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珊珊珊
文化产业管理论文
有关于文化产业管理方面的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收集的相关论文,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一、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热衷于短期利益,长远职业培养难以完成
这种现象在职业培养中十分常见,一般学生在接触一段时间的专业教育之后,会对这个行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把这个兴趣迅速的安排在实践上,学生在进行实践时,一般不会选择难度太大的进行,而且这些实践一般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并且有一定的报酬,这部分实践学校是无法进行阻拦的,从短期利益来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既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获取了一定的酬劳,但是学生一旦发觉这种实践行为的短期利益,会利用大部分的课余时间进行实践,学生将所有的课余时间用来进行实践活动,这将严重影响学校的课业规划。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培养计划中不仅有时间过程,还需要大量的理论来做支撑,学生利用大部分的课余时间进行实践将意味着没有足够的时间能够进行理论学习,这对学生的长远职业规划是百害无一利的。
(二)教师和学生地位的问题
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养在校期间教师应该注意理论知识的讲授,这种理论知识将手上必定要将教师放在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的位置,但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接受能力差,教学效果不好,但是如果完全按照学生的意愿,那么理论知识将会被严重压缩,这将会影响教学进度,不利于人才培养。
(三)教学重点的划分问题
专业教育中,会把教学重点放在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上,教学重点也会放在这些专业知识中。在专业教育中也会有一些公共课的部分,这些部分不可取代,但是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又影响不大,如果对课程的安排不够合理,必将会影响学生对教学重点的认知,造成学校对专业知识的混乱,学生无法在校期间完成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计划,那么培养期间内实践课程过少,也不利于计划的开展。
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问题的解决
(一)建立教师和学生平等的教学理念
教师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教学时,任何一门学科建设中都应该注意的问题,尤其是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才是一种复合式的人才,在培养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建立起自主学习的意识,有目的了解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养方向和应用方向。教师在进行培养人才时应该注意了解文化企业的规律,了解企业对文化产业的要求,充当学生学习的总策划师,帮助学生了解文化产业。学生应该注意主动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主动了解文化产业发展方向,主动进行实习,了解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
(二)以培养经营管理能力为培养重点
在进行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公共课的培养,为了更好的精简课程突出重点,在进行专业课和公共课的比例制定时,应该有严格的'要求,应该以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养为重点,专业方向要划定明确,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专业和学习重点,我们培养的就是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校内开设的一切的课程都应该是为专业课服务的,专业教育就应该有重点的进行培养。推行素质教育,不仅要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还应该抓住一切有可能的机会让学生主动的进行经营管理能力的学习和锻炼。
(三)实践课程和理论教学相结合
在进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养上,应该注意将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相结合进行教学,经营管理人员的培养不是在课堂上就能培养出来的,只有让学生更多的接触文化产业,学生才能更准确的判断今后的工作方向和自身的能力。在理论课堂上进行讲授时,应该注意将一些文化产业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锻炼能够准确判断文化产业前进方向的能力。与文化产业的相关企业进行沟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岗位,让学生进行实习,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工作状态。
(四)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
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者需要促进和引导文化企业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因此在对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者进行培养时,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接触文化产业,校内可提供校企合作方式进行一体化培养,也可以按照实际的文化产业企业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一种更加接近现实工作的场景下进行学习,对学生进行类似绩效考核的方式进行评判,帮助学生更快进入状态,促进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
三、结语
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很大,因此要培养出合格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员要投入精力也不言而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和管理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对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做出更多探索。
六月之程
