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45

颂美装饰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变电设备的检修研究论文下载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r.白马王爷

已采纳

变电运行中的隐患问题与解决方法探讨论文

论文摘要:对变电运行隐患及其预控的概念进行了阐述,针对变电运行作业危险点及隐患问题提出了强化危险点预防、加强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和将红外热像仪等新技术融入变电运行等有效的解决方法和预防措施。

论文关键词:变电运行;隐患;解决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作为电网安全前沿的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越来越得到企业、社会和研究人员的关注。变电运行的一大特点是设备多、危险点或隐患出现的几率大,而且隐蔽性强,变电运行作业中任何不规范的工作程序都会影响电力的正常运行甚至整个电网的安全和重大人身事故的发生。所以,如何寻找设备运行状况的危险点、对潜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制订严谨的、科学的安全防护措施已成为电力系统变电运行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热点问题。

一、变电运行隐患及其预控的概念

变电运行中潜在的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场所、元器件、作业工具和操作等均称为安全隐患。

安全隐患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作业场所未按照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要求进行设置,高温、噪音、气味等危害的作业环境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而诱发职业病。

二是作业现场的机器设备防护不到位,如缺乏危险标识、机械链轮不设安全罩等,会对人体直接造成伤害。

三是安全管理不到位,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漠,违反安全作业条例所形成的安全隐患。

危险点隐患的预控就是在作业前采用技术手段,找出作业危险点,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制订严谨的、切实可行的控制方案、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方法。它既是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或将安全隐患带来的风险和损失降至最低,也是确保电网正常运行的有效途径。

二、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与隐患分析

1.变压器

(1)操作危险点及隐患。变压器的操作是变电运行操作中最常见的、典型的操作之一,它的内容包括向变压器充电、带负荷、切断空载变压器等。通常情况下,操作变压器时,在切合空载变压器的过程中,存在操作过电压情况的出现而影响或危及变压器的绝缘的现象以及变压器的空载电压升高而导致变压器绝缘遭受损坏的危险和隐患。

(2)防范措施。变压器的操作应谨慎小心,避免因疏忽而产生难以挽回的后果。变压器采用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为了避免产生操作过电压。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倒闸应遵循的`原则:

1)当数台变压器运行时并列于不同的母线,为防止由于母联开关跳开发生母线不接地现象,要求每一条母线应有1台以上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

2)当变压器低压侧配有电源时,要求变压器的中性点必须直接接地,以防止当高压侧开关跳闸时变压器成为中性点绝缘系统而产生安全隐患。

3)应采用投入电抗器、降低送端电压和改变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等方法,避免变压器空载电压的升高。

2.母线倒闸

(1)操作的危险点。母线是变电运行设备的汇合场所,其特点是连接元件多、操作工作量大。在母线的送电、停电以及母线上的设备在两条母线之间的倒换过程会产生危险点和隐患,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

母线操作潜在的危险点有以下几点:

1)带负荷拉刀闸事故。

2)对继电保护或自动装置切换不正确而引起的误动。

3)在向空载母线充电时,电感式电压互感器与开关断口电容之间所形成的串联谐振。

(2)防范措施。

1)当备用母线存在故障时,为防止事故扩大可由母联开关将其切除。

2)在母线倒闸过程中,应将母联开关的操作电源拉开,避免操作过程中母联开关误跳闸,造成带负荷拉刀闸安全事故的发生。

3)在进行将一条母线上的所有元器件全部倒换至另一母线上时,应根据操作机构的位置和操作人员的习惯,正确使用以下两种倒换次序:一种是将某一元件的刀闸合于一母线,而拉开另一母线刀闸;另一种是将全部元器件均合于一母线之后,再拉开另一母线的所有刀闸。

4)当设备倒换使得母线上的电压互感器停电,因注意不可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因失去电压而发生误动作而向不带电母线反充电,从而引起电压回路熔断器熔断、继电保护误动等情况的出现。

5)由于设备倒换至另一母线或母线上的电压互感器停电,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电压回路需要转换由另一电压互感器给电时,应注意勿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因失去电压而误动作。避免电压回路接触不良以及通过电压互感器二次向不带电母线反充电的现象。

