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92

优异空间
首页 > 学术期刊 > 俄罗斯民俗旅游论文参考文献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星闪乐途

已采纳

1990年代以来,在很多场合下,民俗文化不再被权力政治一味地贬损为“落后”、“迷信”、“原始”、“蒙昧”,而是被发明为宏扬民族传统文化、向外来旅游者展示本土形象的旅游资源。一时间,中国大地上大大小小的民俗村、民俗城、民俗园数不胜数 ,位于边疆地带的少数民族地区打破了昔日的宁静古朴,一批批来自国内外的游客穿梭往来,许多已经消失的民俗事项被知识分子挖掘发明出来,策划、包装成为动态性、参与性展示古代民俗生活的旅游产品。 据旅游研究者的说法,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如此看来,民俗风情旅游不仅仅成为政府部门发展经济、吸引外资的重要文化资源,而且也已经成为满足西方人想像、“了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但是,当我们怀抱全球化的语境联想,以此审视中国当下文化情境中的民俗旅游的时候,当我们考虑到民俗作为一种生活文化所具有的生态性原则的时候,我们有理由忧虑的是,民俗风情的旅游越来越抛离其原生的文化生存语境,已经彻底仪式化了。当民俗生活失去其生存土壤,被抛置于戏剧化、仪式化的场景之中,成为观赏和被观赏的对象,不是一种自然的、原生态的生活状态的时候,我们需要追问的是,民俗文化曾经被现代性话语斥之为“落后”、“迷信”的被改造的对象,曾经代表着现代化的过去,是古老天真、混沌蒙昧的代名词——尽管在当下中国的文化情境中,民俗文化在很多情况下依然被想像成为天真蒙昧的代名词——但是,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被如此界定的民俗文化是如何纳入到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话语之中?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民俗文化又是如何被编织为民族文化的主要象征?民俗文化旅游事业的兴旺,其背后所支配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意识形态与权力?我们不得不承认,民俗文化旅游由于权力政治与资本的原因而注入了意识形态与商业经济的因素,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文化意蕴与价值的符号体系,越来越成为空留下承载原有意义的形式外壳。不仅如此,在全球化背景下,民俗旅游已经成为全球化的一种表征,越来越成为人们娱乐休闲、摆脱生活压抑的一种方式,民俗风情旅游已经成为发达地区人们寻异猎奇的对象,是满足西方人对中国社会的想像之途径,随着民族国家内部地区间经济文化的差距日益凸显,也已经成为地区间文化想像的文化符号。 实际上,民俗文化旅游体现了后现代时期文化的诸多特点,真实的实在转化为各种影象,时间碎化为一系列永恒的当下片断,用一种典型化的或者缩微的方式展示某一族群或者社区具有深厚历史意蕴的民俗文化,真实的生活物化为一堆了无生气的建筑、戏剧化地想像为一套千篇一律的仪式,这本身就已经将一个族群或者社区的历史与文化凝聚于当下的时空当中,历史与文化平面化、瞬间化了。旅游部门一再强调,民俗文化旅游的意义与价值在于体验异文化情调,而且是活生生的、真实的生活展现,旅游者将看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体验一次充满异域情调的旅游探险,种种煽情的语言激起旅游者的无限遐想。但是,民俗文化旅游从策划、设计规划、投资建设、推向市场等等一系列步骤都表明,旅游部门向大众推出的是一种可供消费的文化产品。在这一文化的再生产过程中,无论是采用主题公园、博物馆的形式,抑或原生自然式的民俗生态旅游,都首先着眼于文化再生产与市场的逻辑,民俗文化在当下市场境遇中所具有的交换价值主宰着旅游者对民俗文化的接受。因此,无论民俗文化村展示的各族群的民俗文化如何逼真,甚至让你感受一种所谓的真实体验,从其作为一种文化工业的再生产过程而言,它与许多地方为了获得文化的交换价值蜂拥而上拙劣地展示的地方民俗文化之间没有多大区别,都是在当下文化情境中的文化复制。民俗文化实际上已经沦为一种仪式的展演,失去了民俗生活所具有的历史感与当下性,貌似展示了无限丰富的地方民俗文化生活,民俗文化旅游的市场化实质却分明戳穿了民俗文化旅游的个性化、地方化的谎言。作为一种文化工业,它威胁着文化的丰富个性与创造性,其实是一种同质化的大众文化。民俗文化的主题公园试图以奢华浮靡的宏大排场来展示、汇集不同族群民俗文化的典型场景,这种民俗博物馆的形式只不过就是对世界的仿真物,人们在参观游览的时候,并不探求一个可靠的、仿真之前的实在,而只需要投入当下的情感去体验现实的游戏。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实际上是一个消费、娱乐、休闲的场所,在中国当下的社会文化情境中,它是社会性与工具性的产物,主题公园遵循的是消费主义的市场逻辑,它是大众欲望、权力政治与大众媒介等等诸多社会关系的产物,消费主义的逻辑渗透到主题公园设计的每一个环节。