本文是大三上学期产业经济学的课程论文,最后是85分。可惜平时分拉低了不少,最后总分也不是很好。没什么新意,但也是认真做了的。上海物流产业的关联效应与波及效应的研究 xc.li [1] 摘要:物流产业是上海“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中优先发展的产业。上海要建成“四个中心”的目标也离不开物流产业的支持。本文基于上海市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使用投入产出法分析研究了物流产业对上海其他产业的影响力,包括使用关联效应分析、波及效应分析研究物流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和支撑作用。 关键词:上海市 物流产业 投入产出分析 关联效应 波及效应 The correlation effect and spread effect in logistic industry ABSTRACT: The logistic industry has the priority to develop in the 11th, 12th, 13thFive-Year Plan of Shanghai. The aim that Shanghai wants to build four centers can’t be successful without the support of the logistic industry. This article uses the input-out analyze method to analyze the logistic industry’s influence to other industries, including using the spread effect analyze and the correlation effect analyze to find out the pulling effect and supporting effect of the logistic industry between year 2002 and year 2007. Keyword: Shanghai, Logistic industry, Input-output analyze method, correlation effect, spread effect 1.引言: 现代物流业不仅具有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增长的作用,而且在推动制造产业结构升级、服务业态模式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上海作为长三角经济圈的龙头城市,要发展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航运中心的建设,也即物流业的发展。由于物流业对其他一些产业存在较大的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所以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上海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从下图上可以看出上海在1990~2013年间物流产业发展的速度逐年增长。 [2] 图1 上海市主要年份货物运输量 物流业的重要性可以在直观上被认识到,但还需要通过投入产出分析这种数量方面的精确的分析方法来找出和物流产业关联大的产业,进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下面将对上海市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进行分析。 2.文献综述 投入产出法在研究产业生产分配时被广泛使用的一个方法。郭湖斌、王晓光(2009)的研究 [3] 使用了投入产出法和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分析了中国的现代物流产业。徐雯雯(2012)的研究 [4] 使用2007年的重庆市的投入产出表分析了物流业直接消耗系数,分配系数等系数分析了物流业和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谢菲、黄新建、姜睿清(2014)的研究 [5] 综合比较15个产业的投入产出对其效率进行了评价。侯翔鹏(2013)的研究 [6] 对比分析了中国9个物流大省的区别与相似之处。除此之外,本文还参考了一些利用投入产出法研究其他产业的文章的方法。 [7] 在查询参考文献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研究物流产业的论文比较少,在研究中采取两个投入产出表计算的系数进行对比的文章也很少见。目前没有用两个投入产出表研究上海市物流产业的文献。而物流产业对于上海市又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文的研究有一定的创新性和重要性。 3. 投入产出法 3.1投入产出法介绍 投入产出法是由里昂惕夫创立的从数量方面考察国民经济或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生产与分配的数量依存关系,据此进行经济分析、预测和计划工作的一种方法。 物流业对经济的影响体现在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方面,直接影响表现为物流产业的不断扩大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间接影响表现为由于物流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物流业发展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间接影响分为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 3.2 关联效应的分析 3.2.1 直接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是指生产单位产品对某一产业产品的直接消耗量。即生产单位j产业产品所消耗i产业产品的数量。用公式表示为: (1) 直接消耗系数实际上反映了生产过程中产出与消耗之间的直接关联程度。直接消耗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值越大表面i部门与j部门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越密切。 3.2.2 直接分配系数 直接分配系数 是指第i部门单位产品中直接分配给第j部门的产品量,用公式表示为: (2) 3.3波及效应的分析 3.3.1 影响力系数 影响力系数反映国民经济某部门增加一个最终使用单位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影响力是某部门影响力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影响力的平均水平之比,计算公式为: (3) 为里昂惕夫逆矩阵第j列之和。 反映了国民经济某一产品部门增加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产品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即j部门对国民经济整体的拉动力或影响力、带动能力。 3.3.2 感应度系数 感应度系数是某部门的感应度与国民经济各部门感应度的平均水平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4) 为里昂惕夫逆矩阵第i行的和。 感应度系数反映当国民经济各个产品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产品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的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 3.3.3综合关联度分析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社会平均水平都为1,两者都较高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和支撑作用都大,也就是与其他部门的关联度较大。这样的部门比较适合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称一个部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平均值为综合关联度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5) 4.