6)母线操作时应根据母差保护运行规程对母差进行保护。母差保护应贯穿于倒母线操作过程中,母线装有自动重合闸,操作中应根据需要对重合闸方式作相应改变。

3.直流回路操作时的危险点及防范

直流回路操作是变电运行操作人员常见的操作项目。直流回路操作方法不正确,致使某些保护及自动装置误动作等危险和隐患。

(1)取下直流控制熔断器时,为防止产生寄生回路,避免保护装置的误动作,应严格按照先取正极、后取负极的操作顺序;装上直流控制熔断器时,应严格执行先装负极,后装正极的操作。在进行装、取熔断器时,判断正确后应果断和迅速,避免反复地接通、断开的操作方式,在取下和再装上之间应有不小于5s的时间间隔。   (2)运行中需要停用直流电源时,应采取先停用保护出口连接片,再停用直流回路的正确顺序;恢复时采用相反的操作顺序。

(3)断路器停电操作中,应在确认拉开开关做好了安全措施之后取下。

(4)在断路器送电操作中,断路器的控制熔断器应在拆除安全措施之前装上。这是因为在装上控制熔断器后,可以检查保护装置和控制回路工作状态是否完好。

4.环形网络的并解列操作危险点及其防范

环形网络的并解列即合环、解环操作,是电力系统变电运行中由一种方式向另一种方式转变的常见操作。环网的并解列操作中,除应满足线路和变压器自身操作的一般要求,还应正确预计每一步骤的潮流分布、对各元件允许范围进行安全控制,确保环网并解列操作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环网的并解列操作应满足以下条件:

(1)初次合环,或在可能引起线路相位变化的检修之后进行合环操作时,为保证相位一致,必须随时进行相位测定。

(2)应对电压差进行调整和控制,保证最大允许电压差不超过20%;特殊情况下,应将环网并列最大电压差控制在30%以内。

(3)合环后应保证线路各元件不过载、对各结点电压进行控制和监测,使之不超出规定值。

(4)继电保护系统应满足和适应环网的方式。

(5)解环操作时,应综合考虑解环对潮流电压、负荷转移以及自动装置继电保护的变化等。

以上这些潜在的危险点构成变电运行的隐患,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预控,将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变电运行作业危险点及隐患预防措施

变电运行日常工作中,应在建立规章制度执行危险点控制的同时,强化危险点预防工作。

1.提高危险点预防意识

变电运行作业中,应结合现场实际,强化安全理念,不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实现创新管理。将操作人员心理状态、变化因素等纳入危险点预防工作范围内。

2.实行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的安全管理是众望所归,它是企业实现长治久安的关键,是刚性约束与柔性管理的润滑剂。合理运用人性化管理,可增强操作人员工作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激发工作人员爱岗敬业精神。

3.强化员工执行标准化操作的力度

通过严格执行操作票、流程卡工作制度等标准化作业模式规避操作危险点和杜绝隐患的有力保证。

4.加强人员危险性教育和培训工作

要使员工切实感受现实存在的危险。开展实用性技术培训是提高人员整体素质、防止人员误操作、对危险点有效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手段。此外,还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学习力。

5.将红外热像仪等新技术融入变电运行

红外热像仪可对变电运行的高、低压电气设备实时进行远距离的、非接触式的诊断。与传统的停电预防性检测相比较,红外热像仪更能对设备的缺陷进行有效地、真实的检查。由于红外测温仅仅是对物体发出的红外线进行接收而不对设备外加任何红外源,所以对运行中的设备不会损害和影响正常的电力生产、运行的连续性。

四、结论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常抓不懈、永恒不变的主题,是电力系统工作的中心。明确隐患的概念和构成是实现危险点的预控、确保变电运行的首要环节。只有对安全隐患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和预防,才能保证变电运行工作的正常运行,在给社会带来稳定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效益。

151 评论

永创佳绩

关于变电运行中的故障研究的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变电运行中的故障研究的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 要】

