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龙木木
【摘要】:陶瓷与书法艺术虽是两门独立艺术,代写论文但两者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两者具有相通的艺术特征。现代条件下陶瓷与书法艺术亦交相辉映,不同的陶瓷造型可以采用与其风格相协调的书法来加以装饰,使陶瓷艺术获得锦上添花的效果。虽然书法艺术在陶瓷中的运用仅处于辅助地位,但其作用和意义不容忽视,值得从事陶瓷艺术的人们加以关注和应用。 【关键词】:陶瓷,书法,艺术魅力 引言 陶瓷是泥与火的艺术,书法是笔含墨的艺术。艺术都是相通的,陶瓷与书法原本属于独立艺术,然而艺术间不乏契合。陶瓷同书法艺术的契合给欣赏者感觉无疑是锦上添花。对两者成功的驾驭,在于对两门艺术的解读和深掘,而后达到综合艺术的完美和统一。 1陶瓷与书法的历史渊源 中国制陶起源很早。自古相传“神农氏作瓦器”,“昆吾氏作陶”。而汉字起源同样是历史悠久。远在六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与四五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以及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陶器上面常见有作为记事的符号,似可视为汉字的滥觞。可见古代陶瓷和文字的起源,从一开始就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春秋战国时期陶器上面多带有篆书雕印文字,陶器上的文字也成为后人研究战国文字和制陶业的宝贵资料。秦兵马俑身上多刻印有工匠的姓名,如“咸阳午”等,字体有的是篆书,有的则近似草隶。三国、两晋时期是青瓷器普及和发展阶段,同时也是陶瓷书法艺术进一步提高与形成典范的过程。唐代楷书、章草、大草、行书等书写体系逐渐完善,这一时期由于饮茶之风盛行。书法装饰便出现在茶壶、酒坛上,有楷、有草,均有大书法家张旭、怀素、颜、柳之风韵。多写名人诗句或“酒”、“茶”文字,酣畅淋漓,圆润遒劲,纯真自然,配以不同的器物造型之上,极具古朴、简约之美感。宋代书法是我国书法发展的一次高峰,书法艺术方面趋于完善和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反映在陶瓷造型中已有“大巧若愚”的自然之韵。陶瓷上的书法装饰在这一时期自然也就成为其明显的特征,且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耀州窑用书法装饰的酒具、茶具,其书法亦颇有“苏、黄、米、蔡”之韵。以至元、明、清各代书法装饰陶瓷也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装饰形式和艺术美感,这有其精神上的必然和谐。 2 0世纪6 0年代以后,随着陶瓷艺术的丰富和发展,代写毕业论文随着人们对陶瓷艺术视野的扩展。陶瓷和书法的结合样式也越来越多地出现,表现手法也越来越多样化,艺术品位也越来越有所提高,书法也逐渐地成为陶瓷装饰中所独具魅力的种类。众多陶瓷书法作品,或以笔写,或以刀刻,或以釉上,或以釉下,各具风采盎然。近年来各地陶瓷艺术家利用各地不同的材质和工艺,创作出大量的优秀作品。如广东佛山的现代陶艺、山东淄博的色釉刻瓷,江西景德镇的陶瓷书法刻划和堆字等。这些作品充分利用书法的形式美和陶瓷材质美在文化内涵和形式上的联系,和谐而自然地结合起来,为陶瓷书法艺术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境界。 再从陶瓷发展的历史来看,从原始陶器到彩陶、彩绘陶,再到后来陶与瓷的流脉和传派,陶瓷艺术的奥秘既深藏在历代传承的手工模式之中,更神奇地深藏在从配料、拉坏、成形、装饰到烧制的个体经验之中。因此,陶瓷与书法一样,它的原则、法规、模式、风格、内涵也都受到整个中国文化内涵与形态的制约。 简言之,我国自古以来陶瓷工艺与书法艺术的发生和发展,历史悠久,关系密切,是当时文化、艺术及至政治、经济状况的具体反映。 2陶瓷与书法的艺术特征 陶瓷与书法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从其实质来讲,有相通之处,代写硕士论文两者有着许多共同的文化内涵,有着和谐的审美情趣。 