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关联效应与波及效应的实证分析 4.1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8] 基于数据可得性和和实证研究的需要,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上海市2002年投入产出表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若遇到某部门的总投入或者总产出为零的情况,因为计算直接消耗系数和直接分配系数的分母不能为零且计算里昂惕夫逆矩阵时需要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满秩,我们删去这些总投入或者总产出为零的产业。 最终得到的上海市2002年投入产出表有117个可用部门,上海市2007年投入产出表有139个可用部门。 表1 在投入产出表中删除的行业 2002年 木材及竹材采运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管道运输业 2007年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 制糖业 4.2关联效应分析 4.2.1直接消耗系数 物流产业对各个部门的直接消耗关系反映了物流产业作为下游产业对各部门的直接依赖关系。按照投入产出表的处理方式,物流产业分为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和仓储业。根据2002年和2007年上海市的投入产出表可以计算出上面这5个部门对各个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由于部门太多,这里仅选用5个直接消耗系数最大的部门列在表中。物流业对直接消耗系数较大的部门的依赖比较密切。 表2 铁路运输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对比 2002 2007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0.1100 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 0.2118 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 0.1033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0.1119 金融业 0.0381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0.0173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0.0218 软件业 0.0091 建筑业 0.0203 银行业 0.0084 表2 显示在2002年和2007年铁路运输业依赖程度大的行业有所不同,相同之处是都依赖于燃料、金融和设备制造业,但2002年铁路运输业还依赖于能源供应业和建筑业这些第二产业行业而在2007年依赖于搬运业、软件业与银行业等服务业。可以看出铁路运输业技术含量的上升。 表3 道路运输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对比 2002 2007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0.1582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0.2222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 0.0699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0.2043 道路运输业 0.0566 汽车制造业 0.0998 租赁业 0.0435 道路运输业 0.0513 汽车制造业 0.0228 橡胶制品业 0.0252 表3显示的道路运输业在2002年和2007年依赖度大的行业有燃料行业、汽车制造业和道路运输业本身,但2007年道路运输业对自身的依赖比2002年大了近一倍。说明道路运输业正在成为城际物流的重要方式。 表4 水上运输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对比 2002 2007 水上运输业 0.2937 水上运输业 0.2635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0.1837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0.1990 金融业 0.0955 租赁业 0.0908 租赁业 0.0835 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业 0.0398 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业 0.0491 批发业 0.0380 表4显示了水上运输业在2002年和2007年都对燃料行业、船舶制造业依赖大,同时可以看到水上运输业对自身的依赖程度也很大。这说明上海的起到了航运中心的作用。与《上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9] 中“深水港物流园区水水中转和国际中转能力逐步提高”的描述相吻合。 表5 航空运输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对比 2002 2007 航空货运业 0.2016 航空运输业 0.1955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0.1879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0.1926 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0.1353 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0.0936 金融业 0.1171 银行业 0.0735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0.0217 证券业 0.0507 表5显示航空运输业和水上运输业一样,对自身的依赖程度也很大。这也反映了上海的航空运输业起到了物流中心的作用,是国内空运和国际空运的中转中心。 表6 仓储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对比 2002 2007 房地产业 0.1159 物业管理业 0.0994 建筑业 0.0616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 0.0870 金融业 0.0596 水上运输业 0.0375 道路运输业 0.0227 批发业 0.0364 保险业 0.0207 软件业 0.0354 表6反映了2002年仓储业主要依赖于房地产业与建筑业建设仓库硬件,而在2007年仓储业主要依赖于物业管理业,房地产业退居第二。说明仓储业对服务业的依赖程度加大,仓储业从简单的保存货物变成提供增值服务的产业 4.2.2直接分配系数 根据2002和2007年度上海市的投入产出表,可以计算出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仓储业对各个部门的直接分配系数。由于部门太多,这里仅选用5个直接消耗系数最大的部门列在表中。直接分配系数较大的部门对物流业的依赖程度较大。 表7 铁路货运业的直接分配系数对比 2002 2007 建筑业 0.2901 旅游业 0.0882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0.1851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0.0879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0.1018 钢压延加工业 0.0693 钢压延加工业 0.0926 汽车制造业 0.0662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0.0825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 0.0620 从表7可以看出在2002年铁路运输业主要是用来运输各种基本的工业原料的。但在2007年可以看出的显著不同是,铁路运输主要是用来运输游客,还可以看到汽车制造业对铁路货运业依赖较大。这可以反映出上海的汽车产业通过铁路货运从外地进口原材料。 