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四海2000
论文题目:婺源砖雕艺术对南昌地区建筑的影响 一、选题依据 1.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安徽徽州县的砖雕,历史悠久,雕刻精致,独具一格,名闻中外,因而被称为“徽派砖雕”。 婺源大部分时间隶属徽州,但地处皖、赣、浙三省交界处,受三省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其砖雕风格除了以徽派砖雕为主以外,还融合了东阳派、江西派等派系砖雕的表现手法,因而,婺源砖雕在徽派砖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婺源砖雕在徽派砖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其起源可追溯到唐代,明清时期徽商兴起,婺源砖雕依托徽派建筑达到鼎盛。徽派砖雕是华夏文明的艺术杰作,又成为徽派建筑最精彩的艺术亮点,它具有学术研究和历史考察价值,有观赏,审美的精神价值,同时为当代建筑提供了不可代替的实物研究和借鉴价值。就婺源砖雕而言,对其专项研究的专著尚未问世,因婺源建县以来大部分时间曾隶属徽州,故有较多著作以研究徽州砖雕为主兼谈及婺源砖雕,故目前系统论述婺源地区砖雕艺术的理论著作较少。目前国内外有关研究如下: 方圆的《苏州与婺源砖雕艺术比较研究》苏州与婺源砖雕起步都很早,而繁荣发展时期又集中在明清至民国,在此期间,两地的砖雕艺术大都内容翔实、制作工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因此,两地明清至民国时期的砖雕艺术是本文主要的讨论范围。本文用平行比较研究的方法,从苏州与婺源砖雕不同的发展历程、艺术特点、题材内容、纹样、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多方位和多层次的比较,从而认识苏州与婺源砖雕在历史发展中存在的相似和差异,同时通过分析典型作品,以及考析两地砖雕在形制与艺术特征上的异同,阐释了产生这些共性与差异的种种原因,并进行较为详细的对比论述。 王海霞的《民间工艺美术》中说到,徽州砖雕是明清以来兴起的徽派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徽州三雕”之一。题材包括灵猫花卉、龙虎狮象、林园山水、戏剧人物等,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注重情节和结构,透雕层次加深。砖雕在徽州的歙县、黟县、婺源、休宁、屯溪诸地随处可见。古老民居、祠堂、庙宇等建筑物上镶嵌的砖雕,虽经岁月的磨砺,风雨的剥蚀,它们依然是玲珑剔透,耐人寻味。 白庚胜的《民间雕刻》中主要是讲中国民间雕刻艺术源远流长,徽州砖雕是砖雕流派中最负盛名者之一。徽州砖雕是制作精良、质地细腻的水磨青砖为材料,结合平雕、浮雕、圆雕、透雕等多种雕刻手法的综合性创作。有时一幅作品表面是圆雕技术,背景就会多层浮雕激发,中景则运用透雕技术,每一次都是精雕细刻,穷其技巧而为之。徽州砖雕工艺精细,雕刻工整,线条流畅,主题多表现戏曲故事和生活场景等民间传说等题材,层次分明,情节丰富。由于新安画派的影响,在整体布局和构图上,表现出典雅绚丽的风格。 《徽州村落文化丛书—徽商的智慧与情怀—西递》中讲到徽派砖雕原本大多是以吉祥物为主题的,以花鸟虫鱼为选择标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徽商对于砖雕有了更多的美学装饰,换上了一些戏文人物和民间传说,更具有特色。 蒋保峰的《徽派古民居装饰艺术的表征及延展性开发》论文通过对徽派古民居装饰艺术的研究,提高了对徽派古民居装饰艺术的认识,目的是使更多的人群关注徽派古民居以及徽派古民居的艺术内涵,使本土文化中独特的艺术形式走出局域的限制而得到发展与应用。本文通过对徽派古民居装饰艺术各个方面的文字资料的查询与整理,通过对徽州古民居的实地考察与记录的研究方法,加深了对徽派古民居装饰艺术的各个方面的认识。论文在系统整理与认识的基础上充分融入地方艺术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延展与开发,取得了一定成果。论文取得的成果对徽派古民居装饰艺术的保护与发展有着启示作用。 赵桂玲《徽派建筑门窗雕刻艺术特点与文化传承的研究》本文通过实地考察,结合徽州地区的历史、地域特点和人文环境,在前四章对现存徽派建筑门窗雕刻艺术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进程作了全方位的探讨和必要的文化透视。尤其是对徽派建筑木雕门窗的艺术特征,包括创作构思、题材寓意、蕴涵意境和材质运用,以及与中国文学、绘画、戏曲、人文背景等徽州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讨论。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了徽派建筑门窗雕刻艺术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它反映的社会习俗、经济背景、艺术特征,以及对民族文化的独特贡献。后两章,作者以自己对徽派建筑门窗雕刻艺术发展脉络的理解,总结了这一艺术独具的特点,揭示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力求全面、准确、系统地把握徽派建筑门窗雕刻艺术构成理念、地位与作用,并与其它地区传统民居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门窗雕刻装饰进行比较,以发现并总结其构成的基本规律。本文还结合目前国内的一些成功案例,对徽派建筑门窗雕刻元素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实例分析,为现代建筑装饰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王洪坤的《砖雕艺术的启示》文中从个人创作的角度出发,对砖雕中可借鉴的内容进行分析,深入了解砖雕的题材及内涵,研究砖雕的造型方法及风格特征。希望通过对砖雕文化的理解、题材内容的拓展、风格特征的借鉴、传统创作手法的吸收,寻找传统砖雕形式和“空巢老人”这一创作内容之间的结合点,探讨如何把这种传统的雕塑形式借鉴到自己的创作中,来表现今天人们面对的现实问题。