计算,可得酸性废水排放量如表(五)所示: 3.2.2碱性废水排放量Q2计算 一般只考虑中和前阴离子树脂交换器碱性废水的排放量。 Q2=V2+V3+V4 m3/周期 (4) 式中各符号含义同前。 根据式(4)计算,可得碱性废水排放量见表(六)所示: 3.2.3自行中和时剩余酸量的计算 水处理站内酸碱自行中和后,剩余的酸量G4按下式计算: 废酸液中能被废碱液中和部分的酸量G3=G2*N1/40 kg/周期 (5) 剩余酸量G4=G1 - G3 kg/周期 (6) 式中:G2——阴离子交换器再生时消耗的NaOH量,kg; N1——再生用酸的摩尔质量; G1——阳离子再生时消耗的酸量,kg; 根据式(1)计算可得 固定阴离子交换器再生消耗100%NaOH为102.94kg,双室浮动阴离子交换器再生消耗100%NaOH为546.36kg;根据式(5)、(6)计算,可得离子交换器再生废液经过自行中和后,剩余的酸量、中和剩余酸需100%的NaOH量见下表所示: 固定床 浮动床 HCL再生 H2SO4再生 HCL再生 H2SO4再生 G3(kg/周期) 93.93 126.10 498.55 669.29 G4 (kg/周期) 125.07 77.74 181.69 11.44 剩余酸量消耗100%的NaOH 137.06 31.73 199.11 4.67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中和废水成本方面,H2SO4再生较HCL再生成本有所下降,其中固定床系列成本降低163.26元/周期,浮动床系列成本降低301.388元/周期。 4、结论 4.1 H2SO4再生阳离子交换树脂效果与HCL再生效果相当,但H2SO4再生操作较HCL再生复杂,并且由于再生时浓度控制得低,再生耗时较HCL再生长,废水排放量较HCL再生高; 4.2 H2SO4再生阳离子交换树脂酸消耗成本比HCL再生稍高,但H2SO4再生产生的废水,中和处理成本较HCL再生产生的废水中和处理成本低得多,使脱盐水装置总生产成本降低,并且废水中SO42-离子比CL-离子易处理,对环保排水有利。因此,硫酸再生阳离子交换树脂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热能工程设计手册》 化工部热工设计技术中心站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8年6月第1版 [2]《热力发电厂水处理》下册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电厂化学教研室编 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 1977年9月
米拉妹妹12
方法名称: 甲硫酸新斯的明原料药—甲硫酸新斯的明的测定—中和滴定法。应用范围: 本方法采用滴定法测定甲硫酸新斯的明原料药中甲硫酸新斯的明的含量。本方法适用于甲硫酸新斯的明原料药。方法原理: 供试品置凯氏烧瓶中,加水溶解后,加氢氧化钠试液,加热蒸馏,馏出液导入2%硼酸溶液中,馏出液中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用硫酸滴定液滴定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灰紫色,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根据滴定液使用量,计算甲硫酸新斯的明的含量。试剂:1. 氢氧化钠试液2. 2%硼酸溶液3. 硫酸滴定液(0.01mol/L)4.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5.基准无水碳酸钠仪器设备:试样制备:1. 氢氧化钠试液取氢氧化钠4.3g,加水使溶解成100mL。2. 硫酸滴定液(0.01mol/L)配制:取硫酸3mL,缓缓注入适量水中,冷却至室温,加水稀释至1000mL,摇匀。标定:取在270~30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约0.15g,精密称定,加水50mL使溶解,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用本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转变为紫红色时,煮沸2分钟,冷却至室温,继续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紫色。每1mL硫酸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5.30mg的无水碳酸钠。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硫酸滴定液(0.01mol/L)可由上述配制的硫酸滴定液(0.05mol/L)稀释制成,必要时标定浓度。3.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取0.1%甲基红的乙醇溶液20mL,加0.2%溴甲酚绿的乙醇溶液30mL,摇匀。操作步骤: 精密称取供试品约0.15g,置凯氏烧瓶中,加水90mL溶解后,加氢氧化钠试液100mL,加热蒸馏,馏出液导入2%硼酸溶液50mL中,至体积约达150mL停止蒸馏,馏出液中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6滴,用硫酸滴定液(0.01mol/L)滴定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灰紫色,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硫酸滴定液(0.01mol/L)相当于6.688mg的C13H22N2O6S。注:“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二部,p.127。
zhusun1989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污染控制司.固体废弃物管理与处理处置技术.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0