表8 道路运输业的直接分配系数对比 2002 2007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0.1825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0.3107 水上运输业 0.1355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0.1447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0.1221 钢压延加工业 0.0628 建筑业 0.0705 汽车制造业 0.0608 金属制品业 0.0656 塑料制品业 0.0582 从表8可以看出在2002年,批发和零售贸易的货物主要由道路运输,道路运输业也作为水上运输业的后续物流步骤。在2007年,水上运输业从直接分配系数表前5名中消失,说明水上运输对道路运输的依赖减小,两者相对独立了。 在2007年,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也对道路运输业依赖较大,说明装卸搬运服务已经独立于各个工业部门成为一个独立的服务业部门了。 表9 水上运输业的直接分配系数对比 2002 2007 水上运输业 0.2937 水上运输业 0.2635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0.0424 钢压延加工业 0.0306 建筑业 0.0240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0.0198 钢压延加工业 0.0234 家具制造业 0.0145 汽车制造业 0.0123 石油及核燃料加工业 0.0142 从表9可以看出,水上运输业对自身依赖较大,这与直接消耗系数表相符合。同时,可以看出在2007年水上运输业为钢材加工业输送原料的作用加大。 表10 航空货运业的直接分配系数对比 2002 2007 航空旅客运输业 0.3637 航空运输业 0.1955 航空货运业 0.2016 旅游业 0.0354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0.0925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0.0337 邮政业 0.0520 商务服务业 0.0212 汽车制造业 0.0271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0.0178 从表10可以看出,航空货运业对自身的依赖较大。2002年旅游业对航空货运业依赖较大,而2007年反而变小了,这反映了旅客出行选择的多样化趋势。即旅客选择其他交通工具增多。 表11 仓储业的直接分配系数对比 2002 2007 水上运输业 0.4446 批发业 0.2195 建筑业 0.1778 零售业 0.1200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0.0869 家用电力和非电力器具制造业 0.0600 汽车制造业 0.0385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0.0508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 0.0248 汽车制造业 0.0340 从表11可以看出,在2002年仓储业主要为水上运输和建筑业服务,在2007年仓储业转变为主要为批发零售业服务。这与淘宝网和电商网站的兴起时间相符合,仓储业的发展使客户能够快速地收到货物。 4.3波及效应分析 4.3.1影响力系数 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包括绝对影响和相对影响。绝对影响可以用影响力表示,相对影响可以用影响力系数表示。物流业的影响力和影响力系数是建立在其他产业对物流业的最终产品的使用基础之上的,反映了物流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物流业对其他部门的中间产品需求越大,则影响力越大。根据上海市2002年117个部门和2007年139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可以计算出物流业的影响力和影响力系数。具体结果如表12所示。 表12 影响力系数 2002 2007 产业名称 影响力 影响力系数 排名 影响力 影响力系数 排名 铁路货运业 0.8401 0.4721 109 1.1616 0.6206 123 道路运输业 1.1576 0.6505 100 2.4245 1.2954 21 水上运输业 2.0281 1.1397 49 2.0501 1.0953 54 航空货运业 1.7048 0.9580 64 2.2682 1.2119 34 仓储业 0.9331 0.5243 106 1.7292 0.9239 92 合计 6.6640 3.7448 9.6339 5.1473 平均 1.3328 0.7489 1.9267 1.0294 对比分析2002年和2007年的影响力系数可以看出,在2002年仅有水上运输业的影响力系数大于1,即水上运输业生产对其他产品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高于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而在2002年其他运输业(铁路货运业、道路运输业、航空货运业、仓储业)对其他部门产生的波及影响低于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在2002年水上运输业的波及效应最大,可以看出2002年物流业以水运为主。 在2007年,道路运输业和航空货运业在所有行业中影响力系数的排名上升,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系数高于社会平均水平29%和21%。这两个部门在5年中增长很大,说明他们对上海经济的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很大。 增加对影响力系数高的部门的投资可以引起其他部门的需求进而推动整个上海经济的发展。同时可以看到在2007年物流业的影响力系数有所上升,说明物流业在上海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4.3.2感应度系数 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影响包括绝对影响和相对影响。前者可以用感应度表示,后者可以用感应度系数表示。物流业的感应度和感应度系数反映了各个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使用时,物流业由此受到的需求的感应程度,也就是物流部门为其他部门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感应度系数是物流业的感应度与其他各部门感应度平均数之比。具体结果如表13所示。 表13感应度系数 2002 2007 产业名称 感应度 感应度系数 排名 感应度 感应度系数 排名 铁路货运业 1.2600 0.7080 44 1.1482 0.6135 50 道路运输业 2.3248 1.3064 26 2.4873 1.3289 32 水上运输业 4.1865 2.3525 14 4.2795 2.2865 17 航空货运业 1.1053 0.6211 52 2.4682 1.3187 33 仓储业 0.3409 0.1916 92 1.8203 0.9726 39 合计 9.2177 5.1798 12.203 6.5204 平均 1.8435 1.0359 2.4407 1.3040 从表13可以看出在2002年时,道路运输业和水上运输业的感应度系数大于1,说明道路运输业和水上运输业所受到的感应程度大于社会平均水平。而在2007年时,航空运输业的感应度系数也大于1,说明这5年中,航空运输业的推动作用有比较大的提升。虽然仓储业在2007年的感应度系数小于1,仍旧小于全社会的平均感应水平,但可以看出它的感应系数从2002年的0.1916上升到2007年的0.9726。未来仍有大的上升空间。 4.3.3 综合关联系数 表14 综合关联系数 2002 2007 铁路货运业 0.5901 0.6170 道路运输业 0.9784 1.3122 水上运输业 1.7461 1.6909 航空货运业 0.7896 1.2653 仓储业 0.3580 0.9482 合计 4.4623 5.8338 平均 0.8924 1.1667 从表14的结果可以看出,在2002年仅有水上运输业一个行业的综合关联度大于社会平均水平,6个物流业的子行业的平均综合关联度为0.892468,说明在2002年时,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和支撑作用都不大。