用砖雕形式表现“空巢老人”这一主题,形式和内容可以达到统一,“空巢老人”内容得以合适的表现,传统砖雕形式得到再生,使观者和作品产生共鸣,提醒人们对 “空巢老人”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关注,引起观者对逝去和将要逝去的事物的回望和思考。 朱米娜的《徽州雕刻艺术传承与创新》中又讲到徽州砖雕传承和它的工艺手法及其作用,还有它的题材大多民间传说、名人轶事、戏曲图谱、宗教神话、民俗风俗等,以及砖雕艺术的文化特质,并不是随意拈来,惟美是图的,而是十分重视题材的人伦性表现和社会教化意义,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和教育性,还蕴藏着深层的文化积淀。它们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语言表述着严谨、缜密的理性思考,体现着先秦儒家的思想,其理论核心既仁爱。最后以徽州雕刻艺术研究为主线,揭示徽州雕刻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社会经济、民俗文化、艺术流派等之间的关系。最后对徽州雕刻艺术进行抢救、保护、传承和创新的实践研究,力求突破传统研究思路的巢臼,加强对保护效果的探索,寻求有效传承的手段。 2.选题的研究意义(含科学与实践意义) 婺源砖雕是徽派砖雕之一,通过对婺源砖雕的实地考察及文献研究,了解古婺源砖雕的艺术特点及文化特质。婺源砖雕的纹饰和题材具有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在真正理解婺源砖雕的起初到繁盛中认识砖雕艺术,在继承中进行创新变化,传承中华文明,古为今用。 本课题研究对于挖掘与弘扬中国艺术设计灿烂文化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通过较为系统的分析与论述,对现代建筑设计探讨古婺源砖雕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密切关系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此促进设计师对现代传统建筑砖雕艺术形式、内容、设计理念和风格等的继承与创新,进一步强化中国建筑砖雕艺术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二、研究方案 1.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内容:1、婺源砖雕的初兴与流变 2、婺源砖雕纹饰的艺术特色 3、婺源砖雕的材料和工艺 4、婺源砖雕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征 5、婺源砖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研究目标:通过研究分析婺源砖雕的艺术特色,地理环境和政治背景以及人文思想等方面,进一步探讨徽文化所折射的深厚的中原文化、浓郁的宗教文化、发达的商贾文化和文人雅趣对婺源砖雕的影响与渗透,探索婺源砖雕艺术对中华多种文化的借鉴、吸收。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研究婺源砖雕艺术,如何运用婺源砖雕的装饰语言表现在现当今建筑文化中,继承和弘扬古建筑砖雕文化。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调查法 通过去婺源观察、当地询问、记录等方法进行了解,对砖雕进行考察,对有关砖雕材料收集研究。 2、文献研究法 广泛收集有关徽派—婺源砖雕的研究资料,比如经典书籍,相关论文,通过这些资料能够帮助确定研究课题,能得到显示资料的比较资料,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3、比较研究法 分析比较婺源砖雕在徽派砖雕中的特色和艺术价值,以及在建筑房屋中的运用。 4、个案分析法 针对婺源砖雕的相关作品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婺源砖雕在建筑中的运用,解释砖雕在建筑房屋设计领域中的运用价值 3.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徽派砖雕的形成是徽州地区和整个中华民族艺术和文化的璀璨结晶,但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势必会对古老文化形成冲击。在人们逐渐认识到民族的文化是国家和社会的根基时,如何使婺源砖雕艺术显示出历史遗留实物以外的现实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必须从婺源砖雕的历史延续性、文化的包容性、文化内涵的辐射性、艺术的启示性等方面深刻研究徽派砖雕艺术的保护与开发,不能仅从外形上进行描摹复古。为当时代快速发展的中国建筑艺术和本土文化服务。 论文通过对婺源砖雕艺术的研究,提高了对婺源砖雕艺术的认识,目的是使更多的人群关注婺源砖雕以及婺源砖雕的艺术内涵,使本土文化中独特的艺术形式走出局域的限制而得到发展与应用。 4.研究基础和已具备的工作条件 国内外对徽派砖雕的研究比较丰富,很有参考价值。自己在研究生的学习阶段,以及对徽派砖雕的研究,现已在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和江西省图书馆收集相关书籍和下载资料,网购相关徽派砖雕的书籍,收集徽派砖雕中有关婺源砖雕的图片进行比较分析。并且亲自到婺源考察关于婺源砖雕的资料信息。 5.研究进度及具体时间安排 起止日期 主要研究内容 预期结果 20XX年11月—12月 收集资料 查阅收集选题相关书籍文献 20XX年12月 开题 顺利开题 20XX年1月—2月 完善收集资料的整理、分析 整理前人对论题的观点和思路 20XX年3月 实地考察 观察研究砖雕建筑 20XX年4月—6月 完善论文大纲 论文的纲要 20XX年7月—11月 撰写论文第一稿 提交导师审阅、修改 20XX年12—20XX年1月 撰写论文第二稿 答辩资格审查 20XX年2月—4月 论文答辩 论文完善 6.