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50

再遇见67
首页 > 学术期刊 > 急求红色旅游网站设计毕业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onica的私人花园

已采纳

河北省是重要的革命圣地,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由河北威县发起,迅速波及全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清朝反动势力。抗日战争时期,河北大地是对日作战的主战场,中国人民利用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战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著名的“百团大战”发生在河北,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位于河北涉县。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在中国的主要活动均发生在河北,最后去世于河北唐县。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奏响了解放全中国的号角,并召开了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解放石家庄是中国革命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转折点。 红色旅游景点: 西柏坡:全国重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位于平山县境内,距石家庄市80公里,是一个松柏苍翠,风光秀美的小山村。它原名"柏卜",始建于唐代。1935年一位教书先生把"卜"改为"坡",于是就有了西柏坡。 1947年5月,以刘少奇、朱德为首的中央工作委员会先期进驻西柏坡。在这里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颁布并实施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948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在此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迁往北京。西柏坡以其特殊的贡献载入了中国革命的史册,树立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今日西柏坡,前临碧波荡漾、水光潋滟的西柏坡湖,后靠满坡翠柏、松涛阵阵的西柏坡岭。湖光山色相得益彰,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秀丽风光。 西柏坡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要参观景点有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西柏坡陈列展览馆,西柏坡多功能影视厅,西柏坡纪念碑,西柏坡石刻园,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五位领袖铜铸像,领袖风范雕塑园,周恩来评语碑等。 图片欣赏: 狼牙山红色旅游区:纪念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旧称狼山,狼牙山位于保定西北约50公里的易县境内。因其群峰状似狼牙,直刺云天,故名狼牙山,狼牙山风景秀丽,号称有“五坨二十六峰”,为易州十景之一“狼牙竞秀”。 狼牙山东西、东南各长15公里,面积为225平方公里。环山共有五坨36峰,主峰莲花瓣海拔1105米,西、北两面均为峭壁悬崖,山势险峻。东、南两面稍缓,各有一条羊肠小路通向主峰,“闫王鼻子”、“小鬼脸”等险要之处非贴壁不可逾越。“棋盘陀”上有一小片开阔地,靠南面山崖旁有一棵古松,松下即是“棋盘”,相传为神仙之遗物。 1941年9月25日日寇向我晋察冀边区发动全面大扫荡。我军一团七连奉命掩护部队主力和附近的老乡安全转移。一连六班为了吸引敌军主力,边打边退,一直退到棋盘坨,弹尽粮绝,最后五勇士舍身跳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为国捐躯,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二人被崖边葛藤树拌住,幸存,后被游击队长冉云等人发现救下。 1942年春天,晋察冀边区政府为了表彰五勇士的功勋,激励根据地军 民的斗志,除把山后的“五马义村”改名为“五 勇村”外,还在五勇士坚守的棋盘坨主峰顶建立了纪念塔,塔为五角形,共五层,高十余米,塔真正面有聂荣臻手书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九个红色大字。塔门上部镶嵌着杨成武署名的三烈士碑文刻石。塔内第二层的周壁上和塔旁周围的石阶上,竖有罗瑞卿、杨成武、罗云发等人的石刻题字,纪念塔的左右两侧,还有红柱、灰瓦顶的五角凉亭各一座。在文革时期,这些建筑物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凉亭也不复存在。1985年对纪念塔进行重修,塔仍五角五层,通高约19米,钢筋水泥结构,汉白玉浮雕五勇士半身像嵌在塔的正面。 中国人民为有这样的英雄儿女而骄傲,巍巍狼牙山,滔滔易水河,是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见证。 狼牙山离保定市单程80公里,行车时间约需1.5小时,参观狼牙山用时约2.5小时。 图片参考: 地道战遗址:人民光辉斗争业绩的历史见证 冉庄地道战遗址,清苑县冉庄,距保定市约30公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冉庄人 民积极开展地道战,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致使敌人“宁绕黑风口(张登), 不从冉庄走”。由于冉庄人民开展地道战功绩卓著,曾荣获“抗日模范村”的 光荣称号。现在的冉庄地道战遗址,就是冉庄人民光辉斗争业绩的历史见证, 也是冀中人民在极端残酷的战争环境里,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的一个典型实例。 冉庄的地道及其工事,是在与敌人的斗争中创造和逐步完善起来的,经历 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同单纯防御到主动打击敌人的过程。开始,群众在村 里、村外挖隐蔽洞,称为蛤蟆蹲。后来把隐蔽洞加长,再把单口洞改为双口 洞,成为地道的雏形。最后发展成三通、三交叉、五防的地道 。 冉庄地道以十字街为中心,有东西南北主要干线4条,长4.5里,南北 支线13条,东西支线11条。还有西通东孙庄,东北通姜庄的联村地道;有 向东南通隋家坟和河坡的村外地道。全长约30里,形成了村村相通,四通八 达,能进能退,能攻能守的地道网。 地道一般宽约0.7至0.8米,高约1-1.5米,上距地面2米多。从 用途来看,可分为作战用的军用地和供群众隐蔽用的民用地道 两种。 地道结构复杂,内部建有储粮室、厨房、厕所和战斗人员休息室,设有照 明灯和路标。地道总指挥部附近挖有很深的陷井,井上设“翻板”。它是一种 防卫设施,敌人万一进入地道,踏上“翻板”,就会落井淹死。地道又与水井 相通,既可作为气眼流通空气,又解决了地道内群众的用水问题,设计十分巧 妙,实用价值很高。 地道的出入口都是从实战,实用和隐蔽的原则出发,经过精心选址和设计 后修建的。有的修在屋内墙根壁上,有的建在靠墙垠的地面,有的则利用牲口 槽、炕面、锅台、风箱、井口等作为出入口。这些地道口选址时都充分利用了 地形地物,伪装得与原建筑物一模一样,使敌人很难发现。 为了充分发挥地道的优势,还在村里各要道口的房顶上修建了高房工事, 在地面修建了地平堡,把地道与地面工事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还根据相同 的地形地物,分别在小庙、碾子、烧饼炉、柜台、暗室、墙角或墙根等处,修 筑了工事和枪眼。其中高房工事7处,地平堡14处,小庙工事6处,碾子工 事2处,烧饼炉工事1处,柜台工事1处,暗室及墙角枪眼8处。所有这些工 事都和地道相通,既能了望,又能射击。这样,地道和地面相配合,各种火力 相交叉,构成了密集的火力网,充分发挥地道的威力,痛歼来犯之敌。 冉庄地道战工事的主要特点是三通、三交叉和五防。三通即高房相通,地 道相通,堡垒相通;三交叉即明枪眼与暗枪眼交叉,高房火力与地平堡火力交 叉,墙壁火力与地堡火力交叉;五防即防破坏,防封锁,防水灌防毒气,防火 烧。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冉庄的民兵和群众曾经利用这种神秘莫测的地 道与日伪军、国民党军队进行地道战17次,同时进行伏击、追击战55次, 配合地方武装出村作战85次。其中5次规模较大的地道战,就毙伤敌人16 3人。因此,冉庄成为冀中地道战的一面红旗。 图片: 其他的红色旅游区到这个网站上去看吧,我觉得这个网站的资料和图片还是很不错的!