首先,两者都是造型艺术。书法是以线条的流动来表现作者的情感心绪和品格修养。陶瓷造型通过各种线型和体面结合变化,空间的虚实、体量大小关系、轮廓的起伏等,构成陶瓷的造型美。 其次,从审美特征来看,两者都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状物与抒情相统一的艺术。书法无色而具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来自自然形象而又远离了自然形象。书写者将自己的精神意蕴、生命情丝、审美趣味化为或纵或收、或枯或润、或粗或细、或刚或柔的线条,并通过这些笔墨线条的枯润、浓淡的个性因素,反映出人的审美经验。汉代的杨雄在《法言》中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唐代孙过庭认为书法艺术可以看出书法艺术家的情感,即“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清代刘熙载更是一语道明:“写字者,写志也”、“书法,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而已。”
黎明同台
第1章 绪论 1.1 材料科学技术——人类文明的基石 1.1.1 材料的发现、产生和发展伴随着人类自身的成长 1.1.2 材料的开发和使用必须考虑环境协调性和可持续发展 1.1.3 未来材料发展的特点——材料设计和分子设计 1.2 古老陶瓷,文明的象征和载体 1.3 艺术陶瓷,美的使者和源泉 1.4 现代陶瓷,科技发展的动力和催化剂 第2章 高新技术的先导——先进陶瓷 2.1 引言 2.1.1 人类、材料和技术的演变 2.1.2 结构材料 2.1.3 功能材料 2.1.4 复合材料和杂化材料 2.2 新型材料——当代新技术革命的先锋 2.2.1 新型材料发展史 2.2.2 材料需求——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2.2.3 新材料的应用 2.2.4 五彩缤纷的材料王国 2.2.5 科学发展与新材料探索相互促进 2.3 从传统陶瓷到先进陶瓷 2.3.1 陶瓷材料的进展 2.3.2 先进陶瓷的由来 2.3.3 先进陶瓷的内涵 2.3.4 先进陶瓷的特点及与传统陶瓷的区别 2.3.5 先进陶瓷的基本类别 2.4 先进陶瓷结构与陶瓷特性 2.4.1 陶瓷材料物质结构相、结合键等 2.4.2 材料成分与组织结构 2.4.3 材料成分?结构?合成与加工?性能?使用效能 2.4.4 特种陶瓷无与伦比的优越性能 2.4.5 陶瓷材料中的晶体缺陷 第3章 先进陶瓷分类概说 3.1 装置陶瓷 3.1.1 高铝陶瓷 3.1.2 镁质陶瓷 3.2 电容器陶瓷 3.2.1 非铁电电容器陶瓷 3.2.2 铁电电容器陶瓷 3.2.3 反铁电电容器陶瓷 3.2.4 半导体电容器陶瓷 3.3 压电陶瓷 3.3.1 压电陶瓷的结构与原理 3.3.2 压电陶瓷的性能参数 3.3.3 压电陶瓷材料 3.3.4 压电陶瓷的应用 3.4 磁性陶瓷 3.4.1 铁氧体的晶体结构 3.4.2 铁氧体的一般生产工艺 3.4.3 软磁铁氧体 3.4.4 其他铁氧体材料 3.5 光学陶瓷 3.5.1 透明氧化物陶瓷 3.5.2 透明铁电陶瓷 3.5.3 透红外陶瓷 3.6 导电陶瓷和超导陶瓷 3.6.1 导电陶瓷 3.6.2 超导陶瓷 3.7 半导体陶瓷 3.7.1 正温度系数热敏陶瓷 3.7.2 负温度系数热敏陶瓷 3.7.3 压敏半导体陶瓷 3.7.4 气敏半导体陶瓷 3.7.5 湿敏半导体陶瓷 3.7.6 光敏半导体陶瓷 3.8 其他功能陶瓷 3.8.1 热学功能陶瓷 3.8.2 化学功能陶瓷 3.8.3 生物功能陶瓷 3.9 高温陶瓷 3.9.1 高熔点氧化物陶瓷 3.9.2 非氧化物高温陶瓷 3.9.3 高温碳化物陶瓷 3.9.4 氮化物耐热陶瓷 3.9.5 其他结构陶瓷 3.10 陶瓷纤维和纤维强化陶瓷基复合材料 3.10.1 无机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3.10.2 几种典型的无机纤维和晶须 3.10.3 