作为变电运行管理的重要环节,变电运行故障处理水平对于确保电力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变电运行的故障类型及处理,随后探讨了变电运行的设备检修措施,以期为相关的技术与维修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变电运行;故障;研究

变电运行是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其基本功能是为维护与操作电力设备,如果电力系统的工作出现故障,则会严重影响电网电力供应的正常工作。在变电系统中,变电设备种类繁多,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系统经常会出现跳闸、断线等故障,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供电系统埋下了较多的安全隐患。如何加强设备管理、确保变电设备安全运行,已成为当前供电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加强有关变电故障的研究,对于提高变电运行的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变电运行的故障类型及处理

1.1 变压器接地与短路故障

变压器承担的荷载在停止与运行过程中具有不同程度的随机性,其容易引发变电器电压电流出现较多的波动,特别是在部分设备工作中会造成短路。变压器遭受逆向冲击时便可能导致设备毁坏。若短路持续时间较短,电气设备携带的短路保护装置对微小的电流波动难以发挥作用,此时如果设备在短路后继续运行或接地装置失效,难以将电流导入地下,便会导致变压器电流波动过大。当变压器无法自行调整时,设备内部的油质与组件会出现性能转变,在过长的短路电压冲击状态下,变压器的负荷会不断升高,在突破其承受限度时便会导致设备永久烧毁。因此,在变电设备检修管理时,应加强对变压器电流冲击的保护,可增设能在电流波动幅度过高时可自行断路的跌落式熔断器和空气断路器,由此可确保变压器的运行安全。

(1)主变三侧开关跳闸:其可能原因为主变差动或主变内部故障。实际故障原因应根据一次设备及保护掉牌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①若为差动保护动作,应重点对主变压器、主变三侧主CT间的'一次设备进行检查;因差动保护可有效检测出主变内部的线圈相间或匝间短路,所以在主变检查过程中应重点做好对瓦斯继电器、油色、套管、油位的检测;如果是内部故障,通常还会出现重瓦斯或轻瓦斯保护动作,检查时应对瓦斯继电器内的气体进行抽取检测,依据气体可燃性及颜色诊断故障性质;如果检查后发现差动区及主变均工作正常,则表明为保护误动。

②若为瓦斯保护动作,可确定为变压器二次回路故障或内部故障,需检查的内容应包括:检测二次回路是否出现接地或短路故障;检测压力释放阀有无喷油或动作;观察变压器是否出现变形或着火;检测呼吸器有无喷油。

(2)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其可能出现的跳闸类型为开关误动、越级跳闸和母线跳闸,实际跳闸类型需依据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保护检查过程中对线路保护及主变保护都应重点进行检查。

①无保护掉牌:若开关跳闸无保护掉牌,应依据开关自由脱扣、直流两点接地、保护动作时未发送信号三方面的原因对设备故障进行具体诊断;②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线路保护同时动作,若此时线路开关未出现跳闸,则可判断为线路故障;在进行检查时一方面要重点检测线路状况,另一方面要重点排查故障线路CT至线路出口的区域;当确定主变低压侧CT到线路CT间工作正常时才能确定为开关拒动故障。

③仅出现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动作;当出现此种故障问题时,应在设备检查中具体诊断是线路故障还是母线故障;在对一次设备进行检查时应加强对主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区的检测,也就是由主变低压侧主CT至同母线连接的所有设备,再到线路出口的区域;在对二次设备检查时应重点检测各设备的保护压板是否存在漏投,观察线路开关操作直流保险有无熔断问题。

1.3 过电压影响

一般变压器都处于露天运行环境中,其各类外部接线保护处理较少,环境干扰较为明显,特别是在雷雨天气条件下,此类接线的薄弱部位经常会出现各类安全事故。另外,因部分情况下需进行断电处理,技术人员在对电磁设备或断路器实施操作时,也可能导致电网工作过程中电流电压的瞬时波动,当设备瞬间电压过高时则容易引发设备烧损。所以为减少此类事故发生,在安置变压器时应重点加强避雷针的安装处理,且注意日常巡检,及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故障问题,以确保变压器安全有效工作。

