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秤座dan
《山东文献集成》是山东省政府特批重大文化工程,二○○五年获准立项,二○○六年初正式启动,是一部大型影印古籍丛书,其宗旨是抢救保存山东文献,计划搜集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山东先贤遗著稿本、钞本、稀见刻本一千种,影印出版。全书精装二百册,十六开本,每册八百页,分四辑陆续印行。每辑所收之书略依经、史、子、集、丛五部分类编排。第一辑五十册,收书一百七十九种,已于二○○六年十二月正式出版。经过二○○七年一年的辛勤工作,到二○○七年底,第二辑五十册的编纂出版工作已经完成。《山东文献集成》第二辑,本着第一辑业已确定的宗旨,进一步扩大收集范围,共收入山东先贤遗著三百五十五种。其中稿本九十三种,钞本一百四十一种,刻本一百一十三种,旧排印本四种,石印本四种。经牟庭、纪昀、王芑孙、傅增湘、王献唐、栾调甫、路大荒、屈万里等名家批校题跋的本子有四十种,其中王献唐先生题跋的有十四种。稿本较重要的有明淄川毕自严《白阳毕公自严遗迹》一卷、清诸城李慎《周易注解》八卷、清安丘王筠《礼记读存》一卷(王献唐跋)、《顾亭林年谱校录》一卷、清历城王维言《夏小正笺疏》一卷、清济宁许鸿磐《方舆丛录》十二册、清掖县侯登岸《掖乘》十六卷、清日照许瀚《拟史籍考校例》一卷、《许印林手稿》一卷、清章丘张笃行《杜诗七律》四卷、清黄县王守训《彩衣楼诗话》四卷等。钞本值得重视的有清黄县姜其垓《周易古本集注》十二卷《续编》二卷(清钞本)、清潍县郭麐《潍言》四卷(民国二十二年秦玉章钞本,王献唐批注并跋)、清鱼台马星翼《国策补遗》不分卷(旧钞本,王献唐跋)、清祥符周亮工《全潍纪略》一卷(清钞本)、佚名《黄培文字狱案》一卷(清钞本)、清曲阜孔尚任《画林雁塔》不分卷(清初钞本)、明淄川毕自严《毕伯阳奏稿》一卷(明钞本)、明泰安萧大亨《北虏风俗》一卷《北虏世系》一卷(民国十三年江安傅氏藏园钞本,傅增湘校并跋)、清嘉善浦曰楷《莱阳竹枝词》一卷(清钞本)、清安丘王筠《周虢季子白盘释文》一卷(民国潍县丁锡田钞本)、清潍县陈介祺《宝簠斋集各家彜器释文》不分卷(民国黄县丁菊苏钞本)、清昌乐阎湘蕙《谚语类钞》四卷(民国二十六年山东省立图书馆钞本)、清淄川张笃庆《昆仑山房郢中集》三卷《昆仑山房诗集》十三卷(清钞本)等。刻本值得注意的有清即墨黄守平《易象集解》十卷(清同治十三年即墨黄氏漱芳园刻本)、清济阳张尔岐《仪礼郑注句读》十七卷(清乾隆八年济阳高廷枢刻本)、清滕县张耕《古韵发明》不分卷(清道光滕县张氏芸心堂刻本,仪徵阮元序)、清新城王兆弘等《新城王氏世谱》八卷(清乾隆二十五年新城王氏刻本)、清益都孙廷铨《颜山杂记》四卷(清康熙五年刻本)、明海宁查志隆《岱史》十八卷(明万历十五年戴相尧刻本)、清益都薛凤祚《历学会通》六十五卷(清康熙刻本)、唐临沂颜真卿《颜鲁公文集》十五卷《补遗》一卷《附录》一卷(清嘉庆七年曲阜颜崇槼刻本)、明历城边贡《边华泉集》八卷《边华泉集稿》六卷(清康熙历城张刻本)、清海丰吴重憙辑《吴氏石莲庵刻山左人词》十七种(清光绪二十七年刻本)、清栖霞郝懿行等《郝氏遗书》三十四种(清嘉庆至光绪年间郝氏刻本)等。在第一辑相对集中收入日照许瀚、历城马国翰、诸城刘喜海、黄县王守训、单县时庸劢、聊城杨氏、曲阜颜氏、山左诗钞各系列文献之後,本辑则相对集中收入淄川毕自严、淄川张笃庆、益都赵执信、泰安赵国麟、新城王祖昌、历城李廷芳、安丘王筠、栖霞郝懿行、历下王维言、黄县丁菊苏、即墨黄氏、鱼台马氏、安丘曹氏的著作,以及明清青州诗钞、武定诗钞等系列文献。王筠作为清代《说文》四大家之一,本集收入他的《说文解字句读》三十卷(清归安沈锡胙批校本)、《说文释例》二十卷(家刻本)、《说文系传校录》三十卷(家刻本)、《礼记读存》一卷(稿本)、《顾亭林年谱校录》一卷(稿本)、《周虢季子白盘释文》一卷(钞本)、《覆瓿社灯谜》一卷(稿本)、《清诒堂灯谜》一卷(稿本)、《菉友杂著四种》(家刻本)等十二种。这对全面研究王筠创造了更便利的条件。其中《灯谜》稿本二种,在过去属游戏文字,今天看来,却颇觉难得,是民俗学的重要文献。即墨黄氏明清以来科名不断,交游甚广,为山东地方望族。前辑已收入黄守平《黄氏家乘》二十卷(钞本),本辑收入黄守平《周易集解》十卷(家刻本)、黄垍《夕霏亭诗》二卷(钞本)、黄守平辑《黄氏诗钞》六卷(稿本)。其中《黄氏诗钞》稿本是山东省委党校图书馆新发现的孤本,内收即墨黄氏一门三百年间诗人,自明嘉靖三十二年进士黄作孚至清中叶黄守思,共七十二人的诗作三千九百九十七首。前後十代,代代不断,是典型的文学世家。该书的发现和影印出版,对研究明清家族文学应是难得的第一手资料。安丘曹氏在清康熙年间甚为显赫。