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06

jason19203
首页 > 学术期刊 > 朝鲜族音乐文化论文文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太阳的路

已采纳

朝鲜族民歌的节拍形式属三拍系统.三拍子以及由三拍子复合而成的6/8,9/8,12/8,18/8等复拍子占极重要的位置.这种鲜明的以三拍为基础的节奏形式与朝鲜族语言直接相关.朝鲜族语言的单词有长音节和短音节之分,语言重音的安排往往形成前长后短,或前短后长的节奏形式.三拍子是使节奏既有长和短的区别,又使长与短的对比不失之过分,其最基本的划分为()()、()(),它柔和自然,符合朝鲜族语言的自然美.

238 评论

大猪头.

朝鲜族是由朝鲜半岛陆续迁入中国境内的。朝鲜族的民间音乐和朝鲜半岛的民间音乐是一脉相承的。朝鲜族音乐,按本民族的传统分类,可分为民谣、歌乐、舞乐、器乐、“板嗦哩”(说唱音乐)、唱剧等6类。 民谣:朝鲜族古老的民族文化艺术,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看,是从民间歌谣开始的。古老的《迎神歌》、《黄鸟歌》、《箜篌引》等抒情民谣,早在公元前后,就已流传在民间,并用汉字记录下来。民间歌谣,题材广泛,题材多样,既有农谣、神歌、杂歌、“盘索里”,又有新民谣。根据反映的题材与演唱形式,歌谣又可分为劳动歌谣、爱情歌谣、生活世态歌谣、讽刺歌谣、轮舞歌谣、仪式歌谣等类型。 在众多的民谣中,流传至今,男女老幼都能唱的有:《道拉吉》、《阿里郎》、《月亮月亮》等。《道拉吉》是不仅在劳动场合,而且在各种喜庆场合,都可自由演唱的歌谣之一,演唱时常常拌之以轻松愉快的舞蹈动作。《阿里郎》是一首在朝鲜族人民中间流传最广,曲调优美的传统民歌之一。这首民歌,朝鲜族人从哇哇学语开始哼起,直唱到寿终正寝为止。 典雅的音乐(歌乐):以民谣作为基石发展起来的朝鲜族音乐,具有清新、柔美、婉转、明朗、轻快的旋律和丰富多彩的“长短”节奏之美,闻名中外、饮誉八方,在我国民歌歌坛上独树一帜。传统音乐,一般分乡乐、唐乐、雅乐几大类。乡乐指进入宫廷里演唱和发展起来的民间音乐。唐乐指由中国传至朝鲜的音乐。雅乐指来自宋朝的宫廷祭祀音乐。 乐器:朝鲜族民间乐器原有40多种,流传至今的只有伽倻琴、唢呐、洞箫、长鼓、片鼓、横笛、短箫、筚篥等十余种。 长鼓:打击乐器,亦称“扙鼓”。流行于吉林、黑龙江、辽宁的朝鲜族地区。长约70厘米,鼓身木质呈圆筒形,鼓的两端粗空,鼓面蒙皮,鼓腰细小而中实。以铁圈为框,系皮条或绳索,可以调整鼓的音高。演奏时,右手执细竹条敲击,左手敲击鼓的另一面。两手节奏交错,技法丰富。在乐队中,将鼓放在演奏者前面的鼓架上,在歌舞中一般将鼓挂在身前。常用于声乐和舞蹈的演奏。 细筚篥(xiePili):朝鲜族吹奏乐器。流行于朝鲜族聚居地区。用细竹管制成,长约25厘米,开有8个按音孔(前7后1),哨长4厘米,双簧。用于独奏和民间歌舞的伴奏。它的装饰性颤音很具有朝鲜族音乐的特色。 伽倻琴:为朝鲜族传统弦乐器之首,是民族色彩很浓的弹拔乐器。它的形状近似于汉族民乐器古筝。伽倻琴由共鸣箱、琴弦、琴码三部分组成。共鸣箱长150厘米,宽25厘米、中间厚5厘米。质料分别用梧桐树板和桦木板制作。琴线用蚕丝制作。共13根弦,琴弦的两头各固定在琴头和琴尾,在琴头有弦枕。13根琴弦用码子支柱,琴头可以左右移动,调节音阶。伽倻琴富有表演力,是善于表达民族柔和情感的民间乐器。因此,伽倻琴弹唱是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形式。 短萧:朝鲜族吹奏乐器。朝鲜语称“单扫”。流行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形制如汉族洞箫,短细,长约35厘米,传统短萧,上端开一吹孔,管身开五个按音孔,可吹奏五声音阶的曲调。解放后改革的短萧,开七个按音孔,有的加键,并在吹孔与按音孔间加镶铜插口,可演奏七声音阶的乐曲。音色柔和高亮。

221 评论

hanshiyingxue

朝鲜族民歌是民族民间音乐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以传统的调式调性为基础 ,运用五声调式音调为民歌旋律的特征,并有机地结合朝鲜族独特的长短特点和个 性化的音乐风格,从而更加突出具有独特民族音乐特征的朝鲜族民歌。 朝鲜民族传统音乐的最主要特点——弄弦法、转声法及退声法 朝鲜民族音乐在调式的形式原理和调式体系及旋律特点上都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 朝鲜族传统音乐的调式特点是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平调和界面调的调式体系,歌曲中 看到的平调曲是羽调(平调)《灵山再会》《别羽调打令》等,界面调是《定大业 》《三弦灵山会相》等。 朝鲜民族传统音乐在节奏方面的特点——“长短” “长短”包括节拍的规律、节奏的组织形态、速度、情绪等,每个“长短”都有自 己相对情绪性格上的特征。朝鲜族传统音乐中长短的三分拍法、退声法、摇声法、 转声法是朝鲜民族音乐的最重要的特征。朝鲜族传统音乐唱法是在明暗交叉中带柔 断性的颤音。

