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58

chaorenxiaoling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区角游戏研究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你的秋天

已采纳

浅谈区角游戏对幼儿素质教育的作用论文

所谓区角游戏就是幼儿在游戏区进行的某种特定的活动,包括角色区、积木搭建区、玩沙玩水区、语言阅读区、美工区、操作区、科学探索区、自然角等。区角游戏是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因此区角活动的创设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幼儿园整个环境创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区角游戏究竟对幼儿素质教育有什么重要影响呢?

一、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兴趣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索与同伴交往。”为了满足幼儿旺盛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幼儿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性,提高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教师、家长和幼儿一起动手利用各种废旧物品制作出各种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科学活动材料投放到科学区,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操作灵活、内容丰富多样的探索区域。例如,用废旧布料和纽扣做成的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布板”,幼儿可以把10个数字任意组合成一个算式,然后再找出得数;“给火车箱编号”,在一列火车的车厢上面间隔一节标出数字,让幼儿根据教师给出的数字按顺序给火车箱编号;“插鱼鳞”是让幼儿看鱼头上教师设计的数字给鱼身上插鱼鳞等。科学区角游戏活动既培养了幼儿的计算能力,又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拼蝴蝶”是让幼儿给漂亮的蝴蝶配上翅膀,而且还要求幼儿配成的.蝴蝶身子和两个翅膀是一组相邻数。这个活动既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幼儿对相邻数的兴趣、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喜爱。“扑克牌插卡”:幼儿按照扑克牌上的数字或图案数量,将相应数量的卡片插在扑克的边缘,插的过程中可以按无规律的方法插,也可以按颜色有序或图形有序的规律进行拼插,这样能提高幼儿的点数能力。

教师还可以在大水盆旁边准备一些材料,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哪些东西放到水里沉下去了,哪些东西放到水里浮在水面上,怎么做才可以使浮在水面上的东西又沉下去,等等。教师利用幼儿喜欢的具有开放、自由、自主特点的材料,充分体现了《刚要》中提出的“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整体性、综合性、自然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的教育原则,大大提高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枯燥的科学教学活动镀上了一层兴趣的色彩。因为在科学探索区,幼儿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伙伴,并能按自己的学习方式、速度去操作探索,所以它深受大班幼儿的喜爱,也越来越成为大班数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所以,把数学教学的内容用这种特殊的区角方式展现在幼儿面前,既丰富了教室的环境布置,又发挥了它的教育功能,为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了特殊的作用。由于科学区角材料的创设、投放的指导思想都是以幼儿为出发点,迎合幼儿兴趣,适合幼儿特点、渗透环保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区角活动的特色,因此深受幼儿喜爱,并对科学教学活动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作用。

二、培养幼儿语言交流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6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刚要》中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利用图书和绘画,引发幼儿对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阅读和书写技能。”在语言区,幼儿利用翻阅绘本,再把自己理解的故事内容讲给同伴听,从而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给幼儿亲自理解和感受故事的内涵、增长知识提供了一个有利平台。在语言区,幼儿还可以利用头饰、手偶等材料来表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例如,小兔乖乖、开心娃娃家、小小美发屋、娃娃医院、蔬菜超市、快乐小吃吧等。幼儿可以自主选择、自主分配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用自己的语言在活动区反映现实生活。为了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教师也可以配合幼儿的需要扮演角色,和幼儿一起游戏,以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因为幼儿最喜欢和教师一起玩游戏。这样,给幼儿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能够在兴趣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锻炼幼儿团结协作、互助交往的能力

现在的幼儿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相对来说比较自私、任性、霸道,什么玩具都喜欢据为己有,同伴之间也不知道分享和合作。搭建区利用积木、酸奶盒、易拉罐、纸盒、玉米瓤等进行的建构游戏活动,不但可以培养幼儿的空间知觉,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的空间想象力,而且大型积木的搭建需要几个或者一组幼儿合作才可以搭建成 “大花园”“大庄园”“城堡”等大型建筑。例如,大型积木搭建区,四五个幼儿分工进行“建造大城堡”,有的“盖房子”,有的“建花园”,有的“砌墙”,有的“造门”。当一座“雄伟的建筑群”出现在他们眼前时,他们开心地在一起分享着成功的喜悦,对自己的杰作还倍加呵护,尽心维护着自己的“城堡”,不让其他幼儿搞破坏。所以,幼儿搭建、拼插玩具的过程也是培养他们团结协作、互帮友爱的过程,从小培养同伴之间友好相处的良好品质。

