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13

小笨猪seven
首页 > 学术期刊 > 网络文化与青年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inomoonna

已采纳

网络发展对青少年影响:(一)积极影响:互联网的信息量大,内容丰富而广泛,如果正确利用互联网,可以在青少年的成长的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对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起到有利的引导作用。1.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校园.2.互联网为青少年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互联网为青少年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之不完的知识宝库。3.联网有助于拓宽青少年的思路和视野,加强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青少年的社会参与度,开发青少年内在的潜能。4.利于青少年展现自我。(二)负面影响: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极大的信息量,广阔的知识面,最大限度的满足了人们对信息和知识的需要。但是互联网不是一块纯洁的净土,在互联网上也有很多不健康的内容以及它的一些特征也会使广大青少年为此受到不良的影响。1. 在认知方面。大量的网上信息常常使得青少年应接不暇。他们注意力往往随着信息的不断变化而转移,集中注意的时间太短。加之网络诱导他们用“看”的思维方式来认知世界,而排斥“想”,因而对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维方式会有一定的影响。使之思维有广度而缺乏深度,想象过于虚幻与生活背离。2. 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长时间面对计算机屏幕,导致青少年生理机能失调、内分泌紊乱、神经系统正常节律被破坏等等。据有关专家介绍,长时间坐在计算机前的青少年中,30%患有缺铁性贫血、近视,脊椎及身体其它部位的疾患也明显偏高。3. 民族意识的弱化。互联网的使用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增强了青少年地球村村民的意识,有利于他们在日益“一体化”的世界中生存。另一方面,与这种“一体化”意识相伴的却是种族意识的弱化、民族认同感减弱、民族身份逐步模糊,特别是网上国外的信息占据了绝大部分,它们的观点和世界观会对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4、网络的不良信息摧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网络是一个信息万花筒,网上内容丰富,既包括教育、学术尖端科技等方面的内容,也有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黄色、暴力等不健康的信息。5、上网可导致青少年荒废学业有部分人过度迷恋于网络,依赖电脑,沉湎于电脑网络,正常学习、生活秩序受到破坏,学习成绩下降,有些甚至厌学、逃学、辍学。