曹贞吉,康熙二年山东解元,三年成进士,与王士禛、朱彝尊等唱和,活跃于清初诗坛。其弟曹申吉少年巍科,官至贵州巡抚,死于吴三桂之难。後人文脉绵延,称一时之盛。本辑收入曹氏一门诗、文、词集三十四种,其中稿本三种,曹氏家钞本二十一种,多未刊行,传世极罕。不仅是研究家族文学的重要资料,而且有助于研究清初的历史和清初的文学史。许瀚是清中期著名的金石学家、小学家,一生为人作嫁衣,仍然留下了极为可观的高水平著述。第一辑影印的王献唐辑《许印林遗书》二十种已令人叹为观止。本辑又收入他的稿本二种,其中《拟史籍考校例》尤为重要。众所周知,章学诚曾用十馀年精力纂修过一部目录学和历史文献学的巨著《史籍考》,先後经过毕沅、阮元、谢启昆等大员资助,成稿五百卷。道光二十五年江南河道总督潘锡恩邀请许瀚、包慎言、刘毓崧等修订章氏遗稿。道光二十六年许瀚拟定了这份《校例》,开头说:“繁冗重复,漏略殊误,均所不免。”经过三年的努力,最後定为三百卷。虽卷数减少,但内容增加了四分之一。可惜这部巨著咸丰六年毁于潘锡恩家火灾。王重民在为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补写的《後记》中详细考证了《史籍考》的纂修过程和悲剧性结局,他说:“许瀚在修订工作中起着领导作用。”这部凝聚着许多学者心血尤其是许瀚心血的章学诚遗著,不幸失传。这件许瀚写于道光二十六年清明节前三日的《拟史籍考校例》手稿,可供我们摩挲,想见《史籍考》这部巨著的模样。本辑收入的《黄培文字狱案》一卷,是关于清初黄培文字狱的有限的原始记录材料汇集,该书山东图书馆藏有清钞本,下半页多缺字。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一部钞本,经核即为山东省图书馆藏钞本的底本,其下半霉烂,字不可识,而且个别文字在传钞之後又有损失。可见将山东省图书馆藏清钞本影印出来,是有抢救意义的。本辑收入的某些古籍,是一向受到关注的。如张笃庆《昆仑山房诗集》清钞本十三卷与蒲松龄研究有密切关系;万历刻查志隆《岱史》十八卷是流传不广的重要泰山史料;明代诗人边贡的诗集,传世常见的是王士禛的选本《华泉先生集选》四卷,此次影印的康熙刻《边华泉集》十四卷足本一向难得;顺治年间兼通中西法的数学家和天文历法专家益都薛凤祚被《清史稿?畴人传》称为“畴人之功首”,他的巨著《历学会通》六十五卷刊刻于康熙间,传世足本甚少,今从北京大学借得全本影印,对中国科技史研究弥足珍贵;著名学者栖霞郝懿行、王照圆夫妇著作在嘉庆至光绪间陆续刊刻汇印为《郝氏遗书》三十四种,除其中《尔雅义疏》、《山海经笺疏》等少数几种曾再版外,其馀很少重印,今一并影印,其学术价值不容忽视;唐临沂颜真卿《颜鲁公文集》,传世有明嘉靖锡山安国活字本、又锡山安国刻本、万历刘恩诚刻本、乾隆武英殿活字本、道光黄本骥三长物斋刻本,但一向以嘉庆七年曲阜颜崇槼刻本为佳,系从锡山安氏本出而重加校勘者,傅增湘云“刊刻甚精”,今即据颜氏本影印。本辑所收两种家谱亦值得称道。一是新城王士禛家的家谱《新城王氏世谱》八卷,乾隆二十五年王氏刻本。二是邹平马驌、历城马国翰家的家谱《马氏家谱》十五卷,民国二十年石印本。新城王氏明清两代科名颇显,为名门望族,王士禛尤为文坛巨匠。马驌、马国翰则以学术名于世。马驌精通上古史,著《绎史》一百六十卷、《左传事纬》十二卷《附录》八卷,人称“马三代”。马国翰则以《玉函山房辑佚书》获得清代第一辑佚大家的美名。二人同出一个家族。今从山东省图书馆借印《王氏世谱》,从马氏後人马以林先生借印《马氏家谱》,都是传世极少的名家家谱,是考史论文的宝贵资料。熟悉《聊斋志异》的学者应当对该书最接近稿本的铸雪斋钞本有所留意,该本是乾隆十六年济南张希杰铸雪斋从济南朱氏殿春亭钞稿本过录的,比存世残稿本多出一倍,比最早的刻本青柯亭本多出四十九篇。这个铸雪斋本已有影印本、排印本传世,不再难得。那么铸雪斋主人张希杰的生平、学识、文学修养究竟如何呢?根据我们的了解,张希杰的《铸雪斋集》存世仅有两个稿本,一是山东省图书馆藏《铸雪斋集》十四卷《练塘年谱》一卷,一是天津图书馆藏《铸雪斋集》七卷。相形之下山东的十四卷本比较完整,并且附有自撰年谱,当然是最好的稀世珍本,现在把这个本子影印收入第二辑,相信对解决上面的问题会有直接帮助。我们在调查收集编纂考订山东文献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乡邦文献抢救保存和流通的紧迫性。我们固然应当进一步深入研究管子、孔子、孟子、郑玄、辛弃疾、李清照这些山东历史上耀眼的明星,但这些人物的著作及相关文献已不再有湮没或失传的危险。相比之下,上面列举的先贤遗著稿本、钞本,则大都尘封高阁,赖一线而孤传。轻重缓急,不言而喻。