但在2007年,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三个行业的综合关联度都大于1,仓储业的综合关联度相较2002年有较大提升并接近1。物流业的子行业的平均综合关联度大于1。这说明在2007年,物流行业对上海经济的拉动作用和支撑作用都比较大。 4.4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拉动和支撑作用的类型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社会平均值都为1,但同一个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不一定一致,既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和支撑作用不一定一致。我们以影响力系数等于1为横轴,感应度系数等于1为纵轴建立坐标系。分成4个部分分别为第一、二、三、四象限。绘制上海2002年、2007年的物流产业落入四个象限的情况。 处于第一象限的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大于1,这些行业有强辐射和强制约作用。2002年有17个产业在第一象限,2007年有22个产业在第一象限。物流产业在2002年有1个子产业在第一象限,2007年有3个在第三象限。 处于第三象限的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小于1,属于弱辐射、弱制约的行业。在2002年有3个物流行业的子行业在第三象限,在2007年,其中两个子行业(道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从第三象限移入第一象限。图2 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分析 4.结论 物流业是上海建成四个中心的重要产业。我们在投入产出表中可以看到上海的物流产业这几年发展的成果。本文创新性地使用投入产出法来对比分析上海市2002年和2007年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结果表明:上海的物流产业在2002年到2007年中对上海的国民经济的影响增大了不少。体现在各个行业对物流行业的依赖程度增加。 从直接消耗系数与直接分配系数两个方面来看,各个物流行业和其他行业的关联更加密切。从水上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对自身的直接消耗系数来看,上海建设物流中转中心取得一定成效。有一个“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在直接分配系数表中频频出现,说明物流产业正在从工业部门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服务业部门。物流业的专业化这有利于降低工业部门的物流成本。 物流业对制造业分地生产部件再进行总装的方式有相当大的促进。可以看出它对上海汽车制造业的促进作用。 各个物流子产业之间的独立性有所增强。从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分析上来看,在2002年仅有水上运输业的波及影响比较大,而2007年道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的波及影响都增大到1之上。说明这两个物流子产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有更大的推动作用。在分析感应度系数时也可以得到相似的结论。最后,在分析综合关联度系数时,可以看出道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水上运输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和支撑作用有较大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可以看出,仓储业也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因此,在制定下一步发展政策时仍需要将发展物流业放在重要位置。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市统计年鉴(2013) 2. 郭湖斌, 王晓光. 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投入产出分析[J]. 中国市场, 2009(41):16-19. 3. 徐雯雯. 重庆市物流业投入产出分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9(6):26-29. 4. 谢菲, 黄新建, 姜睿清. 我国物流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研究[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48-56. 5. 侯祥鹏.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我国省际物流业发展比较――以物流大省为例[J]. 中国流通经济, 2013, 27(1):48-54. 6. 朱宗尧, 李宁, 王建会. 上海现代信息服务业关联效应与波及效应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分析[J]. 上海经济研究, 2012(9). 7. 上海市统计局: 上海投入产出表( 2002,2007) 8. 上海市市政府.上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第2页 [1] [2] 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市统计年鉴(2013) [3] 郭湖斌, 王晓光. 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投入产出分析[J]. 中国市场, 2009(41):16-19. [4] 徐雯雯. 重庆市物流业投入产出分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9(6):26-29. [5] 谢菲, 黄新建, 姜睿清. 我国物流产业投入产出效率研究[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48-56. [6] 侯祥鹏.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我国省际物流业发展比较――以物流大省为例[J]. 中国流通经济, 2013, 27(1):48-54. [7] 朱宗尧, 李宁, 王建会. 上海现代信息服务业关联效应与波及效应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分析[J]. 上海经济研究, 2012(9). [8] 上海市统计局: 上海投入产出表( 2002,2007) [9] 上海市市政府.上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第2页
思路:写规划需要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生涯设计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
建议你这样试试看:
体育是初中课程内容之一,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整理了初中体育教学论文,供你参考。 初中体育教学论文范文一
首先,新生代农民工完全脱离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后继无人。老一代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在四、五十岁,这部分人在外出务工之前从事农业生产,基本已经掌握农业生产技能,外出务农
影响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调研的论文 一、研究背景 根据中国职业规划师协会的定义,职业生涯规划是指针对个人根据职业选择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测定,确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