1.4 技术人员操作故障

技术人员在对变电设备操作的过程中经常会重复进行主次拉合,且会多次发送一些数字信号对线路运行状况进行检测,此时便会增大变压器的运行负担,若同时存在接地故障,则可能烧毁变压器。所以技术人员若实施逐次拉合,应先全面检查变压器的接地状况,特别要重点检测主变进线侧的运行状态,以避免变压器损坏。

2 变电运行的设备检修措施

2.1 加强设备管理

(1)做好对运行设备的日常检查、巡视及维护:在检查巡视过程中若观察到电气设备运行异常,应综合利用设备工作中的气味、声音、温度、振动、颜色等检测指标进行诊断;应做好运行监督,重点对信号、表计等监控设备表现的异常问题开展分析;应制定恰当的设备日常巡视间隔周期及特殊巡视周期,对可能存在或已发生故障的设备应提高巡检次数;

(2)做好设备基建过程的管理:应加强设备选型管理,综合采用高性能的电气设备;应做好设备出厂及监造试验,保证设备功能运行正常;做好设备安装调试质量验收及检查,避免因设备接线错误、安装质量差而引发事故;

(3)依据设备工作状况安排检修计划,定期清除设备潜在故障;且应做好设备检修后的质量审核,重点做好保护接线、整定值、操作机构、压板位置的稽查,避免因检修不合理而引发设备事故。

2.2 验电

在线路停电进行设备检修时,应先进行验电再进行接地线的安装。验电过程可有效检测停电设备有无电压,以避免出现带点合接地刀闸、带点安装地线、误入带电间隔等安全事故问题。对检修设备的进出线两侧都应进行验电处理,高压验电过程中应佩戴绝缘手套,如果电压过高且无专用验电器时,可选用绝缘棒根据其是否存在放电声及火花进行诊断。

2.3 装设接地线

接地线可确保在工作部位瞬间来电的情况下,有效泄放线路或停电设备上的剩余电荷及静电感应电压,确保技术人员安全。在停电设备容易形成感应电压及来电部位均应安置接地线。安装接地线应通过两人小组进行,并应佩戴绝缘手套和采用绝缘棒;安装时应先按照先接地端、后导体端的顺序进行接线,且要确保线路接触良好;拆除接地线时则应按照相反顺序进行。

2.4 安置遮拦并悬挂标志牌

如果线路正在检修,需将“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警示牌安置在隔离开关及线路断路器的操作把手上;若一些停电设备运行是同未正常设备间的安全距离过小,应配设临时遮拦,并在遮拦上安置“止步,高压危险”的警示牌;技术人员通行使用的梯子或铁架应配置“由此上下”的指示牌;在附近可能误登的构架上应设置“禁止攀登,高压危险”的警示牌;在检修地点应悬挂“在此工作”的指示牌。

3 结束语

变电设备的运行质量将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及用户的正常用电及安全用电,因此,相关技术与研究人员应加强有关变电设备的故障研究,总结变电设备运行故障问题种类及处理方法,以逐步改善变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黄浩,董振国.变电运行的故障排除及安全管理分析[J].科技风.2010(10).

106 评论

相关问答

  • 汽车电气设备故障检测与维修论文

    我有 你加球球 574691615

    转角的夏天xia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变电站设备状态检修研究论文

    电力系统二次设备维护检修分析论文 摘要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变电站进入了发展的高峰期。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中使用了大量的先进科学设备,提高二次设备的维

    芝士大人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电气设备在线检测的论文

    关于智能技术在变电站中应用探究论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

    小白兔256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地铁变配电系统设计毕业论文下载

    电气自动化应用逐渐深入人们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之中,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气自动化就是电气信息及其自动化工程,常见的家用电器都与电气自动化息息相关。下

    颖的时光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家电维修杂志内容下载

    请输入杂志关键词2022畅销榜企业集采外刊订阅家电维修¥180.00/年 特惠促销 领888元优惠券+包邮活动大促 买两年送一年杂志名称:家电维修发刊周期

    sunshieeos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