四、区角游戏可以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所有的幼儿都喜欢玩玩具,特别是一些色彩斑斓的可以随意拼插的小型玩具,更受幼儿的喜爱,因为这些玩具体积小、轻巧,幼儿玩起来得心应手,想怎么拼插都可以。因此,玩拼插玩具既可以打发幼儿多余的课间时间,使他们在学习之余不至于感到无聊,又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一些看似简单的玩具,在幼儿丰富的想象下,会变成各种各样的图形,例如,两三个圆形插在一起就会变成“一朵花”几个娃娃图形拼在一就变成“手拉手,齐步走”“排排队,做早操”等。这样既发挥了幼儿想象力,又锻炼了幼儿的平衡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306 评论

柠檬草的味道11

浅谈在区域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兴趣

论文摘要: 自主探究学习是幼儿获得经验、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主要方式,而激发幼儿探究兴趣是培养幼儿自主探究学习的前提。探究兴趣的培养首先就是要培养幼儿对区角游戏的兴趣,这样才能保证区角游戏的长期性。区角活动材料的不断充实与更新,这是保证孩子对活动产生兴趣的关键。材料的再次利用,是老师劳动的再次体现,可以起到资源共享的作用。对原有基础上的区角活动进行挖掘和创新,是丰富区角内涵的灵魂。区角游戏中教师的正确指导是幼儿获得充分体验的保证。只要有了兴趣和技能,孩子们就会很快乐的玩,并且能创造出许许多多妙趣横生的作品,这样使他们的想象力更加丰富,创造力更加结实,孩子的知识经验也就越来越丰富。

论文关键词: 区域游戏 提高幼儿兴趣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曾经指出:"在教育上,人格比学科重要。知识并不是目标,只有个人的自我实现才是目标。"虽然杜威的言论有实用主义哲学的个人中心倾向,但他对人自身价值的强调却是有积极意义的。自主探究学习是幼儿获得经验、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主要方式,而激发幼儿探究兴趣是培养幼儿自主探究学习的前提。可见幼儿探究兴趣的培养比幼儿获得知识的多少更为重要。探究兴趣的培养首先就是要培养幼儿对区角游戏的兴趣,那样才能保证区角游戏的长期性。我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区角活动材料的不断充实与更新,这是保证孩子对活动产生兴趣的关键。

如小班美工区有一个"面条小铺",教师同时提供了色彩斑斓的广告纸和画有直线、曲线的色纸供幼儿练习剪纸:幼儿可以用广告纸随意剪出形状、大小不一的"面片",也可以沿直线剪出笔直的"拉面",还可以沿曲线剪出弯弯曲曲的"方便面"。其中,制作"面片"相对简单,"拉面"的生产则需要幼儿在剪纸时有较强的手部控制力,制作"方便面"显然对幼儿的动作精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层次性设计让幼儿可根据自己使用剪刀的熟练程度选择相应的材料进行操作,每个幼儿都能在操作中得到提高,感受成功。随着剪纸熟练程度的提高,大部分幼儿已不再满足于制作简单、不规则的"面片"了。教师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现象,及时对材料进行删减,撤去了广告纸。于是"面条小铺"里只生产"拉面"和"方便面"了。

时间长了,幼儿对加工面条渐渐失去了兴趣,去"面条小铺"的幼儿越来越少了。一天,教师向大家展示了一根很长很长的"面条",在孩子们好奇的目光中,教师为"面条加工厂"添置了胶水和棉签, 并布置了一个新任务--做一根很长很长的"面条"。于是,"面条小铺"又热闹起来,孩子们纷纷探索和尝试把"面条"变长的方法。他们不约而同地用上了教师提供的新材料,把剪好的"面条"一根接一根地黏起来。他们还发现,制作面条时要尽量沿着线条剪,剪得更仔细,才能避免把纸条剪断,让面条变得更长。而如何把纸条黏得又整齐又牢固也是一种新的挑战。教师适时添加的材料重新激起了幼儿的探索兴趣,为幼儿提升经验和操作水平创造了新的契机。随着经验的积累,"面条加工厂"生产的面条越来越多,越来越长了。一天,教师把生活区里"喂小动物吃饭"的操作材料摆到了"面条小铺"。看见张着大嘴巴的小动物,马上有孩子建议:"我们喂小动物吃面条吧!"他的提议立即得到大家的响应,孩子们都来喂小动物吃长长的"面条":有的捏着"面条"的一端,高举着手尝试把"面条"的下端放进小动物的嘴里;有的先把"面条"的下端放进小动物嘴里,然后双手边送边拉。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把不同区角的两组材料进行了组合,使逐渐失去吸引力的材料重新散发魅力,延伸出新的活动内容。