[2]赵由才,朱青山.城市垃圾卫生填埋技术与管理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3]王中民等.城市垃圾处理与处置.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4]奚旦立等.环境监测(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5]聂永丰等.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固体废物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6]刘长礼,张云,殷密英等.城市垃圾地质环境影响调查评价方法.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7]刘长礼,张云,王秀艳.垃圾卫生填埋处置的理论方法和工程技术.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
[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101号)
[10]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
[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
[1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1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护法(2004)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5]刘长礼等.城市垃圾填埋场址的优选方法,地球学报,1998年第4期
[16]刘长礼等.适合国情的垃圾填埋场衬垫系统,工程地质学报,2000年第1期
[17]刘长礼等.浦东新区垃圾堆放的地质环境特征及场地适宜性,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7年第3期
[18]张云,刘长礼,张胜等.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评价方法探讨,地球学报,2003年第4期
[19]张云,刘长礼,叶浩等.岩溶地区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评价探讨,中国地质,2008年第1期
[20]杜恒俭,陈华惠,曹伯勋.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81
[21]张之淦.岩溶发生学.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2]卢耀如,张凤娥.硫酸盐岩岩溶及硫酸盐岩与碳酸盐岩复合岩溶—发育机理与工程效应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3]李瑞敏,王祎萍,王轶等.中国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24]张宗祜,张之一,姚足金.中国黄土类土工程地质图(1∶100万)及说明书.北京:工业出版社,1965
[25]张宗祜,张之一,王云生.中国黄土.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
[26]张宗祜.黄土高原区域环境地质问题及治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27]张宗祜.中国院士书系.中国黄土.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28]胡广韬.杨文远,工程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
[29]《工程地质手册》编写委员会.工程地质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谈情伤感情
变废为宝——钕铁硼电镀酸洗废水中提取草酸钕 宁波节能 生石灰—矿化垃圾柱处理锅炉酸洗废水的研究 中国给水排水 某金属制品厂酸洗废水综合治理的工程实践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热镀锌酸洗废水的处理及利用 腐蚀与防护 可拆卸式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处理电厂柠檬酸酸洗废水研究 环境工程学报 强化絮凝—生物接触氧化处理电子酸洗废水 工业水处理 隐性污染源引发渔业污染事故浅析——酸洗废水污染渔业资源的机理分析和调查监测方法 中国水产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高浓度酸洗废水处理工程的改造 中国给水排水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钼酸铵生产酸洗废水的治理 工业用水与废水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硫酸酸洗废水处理与回用工艺设计 环境污染与防治 钕铁硼电镀前处理酸洗废水中提取钕 材料保护 工业酸洗废水中和法处理工艺的研究 甘肃科学学报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应用MBR处理电厂锅炉酸洗废水的研究 工业水处理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钢铁酸洗废水常温常压下制备高浓度聚铁溶液的研究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一体化净水器在酸洗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广东化工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电极-生物膜法处理铜酸洗废水 