281 评论

咕噜咕噜SP

内容摘要:发展红色旅游,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科学有效地利用红色旅游资源,最大化地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更好地实现社会、政治、经济、资源和环境效益,以促进红色旅游的健康、持续、快速地发展。关键词:红色旅游 科学发展观 发展红色旅游,是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先进文化和振奋民族精神,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和加快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壮大旅游业支柱产业地位的一项政治、文化、经济和战略性工程。目前,经过地方政府的多年探索,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集中强势的宣传下,红色旅游已经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总结多年来我国红色旅游发展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教训,深入研究和探讨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科学有效地利用红色旅游资源,最大化地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促进红色旅游的健康、持续、快速地发展。 红色旅游应遵循的发展规律 红色旅游承载着多元平衡的发展使命,它既是教育阵地,也是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综合性经济产业;既体现一种政治行为,又体现一种经济行为。有效地发挥红色旅游的各种功能,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来发展。 坚持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发展红色旅游,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突出红色景点革命传统教育的属性。“红色”是红色旅游的内涵、资源、特色、品牌,是红色旅游的突出特质。红色旅游必须考虑资源特色和社会影响,保持红色资源的真实性、思想性、教育性和严肃性,这是由红色旅游发挥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等政治思想教育功能的需要所决定的。因此,发展红色旅游,一要力避轻视历史,红色旅游本身就是历史旅游,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二要力避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和经营中,不要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真谛的媚俗文化。三要力避红色旅游景点重复建设和红色产品雷同开发。四要力避不切实际地盲目贪大求全。 坚持旅游经济的发展规律。红色旅游不仅仅是一种宣传教育性的政治活动,从本质上讲,它更是一项旅游活动、一个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因此,和开发其他旅游产品一样,必须牢牢把握旅游经济脉搏,按照旅游经济的规律,始终以市场需求和公众兴趣为导向来开发红色旅游产品。红色旅游消费需求如何满足,直接影响着资源向效益的转化,这是检验和评价红色旅游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标志。为此,应当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提升产品化水平。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只有把红色旅游的主题回归到历史文脉的人文精神和地域文化中,才能保证其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和生命周期的可持续性。同时,红色旅游产品的生命力在于其吸引性。建好红色景点、红色基地、红色旅游线路的过程,也就是红色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要培育红色旅游的持久吸引力,就应当在保证思想性的前提下,从创新性、丰富性和整合性加以构建,努力提高其观赏性、趣味性和可参与性,达到寓教于游、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二是提高产业化水平。现在,世界各地都在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文化内涵,延长客人居留时间,将旅游产品中的文化内涵挖掘出来,变成可看、可欣赏的产品,并与娱乐休闲、购物、居住等多个要素搭配起来,使客人在愉快的消费中获得享受。因此,应当深度开发红色旅游产品,形成行、游、住、食、购、娱相配套的产业体系,实现红色旅游产品从经营资源向经营文化升级,从追求数量规模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 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观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在不仅在国际上受到普遍关注,在我国也同样得到高度重视。勿庸置疑,旅游业的存在依托于对环境、资源、生态、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因此旅游业的存在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有着天然的一致性。而以红色历史遗存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既是稀缺的、又是不可再生的和不可替代的,对其开发、保护和利用成为旅游业面临的可持续发展课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特殊性决定了发展红色旅游必须抓住三个重点,处理好两个关系,实现五个效益。 抓住三个重点。一是科学开发。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的红色旅游不可能长久发展。红色旅游有其特殊性,如何将当年的场景展现在世人面前,而又不破坏生态旅游资源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发展红色旅游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形成精品意识;必须注意适度硬开发,避免对红色旅游资源和周围环境造成无法恢复的破坏。二是永续利用。红色旅游资源是一笔宝贵的社会财富,又是一个可持续开发的产品,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加以更多地、持久地利用。三是有效保护。发展红色旅游应当牢固树立保护红色旅游资源的意识,为此,要切实加强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积极开展革命文物的收集整理研究,例如革命纪念馆和遗址维护修缮、革命纪念地环境的整治工作。同时,应当出台相关的规范与制度,使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制度化、规范化。 处理好两个关系。首先是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这是形成循环经济的原则,也是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原则。应当尽快启动红色历史文化遗产工程,努力克服并消除开发、经营和使用的不当行为,在努力促进保护的同时,获得红色旅游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如何开发利用好红色旅游资源,是红色旅游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其核心问题是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实现红色旅游可持续的健康发展。