二、材料的再次利用,是老师劳动的再次体现,可以起到资源共享的作用。

本班材料经过几次利用将失去它的功能,如何再次开发它的功能,变废为宝,最佳途径是与同龄班进行交换,让废弃的材料重新发挥余热,这样可以减轻教师准备材料的精力,还节省了材料。

三、对原有基础上的区角活动进行挖掘和创新,是丰富区角内涵的灵魂。

每个活动区都是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选材而定的,但孩子经过几次参与,会对这个区角逐渐失去兴趣,如果改变区角的内容,那又将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材料,并且还受到场地的限制,因此,我认为改变区角的形式或增加一些环节,都能重新注入活力,也是切合实际的选择。如:小班幼儿刚刚入园不久,最喜欢的就是角色游戏,为此,我在活动区域设立了理发店、娃娃家、小医院和小菜场等,各区域的分隔基本上是以玩具橱为主,并没有明显的区别。一天,心心最先来到幼儿园,她在活动室里转了一圈,就径直走进了娃娃家,然后坐在娃娃家的小床上抱起了娃娃。随后进来的小玉没有多做思考,就来到了小医院,他拿起小听筒和小针筒,像模像样地当起了小医生。 陆陆续续进来的`其他幼儿都会在一番观察后,找到自己喜欢的游戏区域,每个幼儿都玩得很投入,很开心。

进入小班下学期,班上的幼儿仍然对角色游戏很有兴趣,而角色游戏的内容还是和小班上学期一样,有娃娃家、理发店、小医院和小菜场。今天是仔仔一个来到幼儿园,她想也没想就走进了娃娃家抱起了娃娃。随后而来的彤彤也快步来到娃娃家开始烧饭。很快,娃娃家便人满为患了,可活动室中的其他区域却少有人问津。看到豆豆也想挤进娃娃家,我便向他建议道:"娃娃家的娃娃病了,可是小医院没有小医生,你去当小医生给娃娃看病好吗?"谁知,豆豆一脸不悦地使劲摇摇头,最后还是挤进了娃娃家。这天,有十多个幼儿在娃娃家做游戏,自然,他们玩得并不尽兴。小班幼儿的自主性游戏以角色游戏为主,从以上两个实例看,他们对于游戏内容的反应是大相径庭的。是什么原因让原本很吸引幼儿的游戏内容,变得无人问津呢?我想,游戏材料、空间分隔都会给幼儿带来不同的游戏引导。小班上学期的幼儿喜欢在桌面上操作和摆弄这些游戏材料,因此,当时对娃娃家、理发店、小医院和小菜场这些区域进行平行分隔是比较适宜的。 但到了小班下学期,幼儿开始有了一定的游戏目的,游戏有了具体的情景。因此,游戏区域的分隔就应该有所变化,如果还是一成不变的平行分隔,幼儿就不会有新鲜感,也就影响了幼儿游戏的积极性。

随后,我把几个区域的分隔进行了调整。把小医院分隔成"门诊"和"病房"两个区域,在小医院里挂上了窗帘。果然,这一变化吸引了很多幼儿来到小医院。有的在"门诊"忙着给病人打针,有的则躲进了"病房"当起了小病号,小医院里人丁兴旺。我缩小了理发店的空间,但放置了一面比较大的镜子,提供了许多漂亮的头饰。理发店虽然变小了,但材料却丰富了很多,理发店里又充满了幼儿的欢笑声。我还把小菜场的整体位置和空间进行重新划分和排列:把小菜场的货架围成一个圈,使卖菜人能坐在中间,方便操作,而买菜人也拿取自如,这样就大大改善了小菜场杂乱无章的环境。 通过这样的调整,不同活动区域的特性和功能更加凸显,原本没有发展空间的游戏又有了新的展示内容。