主要参考文献 1、尚浩 《中国砖雕》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8年1月 第一版 2、庄欲光 胡石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7年9月 第一版 3、唐力行 《苏州与徽州》 商务印书馆 2007年2月 第一版 4、江森强 《徽州老房子》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8年5月 第一版 5、潘嘉来 《中国传统砖雕》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年2月 第一版 6、方静 《解读徽州》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9年5月 第一版 7、皮志伟 贾巧燕 《徽州三雕》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1年3月 第一版 8、吴丽霞 《风雅徽州》 安徽大学出版社 2011年3月 第一版 9、肖宏 《徽州建筑文化》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年1月 第一版 10、郑建新 《徽州艺术》 黄山书社 2012年3月 第一版 11、张国标 《徽州砖雕》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1999年2月 第一版 12、叶人齐 《赣粤民居》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年5月 第一版 13、王海霞 《民间工艺美术》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年9月 第一版 14、白庚胜 《民间雕刻》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9年4月 第一版 15、《徽州大观—徽派雕刻艺术》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6月 第一版 16、王杰 《徽山烟而》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年8月 第一版 17、方圆 《苏州与婺源砖雕艺术比较研究》 苏州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18、王海涛 《徽州古代民居建筑雕饰艺术及成因的探索研究 苏州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19、江保峰 《徽派古民居装饰艺术的表征及延展性开发》 安徽工程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20、赵桂玲《徽派建筑门窗雕刻艺术特点与文化传承的研究》东北林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21、王洪坤 《砖雕艺术的启示》 中国美术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22、皮志伟 贾巧燕 《论徽州三雕和徽州民俗文化的关系》 艺术学界 23、霍清伟 《徽州四绝之徽州转雕》 文物鉴定与鉴赏 24、郭志强 秦岁明 《古徽州砖雕的艺术特色及文化底蕴》 电影评价 25、潘李仂 《古徽州三雕艺术鉴赏》 艺术与投资 26、徐晓红 《论明清徽派三雕艺术的公共性》 书画世界 2012年9月 153期 27、赵士德 田金信《徽州三雕市场需求特征及技艺传承》淮北师范大学学报 2011年4月 28、张海鹏 《徽商与徽州文化》 文化广角 三、论文大纲 第一章 婺源砖雕的初兴与流变 1、 明末清初的兴起 2、清中期的兴盛 3、清末民初的衰落 4、民国的复归 第二章 婺源砖雕纹饰的艺术特色 1、婺源砖雕纹饰的朝代特征 2、婺源砖雕在纹饰中上的区域乡土意味 3、婺源砖雕在纹饰中的装饰气息 4、婺源砖雕在纹饰中的构图格调 5、婺源砖雕在纹饰中的绘画风格 第三章 婺源砖雕的材料和工艺 1、婺源砖雕制作的材质 2、婺源砖雕制作的技艺 第四章 婺源砖雕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征 1、婺源砖雕艺术的文化内涵 2、婺源砖雕艺术的艺术特征 第五章 婺源砖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婺源砖雕艺术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启示 2、婺源砖雕艺术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的应用特点
cotillardw
《将家乡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研究》开题报告 《将家乡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研究》一、 研究背景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现在的幼儿生活在电子时代~活动在室内居多~从小和动漫、卡通、电脑为伴~玩的多半是电子、绒布玩具~电脑游戏~而且可以经常吃到包括肯德基在内的洋快餐~也可以天天穿新衣~在当今物质条件优越的孩子们身上已很少看到带有民间色彩的东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指出:“教师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开发和综合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丰富的社会和自然资源~创设农村幼儿教育所需的物质条件和人力条件……为幼儿提供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从而培养幼儿对社会的认同感~加深对家乡文化尊重和热爱的情感~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奠定基础。”因此~立足教师熟悉的家乡民俗文化资源开展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符合新《纲要》对幼儿发展需求的新理念。 近年来~资源县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充分发挥民俗文化资源在建设文化中的积极作用。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的资源县围绕“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思路~坚持走“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的经营之路~积极打造富有内涵的旅游文化。