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88

钢结构彩钢板
首页 > 学术期刊 > 会计学院第二次毕业论文答辩安排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popo小婷婷

已采纳

毕业论文答辩的一般程序 1.学员必须在论文答辩会举行之前半个月,将经过指导老师审定并签署过意见的毕业论文一式三份连同提纲、草稿等交给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的主答辩老师在仔细研读毕业论文的基础上,拟出要提问的问题,然后举行答辩会。 2.在答辩会上,先让学员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概述论文的标题以及选择该论题的原因,较详细地介绍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和写作体会。 3.主答辩老师提问。主答辩老师一般提三个问题。老师提问完后,有的学校规定,可以让学生独立准备15—20分钟后,再来当场回答,但一般情况是主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要求学员当场立即作出回答(没有准备时间),随问随答。可以是对话式的,也可以是主答辩老师一次性提出三个问题,学员在听清楚记下来后,按顺序逐一作出回答。根据学员回答的具体情况,主答辩老师和其他答辩老师随时可以有适当的插问。 4.学员逐一回答完所有问题后退场,答辩委员会集体根据论文质量和答辩情况,商定通过还是不通过,并拟定成绩和评语。 5.召回学员,由主答辩老师当面向学员就论文和答辩过程中的情况加以小结,肯定其优点和长处,指出其错误或不足之处,并加以必要的补充和指点,同时当面向学员宣布通过或不通过。至于论文的成绩,一般不当场宣布。

350 评论

mujiontheway

大学毕业论文答辩流程由学术堂整理提供:一、准备工作1、做好PPT内容:每页不超过10行字或一副图,罗列要点,避免大段文字出现。配色:文字清晰、简洁易看。避免多种颜色,过于花哨。图表:适当的插入图表能够吸引观众注意,还能够形象的表达观点。2、练习控制时间一般答辩现场对学生的陈述时间是有限制的。在正式答辩之前要多计时练习几遍自己的陈述,学会控制时间。这样到时会显得你对答辩内容的掌握充分,给答辩老师一个好印象。二、拿好必备材料1、论文纸质版:自己手上有一份,可以没有封面,但是页码要与老师的相符合,方便老师提问时查找对应的页面。2、纸和笔:有些答辩老师的问题较多,或者每个老师分别提问、学生最后整体作答,这需要简单的记录老师的问题,或在回答是做简单的思路笔记。三、自我介绍自我介绍作为答辩的开场白,包括姓名、学号、专业。介绍时要举止大方、态度从容、面带微笑,礼貌得体的介绍自己,争取给答辩小组一个良好的印象。好的开端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四、答辩人陈述收到成效的自我介绍只是这场答辩的开始,接下来的自我陈述才进入正轨。自述的主要内容包括论文标题;课题背景、选择此课题的原因及课题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有关课题的具体内容,其中包括答辩人所持的观点看法、研究过程、实验数据、结果;答辩人在此课题中的研究模块、承担的具体工作、解决方案、研究结果。文章的创新部分;结论、价值和展望;自我评价。五、提问与答辩答辩教师的提问安排在答辩人自述之后,是答辩中相对灵活的环节,有问有答,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一般为3个问题,采用由浅入深的顺序提问,采取答辩人当场作答的方式。1、调整心态首先要保持自信。克服紧张、不安、焦躁的情绪,自信自己一定可以顺利通过答辩。注意自身修养,有礼有节。无论是听答辩教师提出问题,还是回答问题都要做到礼貌应对。同时要有谦虚的心态,大方承认老师的指出的错误。2、认真作答听明白题意,抓住问题的主旨,弄清答辩教师出题的目的和意图,充分理解问题的根本所在,再作答,以免答非所问的现象。若对某一个问题确实没有搞清楚,要谦虚向教师请教。尽量争取教师的提示,巧妙应对。用积极的态度面对遇到的困难,努力思考做答,不应自暴自弃。六、总结上述程序一一完毕,代表答辩也即将结束。答辩人最后纵观答辩全过程,做总结陈述,包括两方面的总结: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的体会;参加答辩的收获。答辩教师也会对答辩人的表现做出点评:成绩、不足、建议。七、学术致谢感谢在毕业设计论文方面给予帮助的人们并且要礼貌地感谢答辩教师。

360 评论

Gemini9524

区别一、答辩的原因不同。

第一次答辩主要是校方组织论文答辩的目的简单说是为了进一步审查论文,即进一步考查和验证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论述到的论题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考察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审查论文是否由学员自己独立完成等情况。而二次答辩没有通过毕业论文再答辩。

区别二、两者答辩的时间不同。

第一次答辩主要是学校组织在同一个时间段学生统一答辩。而二次答辩主要是由于第一次答辩没有通过,而学校会重新安排时间进行答辩。

区别三、两者结果不同。

答辩的目的是通过,按时毕业,取得毕业证书,所以第一次答辩通过的同学就可以按时毕业,取得毕业证书。而二次答辩是为了不影响毕业,经过答辩委员会(或学位授予委员会)讨论决定给予未通过答辩的学生再一次答辩的机会,能够顺利毕业。