中国环境科学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二级曝气中和法处理酸洗废水工艺的研究 山西建筑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钢铁酸洗废水处理与回收利用 冶金丛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变速升流过滤中和法处理钢厂酸洗废水 给水排水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小型冷轧钢厂酸洗废水处理设计 给水排水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石灰石在工业酸洗废水处理中的综合应用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石灰石在工业酸洗废水处理中的综合应用 污染防治技术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梅山冷轧板公司酸洗废水蒸馏处理系统投产 钢铁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梅山冷轧酸洗废水实行蒸馏处理 上海节能 钢材酸洗废水的综合利用 工业用水与废水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高浓度钢铁酸洗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 浙江建筑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两小酒窝
浅谈绿色化学摘 要 建立绿色化学的根本目的是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观点出发,重新审视和改革传统化学,从而使我们对环境的治理可以从治标转向治本。为此,工业、农业、日常生活等采用无毒、无害并可循环使用的物料,化学反应的绿色化,是从“本”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当今,化学的发展非常迅速。在20世纪发现和人工合成的化合物的种类是2285万多种,是此之前发现的所有化合物总数的41倍强。但“化学家太谦虚”,20世纪化学取得的辉煌成就,并未获得社会应有的认可。关键词 绿色化学 环境保护 生物技术 前言 人类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环境危机,由于人口急剧的增加,资源的消耗日益扩大,人均耕地、淡水和矿产等资源占有量逐渐减少,人口与资源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环保问题就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化学工业及相关产业,在为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在生产活动中不断排放出大量有毒物质,化学工业也为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发达国家对环境的治理,已开始从治标,即从末端治理污染转向治本,即开发清洁工业技术,消减污染源头,生产环境友好产品。“绿色技术”已成为21世纪化工技术与化学研究的热点和重要科技前沿。 化学可以粗略地看作是研究从一种物质向另一种物质转化的科学。传统的化学虽然可以得到人类需要的新物质,但是在许多场合中却既未有效地利用资源,又产生大量排放物,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绿色化学则是更高层次的化学,它的主要特点是“原子经济性”,即在获得物质的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料原子,实现“零排放”,因此既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又不产生污染。传统化学向绿色化学的转变可以看作是化学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绿色化学可以变废为宝,可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绿色化学已在全世界兴起,它对我国这样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1 采用无毒、无害并可循环使用的新物料1.1 原料选择 工业化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许多新物料,它们在不断改善人类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带来大量生活废物,使人类的生活环境迅速恶化。为了既不降低人类的生活水平,又不破坏环境,我们必须研制并采用对环境无毒无害又可循环使用的新物料。 以塑料为例,据统计,到1989年美国在包装上使用的塑料就超过55.43亿kg(20世纪90年代数量进一步上升),打开包装后即被抛弃,这些塑料废物破坏环境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问题:掩埋它们将永久留在土地里中;焚烧它们会放出剧毒。 我国也大量使用塑料包装,而且在农村还广泛地使用塑料大棚和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研制可以自然分解或生物降解的新型塑料,目前国际上已有一些成功的方法,例如:光降解塑料和生物降解塑料。前者已经投入生产。光生物双降解塑料研究是我国“八五”科技攻关的一个重大项目,已取得一些进展。1.2 溶剂的选择 大量的与化学制造相关的污染问题不仅来源于原料和产品,而且源自在其制造过程中使用的物质。最常见的是在反应介质,分离和配方中所用的溶剂。在传统的有机反应中,有机溶剂是最常用的反应介质,这主要是因为它们能较好地溶解有机化合物。但有机溶剂的毒性和难以回收又使之成为对环境有害的因素。因此,在无溶剂存在下进行的有机反应,用水作反应介质,以及超临界流体作反应介质或萃取溶剂将成为发展洁净合成的重要途径。