148 评论

ansenhachi

《民俗文化与宗教信仰》,由色音主编,收入了在中国昆明举行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大会上发表的关于民俗文化、宗教信仰的论文,包括《元代蒙古族萨满教探析》《当代语境下的满族萨满教美术》《试析节日祭祀中的宗教文化内涵——以春节祭祀为例》《南岳信仰民俗初探》等。 民俗文化网 《民俗文化研究》,共收录论文12篇,从理论视野、器具民俗和民俗生活三方面对中外民俗文化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对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其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民俗研究》,杂志创刊于1985年,是中国目前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民俗学理论刊物。 《民俗研究》杂志向国内外读者全面介绍中国民俗和民俗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是国家确认的人文与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被认为是“能够代表中国民俗学最高学术水平的杂志。 季刊,每期272页,每季末月出版,全国邮局发行。

253 评论

右耳钉的豆豆

1、宗教

俄罗斯人被认为是最具宗教品格的一个民族,在现实生活和文学作品中,东正教所宣传的爱与宽恕的思想处处可见。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理、列夫·托尔斯泰等著名俄罗斯作家的作品中都充满了种种宗教的哲理。

2、服饰

在俄民间,已婚妇女必须戴头巾,并以白色的为主;未婚姑娘则不戴头巾,但常戴帽子。在城市里,俄罗斯人当前多穿西装或套裙,俄罗斯妇女往往还要穿一条连衣裙。

典型的俄罗斯民族服装是:男子是斜襟长袖衬衣,通常在领口和下摆有绣花,穿时在衬衣外面系一根腰带。衬衣一般是用麻纱布、白棉布做成,也有用色彩鲜艳的花布做成。裤子稍肥,是用白布或染色的花布做成。

3、饮食

鱼子酱、罗宋汤,还有传统小煎饼,都是非常有民族特色的。通常在俄罗斯餐桌上最常见的就是各种各样的肉类食品,几乎每餐都会有牛肉、羊肉、牛排、香肠等。

扩展资料

重要节日:

公历新年:1月1日;东正教圣诞节:1月7日;祖国保卫者日:2月23日;国际妇女节:3月8日;春天与劳动节(原苏联劳动者团结日):5月1日;伟大卫国战争胜利日:5月9日;国庆日(国家主权宣言通过日):6月12日;民族团结日:11月4日。

文艺:

俄领土跨越欧亚两洲,融合了东西方两种文化。俄重视发展文化事业,大量出版图书和报刊,建立了许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俱乐部等群众性文化设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俄罗斯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领事服务网-俄罗斯实用信息

191 评论

小可爱mmd22

姐姐呵呵好好玩哈哈问候问候

178 评论

肖肖肖肖肖雪*

1、社交礼节:

在正式场合,陌生人互相介绍时,成年人用全名,青年人多只用名字。在中年人之间,特别是文化层次比较高的人中间,即使关系相当密切,相互称呼也用“您”,以示相互间的尊敬。俄罗斯的见面礼是握手,久别的亲朋好友相见时,常用亲吻拥抱礼,男士吻女士的手背,父母吻儿女的额头。

