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飞儿
[1] 李冬生,阮奎.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J].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5,(02) [2] 黄轲.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初探[J]. 宜春医专学报 , 2000,(S1) [3] 李世芬. 试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 现代大学教育 , 1999,(06) [4] 张海莹. 大学生健康心理养成的途径和方法[J]. 中国成人教育 , 2006,(02) [5] 李长文,时长江. 大学生如何增进心理健康[J]. 黑龙江高教研究 , 1994,(05) [6] 张小明.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J].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 , 2002,(03) [7] 李新红. 大学生心理健康之我见[J]. 内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1999,(02) [8] 王群健,兰云. 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J].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 1995,(04) [9] 王维铭. 浅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 卫生职业教育 , 2004,(19) [10] 杨秀英. 浅谈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J]. 济宁师专学报 , 2001,(04)
好运咪咪熊
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被忽视,严重地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当前中职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方面,厌学情绪比较普遍。其次,还表现在人际关系、青春期等方面。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论中职生心理健康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中职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摘要】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在初中阶段行为表现不好或学习能力较差的,来到职业学校更是缺乏恒心,不勤学,不乐学、不善学,以致学习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如何加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成为我们中职学校教师的首要问题。本人从以下四个方面简单述了中职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希望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一、激发、调动学生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感。二、正确引导,增强学生自信心。三、学校家长密切配合,帮助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
【关键词】 中职学生;学习;心理;培养
急剧的社会变革和追求个性的时代特点必然给职校生的心理健康带来深远的影响。过分强调知识的积累和成绩的提高,忽视学生人格和社会性的发展,造成了许多学生心理片面发展。因此倡导教师在学校教育中营造一种使个性得以张扬,智慧得以显现的开放环境,使学生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地发展。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心理资源,才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以促进知识的掌握和吸收。
一、激发、调动学生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感
1.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引发学习动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往往是凭直觉上的好恶,而不是经过理性的分析。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他们常常对新颖的东西、变化的东西、相互矛盾的东西感兴趣,对笑话、幽默故事感兴趣,对美的东西感兴趣,对竞赛和游戏等感兴趣。因而教师教学时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核心,从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形式上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吸引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感,增进学习动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遭遇到的各种挫折和失败甚多,容易体验到焦虑、不安、气愤等消极情绪,这些消极情绪反过来又阻碍他们努力学习。相反,成功感却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增加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表扬和鼓励这些学生,对这部分学生要循循善诱,多用启发式,建立他们的自信心。多赏识和激励学生,会带给学生更多的成功体验。让他们在理解、信任与赏识中主动学习,感受知识的奥妙、学习的乐趣。
二、正确引导,增强学生自信心
1.教师对学生要多作肯定性评价。学生判断能力较弱,老师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如果你在写成绩报告册时,能评价他聪明,能干。写些激励性语言,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遇事敢于自己动手去做;如果你平时老是讲他傻、没出息等有损自尊的语言,他就觉得自己真的不行,失去自己动手去做的信心。
2.珍视学生的成功。当学生自己动手干一些事,或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了力所能及的要求,老师所给予的肯定和鼓励,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适当的赞美言辞是滋润自信心的雨露。比如说:“你能跟同学愉快的相处,老师真高兴。”这会使学生在交往中充满自信心。学生向你提出某种意见,你倾听后说:“你的建议值得我接受,并且使我欣慰。”学生从你的反应中体验到自己具有判断力。相信学生,鼓励他们参与。
3.多给学生提供摆脱失败,虚拟成功的机会。挫折虽然会使人失去信心,但另辟积极的途径却可使它转化。教师要在教学中、活动中不断地虚拟成功的机会。让自卑的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当中来享受成功的快乐,获取足够的自信心,如果学生在创设的机遇中没有把事情做好,老师就加以指责,甚至挖苦、讽刺,这不仅会使学生失去信心,而且会跟你对立。
4.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具有一技之长。细心的教师会注意学生的“独特方式”,一旦发现他的某种特长潜能,就满腔热情地因势利导,运用肯定、鼓励以及创设条件等手段强化它、发展它。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强,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不必疑心别人歧视自己时,自信和勇气就油然而生,并逐步走向成功。
三、学校家长密切配合,帮助学生克服依赖心理
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依赖心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配合下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学校只有当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后,他们才能摆脱依赖心理自主地进行学习。在帮助学生克服依赖心理时有如下做法: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使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如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能够产生对学习的向往,由被逼着学到我要学,这时候他们就能够部分摆脱依赖,较主动地进行学习。
2.鼓励学生多进行独立思考。对于学习上懒于思考的学生,教师应逐步帮助他们学会自己思考、解决问题。当他们有了问题时,要求学生自己想一想,等学生把想法说出来以后再给予评价,告诉他们答案,并适时地予以表扬,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引导他们体会到自己思考动脑后解决问题的快乐,使学生逐步摆脱依赖。
3.从日常生活入手。要求家长在有关学习方面不要帮助他们,让学生自己承担行为的后果。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能够在这些与学习有关的小事上不再依赖家长,学习的自主性也会随之提高。
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
针对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就业观上的偏差,学校应大力开展学生的就业观教育,从学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开始,就要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包括:就业形式教育、个人职业生涯设计、企业用人标准等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其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让学生能把自己放在适当的位置上,树立起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观念。职校生也应增强主动选择职业的意识,让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总之,要培养中职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他们才会在学习中勤奋、刻苦,在生活上严格要求,在思想和行动上创新、进取。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激发其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学一技之长,走向社会成为有用的人才。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范学银《加强中职学生健康心理培养的研究》
2 刘电芝 《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论中职生心理健康论文
健康教育参考文献 关于健康教育参考文献有哪些呢?健康教育参考文献有助于论文的撰写,是论文撰写必备的法宝,也是提高论文的观点的科学性的重要因素。 健康教育参考文献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按照字面的意
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整体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大学
对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现状、趋势进行分析,找出学生体质研究的不足。结果显示:该领域年度发表 文章 均值加减标准差为24.9±12.0,2007年以后的论文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