1.2.1 固相反应 固相化学反应实际上是在无溶剂化作用的新颖化学环境下进行的反应,有时可比溶液反应更为有效并达到更好的选择性。它是避免使用挥发性溶剂的一个研究动向。1.2.2 以水为溶剂的反应 由于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差,而且许多试剂在水中会分解,因此一般避免用水作反应介质。但水作为反应溶剂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因为水是地球上自然丰度最高的“溶剂”,价廉、无毒、不危害环境。此外水溶剂特有的疏水效用对一些重要有机转化是十分有益的,有时可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更何况生命体内的化学反应大多是在水中进行的。水相有机合成在有机金属类反应,水相Lewis酸催化的反应现都已取得较大进展。因此在某些有机化学反应中,开发利用以水作溶剂是大有可为的。1.2.3 超临界流体作为有机溶剂 超临界流体是指超临界温度及超临界压力下的流体,是一种介于气态与液态之间的流体。在无毒无害溶剂的研究中,最活跃的研究项目是开发超临界流体(SCF),特别是超临界CO2作溶剂。超临界CO2是指温度和压力在其临界点(31.10℃,7 477.79KPa)以上的CO2流体。它通常具有流体的密度,因而有常规常态溶剂的溶解度;在相同条件下,它又具有气体的粘度,因而又具有很高的传质速度。而且,由于具有很大的可压缩性,流体的密度,溶剂溶解度和粘度等性能可由压力和温度的变化来调节。其最大优点是无毒、不可燃、价廉等。1.3 催化剂的选择 许多传统的有机反应用到酸、碱液体催化剂。如烃类的烷基化反应一般使用氢氟酸、硫酸、三氯化铝等液体酸做催化剂,这些液体酸催化剂的共同缺点是:对设备腐蚀严重,对人身危害和产生废渣污染环境。为了保护环境,多年来人们从分子筛、杂多酸、超强酸等新催化材料入手,大力开发固体酸做为烷基催化剂。其中采用新型分子筛催化剂的乙苯液相烃化技术较为成熟,这种催化剂选择性高,乙苯收率超过99.6%,而且催化剂寿命长。 2 化学反应的绿色化 为了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合成效率成了当今合成方法学研究中关注的焦点。合成效率包括两方面,一是选择性(化学、区域、非对映体和对映体选择性),另一个就是原子经济性,即原料分子中究竟有百分之几的原子转化为产物,理想的原子经济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的转变为产物,不产生副产物或废弃物,实现废物的“零排放”。为此,化学化工工作者在设计合成路线时,要减少“中转”、增加“直快”、“特快”,更加经济合理地利用原料分子中的每一个原子,减少中间产物的形成,少用或不用保护基或离去基,避免副产物或废弃物的产生。实现原子经济反应的有效手段很多,在些不作赘述。 3 生物技术的应用 生物科学是当代科学的前沿。生物技术是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化工是21世纪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它将成为创造巨大社会财富的重要产业体系。采用生物技术已在能源、采油、采矿、肥料、农药、蛋白质、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催化剂、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精细化学品的制造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从发展绿色化学的角度出发,它最大的特点和魅力就在节约能源和易于实现无污染生产而且可以实现用一般化工技术难以实现的化工过程,其产品常常又具有特殊性能。因此,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倍受青睐。 绿色化学是人类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绿色化学的根本目的是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观点来重新审视和改革传统化学,从而使我们对环境的治理可以从治标中转向治本。绿色化学的发展不仅将对环境保护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将为我国的企业与国际接轨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1. 朱清时. 绿色化学和新的产业革命[J]. 现代化工,1998(6)2. 闵思泽. 环境友好石油炼制技术的发展[J].化学进展,1998(1)3. 黄培强. 绿色合成:一个逐步形成的学科前沿[J]. 化学进展,1998(4)4. 高兆林, 谭丕亨. 绿色化学浅说[J]. 山东化工,1999(2)[5.王恩举.漫谈绿色化学.大学化学,2002,(4)6.. 徐光宪.今日化学何去何从?.大学化学,2003,(1)7. 董昌耀,杨世忠.中学绿色化学教育实施策略探讨,化学教育. 2002来
电除尘是利用高压电源产生的强电场发生电晕放电,使悬浮尘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将悬浮尘粒从气体中分离出来的技术。下面是我精心推荐的电除尘技术论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1]夏道宏,苏贻勋等.国内外轻质油品脱臭催化剂研究进展[J].石油大学学报,1995,9⑶:102~109[2] 杨洪云,赵德智等.油品脱硫工艺技术及其发展趋
网站首页大学资讯电镀铜原理方程式是什么2020-05-15 11:41:30来源:今天小编来给大家针对这个电镀铜原理方程式是什么的问题来进行一个介绍,毕竟当下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C—论文集 M—专著 N——报纸文章 R——报告 不属于上述的
材料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