为了挖掘民俗文化~提升文化内涵。政府专门建立了相关的组织~制定了保护民俗文化资源的政策意见和方案~在民族文化艺术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抢救、保护、传承工作~进一步落实对资源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1995年,资源县把五排三乡七月半山歌节和大埠头,县城,放河灯祭祖的习俗进行了嫁接、整合后形成了七月半河灯歌节。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民间参与”的节庆运作模式~资源县围绕“灯”、“歌”两大主题~完成了一年又一年的精彩演绎。几年来~资源县走出了一条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在保持原有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创新思路~准确定位~将民俗节日融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让百姓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使百姓在参与中传承着民族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时代发展的节拍。另一方面~大力倡导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民族文化和爱国爱乡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教育~开展“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将家乡民俗文化引入中小学生、幼儿的生活与学习视野~促进民俗文化生命力不断衍生~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融入新时代、新生活、新生命、找到新位置~求得新发展。因此~依托资源县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方面可以让幼儿在耳闻目睹中亲 1/10页 身了解家乡优秀的地域文化~丰富了教育活动的内容~为幼儿提供尊重、亲近、体验本土文化的机会~从而产生爱祖国、爱家乡的美好情感~而且使民间传统的、优秀的、适宜幼儿教育的内容和材料得以传承到下一代,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程活动促进幼儿、教师、幼儿园的内涵发展~真正构建富有人文精神的幼儿园园本文化特色。因此~本课题研究对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积极而重要的引领促进作用。 ?研究的理论依据 1.陶行知教育思想。 ?“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让幼儿在家乡这个天然的生活课堂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将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使教学成为孩子的乐园~使教学充满创造的活力~使师生成为创造的主人。“教学做合一”:民俗文化特色课程的开发~不片面强调幼儿对机械性知识技能的学习~而是根据孩子的需要、兴趣选择教学内容~把目标、内容编织成主题网络~然后再组织幼儿在厚实的民俗文化情境中去主动探索、积极求知、自主建构、自由创造。 ?“六大解放”教育理念。 人与环境的互动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民俗文化特色课程开发注重解放幼儿的手、脚、眼睛、鼻子、嘴巴、空间……让幼儿接触、感知、观察~注重通过对周围生活环境的认知~激发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2.地方课程和园本课程开发的理论。 我国地方课程的开发~始于1993年实行的新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它改变了全国大一统的课程格局~增加了地方课程~突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了国家统一管理课程的制度~逐步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体系。南师大虞永平教授认为“幼儿园课程是早期儿童文化化的优秀文本。民间艺术的生活性、审美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决定了其对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开发地方课程~充分利用尚未被开发的地方教育资源~为当地教育服务~对于孩子来说~地方文化是他们身边的、熟悉的~更易于幼儿知识的获得。 3.《纲要》指导思想。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要将“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作为保教主要目标之一。《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 4.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 2/10页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应是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民俗文化特色课程的开发以突出幼儿在主题活动、环境创设中的主体地位为核心~充分利用民俗文化资源~让幼儿融入自然、融入社会~为幼儿自主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活跃幼儿身心~提高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增强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及创新意识~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本课题在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价值。 