358 评论

chaorenxiaoling

音乐教育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音乐素养和修养的体现,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音乐教育学术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论中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学

摘要:

民族音乐是指扎根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的,经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具有该民族的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民族音乐文化具有两大特点:共同性与延续性。

一、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艺术,民族音乐正在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音乐新课标也明确指出:学习中国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可以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世界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指出:学校音乐教育首先要牢固地建立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我们要用最好的音乐来教育学生,最好的音乐就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民间音乐,充满美丽幻想和儿童式的浪漫主义的民间音乐,最富于人类的真情实感的民间音乐,和最能够使人的生理、心理处于安宁、愉快、积极、健康状态的民间音乐。

二、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现状的分析

根据徐皓、蒋薇两位老师对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普遍喜爱音乐艺术,但不太爱上音乐课。在中小学中,接触最多的音乐形式为现代流行音乐的占83.3%,为西方古典音乐的占10.3%,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占6.3%。可见,学生了解民族民间音乐的渠道和机会很少。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责任,更是全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接触民族民间音乐最多的学生中,小学生占85%,初中生占15%,而高中生为0%!可见,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不高,而学校对民族音乐教学重视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喜好。两位老师感叹道:中小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如此淡漠,关注如此缺乏,情绪如此低迷,实在令人震惊!

三、中小学开展民族音乐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通过聆听来感受民族音乐

在音乐教学中,应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将“聆听音乐”贯穿整个音乐教学过程。随着科技发展,现代化的多媒体视听手段进入中小学的音乐课堂,人们普遍认为: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影视放映、可视形象、摄影照片、图标投影等方法,能够使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音乐形象。但是笔者认为,这恰恰违背了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这一基本观点。世界上所有著名的音乐教学法,没有一个是用视觉来引导听觉的,因为视觉会影响听觉。

在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只有真正做到让学生去聆听民族音乐,才有可能让民族音乐留在学生的心中,民族文化素养才有可能在学生身上产生质的变化。笔者想大声疾呼:请不要用视觉上的影像来影响学生聆听音乐、体验音乐。

(二)通过律动来体验民族音乐

律动是在听音乐的同时,使学生以身体运动的方式来参与音乐、体验音乐的一种音乐活动。在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中,律动是培养学生兴趣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要不断搜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代表性动作,作为民族音乐教学的律动素材,例如采集生产活动场景中的经典动作。例如朝鲜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中都有他们各自的律动特点,或粗犷豪放或悠长委婉。在教学中可以使用这些素材来引导学生领悟民族音乐的美,可以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热爱。

需要注意的是,律动不是模仿动作,不注重身体姿态或外表的形式。所以,律动的重点在于参与,在于体验,在于感受,在于创造。这样,学生将会体验到当自己的身体与音乐产生共鸣时的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

(三)通过节奏来体验民族音乐

节奏是音乐中体现音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的统称。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单独存在,并且能够表达人类的思想感情,所以节奏可以作为一种单独的 艺术形式出现,堪称音乐的“第一要素”。在音乐艺术中,节奏是促进音乐表现和 发展的动力。

节奏感的培养和训练是音乐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训练的基础。节奏感主要是在学生的感受与体验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在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中要强调从节奏入手,结合 语言、律动、打击乐等多种手法,调动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全方位”地去感知节奏,通过节奏去介绍和认识音乐,使学生获得更深刻的、全面的体验和理解。这些节奏是民族音乐的精华,也是学习和掌握民族音乐的必经之路。

(四)通过即兴创作来体验民族音乐

奥尔夫认为:音乐活动是人类最自然、最原始的行为,即兴演奏是最古老、最自然的音乐 实践活动。音乐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师生互动的创造过程,好的音乐教学一定是充满创造,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这是很重要的。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开展音乐实践活动。前面提到的聆听、律动、节奏等都是有益的创造性音乐活动,这些活动都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以上这些手段都是为了培养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 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每个人的音乐天赋是与生俱来的,而学习音乐的能力、能否有成就则要看后天的 学习、 教育、 环境,以及接触音乐的程度。

弘扬民族音乐是音乐教育 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但是,这必须建立在学生对音乐充满兴趣的基础上,否则,弘扬民族音乐只能是一纸空文。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还要提升学生的民族 文化素养,更要让学生认识到它在世界音乐宝库中的重要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世纪民族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02)

[2]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10)

[3]徐皓,蒋薇.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08(01)

[4]李妲娜,修海林.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0(05)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音乐教育学术论文

85 评论

相关问答

  • 朝鲜文杂志

    应该创立这个报纸的时候朝鲜还没 分裂

    我叫鑫小鑫 9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朝鲜族历史与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朝鲜族chaoxian zuKorean ethnic minority group人口为1923842人。民族概况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吉、辽三省。其余则散居在

    一碗小泡饭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朝鲜族毕业论文

    这得看楼主自己感觉了。1.饮食韩食是韩国引以为豪的东西,现阶段正在以国家形式在全世界推广,试图成为世界性的大菜系。2.影视“韩流”是近10年来一直盛行于东亚的文

    小鱼果MM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湖湘民族音乐文化论文题目

    关于毕业论文选题,一般学校是会分配题目到院里,再由院里分给各个导师,导师再分给学生:也有直接院里的题目分给导师再到学生。这样的弊端会有些耽误时间,特别出现有些不

    damaodaomao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以朝鲜族摔跤为毕业论文题目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其次是黑龙江、辽宁、内蒙古等省(区),其余散居在内地的一些城市。最大的聚居区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这里的朝鲜族居民占了朝鲜族总人口的

    小胶带儿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