四、区角游戏中教师的正确指导是幼儿获得充分体验的保证。

区角活动充分提供给幼儿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也提供给幼儿实践的机会,所以我们教师切不可操之过急,而是耐心等待,让幼儿获得充分的体验。幼儿在游戏时,教师是很好的观察者,在发现问题时,教师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如一次游戏时,我发现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在工作舀豆子,他每舀一勺,就有很多豆子会掉在地上洒在桌上,我在一旁看的很着急,也很生气,实在是憋不住了,就跑过去边帮他舀边训斥他,陈老师看见了,连忙阻止我的行为,让我不要打扰他的工作。是啊,在区角游戏时,教师要给幼儿充分的操作探索时间,不要急于直接指导,尽可能让孩子独立、主动开展游戏,多放手、多鼓励、少包办。让幼儿在探索中体验成功和失败,让他们有机会自己纠正错误,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坚持性,提高他们的探索能力。且每次活动中,教师还要做个赏识者。孩子们一个小的发现、一件小的作品,教师都应加以肯定,教师尽量能把幼儿的所有"成果"展示出来,如平面的作品张贴出来 ,立体的作品可悬挂在空中或摆设在桌、柜上,给幼儿一个直观的成功体验。

总之,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及时了解幼儿当前的兴趣和需要以及他们在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把握幼儿在认知水平、情感态度方面的个体差异,分析其最近发展区并据此设计活动。材料投放后,教师要观察幼儿的使用情况,反思材料中蕴含的能力要求是否与幼儿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并据此对材料进行调整。

幼儿对区域活动的兴趣是逐渐提高的,如果兴趣维持之好,那技能也就提高了。只要有了兴趣和技能,孩子们就会很快乐的玩,并且能创造出许许多多妙趣横生的作品,这样使他们的想象力更加丰富,创造力更加结实,孩子的知识经验也就越来越丰富。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2.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2.

3.林佩芬: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256 评论

依依0317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思考幼儿教育论文

目前许多幼儿园普遍存在着重集体教学的现象,认为只有在集体教学中孩子们才能学到知识和技能,只有集体活动才能充分体现幼儿园的特色,广大家长也认为自己的孩子只有在集体教学中才能算是学习。实践证明,幼儿园的区角活动他们更加喜爱,孩子的能力更加能够得以有效发展。然而,良好的环境除了幼儿必须的生活学习环境之外,不可缺少的应该是为他们提供一个场所,也就是能供他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场所,即幼儿活动区角。

一、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重要意义

幼儿园活动中既要面向全体又要注重个别教育,要做到注重个别教育,分组的区角活动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因为只有在分组区域活动中教师才能观察到每个孩子不同的智能情况、才能了解每一个孩子不同的需要、才能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1) 区角活动幼儿身体的发展

幼儿园应培育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那么,作为幼儿体能锻炼的重要户外区角就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不同的游戏,在活动中幼儿的全身得到了运动,而各种大小不同的运动量活动着身体的不同部位,促进了幼儿骨骼和肌肉的成熟,加快了肌体的新陈代谢,从而促进了身体各个生理器官和系统的生长,使幼儿在体力、动作和身体发育等各个方面不断地趋于完善和成熟。幼儿在户外活动的区角中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在活动中幼儿总是伴随着非常愉快的情绪。这种愉快的心情又保证了孩子身体的健康、保证了幼儿肌体的正常发育。

(2)区角活动与幼儿认知的发展

认知是认识过程及其心理品质的总称,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语言等方面。而幼儿区角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从不同方面来认识外部环境的途径。例如:区角活动《娃娃家》《医院》《银行》《邮局》等等,孩子们通过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妈妈、爸爸、医生、职员),通过使用各种玩具和材料,通过观察、感知、比较、回忆、想象和思维,对已有知识理解的更新、对生活经验的重组、对已有能力的运用,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于是各种能力都会得到发展;同时在活动中扮演不同角色又能使幼儿与同伴的沟通和交往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3)区角活动与幼儿情感的发展