家乡民俗文化在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尚显缺失~在学前教育领域如何彰显民俗文化对学前儿童的影响更属新的课题领域。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随即在全国各地幼儿园掀起了围绕《纲要》精神探求多元课程模式的热浪~之前的幼儿园课程几乎以“国家课程”为主~“大部分的教育内容与儿童的现实生活脱节”~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只是少量渗透在幼儿园“整合主题教育”课程之中~内容也仅仅极少数涉及到节日文化知识的传承与了解。近年来~不少省、市幼儿园在园舍设施设备等硬件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园本文化的内涵建设作为幼儿园长远发展的生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在一些专家的指导下~类似的研究课题也出了一些成果。中央教科所王化敏关于《<新纲要>与农村的高质量幼儿教育》是较早而且较为系统的研究~其中提出要依托幼儿园、家庭、社区三方面~使广大教师建立“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教育资源观和价值观。另一些研究大多以幼儿园实践操作中主题活动的开发与设计为主~理论层面深入不多。2009年~广西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在南宁召开~会议主题着力围绕“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各与会幼儿园结合本园实践对“利用本土资源开发幼儿园课程”作了会议交流。从目前来看~有关家乡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尚是新的课题~在中小学课程研究中~除课程模式、课程内容方面的探讨外~整合师资培训、社会支持系统等的研究项目也十分鲜见~因此本课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二、对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的核心概念是“民俗文化”和“幼儿园课程”。民俗文化: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它具有普遍性和传承性和变异性。它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然而~当前幼儿园课程内容多以教材为主~教师们实施教材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往往忽视掉幼儿生活中蕴含的民俗文化中许多有价值的资源~从而缺失了对幼儿进行民俗文化教育的机会。 3/10页 幼儿园课程是指:基于幼儿发展需要~为幼儿提供的各种教育内容、方式和经验的总和。包括幼儿园所实施的各领域的课程和各种活动。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要求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讲求教学资源的多样性、灵活性和生活性。而新课程理念更是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生命的整体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把活动和幼儿生活的世界结合起来~是幼儿园课程实施和优化的关键。 将家乡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是指:充分利用家乡最典型、最有代表性~与幼儿日常生活知识经验相接近的、具有乡土气息的、能为幼儿所接受的民俗文化主题教育内容来完善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和结构等~有效促进课程的实施~提高课程实施的效果。也旨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家乡民俗文化资源~发挥民俗文化资源活化课程的功能~使幼儿园课程实施成为面向幼儿发展和生活的真实的教育过程。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及操作要点 ?研究的内容 ?家乡民俗风情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民间游戏资源的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家乡风光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名优特产资源的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收集本县民俗文化相关资料~了解其现状~并进行系统化的整理。筛选出适合于幼儿园开展的教育活动~把民俗风情、民间游戏、家乡风光、名优特产等有机的融入到课程之中,贯穿幼儿的一日活动~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和谐发展~丰富教师的特色课程资源。 ?操作要点 1.开发和生成家乡民俗文化特色的主题活动 在幼儿家乡民俗文化教育主题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认真实施预先设定的教学计划~同时也应注重主题的开发与生成~鼓励师幼在互动中超越预定的要求~弹性灵活地执行计划。并根据幼儿的经验、兴趣与思考~和孩子们共同寻找新的主题资源。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渗透幼儿家乡民俗文化教育 家乡民俗文化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娱乐性~它不受时间、场地、人数、材料的限制。因此~我们将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把一些民间的工艺等作了适当的改编~投放到区域~并带入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中。 