346 评论

玩儿泥巴小姐

调查分析一、 中学生极其家长对网络状况的态度和相关行为的情况 1. 中学生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多数家长却从未上过网,或上网经验不够丰富。 互联网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学生。调查显示,93.5%的中学生表示对网络感兴趣,并有11.4%的中学生认为“很长时间不上网是另人难以忍受的”。我班中学生的上网率高达92.1%,其中有24.5%的中学生是互联网上的常客。由于学校采取的是全封闭式教学,95%的学生住校,周末和节假日是中学生们上网的高峰时段;35.5%的中学生能自我约束在每次1-2小时内,24%的中学生每次要在网上滞留2-4小时,24.5%的中学生则会在网上待4小时以上。与孩子们相比,家长和教师们则大为逊色。45.2%的家长表示不了解网络为何物;没上过网的高达69.2%,只有7.7%的家长经常上网。 2. 网吧是中学生上网最主要的场所。 调查表明,网吧是中学生们上网的最主要场所,应当是网络行为规范教育的重点。“按照上网的时间和次数的多少,对学校、网吧、家里进行排序”一项上,76%的中学生首先选择“在网吧上网”,远高于其他选择“在家里上网”(28.2%)和首先选择“在亲戚朋友家上网”(5.8%)。中学生是网吧的常客。调查显示,34.4%的中学生到网吧上过网,一些网吧经营者承认,附近学校的中学生是他们的主要客源。78.3%的中学生反映,网吧的管理人员从不检查自己的身份,穿着校服,仍能大大方方地进去:有的中学生反映,穿校服的的会被安排到较偏僻的角落。去年以来,关于“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网吧”的新规定实施后,情况已大为改善。 3. 网上交友已成为中学生乐于交往的形式,网友主要是同龄人 网络的发展正改变着中学生交往的方式。调查发现,42.4%的中学生拥有网友,其中,26.7%同时有5个以上,0.8%甚至有15个网友。55.6%的中学生只喜欢与同龄的网友交谈,找年龄较大、较小的网友交谈的分别只有8.2%与0.8%。同时,中学生们还承认,他们更喜欢结交异性网友。68.4%的中学生在网上聊过天,其中26.2%经常在网上聊天,“聊天室”和QQ是其网络聊天的主要方式。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大部分中学生保持了清醒的认识。调查显示,在“你觉得网上的人都是值得信赖的”一项中,完全不同意的占42.8%,比较不同意的占37.5%,二项合计占80.3%但必须注意的是,7.3%的中学生仍相信“网上的人都是值得信赖的”,持完全相信的态度。绝大多数(83.4%)的中学生知道网友是虚拟现实的产物,选择“不见面”;同时,也有小部分(14.3%)在网下会过面。 4. 多数中学生承认网上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 网络是个聚宝盆,也是个大染缸,各种色情、暴力、反动信息大行其道,需要具备基本的是非判断力。调查显示,76.6%的中学生认同“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9.6%的中学生则不赞同这种看法;75%的中学生认为“网络开放与青少年的某些犯罪行为有关”,10%的学生对此持怀疑态度。对于接触不良信息的问题,我们认为还是要客观看待中学生,不要把他们“一棍子打倒”。我们相信他们还是有判断力和自制力的。然而,家长们对这一问题疑虑重重,特别是那些不懂得电脑、无法进行有效监管的家长,其焦虑更甚。 5. 多数家长赞成子女上网,又担心子女上网影响学业 对于子女上网,27%的家长持赞成态度,反对的只有1509%,大部分家长则顺其自然,但近半数的家长表示希望子女将来能从事网络工作。高达九成的家长认为,网络最大的好处是“能使子女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掌握好电脑技巧”;同时,29.5%的家长还觉得网络能促进子女的学习兴趣,11%的家长认为“网络没有任何好处和作用”。58.5%的家长表示,最不能接受的事是孩子上网会浪费时间,耽误学业。显然多数家长内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网络的好处,更怕因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此外,另家长们深感焦虑的事还有“浏览淫秽、反动、暴力信息,产生网恋,痴迷网络游戏等等。 二、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 1. 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 (1)中学生使用互联网有助于形成全球意识,强化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透过网络的窗口,他们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使视野空前开阔起来。全球意识的增强,适应了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对于中学生们今后走入日趋一体化的世界,显然是大有好处的。 (2)互联网为中学生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拓宽了他们的视野。网络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学生们进行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3)中学生使用网络有助于扩大交往的范围,促进青春期心理的健康发展。网络上,电子邮件、OICQ、聊天室、BBS等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拉到“零距离“,在相互咨询、交谈、讨论、倾诉、请教的过程中,极大地满足了中学生们旺盛的表达欲、表现欲和社交欲。这对于舒缓压力,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处。 (4)中学生常上网,激发了对英语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热情。 2.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1)网上信息垃圾使中学生深受其害。 (2)中学生迷恋网络对学业产生冲击。 (3)网上聊天引发网恋,调查显示,78%的中学生对“网恋“行为持无所谓态度。网恋中存在许多情感陷阱,中学生往往是受害者,可目前看来,其危险性显然还没有引起学生们的警觉。 (4)网络不良文化弱化了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5)网吧管理问题依然存在缺陷,给中学生造成诸多问题。 (6)经常上网,受电脑辐射对身体健康不利。 结 语 唯物辩证法教我们要辨证地看待问题,网络对于中学生的影响有好有坏,但她作为一种新兴事物,进入我们的生活是不可抗拒的。究竟它能让孩子看到更为宽广的世界还是引诱他们进入不可挽回的深渊呢?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网络,如何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网络。在我看来,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首先,它使教育更具有时效性和普及性。互联网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网上信息的传播、浏览与被吸收的速度之快,远高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也强于班会课、主题活动、家访、外出参观等传统教育手段,其教育覆盖面更比“一对一”式的个别交谈大的多。教师们可针对中学生存在的思想、心理、生活问题,或及时发布新的教育信息,或组织浏览有关的教育主页,或在聊天室、论坛、BBS里进行在线引导和教育。其次,网上教育更具有生动性和吸引力。在网上,信息可集文字、声音、图象、动画、影视于一体,并能应用虚拟现实手段,使中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在自觉浏览的同时受到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熏陶。而传统的教育往往流于说教,形式较单一,内容较乏味,忽视了中学生的接受心理和情感需求。再次,网上教育更具互动性和有效性。在网上,可通过E-mail、OICQ公告板、聊天室、论坛、网上心理咨询等,教师们和中学生都以平等的身份、以匿名的方式进行思想、情感的双向交流。彼此无拘无束,袒露真情,避免了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所产生的隔阂与难堪,有利于教师们抓住思想教育契机,增加了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体措施可包括:开设网络德育课程,强化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责任感。在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方面,我们有必要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和网络行为规范教育,使他们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自觉筑起心灵的“长城”‘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来抵制网上各种不良思潮和有害信息的侵蚀。首先,学校可以组织中学生统一浏览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题主页,向他们推荐国内外诸多优秀网站,把中学生们的上网热情转化为自觉学习先进文化、陶冶高尚情操的动力。其次,若条件允许,加强各校校园网建设,争取使校园网内容充实而生动,形式新颖而优美,更新速度快,宣传做的好,吸引上网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点击率。从中学生的需求出发,建设并管理好校园网聊天室、论坛、在线心理辅导等,在与上网中学生进行交流的同时,努力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来引导他们。再来,加强对家长进行网络指导。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家长对网络的认识,引导他们以身作责,为子女健康上网树立榜样,自觉负担起对子女上网的监护责任

99 评论

相关问答

  • 网络与科学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1] 汪伟. 计算机网络对社会发展的影响[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5,(12) . [2] 张建波 ,娄东生 ,石玉华. 计算机网络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永远的怀念!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网络发展与青少年教育论文题目

    最佳答案 回答1问题可以修改下下 刚写好的! 论文关键词]网络 青少年 影响 [论文摘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庞大

    张凉凉2779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网络用语发展原因论文参考文献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

    颖儿yuki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中国青年网论文参考文献

    通常需要使用经公众媒体传播的资料,具体如下:1.“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等新闻机构网站刊登文章;2.“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陕西日

    Lily20131010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网络咨询业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应该够了吧。。。[1] 刘亚平, 蒲继生, 巨正东. 谈谈我国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问题[J]. 科学.经济.社会 , 2001,(03) [2] 宋宇. 试论网络

    yoyo爱生活2012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