要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必须以有效保护、科学开发和实现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革命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为保护和利用的对象,不应一味强调“保护第一”,而限制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应贪大求洋、将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旧建筑推倒重建;不应重开发利用而轻保护修缮。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是有利于保护传承的。要通过开展红色旅游活动,积累更多的资金用于文物保护,使革命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实现双向互动,和谐统一,走上自我完善、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实现五个效益。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审视红色旅游资源的早期开发建设,会发现如下不足:普遍缺乏科学规划,对资源和环境的科学保护重视不够,同质性、低水平重复建设较多。这些问题反映出在今后,发展红色旅游不仅要关注数量的扩张,更要注重质量的提高;不仅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要努力寻求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最佳结合点,实现社会效益、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资源效益的五统一。发展红色旅游的实践证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旅游产业发展规律,政府主导,措施得力,红色旅游就能够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红色旅游的统筹协调发展 恶性竞争是红色旅游面临的一大难题。经过近几年的市场整合,目前,红色旅游的协调发展渐成气候。推动红色旅游协调发展,不仅是促进相对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平衡地区差距、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而且是寻求新的增长点,实现我国红色旅游新突破的重要途径。 加强区域内红色旅游的协调发展。在区域内发展红色旅游,一方面,为满足旅游者自主化需要,要加强不同旅游形式之间的协调互动,增加丰富性,为旅游者提供完善的菜单式选择模式。另一方面,要借助其它旅游资源,有机整合相关资源,使其成为人文与自然结合的旅游产品形式,实现集聚效应。所以,在红色旅游的开发过程中,既要突出红色主题,又要跳出红色局限,把红色旅游、绿色(自然生态)旅游和古色(历史文化)旅游、蓝色(海洋)旅游、风俗(民俗风情)旅游有机结合统一起来,形成优势互补,打造色彩斑斓的旅游产品组合, 满足日益个性化、专业化的旅游市场需求。加强区域间红色旅游的协调发展。不同层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红色旅游应当着眼于形成红色旅游大开放战略格局,统筹兼顾区域旅游合作,按照主题明确、区域联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差异开发、优势互补的原则,统一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扩大红色旅游影响力,共同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使旅游各种生产要素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上自由、合理流动。加强营销和宣传上的联合、部门企业间以及旅游营销人员的培训、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共同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 通过红色旅游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践证明,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红色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保护和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培育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帮助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脱贫致富,实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发展红色旅游能激发老区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艰苦奋斗、改变落后面貌的勇气和决心。其次,政治优势、资源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多数红色旅游资源位于欠发达的革命老区,应当说,红色旅游的亮点就是生态保护的重点、扶贫开发的难点。红色旅游的开展可以使红色旅游真正成为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扶贫工程、富民工程。再次,可有效地扩大就业。开发红色旅游可以带动老区第三产业发展,让农民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而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就业的百姓越多,百姓的生态保护和革命文物保护的意识越强。这也是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第四,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红色旅游的兴盛可以改善当地交通、通讯条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可进入性。 总结各地发展红色旅游的实践经验,应当重视三个层面的工作:一要善用优势谋发展。优势就是特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当地红色旅游资源特色,在特色中注入新的活力元素,以特色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路子。二要精益求精谋发展。发展就要有精品意识,要把自身的特色做到最好。这需要在政策和资金上的倾斜以及各级干部群众的齐心协力,共同维护、发展好品牌。三要科学规划谋发展。发展红色旅游不能简单地把红色景点堆积起来,应当进行科学规划。国家对红色旅游的发展已有总体规划,在空间上照顾均衡,突出重点和主题。在时间上囊括了党的代表性历史,有利于在各地发展特色的基础上形成整体发展。当前,特别需要各区域发掘自身潜力,突出自身特点,展示区域独特性,确定符合旅游规律的高起点、高水平的发展方向,以形成具有吸引力、竞争力的产品。 建立发展红色旅游的协调机制。发展红色旅游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建立起一套高效灵活、富有成效的协调机制。这些机制包括:政府主导机制,将红色旅游准确定位,全面调控红色旅游的发展速度和方向。行业主管机制,实行旅游部门统一管理,相关部门密切协调,形成发展合力。市场运作机制,整合资源,组建旅游集团,鼓励和支持各种经济成分进入旅游业,形成多渠道投入红色旅游的发展格局。发展保障机制,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大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投入。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参考文献: 1.谷玉芬.红色旅游成功因素分析.商业经济,2006.2 2.范思立.市场增势强劲“红色旅游”预热2005年旅游市场.中国经济时报,2005-2-21 3.谷玉芬.红色旅游与红色资源关系解析.商业经济,2006.3 4.刘筱秋.把旅游业发展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产业.中国旅游报,2005-6-13