在隆重的场合,俄人用“面包加盐”的方式迎接贵客,以表示最高的敬意和最热烈的欢迎。应邀做客时,进屋后应脱衣帽,先向女主人问好,然后再向男主人和其他问好。

2、婚姻:

俄罗斯人比较重视订婚和结婚戒指。他们喜欢在订婚戒指上镶几颗小宝石,在结婚戒指上镶一颗大宝石。俄罗斯人酷爱鲜花,无论生日、节日,还是平时作客,都离不开鲜花。赠送鲜花,少则一枝,多则几枝,但必须是单数,因为俄罗斯人认为,单数吉祥,偶数不吉利。

送花还有讲究:三八妇女节时,给女友送相思花;送给男人的花必须是高茎、颜色鲜丽的大花;只有在对方有人去世时,才送双数的鲜花,即两枝或者4枝。

3、饮食:

俄罗斯人的饮食主要是西餐,以肉、奶、蛋及面包、黄油、果酱、酸黄瓜、土豆、洋葱、圆白菜为主,冬季蔬菜和水果品种少且价格昂贵。中餐深受喜爱,俄主要旅游城市均有中餐馆。俄罗斯人每天用餐3至4次,除了早、午、晚三餐外,在午餐后,有一餐是喝茶或牛奶,吃各种糕点。

扩展资料

俄罗斯人的禁忌:

俄人忌讳13,喜欢7,认为7象征幸福和成功。送礼亦喜欢用单数,认为双数不吉利。俄罗斯人善饮酒举世闻名,绝大多数男人和一部分女士喜欢饮用烈性酒,伏特加更是受到大部分的喜爱。举杯饮酒时要用右手。

第一杯酒往往要喝干,但不劝酒,而是各随其便。嚼食物时要闭着嘴,不能嚼出声来。做客时不要早于约好的时间,准时或稍晚一些比较好。进入房间内不要坐在床上,那样是很不礼貌的。男士吸烟要征得女士同意,递烟时要递上一整盒,不要只递一只烟,不要一根火柴点三根烟。

镜子是神圣的物品,不能打碎。俄罗斯人不喜欢黑猫。遇到熟人不能伸左手握手问好。见面或告别时,最好不要隔着门槛握手。提前祝贺生日是不吉利的,亦不要提前祝贺孕妇生孩子,不喜欢提前给孕妇和婴儿送东西。在给朋友送礼物时,不要送刀子,不送手绢,不送空钱包。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领事服务网-俄罗斯实用信息

232 评论

相关问答

  • 俄罗斯茶文章参考文献

    俄罗斯最主要的是红茶。 在喝茶方面俄罗斯与中国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以绿茶为主,而俄罗斯则以红茶为主,且喝红茶的时候要加糖。 俄国人喝茶,常伴以大盘小碟的蛋糕、烤

    贪吃的pinko酱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旅游民俗学论文

    旅游民俗文化1、民俗及民俗文化的涵义它是一个民族中的广大人民所创造、享用和使承的生活文化。2、旅游与民俗文化“入乡随俗”、“入国问俗”、“入国问禁”,早已成为旅

    非你莫属88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俄罗斯音乐的论文参考文献

    [1] 陈霞. 现代审美心理在民族舞蹈美学中的互渗[J]. 科技风. 2008(21) [2] 刘珊珊. 试析清江中游土家族“撒尔嗬”舞蹈的审美特征[J].

    甜田心ttx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俄罗斯文化习俗论文

    俄罗斯优美的自然环境给她的人民提供了很好的休息环境。在夏季,空闲时人们常在公园或路边小憩,或是在郊外烧烤和游泳。当假期来临,他们就去自己的别墅去种种菜,休息休息

    蓝Luckyclover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最新的民俗旅游论文参考文献

    旅游纪念品市场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魏新生。开封旅游纪念品开发对策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7(3).

    阿里上市前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