区别四、两者前后准备不同。

通过第一次毕业论文答辩的同学,必须按照学院规定,按时以班为单位,提交毕业论文定稿及相关材料。而二次答辩的同学,需要准备答辩的材料以及需要答辩时查重等工作。

区别五、两者的影响不同。

毕业论文查重为例,第一次查重不通过的,可以在学院组织安排的第二次答辩三天前,申请对修改后的论文进行再次查重,如查重通过,可申请参加第二次答辩,查重未通过或未按规定时间提出再次查重申请的同学,不能参加第二次答辩,不再安排论文答辩,学生需申请延期毕业。

参考资料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关于毕业论文查重与答辩的相关规定

百度百科-毕业论文答辩

百度百科-二次答辩

283 评论

李鸿章大杂烩

第一次没过 第二次 基本上说第一次写的有点太。。。了个别人有其他事情 第一次不能参与 会第二次第二次百分之百可以过 随便说几句就行了大学毕业论文二次答辩不需要交钱,论文答辩只是大学四年的综合作业,与平时考试没有太大区别,只是花费时间与成果体现不一样。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有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为了搞好毕业论文答辩,在举行答辩会前,校方、答辩委员会、答辩者(撰写毕业论文的作者)三方都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在答辩会上,考官要极力找出来在论文中所表现的水平是真是假。而学生不仅要证明自己的论点是对的,而且还要证明老师是错的。

280 评论

了了大哥

为了考察我系2019届毕业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了解他们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我系在5月18日―5月19日于新湖校区教学楼教室开展了2019届毕业生论文答辩。会计系主任单昭祥、会计系党总支书记冯玉、会计系副主任韩冰、会计系全体教师和2019届1589名毕业生参与本次论文答辩。       根据答辩工作的安排,参加答辩的同学们提前抵达指定教室,做好答辩准备。答辩过程中,现场指导老师针对每位学生的具体答辩内容,准确、认真地提出相应问题。面对指导老师提出的问题,现场大多数学生能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沉着冷静、思维敏捷地给出合理的回答。现场指导老师为答辩的学生指出其答辩中的优点、亮点,同时也指出答辩中不足之处,向他们提出改进方法。       本次毕业论文答辩的顺利开展,给我系毕业生提供一个实战性的平台,同时有助于他们得到更多专业性的指导,为今后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最后,衷心祝愿我系2019届所有毕业生前程似锦。

135 评论

小莹catherine

1、自我介绍:自我介绍作为答辩的开场白,包括姓名、学号、专业。介绍时要举止大方、态度从容、面带微笑,礼貌得体介绍自己。克服紧张、不安、焦躁的情绪,自信自己一定可以顺利通过答辩。2、答辩人陈述自述的主要内容包括论文标题;课题背景、选择此课题的原因及课题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有关课题的具体内容,其中包括答辩人所持的观点看法、研究过程、实验数据、结果;3、提问与答辩答辩教师的提问安排在答辩人自述之后,一般为3个问题,采用由浅入深的顺序提问,采取答辩人当场作答的方式。4、总结答辩人最后纵观答辩全过程,做总结陈述,包括两方面的总结: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的体会;参加答辩的收获。答辩教师也会对答辩人的表现做出点评:成绩、不足、建议。

316 评论

相关问答

  • 错过了延毕第二次论文答辩

    你好!这个主要看你学校的规定一般来说,毕业论文会有设置二辩的。如果赶不及一辩,可以同你的导师或者专业领导说下。二辩答辩但是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二辩答辩最好一次性

    崔若若11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会计学院第二次毕业论文答辩安排

    毕业论文答辩的一般程序 1.学员必须在论文答辩会举行之前半个月,将经过指导老师审定并签署过意见的毕业论文一式三份连同提纲、草稿等交给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的主

    钢结构彩钢板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毕业答辩第二次的论文会查重么吗

    这取决于学校的要求。有的学校有硬性要求,有的没有。大部分学校要求先进行论文查重,论文查重通过后再进行论文答辩。如果答辩顺利通过,基本就可以顺利毕业了,可以顺利拿

    淡淡默默淡淡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毕业论文第二次答辩什么时候

    上海交大工科研究生毕业论文多久答辩:预答辩形式及具体时间地点由各学科自行组织另行通知。预答辩通过者需根据预答辩专家意见进行论文修改,导师审查通过后方可申请查重。

    蒋馨瑗SHELLEY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2015级毕业论文二次答辩安排

    不管什么学历层次的毕业生,想要顺利毕业都要经过毕业答辩,那么毕业论文第一次答辩没过怎么办?第二次答辩什么时候开始?下面我整理了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论文答辩

    小甜甜不赖你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