幼儿的情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积极的`情绪情感包含愉快、喜欢、爱、满意、温和、感动、轻松感等。在区角活动中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进行游戏活动,并且在快乐的气氛中通过努力完成游戏任务,从而产生愉快和满足,获得成功的愉悦。消极情绪情感包括不高兴、忧郁、伤心、恨、紧张、愤怒、恐惧、懊恼、急噪等。在生活中幼儿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难免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如果长期不能得到有效的、适当的发泄,会影响幼儿的健康发展,而区角活动往往伴有丰富的情绪情感体验,给幼儿带来充满情趣的快乐,有助于幼儿表现积极的情绪情感、宣泄消极的情绪情感。

(4)区角活动与幼儿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发展也称儿童的社会化,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儿童从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这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儿童集体一及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区角活动大多都需要他人的配合,个人的游戏不多。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到了三岁左右开始用人称代词“我”来表示自己,开始意识到了自己心理活动的过程和内容,开始从把自己当作客体转化为把自己当作一个主体的人来认识,这是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但是这种低级的自我意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儿童必须在与人的相互交往中才能摆脱自我中心,使自我意识达到高级阶段。而游戏,特别是角色游戏在幼儿从他人角度看问题的能力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幼儿在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中,发现了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学会发现自我,使自我意识得到发展。在角色游戏中孩子通过学习社会角色、熟悉角色义务,接触现实生活的媒介,通过模仿各种社会活动,再现和巩固了显示社会的认识。各类区角活动正是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社会化发展的平台。

二、区角活动在今后教育活动中的思考

(一)从目前活动区开展的情况来看,许多教师只是比较重视幼儿活动的兴趣、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实施过程,对于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个体情况的记录比较忽略,在活动区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的表现和发展方面做得比较欠缺。而恰恰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观察和记录是教师反思性成长的重要手段。

(二)区角活动是孩子们非常痴迷的活动。如果你不去限定他玩耍的时间,他们会一直玩下去。在我们相当一部分管理者和教师当中存在着一种片面的观点,认为活动区很麻烦,而集体教学活动才是正课,从而忽略了幼儿的需要。其实我们的许多集体教学活动是否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是否是有效的活动我们还要认真地去思考。《纲要》中要求的教是作用与幼儿的活动对其发生影响,而学一定要成为幼儿通过活动的主动建构,不再强调按照我的目标教,而是强调儿童个体的参与和体验、个体对活动的多维度解释、教师对儿童的回应、互动合作建构、帮助儿童发生有意义的建构,教师不再是单方面的传授而是挑战儿童的经验,合作探索。而幼儿园区角活动正是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主动建构的平台,在建构中孩子们的经验得以丰富、各个方面得以发展。在我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尽管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但是由于班级幼儿人数、场地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的许多活动在区角活动中完成还比较困难。但是在当今幼教迅猛发展的时代,我们只有更好地在遵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大胆尝试,才能使我们的行为更加符合《纲要》精神,才能不断满足幼儿不同的学习经验,才能在幼儿发展的差异性和全面性、可能性与必要性的两端找到一个合适的支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美】罗杰《A Whack on the Side of the Head 》,Grand Central Pub,2008年5月版

[3](意)蒙台梭利 著, 方舟 编译,《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7月版

[4]【美】霍华德·加德纳 著,沈致隆 译《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95 评论

相关问答

  • 角色游戏论文的研究意义怎么写

    角色游戏在幼儿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目前幼儿园角色游戏的开展并不乐观,存在着很多问题:部分幼儿园没有专门的角色游戏区,部分角色游戏区不对孩子们开放,有的

    O小魔女O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角色游戏论文结束语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等,所以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

    独酌邀明月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角色游戏论文研究意义怎么写

    教育应通过美与艺术的方式,达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即“寓教于乐”,这在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中尤为重要,因此,幼儿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教育手段,以引导、探究的方式,实

    太极武者NO1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角色游戏论文研究内容

    学前儿童的游戏活动。儿童娱乐,学习,社会交往,对周围环境的意识,经验和许多其他活动。本场比赛的孩子们额外的能源需求,它可以调整心理创伤对孩子的情绪控制,并以提供

    mingmingsherry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角色游戏论文研究意义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等,所以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

    月光下的芙蓉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