171 评论

猫爷爱大王

你好 论文的格式你可以去查 很容易查到 不阐述了 论文主要就是 你明白了格式 把你的调查成果 你的好文采 你的 引经据典 证据 还有情感 当然 论述证据 最重要 这不是作文 说这个就是告诉你 你明白了格式 往里面套 证据够多 格式够准 就好了 科学发展观 这个一直是我国大力宣传的 所以去查并不十分困难 明白了科学发展观 请花时间去了解一下 还有红色旅游 这个就是爱国情怀 发展旅游促进爱国主义教育 与当地发展和你所理解的科学发展的结合 这两点不冲突 所以并不难结合 记住 按照格式写 因为这是论文不是诗歌 这是我的看法 论文的格式很好查 谢谢

299 评论

相关问答

  • 旅游网站设计论文摘要

    旅游网站系统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

    王嘉卿WJQ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计算机旅游网站设计毕业论文

    为了增加网页的吸引力和可理解性,以及互动性,网页设计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网页设计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网页设计毕业论文摘要 摘要:

    shengxj214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红色旅游毕业论文提纲

    红色旅游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作为弘扬伟大名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法律建设的文化工程、作为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

    月影星云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旅游网站设计毕业论文的引言

    引言的主要任务是向读者勾勒出全文的基本内容和轮廓。它可以包括以下五项内容中的全部或其中几项:介绍某研究领域的背景、意义、发展状况、目前的水平等;对相关领域的文献

    王玉娜大王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红色旅游毕业论文范文

    内容摘要:发展红色旅游,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科学有效地利用红色旅游资源,最大化地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更好地实现社会、政治、经济、资源和环境效益,以促进红

    细毛1015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