4/10页 ?幼儿园、家庭、社会三者形成共育合体 家庭资源是幼儿家乡民俗文化主题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资源。为激发家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从课题研究开始~我们就将一方面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我园课题研究的重大意义~向家长说明课题研究的目的、计划、步骤和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发放“家乡民俗文化教育问卷调查表”~了解家长的想法~听取家长的好建议~力求与家长达成共识。 陈鹤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大自然、大社会中活生生的人和事都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因此~我们还将充分抓住社区这一丰富的教育资源~与社区合作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民俗活动。同时~邀请社区民间艺术团体来幼儿园传经、献艺~如民间歌舞表演、剪纸表演~教幼儿学做面泥等等~大大开阔孩子们的眼界。 2.运用生动有趣的家乡民俗文化主题教育的教学方法。 ?情绪感染 在家乡民俗文化教育主题活动中~教师要以自己的情绪感染幼儿~引起兴趣~激活情感。如教师对作品表示出喜爱之情~或在描述、讲解过程在中~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并溢于言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激起幼儿的情感投入~推动审美感知和想象等活动的开展。 ?多通道感受、理解 教师在家乡民俗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中~引导幼儿运用听觉、视觉、触摸觉、运动觉等多种感官~调动情感、思维、想象、动作、语言等多通道参与~反复品味~启发联想~促进理解。如在民间美术活动中引导幼儿听、看、做、想、说等~以更好的帮助幼儿认识、把握作品所表现的意蕴。 ?多形式尝试表现 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多种尝试、表现的情境与条件、鼓励、支持幼儿尝试创造。如通过各种有趣的小游戏及区角活动、编构活动等途径~鼓励幼儿大胆地用绘画、语言、动作等形式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表现出来~并对幼儿的创造性表现给予支持与表扬~以不断提高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创设丰富多彩的家乡民俗文化教学环境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把民间文化渗透于环境布置中~创设富有民间文化气息的环境~使之呈现出浓郁的民间文化教育氛围~让幼儿能耳濡目染地受到熏陶~为幼儿提供感受民间文化和表现民间文化的机会与条件。” 5/10页 长文档看不完?收藏高清版到APP阅读 > 轻触加载下一页 相关文档 备孕、孕期、产后女性知识,父母.. 专题 doc《将家乡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研究》研究报告 热度: doc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 热度: doc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doc 热度: doc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热度: doc幼儿园户外体育自选活动材料投放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 热度: doc论文 将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艺术教育 热度: pdf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行动研究 热度: doc《幼儿园小班晨间户外活动游戏化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热度: pdf感觉统合训练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策略研究 热度: pdf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行动研究--优秀毕业论文 热度: pdf儿童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机制研究——以宁波市北仑区J幼儿园为例 热度: pdf【精品论文】感觉统合训练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策略研究(可编辑文本格式) 热度:
中华民族不仅有灿烂的文化,更有令人瞩目的遗产。遗产,《辞海》上解释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而冠以文化二字,则说明与文化相关。而前面又修饰以民族、民
川剧是我国戏曲文化的一部分,可以说是国粹,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产权法的论文最关键的是案例分析部分,其他的都好说,如果论文里有调查分析,案例描述,结果分析,就比较完美了,呵呵,我也是经过导师反复折磨总结的经验。当时写论文那个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考作文5篇 非遗来源于热爱生活,创造美的劳动人民,更要靠我们这些年轻一代继续将他们发扬光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考作文5
中华民族不仅有灿烂的文化,更有令人瞩目的遗产。遗产,《辞海》上解释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而冠以文化二字,则说明与文化相关。而前面又修饰以民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