主要的纤维强化陶瓷基复合材料体系 3.10.4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 3.10.5 主要的特种无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体系 3.10.6 高温涂层 3.11 金属陶瓷和玻璃陶瓷 3.11.1 金属陶瓷 3.11.2微晶玻璃 3.12 纳米陶瓷 3.12.1 纳米陶瓷的基本概念 3.12.2 纳米技术的基本原理初探 3.12.3 纳米材料的性能初探 3.12.4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3.12.5 纳米机器人 3.12.6 纳米管及其对材料科学的意义 3.12.7 纳米材料的应用 3.12.8 纳米材料的前景展望 第4章 先进陶瓷在高新技术中的应用 4.1 先进陶瓷无与伦比的优异性能 4.1.1 威力无比的先进结构陶瓷 4.1.2 奇妙无穷的功能陶瓷 4.1.3 陶瓷基复合材料 4.2 先进陶瓷与电子工业和信息工业 4.3 先进陶瓷与化学工业 4.4 先进陶瓷与汽车工业 4.5 先进陶瓷与生物工程和医学科学 4.6 先进陶瓷与机械加工 第5章 先进陶瓷的评价 5.1 先进陶瓷评价的内容 5.1.1 组成评价 5.1.2 结构评价 5.1.3 性能评价 5.1.4 应用评价 5.2 先进陶瓷的评价手段 5.2.1 先进陶瓷组成研究方法 5.2.2 先进陶瓷结构研究方法 5.2.3 先进陶瓷性能研究方法 第6章 先进陶瓷未来发展展望 6.1 先进陶瓷未来发展的技术展望 6.1.1 材料加工 6.1.2 材料合成 6.1.3 陶瓷增韧 6.1.4 材料的成分和组织结构检测 6.1.5 材料研究由炒菜式到材料设计和分子设计 6.1.6 材料功能设计原理和方法 6.1.7 绿色材料 6.1.8 陶瓷在工程应用中应注意几个问题 6.2 先进陶瓷环境协调性与可持续发展 6.2.1 材料环 6.2.2 材料、能源与环境 6.2.3 环境对材料的影响——结构材料的失效 6.2.4 组织?性能?加工工艺之间的关系也受材料所处环境的影响 6.2.5 材料对环境的影响 6.2.6材料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材料等 6.2.7陶瓷材料与环境协调性 6.3 先进陶瓷未来的研究展望 6.3.1 未来材料的发展 6.3.2 材料产业化 6.3.3 脆性攻坚战 6.3.4 材料复合化:金属陶瓷等 6.3.5 功能陶瓷工业发展趋势 6.3.6 功能材料与纳米技术 6.4 研究先进陶瓷的意义 6.4.1 先进陶瓷的发展现状及对今后的展望 6.4.2 研究先进陶瓷的意义和前景 参考文献
【摘要】:陶瓷与书法艺术虽是两门独立艺术,代写论文但两者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两者具有相通的艺术特征。现代条件下陶瓷与书法艺术亦交相辉映,不同的陶瓷造型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综述了铝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历史及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发展现状。同时说
稀土发光材料 自古以来,人类就喜欢光明而害怕黑暗,梦想能随意地控制光,现在我们已开发出很多实用的发光材料。在这些发光材料中,稀土元素起的作用很大,稀土的作用远远
廖立兵 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简介 1.1 基本概念 材料(Material):人类用以制成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品、器件、构件、机器和其他产品的物质。 材料是物质,
陶瓷色釉料一般指色料和釉料,而两者又是联络的,即能够合成为色釉(或称色彩釉)。色料是发生色彩的物质,一般称为色剂(pigment),是以上色物和其它质料合作,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