《山东文献集成》创始之初即以抢救保存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罕传文献为宗旨,其用心正在于此。在我们饱览齐鲁先哲遗著珍本秘笈之後,不能不对长期致力于搜集保护山东文献的王献唐、路大荒等老一辈学者肃然起敬,也不能不对近几十年来收藏山东文献的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博物馆、山东大学图书馆、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济南市图书馆、山东省委党校图书馆等单位的几代主人表示真挚的感谢。对于编纂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在此敬请读者批评指正。山东文献集成编纂委员会二○○七年十二月二十日
明天星期天
古代诗歌鉴赏技巧 作者: 刘凯 凤凰出版社 古老的中国有着灿烂辉煌的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古代诗歌就像中国文化浩瀚海洋里的一颗明珠,熠熠闪光。璀璨的光辉映照你我,以它那或阔大或深曲的意境、或澎湃或温婉的情韵、或典丽或朴质的语言怡养着我们的性情,影响着我们的人生。 由于社会环境、人文环境、语言环境的变迁,普通读者尤其是中学生,鉴赏古代诗歌仍有一定的困难。作为每年的高考专项,古代诗歌的鉴赏正日益爱到大家的重视。不过从每年的高考成绩看,古代诗歌鉴赏得分不高。虽然花的时间不少,但收效甚微。究其所以,固然和中学生的知识面狭窄、人生阅历不足有关,但最为主要的还是方法不当。因此,掌握一定的鉴赏技巧也就显得益发重要。这也就是编纂此书的目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指南作者:万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为了积极配合高中新课程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教学要求,适应新课程高考的要求,参照《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方案》,特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编写《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指南》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鉴赏指南》两本配套用书。本丛书有以下特色: 一、首家推出“自主模块综合运用题”自主模块综合运用题是考取第一层次(重点本科)必考内容,又属“史”无前例的新题型。我们参考部分高校自主招生试卷、台湾高考卷以及具有探索性质的海南等省高考卷,确定自主模块综合运用题以有一定限制性的开放性主观题为主,其难度略大于常规高考题,题目细分为中国古代诗歌、中国古代散文、中国现代诗歌、中国现代散文四个板块,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二、选文针对性强,试题原创性强我们根据近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和各省市高考卷所选诗文的特点与趋势编选诗文,注重选文质量,侧重名家文章。试题编制强调原创性、独创性,答案参照权威鉴赏辞典并经过学生实践后制定,确保试题与答案的准确性。另外试题、分值按照高考卷惯例设置,便于使用。~~~~~~~~~~~~~~~~~~~~~~~~~~~~~~~~~~~~~~~~~~~~~~~~~~~~~~~~~~~~~~~~~~~~古代诗歌与名句名篇(高中语文)/龙门专题作 者: 蒋念祖,陈国林 主编,孙国强 本册主编出 版 社: 龙门书局龙门专题》是针对中等程度及中等程度以上的学生研究开发的,尤其是对尖子生来讲,《龙门专题》是必备图书!这套书在设计上全面贯彻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中等程度的学生要特别注意:“知识点精析与应用”部分侧重夯实学生基础,重点在把基础知识讲细、讲透,适合为中等程度的学生奠定扎实的基础;“能力拓展”部分重点在于拓展学生思维,直接与中高考的难度、题型接轨,适合中等学生提高成绩。同步学习使用:《龙门专题》每一节内容都是按照教材的顺序编排的,因此可以随着教学进度同步使用,老师讲到哪里,就紧跟着做透哪一本专题。中高考复习:“基础篇”适用于第一轮全面复习,全面梳理知识点,从这一角度,专题比任何高考复习资料都要详细、全面:“综合应用篇”适用于第二轮专项复习,尤其是跟其他专题、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综合时,事半功倍。“万变不离其宗!”考试题目都是由基础知识演化而来的,因此基础知识是极其重要的,只有准确地理解、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才能灵活、轻松地应用和解题!使用《龙门专题》打基础,重点注意每节的“知识点精析与应用”,它分为三个小部分:知识点精析:可帮助学生更全面的理解重点,突破难点;解题方法指导:通过经典和新颖的例题帮助学生掌握解题规律和技巧: 基础达标演练:可以即学即练,便于巩固。“能力拓展”栏目是在牢固掌握基础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的,它同样包括三个小部分:释疑解难:以综合性,关联所学知识,并作深度的拓展和延伸;典型例题导析:最具代表性的例题、全面的思路分析、有的放矢的总结和反思,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思维拓展训练:完美的拓展训练设计,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知识点精析与应用”用于梳理知识脉络,掌握基本知识点;复习时侧重使用“能力拓展”栏目,这部分立足于教材,对中高考必考内容进行拓展提升,也包括了一些难点和失分率较高的内容。此外,“本书知识结构”、“本讲知识网络图”能帮助学生迅速快捷地掌握全部知识体系,提高复习效率。在中高考的复习备考中,还要注意:近年本专题知识在高考(中考)中所占分数比例,紧跟第二轮专项复习节奏使用。~~~~~~~~~~~~~~~~~~~~~~~~~~~~~~~~~~~~~~~~~~~~~~~~~~~~~~~~~~~~~~~~~~~~~决胜高考-古代诗歌阅读技巧作 者: 田福春,杜静卉 主编出 版 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决胜高考—古代诗歌阅读技巧》是《决胜高考》丛书中的一本,由北京海淀区中学语文专家精心打造。作者精心挑选了与知识方法相匹配的历届高考题及与高考有关的习题供读者练习。书中另附有2008年各地高考古代诗歌题,可以帮助考生提前进入备考状态,在考试中取胜。 本书从古代诗歌的分类、意象的分析、意境的分析、写作手法的分析、思想感情的分析、语言风格的分析六章节对诗歌鉴赏中所涉及的问题加以分类解说。每一分类中都包括三个环节:锦囊妙计、小马过河、恍然大悟。 本书侧重实用,可操作性强,省去了教师整理知识点、挑选习题的过程,可拿来即用。学生即便没有老师辅导也可以独立完成古诗鉴赏的复习。 本书可供中学生、职业高中学生和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及语言文字工作者使用,也适合中学语文教师备课时参考。 ~~~~~~~~~~~~~~~~~~~~~~~~~~~~~~~~~~~~~~~~~~~~~~~~~~~~~~~~~~~~~~~~~~~~~中国古代歌诗与当代歌词鉴赏作 者: 赵飞 编著出 版 社: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本书共十二讲。导言讲述了古代诗歌与当代歌词承上启下的渊源关系,旨在引导学生溯千年文化之流,饱览我国民族精神人文风光。第一讲至第十一讲,着重探讨了十个时下大学生至为关注亦为之困惑的问题。比如:如何看待进取不息的人格力量在时空坐标上的悲剧意义?女性至美的社会价值以及古代女性形象留给我们今天的思考;如何才能真正坦然地做到笑对人生宠辱不惊?怎样处理对精神和生活有着重要支撑作用的亲情和翃?经得起时空跨度考验的爱情方为真爱、至爱;从伟人光彩中的瑕疵看人物个性的丰厚性;“大我”、“小我”完美集合于一体方为最高至善之境界……。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学空间,教材在最
细毛1015
文章简介:摘要:在进行古代诗歌鉴赏的时候,注意关注题干中提供的朝代信息,关注诗歌的题目,尽可能全面的了解作者,解读诗句的具体含义,合理地补充、想象,总结明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关注所设问题的具体指向等鉴赏方法,可以提高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关键词:古代诗歌;鉴赏方法诗歌鉴赏是具体的一系列的过程,下面我们按照一首诗…摘要:在进行古代诗歌鉴赏的时候,注意关注题干中提供的朝代信息,关注诗歌的题目,尽可能全面的了解作者,解读诗句的具体含义,合理地补充、想象,总结明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关注所设问题的具体指向等鉴赏方法,可以提高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关键词:古代诗歌;鉴赏方法诗歌鉴赏是具体的一系列的过程,下面我们按照一首诗以及诗后的问题的顺序来详细的讲解诗歌鉴赏的具体操作方法。一、关注题干中提供的朝代信息试卷中的题干表述形式往往是“阅读下面一首×(朝代)诗,然后回答问题。”朝代的不同,国力的差别,往往会影响诗人的艺术风格,乃至形成相应的诗歌流派,表达类似的思想情怀。比如唐朝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在初唐时期,由于国体初建,百废待举,浮艳淫糜的南朝齐梁诗风不能适合时代的要求,诗人肩负时代使命,积极开拓诗歌的题材领域,创建清新刚健的风格成为诗人的追求。盛唐时期,唐帝国达到了繁荣昌盛的顶峰,一方面小康人家,一方开疆拓土,清秀的山水田园诗派和豪迈的边塞诗派应运而生。中唐时期,直面现实,兴利除弊,诗人仍然向往盛唐的强大。晚唐时期,兴国无望,诗人哀伤的情绪笼罩诗坛。试题中诗歌的作者,大多出自唐朝,知名度也比较高,学生一般不会陌生,所以对唐朝的历史一定要了解清楚,其他朝代的国家势力、民族矛盾等也应有所了解。了解朝代乃至某一时期的特点,就对诗歌的总体风格有了一个宏观上的了解,解答诗人的思想感情就有了一定的基础。二、关注诗歌的题目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看到一首诗歌后,马上就其诗句进行分析,根本不去关注诗歌的题目,结果往往答非所问。如:《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后问题是: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如果我们关注了题目中的“闻笛”,再加上第三句中的“闻”字,肯定会明白“闻”的对象——“折柳”是一种曲子名。再联想到“柳”与“留”的谐音关系,“折柳”的“惜别怀远”之意就会十分明了,如此,本诗所抒发的思乡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近试上张水部》(唐·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诗后的问题是: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如果我们不关注诗歌的题目,只是关注闺中琐事,那回答恐怕就差之千里了吧!同时本诗运用“比喻现意”的表现技巧也就无从谈起!《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后的问题是: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理趣”?如果只看诗句,无视题目,就无法正确回答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关于幼儿同伴冲突的建议与启示论文 幼儿同伴冲突在幼儿园中很常见,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会看到幼儿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执,有时甚至会发生言语或身体上的攻击行为
通过调查研究,我整理出了以下详细的资料,并进行了分析。信息渠道涉及的方面具体内容书籍、报刊赵姓的来源据说,这是由于《百家姓》是在宋朝所编,而宋朝的皇帝姓赵,当时
东山人历代都很崇拜关公,家家户户家中大厅堂都悬挂关羽神像和楹联。外甥结婚,舅父必要赠送一套“母舅联”和关帝神像及楹联,形成一种城乡民间风俗。 为什么东山人家家户
1、接到任务,要迅速分析任务是什么,该怎么做,预计完成时间,做到有条不紊。2、细分任务,每一个任务要规定一个完成时间,暗示自己需要按时完成每一个小任务。3、当任
赵树理“评书体”小说大量运用经过加工提炼的群众口语进行叙述、描写,沿袭中国传统小说“讲故事”的结构特点,讲究情节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人物的来龙去脉、故事的发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